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 怎么养殖?

老人 0 71

平菇 怎么养殖?,第1张

平菇 怎么养殖?
导读:菇房的选择:种植平菇的场所一般选择保温性能良好,水源比较近的地下室,窑洞,空房等。注意要有一定的通风性能。刚开始要用消毒液消毒,例如高锰酸钾,生石灰,敌敌畏等。种子的预定:新手小编建议从种子专业户哪里购买种子,以保证质量和提高种植成功率。种

菇房的选择:种植平菇的场所一般选择保温性能良好,水源比较近的地下室,窑洞,空房等。注意要有一定的通风性能。刚开始要用消毒液消毒,例如高锰酸钾,生石灰,敌敌畏等。

种子的预定:新手小编建议从种子专业户哪里购买种子,以保证质量和提高种植成功率。种子的培育对于新手来说有相当的难度。

配料;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99%,生石灰1%。将石灰溶于适量水中,均匀地淋在棉籽壳上,边淋水边搅拌,直到含水量合适。含水量大小一般以手握住棉籽壳不滴水为宜。然后发酵,一般两天左右即可。

现在广大农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加入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玉米芯颗粒。一般以指甲盖般大小为宜。注意玉米芯颗粒不可加的太多,否则的话容易让平菇袋断裂,难以管理和降低产量。

装袋;发酵好的原料装入塑料袋中,一般一层原料一层种子,一袋五六层即可。装完后密封,袋口和袋地适当多装些。袋子大小长30cm左右,粗10cm左右。装成呈圆柱形。ph 值在60`~75之间。可用ph值试纸来确定。

出菇期的管理;只要掌握好温度和湿度平菇一般都能正常生长。

(1);湿度;菌丝体保持在60~65%,出菇期70%~75%。大气相对湿度85~95%,子实体生长迅速。

(2)温度一般20度到30度都可。低温和中低温24·26度,中高温和广温类28度。

(3)平菇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长迅速,一定要记得避光呀。

6

病害的管理;

一旦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杂菌的繁殖和蔓延。一旦出现一定及时针对病因管理和治疗。必要时可请教专业人士。

7

60天左右平菇变可长成,一定要及时采收,不然的话会造成品质下降和病害的产生。

  平菇是一处抗逆性强的食用菌,由于其适应性强,在我国已广泛种植。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平菇的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

  平菇的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的选择:平菇虽然有各种温型的品种,适宜于一年四季栽培。但是,平菇总的属低温型,只不过是人为的选育了少数高温型来满足夏季生产需要,绝大部分品种还是中、低温型的。根据平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春秋两季是平菇生产的旺季。高寒地区九月份即是中温型平菇生产季节;低热地区十月份进入中温型平菇生产季节。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辅之以防暑保温措施和适当的栽培方式可获得栽培成功。

2、培养料的配制

(1)短木桩

平菇是木腐菌,最早是用阔叶倒木栽培,逐步发展到选择材质柔软的树种锯成短木进行栽培。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节约木材,可尽量利用其他行业使用价值不大的树种,弯木、树蔸、枝丫等材料。

短木栽培的优点是:一年接种多年采收,用种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产量稳定。缺点是:受资源限制,只适于林区或林区附近栽培。

(2)熟料

将阔叶树林屑、棉子壳或粉碎了的杂木枝丫、农作物秸杆、废纸等4份加上麸皮、米糠等1份,石膏粉1%,糖1%和适量的水(65%左右)配成合成培养料装入玻璃瓶或塑料袋后进行蒸汽灭菌(高压1小时或常压8—10小时),接种培养。

熟料栽培的优点是:用种量少、产量高、易管理、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可在高温季节栽培。它是大规模工厂生产采用的栽培方式,缺点是:耗费一定能源,同时要有一定的工作场所和灭菌、接种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栽培者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制种技术。

(3)生料

生料栽培又分粉料和粗料两种方式。

粉料配方:用熟料栽培的方式再加01%多菌灵或高锰酸钾,也可加1%生石灰粉作杀菌剂拌料后接种培养。

粗料配方:将农作物秸杆用2%生石灰水浸泡2天,然后用清水冲洗至PH 8左右时沥干多余水份切成短节接种培养。

生料栽培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特别设备、投资少、见效快、便于推广。缺点是:用种量大,购买菌种费用大,易受不良环境和气候影响,尤其是高温季节和多年栽培的场地易导致栽培失败。

(4)半熟料

培养料接种之前,用巴斯德灭菌法消毒,即将培养料浸湿堆积一天之后放在密闭的室内,培养料下桥空以便透气,然后向室内输入蒸气,待培养料冷却后接种培养。

半熟料栽培的优点:可采用简陋的办法搞巴斯德灭菌,投资少,便于推广;产量稳定,成功率高。缺点是:比熟料栽培耗种量大;菌丝生长阶段易受高温威胁,管理难度大。

以上介绍的几种培养料各有利弊。栽培者应根据各自的资源条件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及其配制方式。

3、栽培方式

(1)短木栽培

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材质柔软的树种,如:桐、枫香、白杨、梧桐、枫杨等,于头年落叶后第二年发发芽前砍伐。这个时期树木营养贮存最丰富。砍树和运送菇木时要保护好树皮,树头上用生石灰刷满,以免污染杂菌。

菇木运回栽培场后锯成5—6寸长的短木,将菌种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后均匀地辅接在断面上再重叠上第二个短木再铺菌种,再重上第三短木……直到再叠就不稳了为止,又接第二叠。每接好一叠后两面或四面钉上木板条固定,以免松动或倒塌。锯菇木时要给每段编号打记号,以便接种质量的关键。接好种后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严禁摇松接种叠保证正常定植。叠子上面要盖上树枝或茅草遮阴保温保湿。

立秋前后十天就要埋桩。房前屋后,树林、竹林,葡萄架下等淋得着雨遮得到阴的地方都可埋桩。将长好了菌丝的短木一个一个地竖埋到土中,地面只留下1寸左右高长菇。地面留高了不保湿。桩与桩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以免出菇拥挤。隔15公尺宽要留人行道,以便管理和采菇。

