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前段时间,表姐去了一趟欧洲,玩的不亦乐乎,回来的时候业买了不少东西送亲朋好友。但是欧洲不比国内,随随便便一个手工纪念品都要上百人民币,再说送礼这件事情总有个亲疏远近,于是这次就只给家人朋友买了礼物,没给办公室的同事买。结果等她休假完去办公室
前段时间,表姐去了一趟欧洲,玩的不亦乐乎,回来的时候业买了不少东西送亲朋好友。但是欧洲不比国内,随随便便一个手工纪念品都要上百人民币,再说送礼这件事情总有个亲疏远近,于是这次就只给家人朋友买了礼物,没给办公室的同事买。结果等她休假完去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个同事阴阳怪气的问她,你去欧洲都没给我们带礼物呀?
可想而知,表姐有多尴尬了。
表姐是个爱玩的人,以前每次在国内游玩,都会不辞劳苦,大包小包的给同事们带当地的特产。表姐心里很委屈,我一年出去玩这么多次,就一次没给你们带礼物,就记恨我了?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一个人以前每天给一个乞丐十块钱,后来每天给五块,最后每天只给一块了。乞丐很奇怪,一天就拉住他询问,那人回答,以前一个人过所以给你十块,后来结婚要养家了就给你五块,接着有了孩子,只能每天给你一块了。结果乞丐听了大怒,你怎么能用我的钱来养活你的家人呢?
我给你带礼物,是我的自由,而不是我的义务。
这个时代,我们的经济条件变好了,旅游也不再是少数人的行为,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都会在闲暇之余去旅旅游,度度假。少则一年一次,多的更有以此为职业的旅游博主。“旅游回来要不要买礼物送人”也成为很多人面临的一个小小难题。
逐渐变味的“手信”其实,送礼物这件事情,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中国古代便有“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的说法,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心意,而不是礼物本身的价值。
到今天,大多数人出去旅游或者出趟远门回来都会给亲朋好友带一些礼物。这些礼物用广东话里的“手信”来形容我觉得最贴切。所谓“手信”即信手捎来。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手信,在古代叫做“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朝。在周朝时,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礼物不必太多,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一只雉鸟;大夫是一只雁鸟,卿是一只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级而定。
到了今天,送礼俨然已经成为一门艺术。网上随便一搜,“成功人士必看,送礼的十大学问”,“给客户送礼的学问技巧”等文章五花八门,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可是此“礼”非彼“礼”,在旅游这件事上,玩是主要的,要不要带礼物,带什么样的礼物,给谁送礼物应该是按自己的心情来定。
可是现在有不少人觉得,旅游回来买礼物送人,正在由“自愿”变成“必须”。
不买吧,同事在背后指指点点;买了吧,小东西同事又嫌太寒酸觉得你太小气;买回去了分不好会落埋怨…
现在网上随便一搜“旅游买特产”,全是各种推荐买当地特产的攻略:
西藏美食特产必买top9,你知道哪些?
北京特产有哪些,在哪买比较划算?
青岛有什么值得买的特产?
可以说,哪怕你去一个小村子参观一下,或者单纯只是去爬个山,路边都摆满了各种买特产的摊位。回去之后都会有人问你有没有给他带特产。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讨论“你出去玩会带特产回来给同事吃吗?”高赞回答是“会,被迫社交,但是带东西太麻烦了”。“被迫社交”四个字,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就拿我爸妈来说,前段时间去桂林旅游,当他们回到家时,我被大包小包的当地特产惊呆了:速食米粉、糕点礼盒、竹木雕刻、纸扇纸伞……除了带去的大箱子,又带回来两个纸箱和五大塑料袋所谓的“特产”。
我问爸爸,你带这么多特产给谁呀?爸爸说,“我不是发朋友圈了吗?好多人都说好不容易去一趟,怎么也得带点特产回来。人家都说了,总不能不带吧!”我和爸爸盘点了一下,这些特产才刚刚够分。爸爸说,“下次出门再也不发朋友圈了”!
