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作》。全诗: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白话文释义: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
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作》。
全诗: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白话文释义: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首小词前两句是说,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词后两句是说,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阳关曲·中秋作
度完中秋迎国庆的七律诗如下:
1、田园白絮千丝吐,玉米黄酥万棒敲。庆节宴餐人酒醉,合家赏月饼茶肴。亲朋好友中秋聚,烧肉叉烧十一爻。故土香梨瓜杏茗,微信买果收红包。
2、中秋国庆叠一天,送爽金风桂蕊妍。万里江河披锦绣,千家粮垛贺祥年。海深航母红旗挂,宇阔辰星亮月悬。科技复兴华夏梦,神州大地著宏篇。
3、锣鼓喧天放彩彤,霓虹璀璨满街荣。心中感慨生财路,夙愿情怀奔远程。陶醉意,喜双逢。欢歌笑语赞扬声。康庄大道鸿图展,盛势华庭伟业兴。
4、尚紧风声人不稀,相差唯见乱穿衣。林间笑语穿云去,桌上饼香招蝶飞。手气当非大家有,骰声却把小盆围。可怜未是状元命,直带满怀欢笑归。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
诗体格律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
七律{临别赠言}
秋风渐寒送伊人
一泓碧水漾漪纹
恰逢月圆天伦时
临别赠言留心声
雁归依依望古城
云端犹见桃源村
不弃旧日缠绵词
但愿来年逢艳春
原创,如中意请及时采纳好评,谢了。
1、《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
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
2、《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3、《中秋对月》
唐代: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4、《阳关曲·中秋2113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5261的一首词。这4102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1653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原文: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翻译: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5、《中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原文: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翻译:
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见月便心猿意马、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驰骋想象,便会平空生出许多愁恨,这许多愁恨几乎遍绕天涯。谁在陇上之外长久地驻守边塞,在哪个庭院之前,就要迎来同亲人的分离。
被人抛弃的姬妾,在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异国的老将军,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圆月照着多少人怀着离愁别恨。伤心到了极点地过中秋,明亮的圆月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中秋诗赋 十二首
刘亚
七律 中秋寄兴(2021中秋前夕)
天上冰轮泻玉霜,赏心休笑柳翁狂。
入杯欲借吴刚酒,作句思偷李白章。
神往瑶池瞻异彩,魂飞桂殿挹清香。
儿孙聚渡天河口,带我蟾宫看羿嫦。
七律 中秋寄怀(2013中秋)
中秋月夜心难闲,窗下悠悠邀月言。
梦挂新人潇水畔,情牵故我长江边。
银光笑落沾沾喜,月桂香飘蜜蜜甜。
老者不愁分与苦,只因月在心中圆。
七律 中秋吟
(2014年中秋步韵《2013年中秋寄怀》)
中秋月桂好悠闲,对饮成三邀我言。
不话故乡潇水畔,却聊新者长江边。
一家团聚沾沾喜,三世同堂蜜蜜甜。
因解平时分与苦,才惜今月大团圆。
一剪梅 中秋感兴(2017年中秋)
月到中秋分外圆。挂在天上,照在人间。
天北海南忆亲缘。举箸执杯,月桂入筵。
头仰夜空与窗前。你寄相思,我念亲眷。
十五月亮十六圆。月在心中,分聚皆圆。
七绝 中秋感月(2017中秋)
中秋十五桂花香,白露茫茫薄似霜。
皓月当空辉万里,满天星斗让光芒。
七律 中秋感月(2018中秋夜晚诗于江城)
秋色平分在昨天,仲秋今又闹团圆。
脚踏碎露思乡土,目举悬轮念眷缘。
欲品千杯合桂酒,须吟万里共婵娟。
乡愁别恋情无尽,哪晓嫦娥不露颜!