出菇管理。9—10月份,气温下降,出现秋雨,就要开始出菇。若雨量不足应配合人工浇水。采菇后要停止喷水7—10天,改善通气条件有利于出下一批菇。

短木栽培一次接种可收三年,秋冬采菇,春夏息桩。春夏任其自然息桩,秋冬又可获得高产。若春夏浇水催菇,会导致产量少烂桩快、秋冬还要严重减产,得不偿失。

短木栽培成功率高,每百公斤短木可收鲜菇60公斤以上,高的可达150公斤以上。

(2)枝束栽培

将伐木场或栽培时遗弃的小枝条,城市园林或行道树修剪的小枝条截成1尺长,用铁丝捆扎成直径5寸的枝条束。

在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成深5寸、宽25尺、长不限的沟。将枝条束竖立排放干沟中,撒上菌种,上面盖三层湿报纸、再盖草席,以保湿度。2—3个月后,确认菌丝已经蔓延,则在枝条束之间填满泥土盖上草席。当气温降至20℃以下时,就要架高草席进行水分管理出菇。

(3)室内床架式栽培法

此法适宜于正规化的专业生产,可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便于人工控温周年栽培。使用此法虽一次性投资大,但周转快、成本收回也快。

菇房的建造:选择地势干燥、环境清洁、背风向阳、空气流畅的地段。菇房应座北朝南。每间20平方米左右、高35米,墙壁和屋面要厚,可减少气温突变的影响,尤其是可防止高温袭击。内墙及屋面要粉刷石灰,有利于杀菌。地面要光洁,坚实,以便清扫保持卫生。门窗布局要合理,便于通风和床架设置。墙脚安下窗,房顶安拔风筒。有条件的要配备加温,降温设施。

现有房屋改选为菇房,主要是开下窗和安拔风筒。

简易菇房设计有两种:一种是地面挖下15—2米深,搞半地下式,有利于冬季保温和夏季防暑。要求在无地下水处建造。下墙壁和地面整实,四周挖排水沟。从下挖的地面墙壁伸出45度坡的排气管道,防止通气不良。上墙用土坯,墙高25米左右。两头留门,墙外用石灰抹皮,用草盖顶。另一种是用木桩扎架,用芦苇、高粱秆围墙,内外用泥抹面,草盖顶。此种菇房只适应春秋季用。

床架的设置:床架要和菇房方位垂直排列。四周不要靠墙,南北靠窗两边要留2尺宽走道,东西靠墙要留15尺宽走道,床架间走道宽2尺。每层架间距2尺,底层离地面1尺。上层离屋面4—5尺,床面宽45尺。床架必须坚固、平整。

床架的材料可以有多种:一种是钢筋水泥结构;一种是木制;一种是铁架,也可以几种材料搭配制作。最简易的是用砖垒垛,木棒搭横条、芦帘铺层。

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前一天,先将菇房内打扫干净,再用清水把室内喷湿,以提高消毒效果。菇房消毒通常在栽培前3天进行。消毒方法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如下的一种。

①硫磺熏蒸:将菇房密封,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5克硫磺的用量点燃熏蒸。

②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甲醛溶液1克高锰酸钾熏蒸。

③用30%有效氯含量的漂白粉1公斤喷雾。

④用5%石炭酸液喷雾。

消毒后开窗通风两天即可用于栽培。老菇房的消毒更要彻底。否则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严重而导致生产失败。

床式栽培的培养料可用生料,也可用半熟料。可用粉料也可用粗料。一般采用层播法,即在床架上铺上塑料薄膜,铺15—2寸料,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纸后复盖薄膜。接种量:麦粒种为料的5—10%,木屑种加倍。第一层用种量占总用种量的1/3,第二层占2/3。盖膜前先用木板将料面压平、压实。粉料轻压、粗料重压。铺料的厚度要掌握天热薄铺,天冷厚铺;粉料薄铺,粗料厚铺。这里所指的厚与薄是相对而言,最薄不得少于3寸,最厚不得超6寸。

另一种接种法是穴播:铺好料后按3×3寸的株行距打穴,每穴种一块枣大的菌种后撒一薄层菌种封面,压平盖膜。

(4)袋栽

选用面宽22—25CM的筒状塑料薄膜。剪截成50CM长的塑料筒,也可用一般聚乙烯薄膜热粘合为上述要求的塑料筒。袋栽分熟料和生料两种方式。

熟料栽培又分两头接种法和两面接种法。两头接种法适宜堆叠式栽培,两面接种法适宜挂袋式栽培。

两头接种法的装袋进程是先将一个直径35CM、长35—4CM的硬塑料套进袋口,把塑料袋口头反转过来,使其紧贴套环后塞上棉塞,将袋旋转一周使其不留空洞即可装料,装好压紧到一定高度,中间打上接种孔,用同样的方法上另一头套环和棉塞。上甑灭菌。常压灭菌10小时,冷却后在接种室无菌操作接种培养。

两面接种是把一头袋口扎紧烧熔袋口密封、装料,扎紧另一头密封、灭菌。接种时在接种室用灭过菌的打孔器在袋子的两面各打二个接种孔,接上种后用医药胶布粘在接种孔上,然后培养。

生料(或半熟料)栽培,将没霉变的稻草扎成长2寸、粗1寸的通气塞扎在袋口一端,装入一层菌种接着装料,边装边压,装至袋中央又放一层菌种再装料,最后撒上一层菌种和扎上气塞,即可入室培养。另一种接种方法是混播,即将菌种和料混合后装袋。生料袋栽用种量一定要达到料的15%,菌种少了易失败。

接种后的栽培袋先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菌。一般15—25天菌丝可长满菌袋,这时可搬进栽培。两头接种的菌袋去掉棉塞和套圈,将袋口割掉或向外翻卷,象码砖垛那样堆叠起来喷水管理,两头出菇,若傍墙堆叠则一头出菇。两面接种的菌袋,在菌丝长满接种孔周围时,将胶布撕开一角增加通气量,菌丝长满袋后,用“S”形铁丝钩将菌袋悬挂起来,撕去全部胶布喷水管理,生料菌袋管理与熟料两头接种袋同。

(5)砖式栽培

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由于便于搬动,特别适宜于山洞、人防地道夏天搞洞外发菌洞内出菇栽培。

先制成长1—15尺、宽08—1尺、高03—06寸的活动木模。制砖时先铺长薄膜,然后将生料或半熟料按层播法或混播法制成菌砖,去掉木模,发菌培养。管理方法与床式、箱式等同将在后面“管理方法”中介绍。

(6)箱式、篮式、盆式等

平菇栽培可充分利用木箱、纸箱、塑料箱、竹篮、萝筐、各种盆子等容器栽。其栽培方法基本与菌砖栽培法同。只是菌砖是活动木模可脱模而其它方式则直接在容器里的区别。

(7)扎捆栽培

将用2%石灰水浸泡过的玉米棒,冲洗干净后用铁丝绑扎成捆(头尾不能颠倒)。用铁钻把每一个玉米轴头上扎一个孔,放上蚕豆大一粒菌种。一半陷入孔内,一半露在孔外。盖一层纸后用消过毒的薄膜将整捆包好发菌。