旅游买礼物成为一种负担有人说,出去玩,给亲朋好友带点礼物,这不是应该的吗,有什么好矫情的。再说了,咱们国家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关系才能更上一层楼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可是在旅游带不带东西这件事上,对有些人说真不是“存在即合理”。我总结了旅行者们带礼物造成的几种困扰,来看看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景:
出行次数多,经济压力大如果常年不出门,偶尔出去一次,给大家带点当地特产无可厚非,但是对一些人来说,周末都可能换个城市去度假,出行频率太高,带礼物不仅浪费精力,花费也不少。
作为一个旅行小达人,我曾经算过一笔账。我几乎每个节假日都会出门旅游,一年算下来少说也有七八次。虽说买特产是花小钱,可是架不住出游的频率高呀!每次至少要花两三百,一年下来少说也得两三千块。
有人可能要酸了,有钱出去玩还能没钱买礼物?这里我就要反驳了,每个人的消费观不一样,穷的叮当响每天还要抽一包烟的大有人在,天天住五星级酒店仍然理智消费的也不是少数。
对于喜欢旅行但囊中羞涩的人来说,每攒够一笔钱出去旅行时,心中都会充满满足感。但如果再从预算不多的旅行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买特产,那真的就很影响旅行的体验感了。
带回来的礼物太便宜,同事不喜欢没带礼物被抱怨,带了礼物的有时候也好不到哪去。
莉莉从澳大利亚度假回来,给同事们带了一些当地零食,她的领导嘴很毒,当她把零食给这个领导时,领导撇了一眼,说:“就这些呀?”莉莉赶紧补充,“还给您女儿带了一副羊毛手套,希望小朋友可以喜欢哦!”
事后莉莉跟我抱怨,给同事一大包零食分着吃,他们肯定会觉得这礼物寒酸,但即使心里有意见也不会说出来;但是她们领导的嘴比较毒,真的什么都能说出来。幸亏提前给领导额外准备了礼物,“不然不知道她在背后怎么编排我”,提起给领导女儿买的手套,莉莉其实蛮心疼:花了好几百块呢!
这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出过国的朋友都知道,除了东南角性价比比较高,欧洲、北美、澳洲这些地方的东西真的很贵,如果是比较好的朋友,送再贵的东西都不心疼;可是你就是办公室一个关系一般的同事,你还真指望人家送你名牌香水或大牌口红?
行李箱太重,影响游玩体验感在行李这件事上,有人恨不得把整个家都带在身上,总怕这个没带那个没带。但越来越多的人都倾向于轻装上阵了,就怕行李太多太重影响游玩的心情。
朋友去昆明出差,说起云南大家都知道当地的鲜花饼比较有名。同事们都知道她去了云南,纷纷让她带鲜花饼。工作群里甚至开始接龙,这个两袋那个三袋,最后朋友打包了三箱鲜花饼上了飞机,人累不说,行李超重还花了不少钱。回到家躺了两天才缓过来的朋友说,以后再也不帮别人带特产了!
除了给别人带特产,出国玩帮别人“代购”也是说不出的痛。
琳琳是大家公认的旅行专家,一有时间就去国外自由行。“现在我都快成职业代购了”,每次出门,身边的朋友们都会托她带东西,琳琳无奈的说:去一趟欧洲,我都能把奢侈品店的包包和围巾搬空了!“有时候为了别人的东西连自己的东西都顾不上买,而且一个大箱子根本就装不下,我就只能天天拎着大箱子周转列国了”!
去过欧洲的朋友都知道,买手表、包包之类的奢侈品都需要退税,整个流程很麻烦,特别浪费时间,感觉都不能好好玩了。如果正好自己要买帮忙带一下也无所谓,关键是很多朋友根本不顾你的感受,疯狂的让你带东西。
跟我爸一样,琳琳的想法是“以后出去玩打死不发朋友圈了”,从此以后出国旅游都是静悄悄的去,静悄悄的回,不帮别人带回来一根羽毛。
回归本心,跟着自己的心走很多人都说,旅行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可每次都最后的“买特产”都让我很烦,怎么办?