注:由于武汉天气不好,月隐星匿,整晚没有出现月圆场景,不禁思乡情稠,故深为感叹。
一剪梅 中秋思情
(2017年八月十五中秋写给同学、同事、朋友)
月到中秋分外圆。挂在天上,照在人间。
觥筹交错庆团圆。举箸执杯,月桂入筵。
海北天南忆情缘。相见相识,相别经年。
虽难相聚心永连。遥寄相思,月在心圆。
清平乐 中秋国庆双节嗨皮
(2020.10.1/中秋)
秋高气爽,巧遇双节上。
万里山河嗨荡荡,四处客人狂逛。
才玩异趣俗风,又观肥绿瘦红。
今看江滩灯秀,明登华宇天宫。
七律二首 中秋月下遣兴(2015中秋)
(1)
一年一度又中秋,独伫阳台赏月柔。欲祝妙言天下寄,愧无佳句在心头。
若无银汉团圆喜,哪有人间离散愁?不想来年明月后,佳节再叙念亲忧。
(2)
佳节十五兴悠悠,欲作歪诗吟仲秋。镜月如盘托夜景,清辉似水泻宫楼。
嫦娥奔月爱心献,后羿射日壮志酬。若饮吴刚桂花酒,更多神话写风流。
七绝 中秋月夜感吟(2015中秋)
中秋月夜又清光,惹起翁君淡淡伤。
若问愁情缘何起?秋风代我话衷肠。
水调歌头 中秋吟怨
(2016中秋诗于道州华城新域)
伫立阳台上,举目望中天。我今欲祝天下,万里共婵娟。可是姮娥不见,未有玉盘高挂,难遂我心愿。明月几时有?待等到何年?
秋分正,轻寒渐,意绵绵。夜帘漫卷,怎奈阴雾若尘烟!却引另般言论:人有别愁离绪,只怨月团圆!何为中秋趣?大地咋无言!?
关于中秋的七律诗如下:
1、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七绝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七绝 1 有关中秋节的七绝诗句
中秋月
(唐)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唐)薛莹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不见月
(唐)罗隐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夜不见月
(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中秋寄南海梁侍御
(唐)李群玉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中秋夜君山台望月
(唐)李涉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中秋夜戏酬顾道流
(唐)孙蜀
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 中秋节的七绝诗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3 中秋诗句(七绝)有哪些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4 中秋节的诗句(至少五首,必须七言绝句)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作者: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念奴娇 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阳关曲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 找一首中秋节的七言绝句
苏轼的《中秋月》简介 原文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
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翻译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苏轼的《中秋月》赏析 主旨和写作手法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此夜推想中秋 ,归结到别情。
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状物的两句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
