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烟火”刚走,“卢比特”就跟了过来。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于8月5日11时20分在汕头南澳县沿海登陆,热带风暴级(9,23米/秒),并于当日16时5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沿海再次登陆。此外,第10号台风“银河”和第11号台风“尼达”也已生成。
抛开台风凶猛的性格,你觉得它的名字很好听吗?但是你知道这些台风是怎么命名的吗?都可以叫什么名字?
其实台风有自己的命名系统,叫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简称台风命名法。这个系统是热带气旋形成和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事先做好的命名清单,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
除了美国所在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在美国被称为飓风),西北太平洋地区是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平均强度最高的地区。在这一命名制度出台之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同一台风有不同的称呼。为避免名称混淆,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届年会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应以亚洲风格的名称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采用新的命名方法,建立新的命名清单,以帮助人们预防台风和灾害,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这份新命名名单共有140个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11个成员国和亚太地区的3个地区提供。
本来我以为这些名字会一直被重用。结果发现这些名字可能会被淘汰,有些名字会被台风永久占用。
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台风恶名昭彰,造成特别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或因名称本身原因退役,将永久占用该名称,该名称将从名称列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个名字,也就是这个热带气旋将被永远命名,这就是除名。缺少的空名称将由原提供商国家或地区再次推荐。新名称应在第二年前提交给台风委员会,台风委员会将根据有关成员的建议补充热带气旋名称。
自2000年以来被除名的一些台风及其替换名称列表
不要小看这些名字。它们和我们的名字一样,台风& # 34;“温柔”这个名字也充满了人们的美好期待。希望它能像它的名字一样少带来灾难。虽然台风带来的“伤害”无法阻挡,但提前预测,做好预防准备,会大大降低危害。近日,国内电力行业首个云超级计算平台——南方电网调度云超级计算平台上线。同时,基于南网调度云超算平台的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台风模型也已投入使用,可提前7天预报台风走向。在今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中,该模式运行平稳,有效支持了台风天电网应急指挥。未来只要扩容,台风预报的计算时间会不断减少。
技术不断更新,台风监测的速度和水平不断提高。即便如此,我们也绝不能忽视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比如全球强热带气旋(强飓风和台风)强度和频率的增加。我们应该一起努力保护这个美丽的星球。
明:本文内容由中国办公室编辑负责整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