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送学生尺子的寓意?

女朋友 0 50

毕业送学生尺子的寓意?,第1张

毕业送学生尺子的寓意?
导读:尺子的寓意: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 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2、尺子在抓阄的时候寓意是:具有尺度的意味,代表制定法律者、规范制度者。这是一把标尺,希望同学

尺子的寓意: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 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

2、尺子在抓阄的时候寓意是:具有尺度的意味,代表制定法律者、规范制度者。

这是一把标尺,希望同学们奋斗有坐标,干事有标准,努力做到“止于至善”;这是一把量尺,希望同学们做事有尺度,做人有分寸,努力做到“自强不息”;这是一把戒尺,希望同学们心中有敬畏,言行有所止,努力做到“慎独慎微”。

尺子,用来时常丈量学生们自立的长度、自信的宽度和自勉的厚度,最终变得“自强”;闹钟,则是用来提醒新生们珍惜时光,自律克制。徐飞希望,新生们能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注重“精神发育”,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立、自信、自勉,在纷繁的环境中做到自律和克制。

      昨晚和好友一家聚会过节,我们都带着孩子,还有一位可爱的长辈,吃着吃着就聊起了孩子的教育,又不知什么时候聊到了打孩子的问题。三个爸爸都兴高采烈地讲着打孩子的经历,我插了一句嘴,“打孩子可以,但不要用手直接打,要用工具,木棍子或沙树枝,最好是家里常备一把戒尺。”“就是你有那么多大道理……”这是先生笑话式的回应。

这把戒尺出自故宫文创,年前搬家,把它完好无损地搬到了新家。这是一家之主把戒尺挂在客厅墙壁上,看得出,他还是很喜欢这把戒尺的。当孩子触犯家规需要接受戒尺的惩罚,当然,有一个办法可以减免惩罚,那就是看能背出多长的《弟子规》。就在我刚拍照的时候,小儿子看到戒尺就开始背“弟子规,圣人训……”这是戒尺刚到我们家时全家达成了共识的。

        听完这个故事后,还是回到标题所问,我为什么要送招先生一把戒尺?

        就我对教育的理解,我认为,孩童一定需要父母的管教,必要时需要用棍子管教,以使孩子走正道,这是父母的权柄与责任。用棍子管教与殴打或家暴是不一样的。

    为了证实我心里的认知,我还是谨慎地请教了上小学的女儿,我问璐璐“如果你犯了错,而且你知道到这种错误爸爸妈妈是会惩罚你的,你希望爸爸用手打你还是用戒尺打你?”“用戒尺吧”“为什么呢?”“戒尺没那么痛。”“如果用手和用戒尺打你是一样痛呢?”“那还是戒尺吧。”“为什么?”“因为戒尺打我让我觉得心灵上不会那么受伤!”天啦,天机不可泄路,真理掌握在孩子手里。

      璐璐的心声就代表我的观点。我就是这么想的,如果爸爸用手扇打,孩子收到的是“爸爸打我”,但爸爸用戒尺打,孩子收到的是“爸爸用戒尺打我”。前一种是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但爸爸用手直接打,中间没有缓冲空间,孩子可能会想我虽然错了,但爸爸也很恶,他不能允许我犯错,他不包容我不给我成长机会,他反过来再次伤害我。后一种是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但爸爸用戒尺打,孩子可能会想那并不是爸爸想打他,而是爸爸遵守家规履行管教责任。所以这两种方式,很可能给孩子留下的记忆,前者是创伤,后者是挫折,是深刻的教训。

        事实上,在真实的生活中,用手直接打相对用戒尺打是更感性更冲动的,尤其是当戒尺在家而人在外碰到孩子不听管教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如果家长有底线是不能用身体去打孩子时,就会告诉他回家等着戒尺,等到启动戒尺时,相对更理智。

        我有一位同事,她是非常优秀的,她说很长时间她都是很自卑的,家里爸爸脾气很不好,尽管现在自己已经为人母,但只要想起小时候爸爸在她看电视的情况突然给她重重地扇了一耳光,她就会重新体验当时的痛苦与自卑。但如果到时,他的爸爸告诉她不能再看电视了,再看就要挨打,如果她没有及时停止看电视,爸爸用借助工具按照既定规则打了她,她至少会知道,是因为自己不受信用而被爸爸打的。

          所以,“打”作为教育的手段,最终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培养有内在力量的孩子,需要避免给孩子造成创伤,遇到挫折不怕,勇敢跨越就行,但创伤是心灵上的长期折磨,一定要尽量避免。这是我送先生戒尺的初心:请严加管教且传递爱与力量。

          戒尺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带孩子通往敬畏规则、向内探索的力量型人的小工具。愿我们手持戒尺,心中有爱!