6 关于中秋节的十首古诗要短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就够了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圆之夜是赏月,吃月饼,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时光,是与古人对月吟古诗的好时光,是遥望张古老在树下成仙的故事,更是品读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道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千古绝句。晚上看完新闻联播,我带上相机,急匆匆出门,我想追寻月亮的影子,一同品味这特有的传统文化盛宴。来到刚刚开馆的《大湘西记忆博览馆》前,看不到月亮,只有一盏盏金**的灯光照耀着整个武陵源景区,馆内独有一个个大湘西故事在白天上演着……令人崇拜和敬仰之民间著名的艺术收藏唐天立先生就是整个馆中精品收藏艺术家,从十四开始的收藏路上写下辉煌的一页,将近四十年来无怨无悔之青春华岁就在所有收藏艺术品的风雨路上得到成功展现,它们是土家族人生活劳动艺术呈现,更是大湘西万年来古人智慧与文化、劳动艺术相结合之重要体现。让人欣慰的是馆中的每一件藏品让我非常清楚,也非常熟悉,从看王正鹏先生每次对藏品的一遍遍清洗,再到拍照,再到鉴定,每个藏品之重要历史故事都在每个敲打的文字之中。正因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每一件藏品是独一无二的,都不可复制,从各种老书籍到布艺、木器、瓷器、再到玉器、石器、银器、铜器等等,在博览馆中呈现了土家族文化演义之“复活”独特体现。站在博览馆前,我深深地呼吸着深奥的古代文化元素气息,通过学习每一个器物上独特的图案、文字及其精彩的古典诗词文化,一辈子紧跟随古人文艺之脚步,走在传统文化复兴中之艺术殿堂最前沿水准。我想着要是月亮出来了,在这《大湘西记忆博览馆》前吟诗,与古代诗词人同在一起,那是多么件兴奋的事情,古人赋予的思想文化艺术之独特意义,在子孙后代中是能承传与发扬的。可一滴滴雨水从天而降,中秋月圆之夜也就在这金黄的灯光交织中,留下了一张照片作为纪念,中秋月之夜更多的是对古代文人、诗客、古匠人等技艺者绵绵长尽一种深深的崇高敬拜与思念……独曰:“大湘西馆人文复,匠艺巫神远度闻。丹桂金秋明月夜,古庸城上武陵君。”
我打着伞走在雨中,想再去看看热闹的溪步街,那里是游客来游玩与购物的地方,很多土家族特色小吃和特产就在这一条街上。可我刚刚走到土家楼前,雷电中,大暴雨突然而至,不得不停下脚步,在楼下等待。这时还有很多游客正在用晚餐,站在屋檐下,我听着“哗啦、哗啦”的雨水密密麻麻,倾盆而下,一个中年男人端着一碗饭,抱着脑袋蹲在门口,为什么不到桌上吃饭了,我满心疑问,想要问问,可话到嘴边又止住了。天生胆小的我,从不喜欢跟陌生人交谈,更何况是大晚上的,望着一张光秃秃的头顶都有生疮巴,想肯定是生病了,才吃不下饭的,让人心生怜悯之情。八月十五是与家人团圆日,不应该一个人在风雨屋檐下端着冷饭冷菜,身上的病痛煎熬应得到有效的治疗。我还没等雨停下,匆匆打着伞走了,一方面是于心不忍,人来世上走一趟不易,在摆脱各种病痛的折磨,传统的中医文化包治百病,为什么病人越来越多,而且还治不好的呢?从四岁开始学草药的王正鹏先生,能用各种新鲜草药治好了医院治不好的疮毒、糖尿病、骨折等各种病痛,那是祖先传下来的五千年中医文化之精髓,全都在他的手中!在我腿上留下的一道缝针伤疤,是见证西医与中医的差别,因为是到医院缝合的,医生没有用中草药,以至于我每看腿上伤疤,都懊恼,为什么不用中草药治呢,新鲜草药只要敷三天就好了,而且不会留下任何伤疤。从小开始,我都是通过望、闻、问、切看病的,通过煎中药熬水喝,病体都能得到有效的根治,特别治感冒咳嗽,三味药材熬水,喝下就能好,民间秘方人人皆知。一次我去看嗡嗡响的耳朵,在老中医生与医院的年轻医生就有不同结果,老中医会告诉我要通过微创手术就能愈合,而年轻医生给我拿的是消炎药与滴洗耳朵的药,同一只耳朵,会看出两个不同结果。在我上高中时,医院检查说得了乙肝,还给我拿了很多西药,可我一粒没吃,都统统扔进了竹林,西药味很怪,吃了难受,所以我扔了。后来母亲带我到很远的山上老中医那里看,我整整吃了两个月的中草药,后来两次到去长沙检查,医生都说没有乙肝病,我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可是为此,我耽误了二个月的学习和篮球锻炼。到现在为止,我不知道是镇上医院给我化验错了,还是隐藏在深山的老中医开的医药单子给我治好了,我心有余悸,好在我没吃西药,没伤到身体。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回去平江再拜访当年住在深山里的老中医,那一张药单子上写的都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或许他能医治好更多的乙肝病人。我的爷爷仅仅是公社里的中药药剂师,专门为病人捡药的,在爷爷手里用毛笔抄写的各种中草药偏方,都收藏在我手上,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医药文化,是先辈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看着很多老中医都老去,而身边又没有学徒时,不得不让人心痛,特别是有在村子里开了整整三十年药铺的老中医,居然只能将药柜锁起来,从此再无人问津。从山上采中草药起,到望、闻、问、切,再到开药方,是教室里的学生坐在教室里能学到的吗,传统医药文化知识必须随从师傅到山上采药那一刻开始,这才是中医文化之根,先熟悉每位药材的药性,才能更好的医治病体与病根。独曰:“别梦依稀望故乡,连云汩水九回肠。多情共与春庭月,采药仙山遍地香。”
