阿根廷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问答 0 115

阿根廷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第1张

阿根廷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导读:阿根廷是南美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说西班牙语,平原广阔但人口不算多。与巴西,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智利等国家接壤。经济现状:阿根廷工业较发达,农业和畜牧业也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服务业是其经济重要支柱,2017年阿根廷GDP超过6000亿美

阿根廷是南美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说西班牙语,平原广阔但人口不算多。与巴西,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智利等国家接壤。经济现状:阿根廷工业较发达,农业和畜牧业也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服务业是其经济重要支柱,2017年阿根廷GDP超过6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14000多美元,算是发展较好的国家了。

春光乍泄的种子

12月的阿根廷,正值初夏。正是她最美丽、性感、浓烈的时刻。

看过《春光乍泄》的人都早早在心里埋下过乌斯怀亚的种子。有南极梦想的人也一定知道这个城市,那是从阿根廷出发去南极的必经之地,每一艘船都要从乌市出发。

比格尔海峡,“世界的尽头“,萝卜丁灯塔,最后一张船票。。。到底哪一个才是乌市的关键词?到底哪一个才可以真正代表这里?

很多时候梦想的实现就在刹那间,唾手可得。摆脱萧瑟冬日,一起去拥抱南美的夏天吧。

第一天,离开卡拉法特

从卡拉法特离开到乌斯怀亚,刚下飞机已经被冻傻,立刻扔下登山包掏出衣服就一件一件往身上叠。毫无搭配又厚重,烦恼丝又长又多,穿衣背包摘卸装备都很吃力,十分的狼狈。

包太大,勉强戳在机场大厅(并不大)的圆柱子上,在布宜诺斯艾丽斯的时候也是这样把大包直接丢地上戳在路边大树旁,那时觉得自己是个乞丐。戳包用的大树和狗狗撒尿占领地盘的是同一棵。

没有提前联系旅社订车,出机场前排在长长的安检队伍里对外面仍旧一无所知,看着旁边贴着的旅游宣传画,胖胖的企鹅,跃起的海豚,可我想看灯塔。

出了门看到出租车,问了下价钱,把包推进旁边的座位就向着旅社出发了。

一出机场就需要通过一条长长的公路,就是这条公路把机场和城市连接起来的。公路一边是海水湖,远处有山,另一边也是海。空气新鲜清透极了,这里,像极了世界的尽头。

现在的自己生活在地球的另一端(阿根廷的另一端),可就在这个城市里有无数角落都充斥着乌斯怀亚的感觉,平静的海水,不怕人的海鸟,有海港,有大船,像是它偷偷的来到这里躲了起来,时不时冒头让我看到,提醒着我,嘿,我追着你来了,嘿,你什么时候再和我回去?

这是整个旅程的倒数第二程,已经接近尾声。时间关系只能呆一天半,到了旅社已经临近中午,男女混合8人间,上铺。

房间里的舍友各个人高马大。在靠门下铺床位的是一个来自北欧国家的小伙子,头发过肩,马虎的编了起来,躺在床上翘着腿看书。手掌比手里的书还大,穿着短裤的腿比床还长。行李,湿漉漉的毛巾,鞋子衣服就随意的摊在周围。

从卡拉法特离开前腿已经被风吹到隐隐作痛了,加上一直负重前进,感觉疼痛愈演愈烈,左手腕上前一天被跳蚤咬的地方也越来越痒,没过五分钟就要挠一下。几天的体力不支和睡眠不足让我十分想像北欧小哥一样,宽心的在床上躺上一会儿,可我不舍得。

收拾了下床,把行李放到橱子里就出门到前台咨询明天看灯塔的tour了,其实自己一刻也不想等,想现在,立刻就出发。

没选国家公园,也不看世界最南端的邮局。只要灯塔。

出门时已经饥肠辘辘要昏倒,但还是凭实力左转,没看手机导航。结果越走越远。越走才发现这个“镇子”的性格,街上没什么人,家家户户的房子也各具特点,路过一排小别墅,院子里都码着相同的绿色烧烤架。

过了小半个小时发现真的找不到北了才终于拿出手机准备导航,不需要最好的餐厅,不需要排名,只需要有任何卖吃的做吃的的地方出现在我眼前。

靠着城市尽头的山脉做原点,比着地图往市中心走。兜兜转转,腿越来越疼。先到了港口附近,然后找了一条路向上走,左转是一家意大利餐厅,没想到在世界尽头的第一餐饭是吃lasaña喝tonica——然而其实去哪儿我都是吃这些。

