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将三号03星发射升空。
高芬-3 03是《国家民用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5-2025)》中的业务明星,技术状态与高芬-3 02一致。发射入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芬-3 01和高芬-3 02组网,三星将其编织在Tai 空
三星联网实现1+1+1 > 3
“组网运行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多星协同观测优势,形成1+1+1 > 3的应用效率。”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科研人员介绍。有了三颗星的加持,Tai 空“天眼网”优势很强。
事实上,当高芬-3-01在轨道设计时,研究团队已经专注于中国陆地和管辖水域的重访和覆盖要求。为了最大化卫星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团队选择将高芬-3系列卫星均匀分布在同一轨道平面上,三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99分钟。“这种设计将增加卫星观测数量,提高重访能力和全球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卫星对海洋信息服务的支撑和灾害应对能力。”第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
高芬三号系列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庆军告诉记者,“高芬三号01卫星可实现对某一区域的重复观测,最多耗时3.5天,满足不了当前巨大的应用需求,尤其是应急减灾的高时效性要求。”如今,网络运行使平均重访时间从每颗卫星0.6天减少到每颗三星0.2天,平均重访周期从每颗卫星15小时缩短到5小时,每天可以对某个区域成像5次。
2016年,高芬三号01星一经发射,就创造了大功率遥感卫星单次连续成像近小时的记录。高芬-3-01投入运行后,研究团队了解到海洋观测需要扩大监测区域,将02、03星连续海洋探测的全球观测模式单次连续成像时间提高了一倍,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而且三星的联网可以一次成像捕捉到全球近五分之一的海洋,拍地球的“全家福”会更容易。
不仅如此,高芬三号系列卫星还可以通过三星的编队飞行,快速形成有效的干扰基线,进行地面形变干涉测量的业务化作业。张庆军说,这一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地震监测、冰川运动监测、公路铁路变形监测和滑坡监测。
“Tai 空全能侦探”已进入商业应用。
高芬三号系列卫星功能强大、性能优越,可满足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减灾、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气象等应用需求。所以被称为“泰空全能神探”。
作为一颗雷达成像卫星,高芬三号系列卫星在立项之初就受到了各方的密切关注。考虑到用户迫切的应用需求,五院科研人员为高芬三号“量身定制”了12种成像模式,并在后续运行中针对具体应用拓展了10多种测试模式。高芬三号01星成为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同时,高芬三号01卫星分辨率为1m,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C波段多极化卫星。结合最大宽度650km的优势,不仅可以实现大范围普查,还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详查,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目标成像的需求。
据统计,截至2022年3月,高芬三号01星已实现全球有效覆盖面积3.482亿平方公里,实现了全球全国一张图。目前,高芬三号01星已针对225次应急事件开展应急观测服务900余次,在郑州暴雨、斯里兰卡洪水、巴西森林火灾等应急事件中分发现场数据2000余份。
五院科研人员表示,三星组网后,高芬三号系列卫星的整体成像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这标志着我国民用高分辨率SAR卫星数据从示范应用阶段正式进入业务应用阶段。(张蓝蓝冯庆玲何亦菲)
来源:科技日报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