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轩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浩然”“梓轩”满大街?青岛爸妈为啥取这些名字)

宝宝起名 0 36

浩轩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浩然”“梓轩”满大街?青岛爸妈为啥取这些名字),第1张

不同年代的名字,都带着不同年代的印记。


建国出生于五六十年代。


李、那、惠


八九十年代的女性。


穿越时代的深沟


2010年后的“爆名”


这是什么?


前几天网上出现了“10后”和“爆名”的名单。记者从本市多家学校和培训机构了解到,以浩然、浩轩、紫轩、子涵等名字命名的孩子并不少。甚至在一个班里,有三个女孩叫子涵。



浩轩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浩然”“梓轩”满大街?青岛爸妈为啥取这些名字),第2张

许多父母使用互联网来命名他们的名字


最近,一款可以帮你起名字的微信小程序,根据你自己的客户信息,统计了2018年新生儿名字的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新生儿最热名字,男孩名字前三名为浩然、伊诺、紫轩,女孩名字前三名为伊诺、牧溪、若兮。大数据分析显示,与2017年相比,2018年新生儿名字主要体现以下两大趋势:一是个性化名字更受欢迎,二是名字的音、形、义更受重视。



浩轩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浩然”“梓轩”满大街?青岛爸妈为啥取这些名字),第2张


浩轩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浩然”“梓轩”满大街?青岛爸妈为啥取这些名字),第2张

根据爆料姓名列表中的汇总,10代以后的少男少女常见的名字有浩然、伊诺、紫轩、馨子、可心、子涵等。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喜欢用、宣、韩这些含义很美的词。



浩轩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浩然”“梓轩”满大街?青岛爸妈为啥取这些名字),第2张

记者在青岛新生儿姓名查询服务上随机搜索了几类大姓的“爆名”,发现确实有不少“撞名”。截至2018年12月31日,王梓涵750人,王浩然670人,王一诺620人,王紫璇401人,刘一诺398人,李昊然301人,李一诺104人。


根据现有资料,“王梓涵”和“王浩然”的名字加起来有1000多人,这还不包括同音异义词。为什么“10后”名字中有那么多重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和现在起名字的方式有关系。除了世代用字,要求父母给孩子取名的老传统,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自己给孩子取名。孩子的名字往往蕴含着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所以这些寓意美好的词语成为父母的首选。


另外,很多家长在起名的时候会在网上搜索,一些起名软件也会推出很多名字供大家选择。这些软件推荐的名字大多也是由上述词语组成,所以“浩然”等名字成为爆款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统计,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父母更看重名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与老一辈的父母相比,世代字在命名上已经逐渐被边缘化。


“爆名”堆在校园里


“每个人都选择一个有美好寓意的名字,多了就难免沉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周女士说,在她上学的时候,像“李伟”、“张伟”、“王强”和“李强”这样的名字特别容易重复,一个班里有两个学生同名是很常见的。从90后这一代开始,因为重名概率大,所以二字名的数量逐渐减少。现在,她的孩子都是10代以后出生的,连三字名字都很可能是重名,成为“爆名”。“我孩子叫浩轩,他们部门有三个人同名。带孩子去外面培训班的同时,我也认识了三个叫浩轩的孩子。”周女士介绍。


周女士所说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10后”陆续步入学校,校园里出现了“爆名”。在市南区的一所小学,三年级就堆着“子涵”、“韩愈”、“紫轩”等名字。在另一所小学,一个班有三个叫子涵的学生,在这所学校附近的一个艺术辅导班有两个叫汉斯的女孩。“感觉重名现象比往年多了。”市南区一所小学的老师介绍,前几年班级里学生名字经常用生僻字。很多单词老师没见过,现在需要查字典问问题,但是感觉同名的少了。这几年名字里有生僻字的同学越来越少,但是重名的人越来越多。



浩轩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浩然”“梓轩”满大街?青岛爸妈为啥取这些名字),第2张

重名现象也在微博引起热议。


↓↓↓


网友“小林”


“名字都不见了。”


网友“kacha001”


“爆的名字起多了就俗了。”


有的网友主动给孩子找同名同姓。


“侄女叫希彤,找重名。”


“我儿子叫艾航。有重名吗?”


有网友表示,


身边有“爆名”的人。


“我侄女叫诺言……”


“我弟弟叫浩宇。”


边肖记得,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偶尔会在网上查找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别人的时候他很开心,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和自己名字一模一样的人。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每天都对父母喊:“我要改名!”。



浩轩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浩然”“梓轩”满大街?青岛爸妈为啥取这些名字),第2张

提醒


命名前可以查询


给孩子起一个独特的名字是很多家长的想法,有些市民会用晦涩难懂的词语,这也是很多家长为了不重名想到的“好办法”。市公安局户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家长在给孩子取名时尽量标新立异,但在信息时代,一个不规范的名字会带来很多麻烦。


记者了解到,生僻字是指超出国家二级字体,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字。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电脑的现代社会,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会给宝宝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宝宝上学的时候,会经常遇到老师点名读错音等尴尬场景;户口,身份证,护照等证件,可能打印不出相应的字。


2012年,青岛政务网推出“新生儿姓名查询”服务。市民在给孩子起名之前,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需要此项服务的市民可在青岛公安网公安民生警务平台上找到新生儿命名查询服务。


链接


“爆款”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一样的


据报道,在20世纪60年代,女孩的名字大多是英文和兰,如秀英,,玉兰和。男生用“军人”、“勇敢”、“伟大”来表现自己的阳刚之气。此外,“建国”、“建华”、“建军”是20世纪60年代常见的男性名字。


到了七八十年代,名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字女孩名字的上榜率逐渐超过三字女孩名字。上世纪60年代排在第九位的“李”字,70年代跃居女性常用名第一位,80年代仍保持前三。名单上的许多新词,如“燕”、“房”、“经”、“回”、“燕”等,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被频繁使用。男生名字方面,七六十年代的名字差别不大,“君”、“威”、“勇”占据前三名。“博”、“惠”、“帮”这些新词一上榜就被迅速推了出来。


“挺”、“民”、“经”、“学”、“钱”这些词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深受大家喜爱。女生的名字开始偏向美好的祝愿,比如“婀娜多姿”,就取名婷婷。在上世纪90年代,“潮”这个词在男孩名字中排名第一,但在2000年代迅速跌至榜单底部。陶、杰、帅继续上榜,成为当时热门榜单的常客。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爆款”


命名的时代性非常明显,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爆款”。据网上统计,江苏人更喜欢用“英语”,如秀英、桂英、冯英;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更喜欢用“宝”、“梅”;辽宁人喜欢用“树”、“凤”、“宝”;陕西人喜欢用“剑”和“军”;四川人喜欢用“青”、“琼”、“德”、“成”;广东人喜欢用“优雅”;福建人喜欢用“志”、“美”、“水”。


以后再说。


《建国大业》和《秀英》


看看婷和晁


孩子的名字变成了


“浩然”和“子涵”


(见习记者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