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著名作家写的]
作者:滕(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
喜欢在地图上旅行,对于那些去不了的好地方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站在辽河水系地图前,我凝视着一片灵芝流域的母亲河。总觉得水系的形状有点熟悉。在记忆中搜索后,我恍然大悟:这个形状不就是一边两朵海百合的化石吗?
海百合化石是一种珍贵的海洋化石。海百合由根、茎、腕组成,腕以百合命名。二枝海百合是平行的海百合,在同一个平面上各具形状,展现不同的魅力。原谅我的无知,我第一次在化石馆看到的时候,误以为是古莲花化石。问了才知道是奥陶纪的宝藏,大约5亿年前。
如果说美丽的渤海湾是一个花瓶,那么从盘锦、营口入海的辽河、大辽河就是插在花瓶里的两条枝干的海百合。这两条从远古走来的河流,哺育了辽沈一望无际的土地,勾勒出一幅连绵不绝的千里山河画卷。
东边那个看起来像是人们常用的剪刀手。中指是八百里浑河,食指是著名的太子河。浑河发源于抚顺市庆元县滚马岭。其名始于辽代,意为浑浊的河水。辽代以前称为辽水、小辽水。浑河就像一朵弯曲的海百合。沈阳和抚顺,两个几乎一体化的城市,是这朵海百合名副其实的“大腕”,是名副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太子河几乎和浑河一样长,据说是因为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躲在这里而得名。太子河过去被称为延水和凉水,在其路径上有大量的鱼和大米的利润。太子河的长茎可谓硕果累累,孕育的城市有本溪、鞍山、辽阳。浑河和太子河在一个叫三岔河的地方汇合,形成了长约100公里的大辽河,然后从营口注入渤海。从构图上看,《营口》无疑是东枝海百合的收官之作。
与东方的相比,西方的有些纠结。从盘锦市入海口向北,浩瀚的辽河在昌图县富店分成东辽河和西辽河两部分。所谓辽河,有两个源头。辽河发源于吉林省东辽县。它的“梗”不长,但“腕”可嘉。吉林有辽源、四平、通辽,辽宁有铁岭等。这些地方是名副其实的粮仓,国家和人民缺一不可。可见,东辽河功不可没。
从福德店追溯的另一条支流是西辽河,被称为辽河源头。从地图上看,西辽河是相当延伸的,它往回走,分成两干,南是老哈河,北是西拉木伦河。这两条河流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和奈曼旗交界处交汇,形成西辽河干流。西辽河虽然并不辽阔,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绕不过去的一条文化河。西辽河及其众多支流孕育了著名的红山文化。根据古生物学家的说法,西辽河流域朝阳出来的辽宁古果化石被称为“地球第一花”,而同一地区出来的蜥脚类恐龙化石被称为“地球第一鸟”。所以西辽河流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只鸟飞的地方,世界上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
站在辽河水系的地图前,我想到了一张2100多年前的古地图。这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地图。地图最大的亮点是画了30多条河流。这张地图就像一片多叶的海百合化石,河流是它的茎,而星罗棋布的城墙则是它的无数手腕。这幅丝绸地图告诉人们,河流作为城市的护士和摇篮,应该得到人类的反哺。如今,红山女神的故乡一改历史上的贫穷荒凉,河水清澈,山青水秀,田野如画,产业兴旺,百姓富足。让人不禁想起一位伟人的名言:女神要平安,她要让世界感到惊讶。
用两个海百合化石来形容辽河水系,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相似性,更是因为我觉得永恒的海百合化石和辽河的长流水有某种精神上的联系,那就是对大海的向往和追求。百合的生命属于大海,即使生命终止,也要凝固成化石看海;同样,辽河奔向大海的信念也永远不会失去,因为大海象征着开放的世界。对于海百合和辽河来说,海是生命中的诗和远方。
进入新时代,辽宁在全面振兴中高举开放大旗,以建设开放高地为重要抓手,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大周期。这是辽河水一路南下,走向大海的现实写照。辽河是一朵海百合,在辽宁和沈阳的土地上不停地展开枝叶。辽河两岸人民在分享其繁荣红利的同时,将更加关注、爱护和呵护这条历久弥新、造福当代、造福子孙的母亲河。
光明日报(2022年10月03日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