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文|地产小王子创始人李成
在2022年的第一条推文中,我们谈到了“跟风”。
01
今年初雪后,有人上传了多年前杭州大雪的电视视频。下面留言说:叔叔阿姨,赶紧在杭州买房。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回到十几年前,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买房。
忽略短期变化,房价长期稳步上涨,跑赢通胀。
但在整体上升趋势中,由于政策、供求的各种变化,市场总会在短期内呈现冷热变化。
最有趣的是,追涨杀跌的人性总是一遍又一遍上演。
每次大涨之后,大家都相信买了会发财。而且每次市场冷清的时候,经常感觉房价会跌,不敢下手。
所以,找一个时间节点,在上涨前夕买入,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
02
当然,这一切在一手限价出现后又有了新的变化。也就是大家更愿意买一手差价倒挂的房子。
这自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然而,这不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所谓的最优选择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的。你不能保证你能买到你想要的倒挂差价的一手房。
“能买是肯定的,赚钱不一定”“能赚钱是肯定的,能不能买不一定”。这两个只能选一个。
在大多数人看来,更重要的是确定自己能赚钱,所以更愿意花精力去获得后者。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后者,愿意直接买二手房,是因为失去了信心。
但在我看来,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存在不确定因素。
我们需要的是升级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找到既能买又能赚的机会。
[S2/]03
如果有机会回到2016年,我想你一定会在杭州买更多的房子。打锅卖铁,到处借钱,这种事你会想干的。
这时候你就不会纠结了,因为对你来说,买哪套都是有利可图的,只是赚多赚少而已。
这是事后的想法。
但是如果站在2016年呢?恐怕我不能这么坚定。
当时只有少数人看到了这一点。
而且作为杭州人,人们认为G20会带来房价的上涨。事实上,G20只是帮助增长的一个因素。
因为2016年那一轮,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暴涨。
自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来,“房住不炒”成为我国房地产调控的一个主基调。
当然,并不是“房住不炒”让房价上涨。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是中央的政策方向——棚改。
换个角度看,这个口号是在棚改强制住房消费把杠杆转移到居民身上,导致房价大幅上涨之后才出现的。
改变,这就是机会。
04
雷军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猪站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我这里还有一句话,叫做“风起于清平之末”。
《浮萍之末》是清风,是星火,可以燎原。
我们要做的是在飓风形成之前找到这个“浮萍的尽头”。找到了就有机会站在风口上等风来。
在我看来,这个机会又来了。或者说,已经找到了“风口”。
2021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接下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在“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是居民的消费。”
接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王部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提到,“住房和城乡建设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是稳增长、扩内需、强内需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王部长提出“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类似棚改的机会来了。
有些人可能认为我过度解读了这项政策。真的是这样吗?
我再给你看一条2015年的旧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8日在中国政府网接受采访时表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需求将是2015年住房政策的重要导向。倪虹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六个方面作为消费新的增长点,其中之一就是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需求将是2015年住房政策的重要导向。
熟悉吗?
时隔七年,再次明确“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再次提到满足购房者合理的住房需求——这是我看到的。
2022年1月19日,总理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指出:“强化跨周期调节,明显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出台更多有利于提振有效需求、加强供给保障、稳定市场预期的实实在在的硬措施。”
1月20日深夜,住建部会议立即做出回应,提出:“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
这是中央层面对房地产市场态度的明显转向,也是对下一步房地产市场的定性。
我的理解是:充分释放住房需求=鼓励大众买房消费。
春节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哲再次发声:“慎重出台具有收缩效应的政策,适度向前端发力。“与央行的RRR降息模式同步救市。
棚改只是创造住房消费的手段。
本质上,当前“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的主基调与2016年棚改创造住房消费需求是一致的。
错过了2016年的机会,2022年,风又来了!
但是,这一次,就像2016年开学前一样,你愿意相信,愿意站在风口浪尖上吗?
[S2/]05
其实房地产,仅此而已。谁是庄家,土地背后的金融逻辑是什么?不要谈论它。
在政策决定一切的市场中,更多的时候,我们所说的寻找机会,就是确定态度,“跟风”。
更多的时候,不同时期的态度只是为了不同时期的需要。归根结底,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大势。
在这些面前,我们个人的努力和作用都是很小的。几乎所有赚钱的机会都在于市场变化带来的红利。
当然,这些机会不仅限于房地产。只是房地产是普通人最容易也是最方便接触的渠道。
只有懂得“顺势而为”,才有机会让自己的资产快速有效的增长。
从2018年开始写微信官方账号,我就一直坚持这个方法论。
我学会了看整体的“势”而不是具体的“事”。解读政策,正是为了了解大的“势”。
数据可以选择,也可以截取,不完整的数据等于没有数据。结论发现的所有数据都不是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与其这样,不如只看政策和态度,只了解什么是“势”。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预测看起来不像是从数据分析中得出结论,却总能准确预测方向,比那些写了很多数据分析,看了很专业的论证的人更接近市场的真实状态。
“顺势而为”才是我们打开世界的正确方式。
你准备好了吗?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