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习惯了的昵称,这是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

宝宝起名 0 128

(「教育叙事」习惯了的昵称,这是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第1张

美/善/时间/光


如期而至的美好春日。


茂盛的绿色,温暖的粉红色,


闻一朵花,看一片草绿。


像孩子天真无邪的脸。


你和我都很美



(「教育叙事」习惯了的昵称,这是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第2张

喜欢随意称呼孩子,比如叠字,前面加个小字,或者去掉一个姓。听起来很亲热,给他们打电话也比较方便。这是我必须对每一批新来的孩子做的一件事。这些年来,其他一些方法得到了改进,也有一些被放弃了。只有“外号”一直是我的最爱,沿用至今。



(「教育叙事」习惯了的昵称,这是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第2张

走向纯真


开学的时候,我跟班里的孩子说,他们虽然还小,但是对新鲜事物一览无余。私下里,他们也听到了关于如何给自己起一个老师能喊出来的外号的嘀嘀咕咕的讨论。我建议孩子可以通过三个渠道来决定自己的昵称: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个家人叫的昵称,也可以自己取另一个昵称。这个词可以来源于任何一个姓或名。


接下来的时间,该是孩子们回家和父母“商量协商”或者“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了,我在忙别的事情。没想到,忙的时候忽略了昵称。


以前我们班有个叫“杨”的小姑娘,长得很可爱。我经常叫她“杨洋”。现在班里有个小姑娘,名字里有个“洋”字。虽然不属于同一类型,但是她也很好学。尤其是她的父母,班里少有的愿意配合老师的,弥足珍贵。当我接触到她时,我的脑海中就产生了“外国”这个昵称。那天班里没有开会确认大家叫什么。在课堂上,我吐出“杨洋”,所有的孩子都愣住了。



(「教育叙事」习惯了的昵称,这是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第2张

春天满了


有些人开始猜测“杨晓阳”,因为他的名字中有两个“阳”字,这使我很尴尬。终于灵机一动,想起了滑冰世界冠军“大小杨洋”。我何不就此打住,重新调整我的位置,让两个人坐在一起。巧合的是,女生是我们世俗眼中的“优等生”,而男生是世俗的“差生”。这样一来,他们也能起到“并驾齐驱”的带头作用(后来证明是“大阳”用积极的思想影响了“小阳”)。在那堂课上,我花了接下来的时间给每个同学都起了一个合适的、唯一的昵称。


下课后,教室里立刻沸腾了。孩子们说的和讨论的都是绰号。虽然很吵,但我认为这种方式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也是关键所在。这也可以阻止在高年级取绰号的坏习惯。为什么不呢?


(图片来源“照片网”,若侵权联系删除)


#苏州头条# #教育头条# #教育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