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里有一个猪脸和尚,贪食好色,跟着唐僧西天取经,最后得到了一个神坛使者的尊称。
这个人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猪八戒”。
那么,猪八戒为什么叫“八戒”呢?为什么不叫“九诫”“十诫”?
今天就来说说猪八戒名字的由来。
猪八戒上辈子是“天宫元帅”,却被贬到了下层世界。他生在猪头里,生错了胎,名字叫“朱刚贵。”
观音开导他,让他加入唐的取经队伍,他就出家了。同时,唐僧给他取名八戒。
对于八戒这个名字的解释,有一种说法是:“我断过五荤三恶。”
所谓“五荤”,是指佛教禁止的五种食物,即大蒜、洋葱、荞头(大蒜)、韭菜、杏曲。“三恶心”指的是鹅、狗、龟这三种动物的肉。
意思是猪八戒打破了这种“五肉三厌”,所以一共八种,故名“八戒”。
其实佛教对八戒有相关戒律也不是巧合。
佛教八戒也叫“八官亭戒”。所谓八官亭言教,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不胡言乱语,不喝酒,不坐大床,不被花蛮肃穆,不纵情歌舞,中午以后不吃东西。
这个戒律得到了南传佛教和北方佛教的认可,是居士的准则。八官亭戒律也叫“八戒斋”
那么,猪八戒和佛教八官亭护符是什么关系呢?
相传取八官亭戒律,可破道而生于善道,可蔽恶业,扬善业。
所以八官亭戒是佛教徒非常重视的一种戒。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之所以叫“八戒”,是因为他犯了“五肉三耻”,还是因为他被赐了“八官阁戒律”?
按主流观点,是前者,即“破五肉三厌故名八戒”,但这未免不伦不类,因为五肉三厌其实只是佛教戒律之一,不能算作八戒。用破五肉三恶心来称呼它八戒是相当荒谬的。
而正经的八官亭护符摆在那里,猪八戒能有接受八官亭护符的意思吗?
后面才是重点。
根据佛教戒律,八官亭的戒律只能持一天,第二天你就自动放弃戒律。如果你想再次被持有,你需要再次被法师教导。
猪八戒名字的秘密就在这里。如果给猪八戒的是八官亭的戒律,那么也就是说,他每天都会被唐僧给一条戒律。唐僧不给他戒,他就自动放弃戒,放弃戒的人就开除出僧团!
这就相当于说:唐僧天天可以把猪八戒开除出佛经队伍。
猪八戒指望着取经,回归仕途。唐僧的手无异于给他头上戴了一个无形的魔咒。
因此,猪八戒永远服从诺诺,唐僧永远追随他。如果说孙武空头上的金箍棒是有形的,那么猪八戒的金箍棒就是无形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