如果让我说,把问题回归到最简单的本质,玩就是玩,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没必要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关于这个问题,知乎上一位网友的回答三观很正:
给同事买特产的作用大概和派烟差不多,你不能指望自己带了特产给别人,他们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云云。同理也不会有人因为你没带特产就对你心怀记恨,请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当然卖人情不是坏事,就如同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了它会更如鱼得水。但人与人交往根本还是要看为人处世之道。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那这个行为就是加分项,是锦上添花;而如果题主是鹤立鸡群,这行为也不会是雪中送炭。
想送就送,不想送就不送。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都别太玻璃心就好。
实用小贴士: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的文化特色各异,出去旅游难免会遇到新鲜的好吃的好玩的,这个时候如果想给亲朋好友分享,分享给大家两个小妙招,旅途中的我屡试不爽,亲测有效:
邮寄大多数知名的特产店都有邮寄服务,而且买的多了可以免邮费。在厦门买当地的点心和茶叶,在云南买鲜花饼我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虽然花了钱,但是起码不会造成行李超重影响游玩的心情。
上次和朋友出去玩,我们两个爱拍照的女生带了很多衣服,行李箱重的可怕。我们还就想了一个办法,每两天往家寄几件衣服,别人是越到后面行李箱越重,我们的箱子却越来越轻,心情也跟着轻松了不少。
2网上下单寄到家
相信有很多人已经想到这一点了,这就是网络社会的便利啦!有一次去南京出差,同事让我帮他带盐水鸭,因为行程紧张被我忘记了,直达坐上火车才想起来,我灵机一动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网上居然有南京特产盐水鸭,而且价格还比实体店便宜。
等上班第二天盐水鸭也到了,非常方便。解锁了这个新模式以后,我再也不用为买特产占用行李箱空间发愁了。经常是在回家的路途上某宝下单,等到家特产也就到了。
要送,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嘛!
同事之间送礼物也是因为拉近关系或者友好才会送的,
价位可参照她送你的礼物的价格,去选一些创意礼品,比如玫瑰花抱枕、能听歌的抱枕、纯手工编织手链、血型手机链等等等、、 女孩子的礼物是最好送的啦,那些创意礼品网都有买我说的那些,像杂良集创意礼品店、、、
新年礼物要在新年前后几天送,
送的时候就说我也早就给你准备了礼物,没想到你先下手喽,现在送给你不算太晚吧! 就是加一些调侃的词语,放松下,不要搞的就像真的是回礼而送礼的就可以了
1:云南:普洱茶
云南作为普洱茶发源地,普洱茶其名气也非常大,从一斤上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那么云南的朋友为什么要选择普洱茶作为特产返回上班后送给朋友和同事呢,第一个原因就是云南盛产普洱茶,各家都会种植,之所以普遍,所以作为当地物产送给朋友和领导既不丢面子又显得很有涵养和品味!
普洱茶
2:广东:老婆饼
广东在吃的上面主是要以清淡与甜食为主,广东的甜点已潮汕为最,广东的甜品有非常多,比如榴莲酥,鸡仔饼,蝴蝶酥,人头饭,煲仔饭等等,但是最出名的可能还是老婆饼了,我记得很多人都会问广东人,老婆饼里面为什么没有老婆呢?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却让人难以忘怀,换种说法就是老婆饼的知名度确实太大了,前面说到几种甜点后为什么要选择老婆饼带呢,有一个重要就是老婆饼方便携带,味道甜美,所以春节返回上班广东人都会带,当然,这只是我看到的很多例子,如果你们觉得广东人喜欢带其它特产的也欢迎留言区评论,看看都有哪些特产。
老婆饼
3: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用料为优质肉食鸭 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它以色泽 红艳 , 肉质 细嫩,味道 醇厚 ,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 美味 ”。北京人愿意带北京烤鸭给朋友们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个是北京烤鸭的名气确实很大,如果你朋友听到你待了烤鸭,一定开心到爆,这一点可
1 钢笔:离职前最适合送给 原来同事的礼物之一。是比 较有实用价值的纪念礼品, 推荐你现在大热的刻字钢笔 套装礼盒,刻字的设计赋予 礼物更多的心意和纪念价 值,礼盒的包装高端大气上 档次,送同事足够有面子
2 创意礼物:个性有趣的创 意礼物能让自己在离职前给 原同事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印 象,可以搞怪,可以逗逼, 把开心留给大家比什么都 好,比如送一款超级好玩的 自动搅拌咖啡杯又或者一个 寓意马上有钱的小马懒人手 机座都是不错的主意哦。
3 实用礼物:最后的是对上 班一族来说比较有实用价值 的一些小礼物,比如适合女 同事的可爱小提琴U盘,每 个人都需要的桌上办公用品 红木雕刻笔筒等等,这样的 礼物能让大家感受到你的贴 心,相信即使你离职,同事 们一定还会常常联系你。