(8)阳畦栽培法

平菇阳畦栽培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农村大面积生产的生料栽培法。适宜于房前屋后、林间空地、葡萄架下、冬闲田土、城市园林、空房屋的充分利用,不需要专门设备、成本低、产量高,简便易行,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普及性的培植方式。

阳畦的建造:一般有三种方法可根据条件进行选择。

挖畦:阳畦座北朝南,挖深30CM、宽1米、长不限。挖起的泥土放在畦北筑起1尺高的矮墙,畦南挖一浅沟排水。此法适宜于冬闲田土、林间空地。

筑畦:用泥坯、砖垒成宽1米、高20CM、长不限的畦。内壁抹泥皮。此法适宜于不便下挖的空屋、水泥场院、阳台等场地。

搭畦:用竹片或钢筋搭成弓背形南北走向的棚,畦宽25米,中间开30CM的沟做为过道,长不限。此畦可与蔬菜轮作。

接种前若畦内太干燥可于接种前一天灌水。待水渗下,次日接种;若畦内地下水位高则应在畦内铺上薄膜再接种。进料接种法与室内床架栽培法的进料接种同。接种后若气温低或无遮阴条件,要用草帘保温或遮阴。

(9)地道山洞培植法

此法可充分利用人防地道、溶洞、废矿井作菇房,能避开严寒和酷暑的不利栽培季节。其场地消毒与室内栽培同。播种方式可根据地形搞床架、菌砖、菌袋、地面平铺都可以,不同点是:没有自然光照;温差小不利于刺激催蕾;还有的存在通风条件差的问题。因此,在栽培上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在洞内安装电灯代替日光,每4米远安60瓦灯泡一颗。出菇阶段,每天开灯2—5小时。

②在通气不良的洞内安装风扇和进风扇。每小时换气5—10分钟。

③用菌砖菌袋栽培。场外发菌、洞内出菇。床架或平铺栽培则在洞内设置加温设备,间息加温。注意:如用火炉加温则一定要用管道将烟排出洞外。

(10)坑道栽培

选择排水良好的场地,挖成南北向的坑道。底宽2米,挖深12米,将挖起的泥土堆高筑紧,使坑道总高18—2米。沟底两边各挖一浅沟排水。上面用竹片或钢筋搭成弓背形棚架,盖上薄膜。两边种上绿色攀援植物铺上棚架。坑道两壁用于堆叠菌砖或菌袋。中间作为管理过道。

坑道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条件都极为适宜平菇生长。且受季节气温影响又比地面小得多,冬暖夏凉造价也低,极为经济合算,是平菇栽培较好的一种方式。据报导,用坑道栽培平菇,生物效率可达150%以上,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栽培方式。

除以上介绍的方式外,还有柱式栽培法、菌墙式栽培法、瓶罐栽培法等。只要懂得了平菇的生长发育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栽培原理,自己在实际栽培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创造出新的栽培方式来。

4、栽培管理

平菇的栽培、管理工作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从培养料播种之后,一直到出现菇蕾、长成小菇到最后成熟采收,都要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的不同要求,并结合气候变化进行科学管理。下面按各生长阶段进行介绍:

(1)菌丝生长阶段

在平菇栽培中,发菌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栽培成败的关键。

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3—27℃。所以温度管理应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这个范围。生料栽培或开放式栽培,培养料中还有其它微生物活动产生呼吸热,料温将比室温高出2-3℃甚至更多。所以要密切注意料温变化,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降低培养室的温度。

这个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和菌床都不能喷水,湿度大了污染率高。

菌丝生长阶段,光照对菌丝生长不利,尤其不能让直射阳光照上菌床。培养室的窗子要挂上黑色窗帘。除检查用光外培养室不要随意开灯。

空气对平菇菌丝生长也很重要,虽然菌丝生长阶段能耐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抑制菌丝生长,严重缺氧菌丝会老化窒息而死。培养室若通气不良,菌丝的呼吸热散不掉,会致使料温上升,烧坏菌丝。

接种以后7—10天菌丝长满菌床表面,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这阶段原则上不能揭膜,只有在料温超过30℃,不揭膜就会烧坏菌丝时,才能揭膜通风降温。

菌丝长满菌床表面后,每天应揭膜透气10—20分钟。因为随着菌丝量的增多,呼吸热和二氧化碳的量也多,所以需要揭膜透气。

(2)子实体生育阶段

当菌丝长满全部培养料,正常温度下需一个月左右(凤尾菇二十天左右),平菇则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发育阶段。

平菇子实体生育阶段需要低温,尤其是原基分化更需要低温刺激和较大的温差。所以在生育阶段将温度控制在7—20℃范围之内,最适温度13—17℃。原基分化阶段尽可能扩大温差。

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水份管理尤为重要。菌丝生满培养料后要浇一次出菇水,以补充发菌阶段散失的水份,满足出菇对水份的需要。另外出菇水还起到降低料温、刺激出菇的作用。同时可向墙壁、过道、空中喷雾增加空气湿度,把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左右。

通过催蕾,菌板上开始出现许多小颗粒,即进入桑椹期,此阶段应停止向菌板喷水并揭去或架高薄膜,否则会影响菇蕾的形成和造成菇蕾不分化烂掉。这阶段应经常向空间喷雾提高空气湿度。在这阶段如菌板过于干燥,菇蕾容易枯萎;补水多了,菇蕾又容易浸水烂掉,温差刺激不够,不能大面积形成原基;揭膜过早,使表面菌丝过早干燥,降低生活力;通风不好,表面菌丝不能全面倒状、纽结,有污染和虫害也不能形成菇潮。所以这阶段的管理难度较大,又极其重要。

三天左右菇蕾分化长成珊瑚状,称珊瑚期,5-7天菇休分化成熟,在这阶段应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

①通风:室内废气过重会造畸形菇或烂菇,每日通风3—4次以补充新鲜空气。

②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因此,每日应根据气候情况在室内喷4—5次雾状水,但不能让菌盖上积水造成卷曲。若菌板过干燥可用小勺在菌板上淋水,但不要直接喷水到菇体上。冬季可在火炉置开水壶,增加室内蒸汽保温保湿。

光照:从催蕾开始就要拉开培养室的黑窗帘,让漫射光进入菇房,若缺乏光照,菌丝生长长期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迟迟不分化原基。但光照太明亮对子实体发育也有不良影响,但不能有直射阳光。