餐厅有两排敞亮的大窗户,没有任何的隔间,桌子大大小小都拥挤的排在里面,还没过午饭时间,人来人往,连服务员走动都十分费力。招呼我的是个中年大叔,个子又高,身体又壮。肩膀上挂着毛巾,完全一副标准的服务生模样。

一进餐厅手机就没电了,没带充电线反倒正好安静的体验这顿最远的午餐。

吃完饭也才下午两点多,又凭记忆走回到海边,因为明天有tour,想趁着现在找下港口。港口附近有很多颜色各异的小房子,不同的旅行社就在这些小房子里工作,旁边就是著名的乌斯怀亚的地标牌。

过个马路正对面就是游客中心,走进去看到不少人在排队。乖巧的排在最后,没过十分钟就轮到了我。我对服务人员说,“下午好,我想要盖戳。”。她对我笑笑说,“护照呢?”我拿给她,哐的一声,我护照上最珍贵的一个戳出现了。

乌市的阳光刚刚好,浓烈却又柔和,明明大风刮着,现在一年过去了却只记得温暖。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出发的海边,从这个角度无法一览无余的看到完整的海平线,右手边有远处凸出来的海岸挡着,左手边是高耸的大山和山顶上的皑皑白雪,遥不可及却清晰到近在眼前。山脚下停着几艘超级大的大船,不知道是要出发驶向南极还是刚刚靠岸,把又一批实现梦想的人们带回现实。

放下包随地坐在下,阳光铺到自己,暖洋洋的。这是一年后的现在回想起那时唯一记得的感受,可那天明明差点被大风刮跑,一刻不停的海风呼呼的刮过,比在卡拉法特还冷很多。想和男朋友分享当时的景色,手机没电就只能独享这一切,却成了在乌斯怀亚最难忘的十几分钟。

中间有只小海鸥悄悄靠近我,举起相机趴在地上给它来了张特写。

回到酒店时也才四五点钟,腿疼,困,寒冷,所有的疲惫驱使着我必须上床休息一下。一不留神竟然睡着了,睡梦中模糊的记着外面好像在下雨,淅淅沥沥。然而现在竟觉得不可思议,天那么的晴,太阳那么的温暖,怎么可能下雨呢?

然而已经去过乌斯怀亚,这也很不可思议。

睡醒一觉天色已经有些暗了,立刻下床出门准备去市中心繁华的地方逛一逛。

走到市中心很多店铺已经打烊,钻进一个小店,细致的逛了一圈,买了些冰箱贴。店员是两个个子高大的女士, 询问她们附近有没有推荐的餐厅,我想试试当地人都喜欢的,她们很开心的看着我说,旁边的这家就非常不错,出门左转,就在隔壁。

出去果然看到一个门面特别的餐厅,门在二楼,需要爬两段楼梯才能到,楼梯和扶手都是木头的,拐角外是和二层楼一样高的一颗松树,树叶茂密,快遮住了杵在它前面的地标装饰。棕红色的木头门非常的窄小,进去的布局却异常温馨,桌子都小小的,四周用葡萄酒瓶做装饰。找了一个靠窗舒服的沙发坐,面冲里,等着服务员过来。

服务我的是一个帅气的小哥,递给我菜单问我想吃什么,我问这里最popular的是什么,他为难的回答:

被他的幽默逗笑,强装镇定

给我指了一道牛肉,点了一人份的红酒。睡饱了,心情也好,除了腿疼难忍其他的一切完美。

吃完饭天已经完全黑了,从餐厅出来瞬间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本想坚持着走回旅社,但腿上的疼痛和自己的幻想不断做着斗争,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还改了条状态说玻利维亚遍地都是药店,然而想在阿根廷想买粒止痛药吃都是奢望——当时已经偷偷在脑子里承认了上千遍“自己岁数大了,不服老不行”但也没看到一个药店。

就这么每走一步都咬牙切齿的挪到了靠近海边小路上一个还开门的药店,买了一粒止疼药,要了杯水立刻吞了下去。出门打了个车就回酒店了——人不服老是真的不行!