4 创意摆件:同事离职首先 要祝福他/她在新的环境能够 工作的更好,其次可以选择 一些办公能够用到的小摆 件,比如多肉的植物、创意 的摆件等等。
5 办公用品:水杯是非常实 用而又温馨的纪念品,可以 选择办公的保温杯,也可以 选择其它一些办公的用品比 如笔筒、水晶之类的,非常 有纪念意义。
其实只要有心意就可以了 哦,礼轻情意重。
2010年,我因为一篇文章写得不错借调到公司总部做企业宣传的时候,真的只是借调而已。但是因为一位贵人,我才从借调转为了正式调任。
从借调总部到调任总部的经历
我是普通二本学校毕业,毕业后只是应聘到偏远地区的搅拌站做行政文秘工作。
2010年,总部宣传部的领导无意中看到我投到总部内刊的一篇文章《听,海的声音》,这篇文章我也放在了头条文章里。虽然阅读量不高,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篇文章,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宣传部的领导也许从这篇文章里看到一个新毕业孩子在文章写作方面的潜力,于是问我:;愿意来总部一起做宣传工作吗
当时的我正困惑于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情感,都处于迷茫期。这时候总部伸来了橄榄枝,我欣然前往总部唐山,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一个员工如果实现正式调任,首先是原单位肯放,其次是现单位肯收。只有收放衔接好,才能成功调到新岗位。
子公司的领导一直苦于我是借调总部,占着名额开着工资,却没有给原单位干活,于是找到总部领导,商量着要不让我结束借调回原单位,要不把我调到总部。
但是总部领导一直没给准话。
当时我们宣传部的领导,我们都叫他大哥,就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他向上级领导申请正式调我到总部,但是领导一直没同意。因为一般总部都愿意留能力出众的男生,而我是各方面条件一般的女生。于是贵人再三争取,向领导列举了我勤劳踏实努力肯干的各方面优点,终于把我留在了总部。
对于一个农村出生且没有任何背景的孩子来说,能正式调到上市公司总部,没有贵人相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直以来,我特别感谢这位贵人。
正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天时地利人和,任何因素缺一不可一样。在某些恰当的时候,只有各方面因素综合发挥作用,才会导致最终的结果。
总之,恰巧因为一篇文章,幸好有贵人相助,我留在了国企总部。
既来之,就要努力干好工作。
我在贵人的批评教育中成长
贵人是个直性子,脾气上来之后嗓门就特别大。奈何我初入职场,为人比较楞性,感情还特别脆弱;脑子不太开窍,脸皮还特别薄;凡事特别固执,还不会灵活办事,总是像愣头青一样触发贵人那根敏感的神经。
所以,刚参加工作的几年,我没少被贵人批评教育。有时候贵人急了,忍不住就会骂我,;你脑子进水了吧,其实,我也知道我头脑木讷,领会能力差,办事不灵活,总是惹领导生气,所以,贵人说我的时候,我时常想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无奈还是太年轻脆弱,总是忍不住掉眼泪。贵人一看我哭鼻子了,会缓和语气说我,或者反过来安慰我几句。
虽然被骂挺难受,可过后我还是会好好反思改进。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没少因为挨骂哭鼻子,但是那段时间我成长得也很快。
现在想想,仿佛那个哭鼻子的小姑娘就站在我眼前,可一晃这也是12年前的事儿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上的亲人
从2010年到2016年间,贵人是我的领导,但更多时候更像是我生活上的亲人。
那时候我们都很真实,没有虚伪的面纱,他知道我是什么性格的人,了解我踏实肯干靠得住,我知道他虽然脾气急,但是来的快去得快,发完脾气就没事了。
2010年到2016年之间,我们总部经历过至少三次人事变动,缩减总部人员编制,有好多以前的同事或被调到了子公司,或离职,然而我不仅没有因为人事变动离开总部,反而实现了升职加薪。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也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无论在哪里,都需要真正干活的人,如果你是那个干活的主力,任何变动都无法撼动。除非,你自己想离开。
贵人给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建议
2016年,因为企业重组,我们总部员工要去北京办公的时候,我刚休完产假。
当时,对于要不要去北京,我特别犹豫,贵人语重心长地给我说了一段话:
涵儿你还年轻,跟别人不一样,你是农村出生的,没有退路。你要给自己一次去北京拼搏闯荡的机会,如果去北京两年,能到领导岗位就奋斗出来了,如果两年之后没有职位上的飞跃,也就大抵如此了,那时候你再考虑顾家顾孩子。
贵人的话我铭记在心,是的,我不像别人有出路,即使不去北京,留在唐山也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我毫无门路可找。必须去闯一次,人生才不留遗憾。
事实证明,在北京奋斗的几年确实是宝贵的经历。而我却辜负了贵人对我的期待,太过想家想娃,放弃了北京大好平台,回到唐山过起了安稳的小日子。
遇到贵人就是一时的事情,但是贵人对我人生的帮助却是一生的事情。愿每个朋友都能遇到人生中的贵人。
[比心][比心][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