③及时采收:平菇适时采收既可保证质量也可保证产量。当菌盖展开,菇体色白,即将散放孢子以前采收为宜。采收过迟,菌盖边缘向上翻卷。表现老化,菌柄纤维度增高,品质下降。且菌体变轻,影响产量。并且大量散放孢子又污染空气。采收过晚,还引起菌丝老化,空耗营养对下潮菇的转潮和产量都有严重影响。

(3)间歇期的管理

第一潮菇采收之后10—15天,就会出现第二潮菇,共可收四到五潮,其中主要产量集中在前三潮。在两潮菇之间是菌丝休整积累养份的时间,此时要做到:

(1)清理菌板表面老菇根和死菇,防止腐烂。

(2)轻压菌板并使老菌皮破裂,以利新菇再生。

(3)将门窗打开通风4—5小时,换入新鲜空气。

(4)用清水将薄膜正反两面彻底擦洗干净,然后贴菌板复盖,清理室内杂物,保持卫生。

(5)一周后按头潮菇管理法,浇出菇水和搞温差刺激催蕾。以后管理均按头潮菇管理方法。以后各潮菇照此管理。

5、采收与加工

平菇的适时采收既可保证质量,也可保住产量。当菌盖展开,菇体色浅,盖缘变薄,即将散放孢子之前采收为宜。对平菇的采收,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一次性形成菇潮的菌板,就应在子实体成熟时一次性全部采收。此时的大菇体与小菇体的成熟度是一样的,如认为小菇体还能长而不采摘,反而会使小菇体枯萎。参差不齐形成菇蕾的菌板,则应间大留小的办法进行采收,一潮菇可分2—3次采净。采收时要整丛收,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菇体,不要把基质带起。一潮菇采完后,应清理床面,将死菇、残根清除干净。

6、病虫害的防治

平菇菌丝生活力很强,生长速度快,而且具有抗杂菌能力。所以在制种与栽培过程中,菌丝发育阶段管理得好,后期就不容易感染杂菌。甚至染了杂菌也照样还能长菇。但是,在开放式生料栽培中培养料本身就陷藏着各种杂菌孢子,若在环境因子不适合平菇菌丝旺盛生长的情况下,其优势则不再存在而杂菌容易泛滥成灾。引起杂菌感染的重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和湿度。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对所有霉菌也都适合,只是霉菌最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略高些,因此,在菌丝培养阶段,稍微疏忽温度上升至28—30℃以上,若湿度也大,杂菌就猖獗起来。而且虫卵也纷纷孵化,螨类也随之而来,病虫害一旦蔓延之后就难以驱除,另外,平菇对敌敌畏极为敏感,低浓度的敌敌畏都会致使小菇蕾枯死。由于不能轻易用药,只能以防为主,避免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则采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者结合的综合措施来控制蔓延。

(1)控制主要的环境因子:针对温度、湿度是引起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所以栽培过程中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①温度:根据各气候条件,掌握各地区各品种的安全播种季节。如果人工控温下栽培时,室温不宜超过22℃。料温不超过25℃。

②湿度: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2)杂菌的预防:

①培养料要新鲜,无霉烂变质,配料前先暴晒1—2天。

②每次栽培前培养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

③生料栽培时,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

④菌种量要大,加速菌丝生长速度,优先占领养料,即制其它杂菌繁殖。

⑤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3)常见杂菌及其防治

栽培平菇时常见的杂菌有木霉、青霉、曲霉、脉孢霉、根霉、枝孢霉、粘菌、鬼伞类以及酵母等。在开放式栽培中,发现杂菌可用石灰粉遮盖污染部位;封闭式栽培中可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杀菌药液按比例稀释后注射或谪到污染部位。常见的杀菌剂有高锰酸钾一千倍液、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多菌灵(含量50%)一千倍液,含量25%的五百倍液等。

(4)虫害防治:平菇栽培时常见的害虫有:线虫、螨类、蚋、鼠、蚁、蛞蝓、蜗牛、马陆、果蝇、菇蚊等。药剂防治可用25%溴氰菊脂乳剂二千五百倍液喷雾;用灯光和糖醋液诱杀蝇类;骨头烤香诱杀螨、蚁类;用盐杀蜗牛、蛞蝓等。

 家庭平菇的种植技术

挑选菌种要注意以下的方面:

1、菌袋要厚实坚固不易破裂、透明利于观察菌丝的生长;

2、菌料密度应在450千克/立方米为宜,是水密度的近一半,放在水中应该有一半的体积漂在水面以上,挑选菌种时,既要看重量也要看体积,重量大而体积小的,说明掺水过多;

平菇的栽培

1解开菌包扎带,开口直径1~2厘米,向里面喷点水(存点积水,只要积水没有干,就不要再喷水),要平放在半阴暗、潮湿、通风的地方,不要让阳光直射,适应温度-40~40度(可室内栽培,最适宜温度5--32度之间),当袋口出现小菇蕾再完全打开打开袋口;

2用湿毛巾或餐巾纸覆盖袋口,常向毛巾或餐巾纸喷水,保持透气湿润,也可以在菌包袋口处套一超市塑料袋(超市塑料袋内壁喷上水,不要套死,保持通气),菌袋内存水要及时倒出。不能弄坏包装的塑料袋,等几天就会出菇了。

3菌帽直径1厘米以后,要经常对菇喷雾,保持湿润,一般是4天左右成熟,待蘑菇慢慢长大 菌盖边缘呈现波浪状就可以收获了,采收前 1天停止喷水。采收时,一手按住菇面,另一手往菇脚的底部左右旋转摘下。蘑菇采收后,停止喷水2~3天,清理干净菇脚,保持高的湿度,就可以等待第2次出 菇了。

粗筋会开花吗?