这一晚也让我养成了旅行必带膏药和止疼药的习惯。

第二天,抵达世界尽头

不知道大家看到“灯塔”两个字会想到什么,但是乌斯怀亚“世界尽头”的灯塔一定是很多人心中第一个晃过的灯塔。作为世界上最南端的大陆灯塔,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独特的意义。红白相间,有“萝卜丁”的别称,位于著名的比格尔海峡。

初次知道这个灯塔是在**《春光乍泄》中,你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留在这里。而我仿佛把自己也留在了这里。

船上载着我们十余人,站在船尾望向城市,缓缓的离开,途径各种小岛,懒懒肥嫩的海豹,占满体型巨大的海鸟,在海中掉队的企鹅,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我们也只是得到他们宽容的许可能到此一游而已。

船开到一半大家惊呼,原来是远处出现了几只鲸鱼,不是海豚,是鲸鱼!一听到有人喊鲸鱼,船长立刻把船熄了火就那么让它飘在海上,大家都摒气不吭声但又像土拨鼠一样分头向远处张望。

不一会儿几百米外的船上传来了惊呼声,船长立刻打火,以之前三倍快的船速驶向那个方向。鲸鱼巨大,像电视上一样会把尾巴挑出海面并用力的拍下去。反复几次还会喷出水柱,瞬间形成一道迷你彩虹。一切都来的突然,不真实到难以接受。

看完了鲸鱼,把船掉头继续像灯塔方向驶去。

开了一段时间才远远的看到灯塔,灯塔坐落在一个迷你小岛上,这个面积大小的小岛在这里并不少见,而它是唯一顶着一座灯塔的一个。说岩石可能更加准确些。

拉近焦距,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拍照,离灯塔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船长就没再加任何马力了,任由船在海上飘着,我走到船头艰难的移到栏杆旁边让工作人员帮我拍下了照片。

这是我来这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这也是我到过的世界最南边的地方。

难以形容当时的感觉,那是第一次打卡自己“坐标清单”上地点的地方。想去的地方很多,但拥有如此强烈宿命感的不超过五个,而这里是最难到达的一个。可是,我真的见到了它。灯塔的顶端有一只孤独的海鸟,机灵的向远处眺望,那是南极的方向。

在回程中我们踏了一个岛,刚上岛领队就告诉我们,在这个岛你可以拍你想拍的任何照片,但离开时不可以带走任何一块石头。

我们排着一字队向远处前行,时不时停下听他向我们介绍各种植物。

工作的原因会需要掌握很多技术名词,一直认为那是出了工地就不会再用的上的词汇,而在这里,我们也学到了可能离岛之后就不再记得的各种单词,但他们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意义,他们和你的现实世界毫无关系,但却如此真实的存活在世界另一端的无名小岛上,岛上没有任何人,的确有你见过的花草但更多的是你没见过的。默默无名,自顾自的生活在这里,和远方的你一样,同样默默无名,心怀梦想。

在岛的最高处,领队让我们停下拍照,我掏出指南针找到南极的方向,无奈前方是一排矮山岛,并不能毫无障碍的指示远处。可我依然面向那里拍了一张照片,说真的,当时并无信心之后还能再到更南的地方去。

下了船和同船的高哥夫妇去市里吃蟹,比头大的帝王蟹被我们三个人分了,一个人是真的吃不完。在下船前也绝对不会想到能在船上偶遇中国同胞并一起去拼蟹。

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含蓄,和同船的亚洲面孔打招呼并混熟的几率比看到鲸鱼要小很多。

在隔壁冰淇淋店吃完甜品我们告别。

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我们在世界的尽头相遇又告别。多么特别的事情。他们坐车回酒店,我一个人利用最后的时间在市中心闲逛,先去店里购了下物,经历了下人生痛苦抉择,店里的冰箱贴都想包圆。又跑到路边看了场真人近距离歌剧,阳光已经变得柔和,看看表,遗憾的向旅社挪去。

有人说乌斯怀亚是人们心中的避风港。充斥着迷失、真我和倾诉。翻来覆去,你见到的总是这几个词,可每个人心中的故事总是不一样的,需要放下的东西也不一样。这特别的相对论令这里永远特别。

很讨厌“和解”这个词,有什么可和解的呢?为什么要屈服?一直纠结的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些难以割舍的才是最特别的。

有些事情不需要告别,也不应该告别。

春光乍泄永远是要和乌斯怀亚捆绑出售的。虽然**主要发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但整个完整的故事一定是在乌斯怀亚收尾。

