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供稿:魏宗友
[编者注]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大国之间的竞争不减。不过2021年也不缺合作和努力。2022年世界能否摆脱疫情阴霾?大国竞争能降温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能得到缓解吗?能否改善国际合作?
1月7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变革与战略: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1》,论文(www.thepaper.cn)将发表一些文章,希望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追寻一些积极的趋势。
2021年,亚太秩序将继续经历深刻调整。美国总统拜登入主白宫后,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取向,将中国视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挑战,从“实力和地位”的角度强调与中国的“激烈竞争”。作为与中国战略竞争的重要举措,拜登政府不仅升级了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QUAD),还在和平时期组建了新的准军事联盟——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AUKUS)。“四方”的升级和“三国”的建立,加剧了中美战略猜疑,给亚太秩序增添了变数。
2021年9月24日,DC华盛顿,美、日、印、澳在白宫举行“Quad(四边形安全对话)”面对面会议。视觉中国资料图
一、提升“四方”安全对话
2021年,在拜登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美日印澳三边安全对话无论是机制建设还是议题合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2021年2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印度外长苏杰生和澳大利亚外长佩恩举行了拜登上任以来的首次四国外长视频会议。这也是2019年以来四国举行的第三次部长级会议。四国外长除了重复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国际水域航行自由”和“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外,还有两个新动向:一是高调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二是拓展合作领域,除传统的海上安全和反恐合作外,重点关注新冠肺炎疫苗生产和分销、气候变化和供应链灵活合作。强调东盟的中心地位,意在打消东盟对四国合作制度化的疑虑;拓展合作领域,意在推动四国合作越走越深,进而影响和塑造亚太秩序的走向。
2021年3月12日,在拜登总统的推动下,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与拜登举行了首次视频峰会,将四方安全对话提升至峰会级别。会后,四国发表了《四方安全对话精神领袖联合声明》,重申加强四国合作,共享“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愿景”,共同推进“自由开放、包容健康的印太地区”,共同应对“我们时代的决定性挑战”。四国领导人决定成立疫苗工作组、关键和新兴技术工作组、气候变化工作组三个工作组,以加强四国在上述领域的协调与合作。
四国领导人还就进一步实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化作出了安排。除2021年四国元首线下会晤外,规定四国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外长会议,定期举行高官会和专家工作组会议。三边安全对话逐渐演变为外长规划合作路线、高官会和专家工作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合作机制。
2021年9月24日,四国首脑在美国举行首次线下会晤。在会后发表的《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联合声明》中,四国重申致力于共同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愿景,支持东盟的团结和中心地位,加强四国在新冠肺炎疫苗生产和分销、气候变化、关键和新兴技术、5G和半导体芯片、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泰国空和科技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国还表达了对东海和南海的“关切”。联合声明强调,应遵守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共同应对东海和南海海洋规则和秩序面临的“挑战”。“我们重申支持小岛屿国家,特别是太平洋地区的小岛屿国家努力提高经济和环境复原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峰会上,四国还倡议建立“四边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加强四国在基础设施规则和标准制定方面的技术协调与合作;设立“四边奖学金”,促进四国理工科学科学生交流,共同推动四国科技创新。
拜登执政第一年,四边安全对话在机制化和议题拓展方面有大动作,凸显了拜登政府将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机制打造成推进美印太战略、制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地区秩序的重要平台的战略意图。
二。建立“三国”安全伙伴
除了升级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拜登政府还于2021年9月15日宣布成立美、英、澳安全合作伙伴Ocuss。在三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他们声称要深化三国在印太地区的外交、安全和防务合作,与伙伴共同努力“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三国表示,通过建立“Ocuss”,三国将深化信息和技术共享,促进三国在安全和防务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业基础和供应链方面的一体化合作。作为三国防务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英将帮助澳大利亚海军获得核动力潜艇。在未来18个月内,三国将密切磋商,并向澳大利亚提供相关技术,以便澳大利亚尽快获得核动力潜艇能力。为进一步深化防务合作,三国决定进一步提升联合作战和作战兼容能力,包括重点发展网络能力、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海底作战能力。