天南星科的果实正在开花,原产于亚洲热带。为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四季常青,是优良的室内观叶植物。如意是一种粗筋草。如果保养得好,培育3-4年就会开花。

平菇的开花时间

粗肋草喜欢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遮荫的生长环境。它的整个植株是有毒的,可以不要被误食。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应避免寒冷和霜冻。冬季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如意皇后的花期在春季,大约在4-5月份。

大米草开花的意义和预兆

粗肋草的花语是吉祥如意、青春永驻,又因为它的叶子四季常青,所以代表青春不变。

不同种类的粗肋草代表不同的含义。比如如意皇后的花语是贵人,在风水学中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会在节日或者生日的时候送上一壶如意皇后,祝老人一直身体健康。

平菇的开花现象

粗肋草开花时是佛焰苞,开花后会结果。它的果实是浆果和橙红色的。如果想让它如期开花,管理期间要给它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还要注意不能暴晒。

粗筋花赏析。

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平菇生长旺盛,适应性强,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主产中国,日本,意大利。我国除青海,西藏之外,其余省市都有栽培,特别是近几年在北方各省发展迅速。平菇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强,因而栽培原料广泛。人工栽培时,棉籽壳、秸杆、玉米芯等农副产品废弃物都可做培养料。而东北是我国产粮区,农作物秸杆特别多,90﹪都烧掉,造成环境污染。利用这些废弃物栽培平菇生长快,产量高,从种到采收20天,3个月一个生产周期,目前国内每100kg玉米秸可产鲜菇70~110kg,每100kg玉米芯可产鲜菇100~150kg,所以栽培平菇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平菇是食用菌中最易栽培的菇类,栽培的方法简单、方式多样,成本低、操作简单,通过控制一定的碳氮比和环境条件,促进平菇快速生长抑制杂菌。平菇地面,床架,塑料袋,箱,筐等都可利用进行周年生产栽培。现将利用塑料袋栽培平菇技术总结如下:平菇又称侧耳,属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属。1时间安排12月20日试管引进或组织分离,1月1日~1月10日转管,1月11日~2月10日原种制作,2月21日~3月20日栽培种制作,3月21日~4月20日栽培袋制作,4月21日~12月20日出菇管理。注:菌种,栽培袋每月做一次(2000~5000袋)。2:菌种制作21母种采用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g,琼脂20g,葡萄糖18~20g,水1000毫升,PH值自然211分装母种培养基的分装量掌握在试管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灭菌后摆放成的斜面顶端距试管口不少于50mm,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装至距瓶(袋)口不少于100 mm,灭菌后不少于85 mm。棉塞大小松紧要适度。原种培养基的松紧度要一致。212灭菌母种的培养基配制分装后应立即灭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制后应在2h内进锅灭菌。母种培养基灭菌011 Mpa—012 Mpa,30min,木屑培养基和草料培养基灭菌014MPa—015MPa,1h,谷粒培养基、粪草培养基和木塞培养基灭菌014 MPa—015 MPa,25h。装容量较大时,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灭菌完毕后,应自然降压,不应强制降压.灭菌时应防止棉塞被冷凝水打湿。213灭菌检查效果的检查 母种培养基置于28℃恒温培养,原种培养基经无菌操作接种于GB 478928--1994中48规定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28℃恒温培养,48h后检查,无微生物长出的为灭菌合格。214冷却 冷却室使用前要进行清洁和除尘处理。地面铺消毒过的塑料薄膜后,将灭菌后的原种瓶,放置在25℃冷却室中冷却到料温降至适宜温度。215接种2151接种室(箱)的基本处理程序清洁→搬入接种物和被接种物→接种室(箱)的消毒处理。2152接种室(箱)的消毒方法 用10毫升甲醛,6克高锰酸钾或气雾消毒王消毒并用紫外线灯照射.2153 净化工作台的消毒处理方法先用75%酒精或克霉灵溶液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然后预净20min.2114 接种操作:在无菌室(箱)或净化工作台上严格按无菌操作接种。接种完成后及时贴好标签。2155 接种室(箱)后处理接种室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清理清洁,排除废气清除废物,台面要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擦试消毒。216培养室处理:在使用培养室的前两天,采用药物消毒。217培养条件根据培养物的不同生长要求,给予其适宜的培养温度(多在22℃--28℃),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通风,避光。 218培养期的检查各级菌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拣出不合格菌种.219入库 完成培养的菌种要及时登记入库。2110记录 生产各环节应详细记录。2111 留样各级菌种都应留样备查,留样的数量应以每个批号母种3—5支,原种和5—7瓶(袋),于4℃--6℃下贮存,贮存至使用者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该批菌种出第一潮菇。3原种 31配方3 1 1 1玉米芯82﹪(粉碎直径08~1cm),麦皮15﹪,石灰1﹪,石膏﹪,3112木屑78﹪,麦皮20﹪,石灰1﹪,石膏1﹪,3113玉米粒98﹪,石膏2﹪从灭菌到留样同母种相同4栽培袋41配方411玉米秸88﹪(铡断1~3cm),麦皮10﹪,石膏1﹪,石灰1﹪412稻草秸79﹪,麦皮18﹪,石灰2﹪,石膏1﹪413玉米芯82﹪(粉碎直径08~1cm),麦皮15﹪,石灰1﹪,石膏1﹪42拌料 装袋根据上述配方严格称重用拌料机搅拌均匀后加水,是含水量达到63﹪,即用手紧握料,指间有水印而不形成水珠即可。(50kg干料约加水60kg)栽培袋选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袋,夏季袋栽袋不宜太宽,选用17~20×45~50㎝的塑料袋,装料时先将袋子一端用绳子扎住。用装袋机装入培养料的数量约袋高的2/3,装料时使料上紧下松,表面光滑。袋口用绳子扎住装框。43灭菌 接种431灭菌培养料配制后应在3h内进锅灭菌。木屑培养基和草料培养基灭菌012 MPa,25h或014MPa—015MPa,2h,装容量较大时,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1h。灭菌完毕后,应自然降压,不应强制降压。栽培袋常压灭菌时,在4h之内使灭菌室温度达到100℃,保持12h—l8h,自然冷却到80℃即时出锅搬到冷却室。待温度降至30℃以下时接种。432接种接种前要将接种室或接种箱进行消毒王消毒处理30 min。挑选好的栽培种用酒精棉球檫洗外壁。两人配合操作比较适宜,一人执瓶,一人接种。接种时拔取棉塞,灼烧瓶口和接种工具,冷却工具后取掉棉塞,扒去原种表面的菌皮。将菌种扒得象黄豆大小,两人配合迅速接入扎好口(将菌种不要扒得太碎以便萌发快),采用两头接种。这样反复操作将培养袋接完。每瓶可转接30袋。44发菌管理将接好的菌袋搬入培养室堆放整齐不要超过10层,严格按照培养要求进行发菌管理。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6℃,最低不低于18℃,最高不超过30℃。经常检查堆内温度一旦发烧及时散堆降温。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约在70﹪以内,过低易分干,过高易污染杂菌。培养室要经常保持空气新鲜,每天要通风1~2次,温度高时选择早晚通风,相反应选择中午通风。发现污染的袋子及时剔出处理,以免造成大面积污染。55出菇管理菌丝张满袋后1周,可以排袋出菇。两头接种应该码成墙式两头出菇,在地面上铺一层砖或将地面打成垄型,将袋子逐层堆放至操作方便为宜,解去袋口绳子,将剩余1/3袋口拉直。551温度出菇期间菇房温度控制在15~28℃,超过30℃子实体薄,且产量低,影响子实体质量,失去商品价值。低于15℃生长缓慢,影响生产周期。552湿度出菇期间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绝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夏天为减少培养袋中水分蒸发,可在菇房内挂草连或麻布片,每天向上喷水,这样不仅能提高保湿效果,并且可以避免喷水对菌丝的直接损伤。(可以每天向培养袋口轻、少喷1~3次)553通风出菇期间要保证菇房足够的新鲜空气。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积累太高,菇盖不能正常开展。采用每4h通20 min即可满足平菇生长要求,通风时不能直接吹在培养袋上,以防幼菇失水死亡,554光照平菇在微弱光照下分化不良,不能形成正常菇盖,待菌丝长满袋,袋壁上出现**分秘物并逐渐增多时每平方米6瓦灯光照射3~5h,菌盖形成后,为使菌盖保持自然色泽,每天照明10h。56采收 转潮561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既能保证质量,又能保证产量。一般以菌盖充分展开尚未弹射孢子时采收,采收不即时,菌盖边缘向上翻卷,菇体变轻,影响产量。采收时用手轻捏住菌柄扭转一下,削掉带下来的培养料,清理袋口上的死、烂菇以免影响下潮菇正长生长。562转潮管理平菇一潮菇采收完把袋口清理干净,停止喷水3~5天,加强通风,使菌丝恢复生长,以后连续喷水几次重水,使袋口湿润而不积水,按照第一潮菇方法管理约10~15天有能采收第二潮菇,这样可采收4~5潮菇。57病虫害防治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主要以防治为主,一旦发生可根距病害情况进行药物处理。