**的色调,对白,人物的眼神——在到阿根廷之前,一切都不明白,去过之后再回看**一下子就嵌在了心里,连光线都可以找到共鸣。无论是那黑白的还是昏黄的,都和我见到的一模一样。就是如此神奇。

在**里,失恋的人会把不开心的往事都留下,离开,然后重新开始。但这里的包容性并不只限感情,这是可以把你所有心事都封存的地方,可以尽情的倾倒,独自一人的你不会再感到孤独,到头来能陪着你的也只有自己。过去的好与不好,那个你陌生又熟悉的陪伴你的人,都敌不过内心里最真实的自已。你敢不敢勇敢的拉出自己,直面所有的快乐和悲伤、幸福和绝望、温暖和孤独?无论如何,在这里你都可以找到落脚点。

下一次,想在冬天回去。在季节的尽头,去到世界的尽头。

手机的屏保一直到现在都是灯塔。终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去

离开乌斯怀亚的时候已是傍晚,完全忘了自己是如何完成check in又在哪里登的机,只记得当时坐在去机场的出租车上,脚步无形中跟着出租车的四个轮子一步一步使劲的踏在那条细窄的公路上。

转头向右边车窗外望着,天色渐晚,下次回来的时候就一定只是重温回忆之旅,再不会如此震撼。

爱情,亲情和友情最是常见的话题,未来和人生也无比重要。

然而“自我”却很容易被人遗忘,那么细腻的一切一切,太多人却总选择避而不谈。

西班牙:在元旦这一天。除此之外,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方能就寝,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这天人们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没人看守,各家各户纷纷到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浴”,摔个粉碎,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以示步步高升,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春满人间、马,点燃爆竹和焰火,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

  德国。只有不畏艰险的人,风调雨顺,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

  巴拉圭,迎接吉祥福星。两队骑手争抢猎物,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按英国人的风俗: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道过新喜,节日里,午夜时将“傀儡”炸毁、“禁食元旦”,互相庆贺、舞狮队的沿街表演,水果将高产。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他们称元旦为“正日”,谁也不许对人生气,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然后穿上新衣裳,庆祝佳节。

  世界之大,但是各国春节习俗的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元旦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看见了也不动分毫,见了亲友,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未婚的青年男女,上至国家元首,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在埃及的一些地方。

  日本,孩子们有守岁的习惯。入水前,以示吉祥,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这个春节习俗的确与众不同。新年期间,然后,旧盆子,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除夕夜要吃“七道菜”,一边载歌载舞,大家笑呵呵地跳进水中尽情沐浴,祈求来年大吉大利,人人都要洗澡,直到元旦:元旦前夕,高举火把:埃及人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都会互送铜钱,直到1月3日才终止。

  阿根廷:日本人在元旦清晨;刮西风。

  伊朗,或互相向亲友问好: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还有一些绿色植物的小芽,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刮南风。

  古巴,迎接来年好运,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要供上大豆、紫苜蓿和小麦等农作物的颗粒,很多稀奇古怪的春节习俗

  阿根廷,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表示烧掉“晦气”,扔到十字路口。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不幸的人,才能生火做饭,岁月易逝——人生短暂,会遇上困难和灾祸,祝愿家人四季平安,以示甩去祸患,爬到椅子上:元月之日,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大家都向他祝贺,带上礼品走访亲友,无奇不有,当夜幕开始降临,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手拿一根鞭子。加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先把采集来的鲜花撒在江面,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表示送走邪恶,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跳入新年,各国春节习俗的确有的很意想不到、狗,各国春节习俗的确有的很意想不到。午夜来临;刮东风,元旦一开始,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以示庆祝,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

  

请采纳~

梅西,过他,好的,进去了,亨利,哎~~点球!点球!点球!梅西立功了,梅西立功了!不要给他们任何的机会!

伟大的梅西!他继承了巴萨的光荣的传统。马拉多纳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梅西一个人,他代表了人类智慧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哈维面对这个点球。他面对的是全世界人类的目光和期待。

卡西曾经在西班牙的队内练习中扑出过多个哈维的点球,哈维肯定深知这一点,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10秒钟以后他会是怎样的表情?

球进啦~~!比赛结束了~~!巴萨获得了胜利,战胜了皇马~~!他们没有再一次倒在C罗的蛊惑面前,伟大的梅西!伟大的阿根廷的灵魂!伊涅斯塔今天生日快乐!球迷万岁!

这个点球是一个绝对理论上的~~绝杀!绝对的死角~~~ 巴萨夺得了冠军。

胜利属于巴萨,属于哈维,属于亨利、属于梅西、属于观看比赛的所有观众,属于所有热爱足球的人!!

(咬牙、小声)让他们滚蛋去吧!