原来,2016年,澳大利亚同意法国为澳大利亚海军建造价值超过600亿美元的常规动力潜艇,并更新澳大利亚海军的长期服役潜艇。现在,美英澳背弃法国,冒着核技术扩散的风险,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技术,撕毁澳法军购订单,震惊世界,激怒法国。
2021年11月22日,美、英、澳签署《海军核动力信息交换协议》,为澳大利亚获取核动力潜艇提供技术和制度保障。根据协议,美英两国将首次向第三国提供敏感机密的海军核动力技术信息,在未来18个月内帮助澳大利亚完成必要的技术评估,为澳大利亚提供核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让澳大利亚掌握如何建造、操作和支持核动力潜艇,为最终获得核动力潜艇做准备。拜登政府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为三国未来的合作做出战略规划,包括如何尽快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加强三国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军事化、水下作战能力等方面的合作。
在冷战结束后的和平时期,拜登政府设立了具有准军事同盟性质的“Ocuss”安全伙伴,不惜毁约传统盟友法国与澳大利亚签署的常规动力潜艇协议,让澳大利亚获得美英的核动力潜艇技术。可见,拜登政府决心让地处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显而易见。
三。“四方”“三国”趋势与亚太秩序的挑战
展望未来,特别是2022年,美日印澳与美、英、澳安全伙伴的四方对话会有什么新的发展?他们会演变成亚洲版的北约吗?它们的演变和发展将给亚太秩序带来哪些挑战?
首先,在可预见的未来,美日印澳四方对话将继续以非正式小型多边安全对话会议的形式存在,既不会成为一个结构严密的正式组织,也不会演变为亚洲版的北约。原因很简单。首先,美国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把它变成亚洲版的北约。2021年11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度-太平洋事务高级协调员坎贝尔在美国和平研究所发表演讲时透露,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将继续保持非正式形式的对话和磋商,不会成为正式组织,更不会成为明显针对某个国家的亚洲版北约。
第二,印度还没有准备好。印度以大国雄心和“不结盟”传统著称。虽然近年来印度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明显更加紧密,但印度并不打算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远没有准备好公开与中国为敌,加入一个明显针对中国的军事联盟。尽管如此,美、日、印、澳在防务安全、印太海上安全、网络安全、地区秩序塑造等方面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强调防范中国。
其次,美、日、印、澳可能在“印太经济框架”下加强磋商与合作。2021年10月27日,拜登宣布,美国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讨论建立“印太经济框架”,重点关注贸易促进、数字经济和技术标准、供应链灵活性、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劳工标准等领域。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德透露,拜登政府将于2022年初推出“印太经济框架”,并与印太伙伴合作,共同推进美国版印太经贸秩序的愿景。尽管拜登政府尚未将中国-太平洋经济框架与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联系起来,但考虑到四方安全对话的扩大和对经济问题的日益关注,四国未来可能会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供应链灵活性和技术标准等领域加强合作,以对冲美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第三,2022年,美、英、澳将主要围绕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技术,制定路线图和行动计划,具体落实协议。此外,三国还将继续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在网络安全、军事技术和防务方面的合作,尤其是提升澳大利亚的军事技术和防务能力。
最后,在亚太秩序方面,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的升级和Ocuss安全伙伴的建立,至少对地区秩序造成了三重挑战。第一,加剧中美之间的战略猜疑和竞争。美日印澳安全对话于2017年“复活”,2021年升级为首脑对话。中国一直是四国心照不宣的制衡对象,四国合作的内容基本都围绕着如何遏制和制衡中国,虽然没有点名。澳美英执意以法国为代价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对中国的战略暗示更是不言而喻。这两项措施将进一步加剧中美之间的战略猜疑和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
第二,削弱东盟的中心地位。自冷战结束以来,东盟一直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着先导作用,它也有意成为区域议程设置的领导者。美日印澳四边对话机制化,议题扩大化,直接挑战以东盟为中心的多边机制,威胁东盟的中心地位。更何况,美国将东盟视为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舞台,拉拢东盟国家选边站,正在危及东盟内部团结。
第三,制造新的地缘政治对立。美日印澳三边安全对话与美、英、澳安全伙伴是地缘政治对立和军事对抗明显的排他性小集团,加剧了大国的战略猜疑,制造了地缘政治对立,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魏宗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朱政勇
校对:蒙銮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