1 平菇生长记作文450字

我很喜欢吃蘑菇,蘑菇白 嫩的,我只知道它是一种菌类植物,一直想亲眼看看蘑菇是怎样长出来的。哈哈!这下如我所愿了。四舅告诉我,其实蘑菇非常好养,只要把蘑菇放在潮湿的地方,常常喷点水就可以了。

我把蘑菇菌培养基放在了卫生间,喷上水,就在一边观察。啊!我发现小蘑菇是从边沿挤出来的,我之前还以为小蘑菇是从中间长出来的呢!我饶有兴趣的观察着小蘑菇。

第二天,我发现小蘑菇又长出了好多。嘿!我还以为小蘑菇会像花一样慢慢地长出来,慢慢地长大。没想到一个晚上就长出了这么多!有的像小草帽,有的像小雨伞,有的像朵花,还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又过了两天,我发现有一袋蘑菇长大了好多,可另一袋蘑菇却不知怎么的,发黄变干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给它喷的水少了,温度和湿度没跟不上蘑菇的需求。

2 平菇说明文的作文五百字

平菇

大家在餐桌上一定吃过平菇吧,它是不是味道很鲜美?今天我仔细翻阅了一下初中生物教材,发现这个平菇呀原来是大型食用真菌的一种。那它究竟是怎样种成的呢?嘻嘻,我阿姨的婆婆就是在乡下种植食用菌类的,有二十几年的种植经验了。正好这位阿婆来我阿姨家,我就抓住机会赶紧充当小记者采访了一回。

我问阿婆:“打扰一下,请问平菇是怎样种成的呢?”阿婆亲切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有好多步骤呀,请听我一一讲来。”随后她便详细介绍起来:种植平菇主要需要4种原料:棉籽壳、麸皮、石灰、石膏粉。有了这些原料,接下来把棉籽壳晒1-2天,然后把其他原料混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加水后,安静放置一整天,便开始装袋了。

我立刻就有了疑问:“是大麻袋吗?”经过询问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热水瓶般大的耐热塑料袋。要把上百个塑料袋放在灭菌炉中灭菌,必须保持100℃多的高温10小时以上,最好能达到20小时,之后的工作便是冷却。完全冷却之后,把这些小袋一个个放在灭菌箱中,最后把平菇种接种上去,发菌30-40天左右即可。等菌丝长满袋口时,就可以喷水长出平菇了。大约半个月左右时间就算一批结束。前期工作做了那么多,生长周期却如此之短暂,不得不佩服种植者的毅力和艰辛。我心里惊讶极了,真是一道复杂的工序啊,幸亏我作了现场笔录。“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可千万不能浪费粮食,要懂得珍惜农民们的劳动成果啊。

3 蘑菇生长日记如何写

给一个平菇的观察日记,是侧耳类蘑菇,生长过程差不多,可以参考:

一月二十日 星期五 天气:太阳放假了 今天妈妈回家很神秘地打开纸袋,拿出两根类似木头的东西让我猜是什么,可是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段木头啊! 木头外面分布着许多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浑身包裹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有些小水珠,可能是比较潮湿吧!一些黑色的碎木屑粘在上面,看上去有又脏又丑。看到我嫌弃的样子,妈妈告诉我,这可不是烂木头,是由棉花籽和木屑做成的菌棒,里面藏着菌丝,只要我细心照顾它就会长出我最爱吃的蘑菇。我半信半疑地端详着,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叫菌棒。 一月二十五日 星期三 天气:飘了几片雪花 菌棒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我把它放到厨房的水池下面,每天都要解开袋口,用小喷壶给它补充水分,今天突然发现光秃秃的菌棒头顶,长出了一些白色的大约两毫米的东西,一团团,一簇簇,像白色的小珊瑚,糟糕!不会是我喷水太多,菌棒发霉了吧?我赶紧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哈哈!原来是刚长出来的小蘑菇,可为什么是白色的呢? 一月二十七日 星期五 天气:雾霾又来了 小珊瑚,不对!小蘑菇长出来就要把袋口打开,剪掉周围多余的塑料纸,目的是让它充分地呼吸,无拘无束地成长,但是每天还要坚持喷三次水,保持菌棒的潮湿,今天早上看到原来白白的“小珊瑚”顶端变成小米粒大小的黑色,有的似乎还在渐变中,是灰褐色的。低头闻一闻,啊!一股蘑菇的清香使我陶醉。 一月三十日 星期一 天气:太阳终于出来了 这两天蘑菇长得非常快,虽然我由于偷懒,经常忘记喷水,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生长速度,整个厨房都能闻到新鲜的蘑菇清香,以前的小黑点也长成了一元硬币大小,看上去就像一群戴上黑色帽子的勇士,在抵御着干燥的空气,那些黑褐色的小蘑菇也像刚剥出来的核桃仁一般,让人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 二月五日 星期日 天气:羞答答的太阳躲起来 今天是个好日子,蘑菇大丰收,前几天的迷你小黑帽变成了拳头大小,蘑菇顶端是灰黑渐变色,中间的颜色较浅发灰,边缘颜色较深接近黑色,好似天空中一片片飘荡的乌云,蘑菇中间稍稍凹了下去,表面摸上去非常光滑,一层淡淡的白霜让蘑菇看上去更加新鲜诱人,该收割了,我左手拖住蘑菇,稍微转动手腕,右手用小刀轻轻地从根部把蘑菇割了下来,哈哈!今天的晚饭是蘑菇宴。