月圆之中秋夜,灯火交织的店里还有成双成对的外国客人,正享受美好的团圆时光,沉醉在武陵源一山一水之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酒吧里传来婉丽歌声,千百来的诗词曲弹唱,在今天完全已经消失了,那一首首诗词记载了多少文人骚客风神押韵极至之情,唱出了古文化艺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绝韵风格与风貌。如今年轻人泡酒吧仅仅成了一种时光消磨,所有的才艺演变成一首首语无伦次之歌,无韵,无风格,无面貌之醉生梦死。“嫦娥奔月”是千百年来最凄美的爱情,是生死相许的完美写照。秋风吹过,雨中的花儿多美丽,它娇而不傲,吸天地之灵气,养生命之正道,贵而高雅,清纯而无染,生命善、真、美之本色全都在天空下朵朵怒放。“啊,你是一朵多漂亮的紫薇花,在月圆之夜,竟然遇到了你。”我一边对花儿说着,一边拍摄,“你跟柳叶一起飘扬,看起来更加漂亮了。”我一边欢呼着,一边欣赏着,一边按着快门,紫薇花眯着眼睛对我说:“我是秋天最美的花。”“哇,真的,你太美了,一身紫光色,透着淡淡的粉红,仿若天仙。”我一边赞叹着,一边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独钟紫薇花,写下了“紫薇花对紫薇郎”,“紫薇花对紫薇郎”之千古诗句,只有这紫薇花的娇艳配得上诗人白居易,以及对心上人湘灵所寄托的终生爱慕之情!紫薇花盈盈含着雨露,每一片或淡,或浓的紫红花更加动人,蕴含着生命一种爱恋油然而生,更增添了我对“紫薇郎”的热爱之情,一千多年的唐代竟如此多大诗人,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一场文化盛宴的终极标榜。凡是古代大诗人,必定是热爱大自然,哪怕是一花一草一木,都成了古代诗人咏吟的对象,是借物抒情来寄托生命美好的愿望,同时也是抒发心中百般忧愁,也是对田园生活百般美好的一种精神寄托。我将儿时点点美好记起来,故乡的那一山,那一水,那一张张紫薇花开放都在我美好的岁月里,我时儿捧一把紫薇花欢呼,时而摘下一朵紫薇花戴在头上,时而又将紫薇花的花苞轻轻捏开,帮助它极速绽放,让花的清香侵入我的鼻孔,沁入我整个心房。紫色的花瓣张艳了我整个童年美好的生活,那是生命的纯而无染,生命的热爱与眷恋,以及其花开富贵的终极审美之情。独有诗赞曰:“秋夜雨淋长,溪街玉照妆。诗人遥望日,爱慕紫微郎。”
雨终于停了,街上往来的人渐渐增多,年轻小伙子弹着手中的琴,一边哼哼的唱,独是一个人沉醉在歌声中,每一个对爱情充满美好愿望的人,在神圣的爱情中能释全天地全部之美好。爱是异性之间所寄托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的时候,她知道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心上人,在天宫一把相思,一把泪眼抹着说:“等待的夜晚为何是如此的漫长?我的心上人在哪?”捣药的玉兔说:“你都成仙了,见不到心上人了。”“不可能,今天是我们在一起的团圆日。”玉兔说:“嫦娥姐姐,你就不要等了,此时山里正乌云密闭,隔空也无法看见你。”嫦娥说:“不,今天是团圆日,八月十五相重逢,大弈或许正对着我在笑呢。”玉兔说:“那你还能回到人间吗?”“不知道,我守在广寒宫里一直等待着消息”嫦娥哭了,玉兔哭了,月亮穿越在云壁,依旧轮回,相逢之夜,天涯若比邻!独曰:“嫦娥对月奔,玉兔待宫深。来去天涯客,相思故里人。”
回来的时候,大湘西记忆博览馆的灯光依旧闪烁着,每个故事演绎的真实与幻觉之间,品读的是藏品与历史文化故事紧紧相结合之双重演绎,才是打造出整个大湘西主题文化的一场盛宴。穿越浩荡的历史长河,勤劳、善良、勇敢的土家族从衣、食、住、行开始,留下一串串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如服装方面,从种麻,到打麻,再到纺织,彩绣,全都是抽丝剥茧一根根打成、织成、染成、绣成,那是经过多少人的汗水与泪水,经过多少个黑夜与白天的手工劳动完成的。他们祖祖辈辈无怨无悔,从头至脚,每一件不同颜色衣服、被服、鞋服、帽子等等,每一件服饰上都有精美的织绣图案,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复始变化而变化,或是一朵朵漂亮的花卉,或是一只只自由飞翔的小鸟,又或是兰草、竹子、人物、神话等等精美刺绣,贴近自然至真、至善、至美的高尚生活全在一针一线上,这种崇高至上的自然文人之传统艺术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与发扬光大。夜深了,月亮还羞答答躲在云里,嫦娥住在寒清宫回不来了,更多的思念与情怀写在我的故乡情怀中,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土散发的清香都刻在我的灵魂细胞里,无论什么时候,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才是保持生命世界至真、至善、至美的欢乐之情!
中秋之夜于清风阁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