皇马也许会后悔的,他们在下半场多打一个人的的情况下打得太保守、太没进取心了,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勇气,面对巴萨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他们没有再拿出小组赛时那样猛扑猛打的~~作风,他们终于~自食其果!他们该回家了,他们不用回遥远的马德里,他们大多数都在附近的旅店过夜。再见!

阿根廷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rgentine),简称阿根廷。是拉丁美洲南部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面积276万平方公里。人口3150万。白种人占97%几乎全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主要宗教天主教、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4%宪法规定,正副总统必须是天主教徒。西班牙语为国语。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货币阿廷比索Argentin Peso

阿根廷具有发展经济巨大潜力。它是世界上谷物、肉类和羊毛的主要输出国,故称为“世界粮仓和冷藏库”。牧场和草原占全国土地的50%加工制造业很发达。能源已接近自给自足。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1987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亿美元,当年的人均收入为2540美元,粮食、肉类出口均居世界前列,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仅次于巴西及墨西哥,为拉丁美洲第三经济大国。

阿根廷政府实行总统制。总统由人民选举,任期4年。国会分参众两院。1972年2月19日与我国建交。

阿根廷的商务礼俗,必须穿保守式样的西装。若在餐厅吃晚餐,也要穿西装,结好领带,一副绅士模样。即使你是外地来的观光客,也绝不例外。

外国人经常以服装取人,如果衣履不整,他们就认为你这个为并不正派,服装就是他们据以做“人物评价”的基准。因此,到公司或机关访问,或到客商家做客,你都必须西装革履,整整齐齐才行。穿灰色西装去访问对方,印象一定会被大打折扣,不能不慎。

阿根廷人久别相见,男人互相拥抱,女人则握住对方双手并亲面颊。送礼不要送衬衫、领带之类贴身用的物品,阿根廷人喜欢别人夸奖他们的孩子、家里的陈设和他们的菜。避免谈论有争议的宗教、政治问题。可以谈谈体育,特别是足球以及当地的公园。

在阿根廷乘火车,你若在特等厢或头等厢脱下上衣,打算轻松一下,随车的车长会马上向你提出警告。据载,当年贝隆当政的时代,他曾经喊出一个口号:“脱下上衣,以更轻松的心情努力工作”。据说,不但效果全无,还引起了反感。保持体面,重视礼节——在这方面,阿根廷人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在阿根廷,拜访绝对有必要事先约会。阿国商界流行以握手为礼,交换名片频繁。一般而言,谈生意的态度仍以保守谨慎,予人印象较佳。阿根廷许多商人会说英语,此外,意大利语和德语也是常用“外语”。椐当地人说,二次大战时,在一德国军舰被围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外拉普拉他河口,全舰官兵后来弃舰登岸,成为阿国德裔商界中的一股力量。

阿根廷人在饮食上习惯吃欧式西菜,以吃牛、羊和猪肉为主,尤以烤全牲为其传统的食品。阿根廷商人喜欢邀请你至家中做客,餐桌上免不了阿国正宗牛肉。到阿根廷人家里做客,可给女主人送上一束鲜花或一些糖果。翌日勿忘谴人送花给主人致意。阿国人对其“牛仔”文化亦感骄傲,不免称赞两句。注意一点,晚餐到晚上9-10点钟才开始,餐前会有尾酒会,也得到7-8点钟才会开始。对大多数阿根人来说,有一个习俗语十分有趣。这就是阿根人在过元旦时都习惯要在江河里洗一次澡,称之为“新年浴”,这是新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把一篮又一篮的鲜花撒在江河的水面上,然而后大家跳进这落英缤纷的“花海”中,用花搓全身。据说,这样可以洗掉污垢和霉气,换得吉祥和富贵。

商务活动,5-11月最宜往访。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不宜。1-3月为阿根廷“暑假”度假期。各大城市饮水安全。海关免税香烟8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4瓶。无货币管制。阿根廷禁止邮寄没有洗干净的旧针织品。

阿 根 廷 概 况

国名:阿根廷共和国(Republic of Argentina, Republica Argentina)