有的,就是我们班级每次考的不好,都用戒尺(一个同学送的)打我们班里每一个同学,包括女同学。我们是打屁股呢。每次上讲台领卷子的时候,只要那个同学考的不好,或者说没有考到老师心目中他应该考到的分数,那么就要挨打,并且要接受惩罚呢。有一次,我的成绩跌落了20分,名次跌落了10名呢,我上讲台领卷子的时候,老师就先用戒尺打了我手心5下,然后让我面向同学们,撅起屁股来,用戒尺打了我的屁股8下呢,连着打的,可疼了。我下去的时候,老师也不让我坐下,就一直让我站着,罚我站了整整一节课,腿也麻了,屁股也疼。并且,老师对我说,说:“你是好学生考得如此之差,必须惩罚惩罚你。罚你抄卷子3遍!”哎,从那以后,我每一次考试都认真复习,再也没有被老师打过手心,也没有被老师打过屁股。

办公室里有一把戒尺,大家争着传来传去地看。当教师多年,书上说的戒尺,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真是吃惊不小。

戒尺是怎么来的?原来是翟老师的女儿参加了读经班,老师赠送的。我拿在手里,仔细打量一下尺子,长约50cm,宽约一寸。手握的一头刻着“朱子治家格言”几个大字,底色是龙形花纹,一道深深的印痕的右侧是密密麻麻的“朱子家训”原文,用繁体字写成,没有标点,共刻有354字。尖端也刻有美丽的花纹。戒尺装在一个牛皮纸套中,还有一个丝带做的穗子,很精致典雅。

于是,我们商议,买把戒尺,送给学生。

主意已定,上网搜索,一搜才发现,戒尺还真大有学问。就材质而言,有竹板、红木、黑檀木、柚木、铜等等;就价格而言,低则几元,高则达几千元;就用途而言,有寺庙专用的,有当礼品送人的,还有管教打屁股等等;就刻字而言,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少的刻有“金榜题名”“状元及第”“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多的则刻上出自《三字经》《兰亭集序》《百家姓》《劝学》等等的文字;包装呢,也是可繁可简。一个小小戒尺,让我大开眼界。

最终我们决定购买一款经济适用的竹质戒尺。就是跟翟老师带来的戒尺同款的。

周一,我把戒尺带到班里,同学们纷纷议论,看来班主任要大开“打戒”了。我也不言语,把戒尺交给学生,让他们传着看看。有的拿到手里,仔细的端详,有的拿到手后,试着打自己的手心,轻轻一试,就不由得发出“哎呀”的声音,看来打手还是比较疼的。我告诉学生,日记有了素材了,就围绕着戒尺写写吧。

周二班会课上,我正式且隆重地向学生介绍了戒尺。通过学生的日记,我知道他们从包装上已经知道了戒尺的意思。于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心有戒尺,行有所止”,并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理解。刚好前两周的班会上,我给同学们讲的樊登读书会里《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提到过:人生苦难重重,皆因懒惰而起,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工具。自律的四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经我一提示,同学们对戒尺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又给同学们讲,今年开学之初,郑州七中一高二学生的家长向老师赠送戒尺,希望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他在发言中深情的说道:“孩子们啊,你们肯定渴望宽松、渴望自由,但是咱们要理解宽松和纪律,自由和自在的关系,扪心自问,若没有早晨起床刺耳铃声,你们会准时爬起来吗?若没有老师严厉目光的震慑,你们会自觉远离游戏专心刷题吗?若没有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你们会严守时间,按部就班紧张高效吗?……放任不约束的结果就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从你的指缝中,从你的嬉戏中,从你的哈欠中,从你的恍惚中……无声无息、不知不觉地溜走。”此发言受热捧,主要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是呀,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向你们赠送戒尺,也是希望你们能够对学业全力以赴,能够对学业存有热爱、责任、甚至敬畏之情,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那么有的同学有疑问了,“老师,你又不打我们,那戒尺不是白花钱了?”我告诉学生:惩戒是必须的,但是惩戒只是一种方式,惩戒的目的也是让你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让你慢慢达到自律,自己能够管好自己了,成绩那就没问题了。打还是有必要的,恰到好处的打,打去的是邪气、傲气,打出的是志气、勇气。像我们班里,有的同学明明能够学会的某些知识,偏偏因为自己的懒惰,不学习,这样的就该打,打掉他的懒气,让他变得勤快起来,这样逼一逼自己,适应了初中的生活,也能够适应高中的生活,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涂上靓丽的色彩。但是,我绝对不随便打人,谁想被打了,要恭恭敬敬地请出戒尺,请老师打。

中国有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你们是初中生,在校住宿,这个阶段大部分时间,和老师相处。作为老师,有责任对你严格教育。希望将来的时候,你不会说,当我不懂事的时候,没有人帮我一把。我送你们一把戒尺,就是希望同学们遵守校规校纪,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心有戒尺,行有所止!愿大家能够过好充实有意义的初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