4 蘑菇生长日记如何写

给一个平菇的观察日记,是侧耳类蘑菇,生长过程差不多,可以参考:一月二十日 星期五 天气:太阳放假了 今天妈妈回家很神秘地打开纸袋,拿出两根类似木头的东西让我猜是什么,可是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段木头啊! 木头外面分布着许多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浑身包裹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有些小水珠,可能是比较潮湿吧!一些黑色的碎木屑粘在上面,看上去有又脏又丑。

看到我嫌弃的样子,妈妈告诉我,这可不是烂木头,是由棉花籽和木屑做成的菌棒,里面藏着菌丝,只要我细心照顾它就会长出我最爱吃的蘑菇。我半信半疑地端详着,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叫菌棒。

一月二十五日 星期三 天气:飘了几片雪花 菌棒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我把它放到厨房的水池下面,每天都要解开袋口,用小喷壶给它补充水分,今天突然发现光秃秃的菌棒头顶,长出了一些白色的大约两毫米的东西,一团团,一簇簇,像白色的小珊瑚,糟糕!不会是我喷水太多,菌棒发霉了吧?我赶紧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哈哈!原来是刚长出来的小蘑菇,可为什么是白色的呢? 一月二十七日 星期五 天气:雾霾又来了 小珊瑚,不对!小蘑菇长出来就要把袋口打开,剪掉周围多余的塑料纸,目的是让它充分地呼吸,无拘无束地成长,但是每天还要坚持喷三次水,保持菌棒的潮湿,今天早上看到原来白白的“小珊瑚”顶端变成小米粒大小的黑色,有的似乎还在渐变中,是灰褐色的。低头闻一闻,啊!一股蘑菇的清香使我陶醉。

一月三十日 星期一 天气:太阳终于出来了 这两天蘑菇长得非常快,虽然我由于偷懒,经常忘记喷水,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生长速度,整个厨房都能闻到新鲜的蘑菇清香,以前的小黑点也长成了一元硬币大小,看上去就像一群戴上黑色帽子的勇士,在抵御着干燥的空气,那些黑褐色的小蘑菇也像刚剥出来的核桃仁一般,让人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 二月五日 星期日 天气:羞答答的太阳躲起来 今天是个好日子,蘑菇大丰收,前几天的迷你小黑帽变成了拳头大小,蘑菇顶端是灰黑渐变色,中间的颜色较浅发灰,边缘颜色较深接近黑色,好似天空中一片片飘荡的乌云,蘑菇中间稍稍凹了下去,表面摸上去非常光滑,一层淡淡的白霜让蘑菇看上去更加新鲜诱人,该收割了,我左手拖住蘑菇,稍微转动手腕,右手用小刀轻轻地从根部把蘑菇割了下来,哈哈!今天的晚饭是蘑菇宴。

5 平菇作文

平时,我很喜欢吃平菇,因为它味道鲜美,价钱很便宜,样子也很好看。我们家常常吃。

我伯伯在乡下的一处房子里种有许多的平菇。今天,我有空去看看平菇是怎么长的。一走进房里,我看到一大堆放的井井有条的菌段,一行一行的,从一楼到三楼,到处都是。在菌段的两头长满了平菇。有的叶片小小的,嫩嫩的;有的叶片长长的,它们就像许许多多的小扇子叠放在一起,多么可爱啊!

我用两只小手小心地捧着平菇,生怕弄伤了它。然后用力一掰,一株平菇就摘了下来了。我也顾不得它是大是小,飞快地摘了起来……一下子,就摘了一大堆。奶奶在后边喊:“小的不要摘,让它再长长……我只是继续摘。

听奶奶讲平菇长的可快了,刚摘了,过了一夜它们又会长出来的。一丛丛,一堆堆。

今天,我可高兴极了!

6 小学一年级作文,用、蘑菇生长过程、写一短话

“啊!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听我这么说,你一定想知道我发现了一个什么秘密吧?别急,让我慢慢地来告诉你。

那天晚上吃完饭,我在洗手间里洗手。突然,我往放在墙角的拖把上瞟了一眼。

看到的东西竟令我十分吃惊——拖把的木棍与布条的交界处有一个圆圆的小球。我连忙擦干手,蹲在拖把旁认真观察起来,并且用手轻轻的拨了一下那个小球。

啊,那小球下面还有一根细细的茎。我凑近仔细地看了看,“啊!”我不禁叫出声来。

那所谓的“小球”是一个小蘑菇,拖把上竟然长了一个小蘑菇!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那的确是一支小蘑菇,比我的小拇指还短一截。

可能是因为细细的茎承受不住菇头的压力,已经压弯并盖住。如果不用手拨,,很难发现这是一个蘑菇。

真像个毛茸茸的小球卧在拖把上,可爱极了!确认之后,我急忙跑出去向全家宣传了一遍:“重大消息,重大消息,家里的拖把上长蘑菇啦!”刚说完,爸爸妈妈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我又添油加醋地把刚才看到的一切向她们叙述了一遍,并拉着他们到洗手间去看那长了蘑菇的“神奇”拖把。

爸爸妈妈看了后,并只是讨论了几句。妈妈说:“哦,这没什么,已经长了好几次了,你不知道而已。”

忽然,爸爸问我:“婷婷,你知道拖把上为什么会长出蘑菇吗?”呃,这下可把我问住了。我就马上东查查、西找找。

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便回答道:“可能是因为蘑菇是由一种微生物长成,而这种微生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生长成蘑菇。拖把呢,经常是潮湿的,又放在阴暗的角落,木棍底部会有些腐烂,满足了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所以木棍与布条的交接处就长出菌——蘑菇啦!这跟下雨后草丛会长出蘑菇的道理是一样的。”

说完这些,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同时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爸爸。问道:“我说得对吗?”爸爸向我赞许地点点头,说:“是的!”我还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我真高兴,因为我发现了拖把上长蘑菇的秘密,并且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其实科学就在你我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就一定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尝到发现的喜悦与快乐。

7 怎样写好蘑菇这篇作文

请问这位同仁,请问你要写吃蘑菇,还是采蘑菇?

