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孝廉赴举的译文

老人 0 72

送谭孝廉赴举的译文,第1张

送谭孝廉赴举的译文
导读:唐·李咸用《送谭孝廉赴举》的译文如下:战鼓声里寻找《诗经》《三礼》,战乱之间前去京都参加“明经”科考。好事情都是从艰难中追求来的,年轻人不要去容易的事情中贪图轻松。虽然知道人的贵贱都是各自的命运先前注定的,但没有见到谁懒懒散散就能成功。我们

唐·李咸用《送谭孝廉赴举》的译文如下:

战鼓声里寻找《诗经》《三礼》,战乱之间前去京都参加“明经”科考。

好事情都是从艰难中追求来的,年轻人不要去容易的事情中贪图轻松。

虽然知道人的贵贱都是各自的命运先前注定的,但没有见到谁懒懒散散就能成功。

我们儒学之士近来缺少后辈之人,你在口试时要好好用你的辩才应答公卿的提问。

原文: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送谭孝廉赴举》赏析

李咸用是晚唐诗人,晚唐时社会矛盾愈益突出,国势衰微,政治混乱,兵戈不断,不仅百姓生计维艰,就是士人进身之路也受到很多阻难。晚唐诗在风格上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其中有一点就是写诗渐趋俚俗,而又喜在身世之感中融入人生哲理的议论,这首《送谭孝廉赴举》即为一例。

赴举,就是取得贡举资格赴京参加进士考试。遍地烽烟,道路难行,这首先就是一件难事,何况应试是否得中,更难预料,这就更需要有勇气。李咸用在这首诗里对谭孝廉进行勉励,说明好事多磨,疏懒无成的道理,把说理与别情融合为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乱世士子的心态处境,是有欣赏阅读价值的。

以上内容参考-送谭孝廉赴举

送谭孝廉赴举

[作者] 李咸用   [朝代] 唐代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送谭孝廉赴举》作者李咸用简介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着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李咸用的其它作品

○ 长歌行

○ 咏柳

○ 春日

○ 秋夕

○ 庐山

○ 李咸用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