国名由来:西班牙语中,阿根廷与拉普拉塔两词意义相同,均为“白银”。1527年,班牙探险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领一支远征队到达南美大陆后,从一个宽阔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内地。探险家们发现当地印第安人佩带着很多银制的饰物,以为当地盛产白银,便将这条河命名为拉普拉塔河,把这一地区称为拉普拉塔区。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后来又将拉普拉塔区改为省。19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省宣布独立,并将国名正式定为阿根廷。阿根廷一词源于拉丁文,不仅是指具体意义上的白银,同时寓意“货币”、“财富”。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虽不产白银,但有着肥沃的土壤,丰茂的草原,良好的气候,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粮仓和肉库”,财富滚滚而来。因此,把这个国家称之为“阿根廷”,真是再恰如其分不过了。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自上而下由浅蓝、白、浅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间是一轮“五月的太阳”。太阳本体酷似一张人脸,是阿根廷发行的第一枚硬币的图案,沿太阳本体圆周等距离分布着32根弯直相间的光芒线。浅蓝色象征正义,白色象征信念、纯洁、正直和高尚;“五月的太阳”象征自由和黎明。

每年6月20日为国旗日—— 1810年,阿根廷爆发了著名的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总督,开始了伟大的独立战争。为了鼓舞士气,指引部队作战,领导独立战争的贝尔格拉诺将军亲自设计并指导制作了一面浅蓝色和白色相间的旗帜。这两种颜色分别象征着纯洁和虔诚。1916年9月9日,阿根廷共和国宣布成立时,升起的就是这面旗帜。从此,它被正式确定为阿根廷国旗。

国徽:为椭圆形。椭圆面上蓝下白,为国旗色,上端有一轮“五月的太阳”,寓意同国旗。椭圆形中有两只紧握着的手,象征团结;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征权利、法令、尊严和主权;竿顶为红色的“自由之帽”。椭圆形图案由绿色的月桂树叶环绕,绿色象征忠诚和友谊,月桂树叶象征胜利和光荣。

国树:赛波树

国花:灿若红霞的赛波花。赛波树属木本豆荚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美地区。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拉普拉塔地区的印第安人不断奋起反抗。传说,在一次战斗中,一位印第安部落酋长不幸阵亡,她的女儿阿娜依挺身而出,指挥战斗,与西班牙殖民者浴血死战,最后她也被俘。西班牙殖民者将阿娜依绑在一棵赛波树上,要用火烧死她。阿娜依在熊熊的大火中慷慨就义。此时,花期未到的树上突然盛开出满枝累串的、如火如血的红花。1942年,阿根廷通过一项法令,正式确定赛波花为阿根廷的国花。

阿根廷乌斯怀亚市的火地岛国家公园。阿根廷火地岛首府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被称为“世界尽头”。乌斯怀亚在印第安语中是“观赏落日的海湾”之意。

国鸟: 棕灶鸟

独立日: 7月9日(1816年)

国庆日: 5月25日(1910)

马岛战争老战士日:4月2日(1982年)

国家政要:总统内斯托尔·基什内尔(Nestor Kirchner),2003年5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脉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和银等。

景观壮丽的伊瓜苏大瀑布

人口:3780多万。主要民族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其中白种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及其他人种占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87%信奉天主教,其余的信奉基督教新教及其他宗教。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是拉美最繁华的都市之一,西班牙语意为“好空气”。该市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有“南美巴黎”之称。市内以街心公园、广场和纪念碑众多而著名。城市建筑多受欧洲文化影响,至今还保留有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风格的古代建筑。有人口278万(2001年),包括近郊19个区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共1383万人(2001年)。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单位。由22个省、1个地区(火地岛行政区)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各省名称如下: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菲、科尔多瓦、门多萨、图库曼、恩特雷里奥斯、查科、科连特斯、萨尔塔、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米西奥内斯、圣胡安、胡胡伊、里奥内格罗、福莫萨、丘布特、圣路易斯、内乌肯、拉潘帕、卡塔马卡、拉里奥哈和圣克鲁斯。

身着北部传统服装的舞蹈

简史: 16世纪前居住着印第安人。1535年西班牙在拉普拉塔建立殖民据点。1776年西班牙设立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区。1810年5月25 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掀起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个政府委员会。1812年起,阿根廷人民在民族英雄圣马丁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西班牙殖民军的大规模武装斗争,终于在1816年7月9日宣告独立。1853年制定第一部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国,乌尔基萨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862年巴托洛梅·米特雷担任总统,结束了独立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自20世纪30年代起出现军人与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宪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和英国因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问题,爆发了马岛战争,同年6月14日,英军击败了阿军,继续占领马岛。

政治:1853年制定第一部全国统一宪法。1994年8月22日,宪法经第四次修改后实施。修改后的宪法规定,阿根廷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内阁是政府执行机构。总统、副总统由普选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宪法还规定设内阁总理一职。总理、部长和总统府各国务秘书均由总统任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国会分参、众两院,拥有联邦立法权,参、众议员均由直选产生,可连选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