给你参考资料,关于写好作文的方法和步骤,若是写蘑菇的整体和蘑菇的外形,就看植物艺苑,若是吃蘑菇,就选果树饮食!

植物艺苑

植物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平原有一望无际的禾苗;河里有水草,岸边有芦苇;路旁有林音带,楼群中间有绿地;阳台上有盆花,争奇斗艳;足球场上有草坪,绿荫毡……花花草草科成文,一草一木皆有情。

写植物的题材比较多,但怎样才能写好这些题材呢?最重要的是要把植物的形状、特点及生长过程写清楚,写明白。同学们开始练习状物作文,一般都是先从植物开始的,因为它观察方便,符合作文应从身边的事物写起这个原则。

那么应该怎样观察和描写植物呢?

一、观察要细致,具体描写其外形特点。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条件。细致观察植物,要看植物的整体形状如何,植物的各个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的状貌是什么样的,气味如何,它对阳光、土壤、肥料和水的需要如何……但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反映植物特征的部位写。另外,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例如下面一段话:

月季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涂上了一层光亮亮的油脂。光滑而明亮。整个花枝昂首挺胸,接受阳光母亲的沐浴。花的中心有**的花蕊,花蕊顶端粘着花粉,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所以常引来一群群嗡嗡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

二、要尽量使植物描写人格化,注意写出自己的感情。

我们在描写植物时,如果能进行人格化描写,就可以使笔下的花草具有任务的思想品质特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情趣。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也要写出对植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带着自己的感情去描写其特点,那文章会更有滋味。

例如下面一段话:

春天,白杨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呈现出一片新绿,一场春雨过后,树叶带着晶莹透明的露珠,好像有无数的生命在颤动。

总之,对植物的观察只写感性认识,这还不能达到完全认识植物的目的,我们还要通过分析,找出它的特点。

果蔬饮食

写食品类的文章,范围较广。可以写蔬菜、水果、小吃、特产等等。一般来说,写此类文章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突出特点,二是要写出感情。

一、突出特点。

抓住其颜色、形状、味道等加以描写,使所写之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下面一段话:

石榴的表皮一般有两种颜色,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火红火红的,背阳的一面是淡**的。当你剥开表皮,就可以看见那红宝石般的石榴粒,放进嘴咬,舌头上同时染满了红色的汁水。

这样一写,就突出了石榴的特点,非常形象生动。

同样认真描写食品的形状及味道的特点,也是状物的一种好方法。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形状和滋味,抓住形状和滋味来具体描写,能给人以如见其物、传神逼真的感觉,让人垂涎欲滴。

二、要写出感情。

描写的事物,一般都是自己熟悉的或是家乡的特产、小吃。所以我们要带着感情去写,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为此,我们可以巧妙使用一些修辞方法,尽量使所写的物品生动形象。最好能用任务或事例,以情感人,以情取胜。

例如下面一段话:

吃羊肉泡馍主要是掰馍,馍掰得越细越好。据说馍掰得细,味道可以进入馍里。你看,那白须白发的老爷爷手虽然颤抖,馍却掰得十分细碎,那专注的神情好像在做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馍掰好后,把碗送到服务台,不一会儿你的羊肉泡馍端到你面前。碗里飘满油花,还有又肥又大的羊肉片和细长的粉丝,使人馋涎欲滴。尝上一口,鲜美无比!汤辣烫,肉鲜嫩,味香浓。怪不得当年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进了京城,吃着山珍海味,却说:“还不如吃一碗咱陕西的羊肉泡馍痛快!”

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虽然朴实无华,却写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8 蘑菇的发现作文四百个字

蘑菇的发现作文

我很喜欢吃蘑菇,有金针菇,有平菇,还有双孢菇······

夏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鲁山玩时,发现了许多种漂亮的蘑菇,松树下有一攒攒**的大蘑菇,妈妈说那叫松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大石头底下有不起眼的红蘑菇,页面薄薄的,形似精致小巧的太阳伞,妈妈说这是一种毒蘑菇;在槐树下,我还发现了一丛丛淡**的小蘑菇,这种叫槐蘑,虽然惹人喜欢但它们也有毒。妈妈还说雨后的草地上也会出现许多蘑菇,颜色虽然不漂亮,呈乳白色,接近与我们食用的蘑菇,但这种蘑菇需要谨慎食用,否则会中毒······妈妈的一席话使我对蘑菇既感到恐惧又感到神秘,决定探个究竟。

颜色漂亮的蘑菇为什么会有毒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翻阅了一些书籍。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毒蘑菇的颜色一般都比较浓艳好看。有一些小伞上面大多都有红色、紫色、**和其他颜色的斑点,能发出辣味、臭味或苦味,伞柄很难用手撕开,如果弄破了,还会流出乳白色或**的汁液,并带有辣味,还有一些特殊样子的蘑菇也不能乱吃。此后,我每当望着饭桌上香喷喷的蘑菇,心里怪怪的,从没敢再吃过。

妈妈看出了其中的蹊跷,温和地对我说,我们平时吃的蘑菇大都是人工养殖出来的,营养价值不差与野生的,可以安全食用,即使是超市里野生的蘑菇也是经过专家鉴定无毒后才运入市场的,所以没有必要担心。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那蘑菇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是否也像植物一样需要好的土壤,需要浇水,施肥呢?”我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你呀,就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养蘑菇不同与种植植物,它需要菌种、培养基,还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适宜的环境。”我真想体验一下种蘑菇的乐趣,把蘑菇的秘密探个究竟才过瘾,恰好爷爷送给了我一袋已接种好的培养基,它是圆柱形的,已经长满了白色的菌丝。我把它放在潮湿的卫生间里,每天给它喷水,观察,几天后,它就长出了一丛丛白色的颗粒。起初有小米粒大小,后来逐渐长大,当有玉米粒大小时,上层颜色开始变深,下层依然是白色的。又过了几天,出现了菌柄,菌盖也形成了,并且越来越大,终于变成小小的蘑菇了,形状像一把小伞,原来这就是我吃过的平菇。

通过探究蘑菇我懂得了许多知识:漂亮的蘑菇一般是有毒的,食用前要慎重;蘑菇生长需要培养基,而不是土壤,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菌丝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蘑菇。这就是我发现的蘑菇的秘密,同学们你知道吗?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勇于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非常多的秘密!同学们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