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代课岁月散文

同事 0 19

我的代课岁月散文,第1张

我的代课岁月散文
导读:  上个世纪85——95年之间,烟台刚刚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共十四个),各行各业都在飞快地发展,需要大批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正好赶上国家统计局推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财政部门进行会计制度的大改革。而会计统计人才格外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大

  上个世纪85——95年之间,烟台刚刚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共十四个),各行各业都在飞快地发展,需要大批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正好赶上国家统计局推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财政部门进行会计制度的大改革。而会计统计人才格外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大中院校和业余学校都开始开办会计统计类的培训班。但是,老师比较缺乏。于是,我就在同事们的介绍下开始了当代课老师的岁月。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讲一节课才给4元钱的课时费,我们代课教师也不嫌少,只要有合适的课还是满怀热情地去讲课。那时候,我30多岁,工作热情很高,代课的步伐几乎走遍了烟台市的各个角落。最南边去过世回尧,讲授企业统计课程,培训乡镇企业的统计会计人员,学习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最东边去过初家镇,也是为乡镇企业培训统计会计人员。最西边去过只楚镇的一所中专学校,讲授《基础会计》课程。那里的学生十分淘气,上课不认真听讲,我就带领着学生一起做会计业务题,吸引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最北边就是到八中给某公司的业余训练班讲课,讲的是《工业企业统计》。

 由于我来自中央企业,对当时正在推行的工业增加值核算比较熟悉,我就举了大量的例子给同学们讲解,同学们都很爱学习。有一次无意中拖课半个小时,学生也不好意思提出来。

 代课最多的是所城里的轻工职业学校,他们开办了各种培训班,有会计的,统计的,企业管理的,需要大批代课教师,我和同事们经常给他们代课。

 再就是第一职业中学和第三职业中学也开办了会计和统计课程,我们也承担了部分讲课任务。有一年冬天,一职进行校舍改造,部分学生迁至金沟寨上课,我就每次都坐七路公交车去金沟寨讲课。

 有一次风雪很大,我等了很久,公交车也不来,寒风吹得我浑身衣服都透了,冻得直跺脚。正在无可奈何的时候,一辆汽车在我身边停下了。车上有人叫:“嫂子,大雪天的,你怎么在这里?快上车吧,我们带你回家。”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原来是我的妹夫从外地驾车回来了。妹夫说:“只当你们当教师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没想到这大雪天站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等车,也怪辛苦的。”我说:“我不觉得辛苦,能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播给别人,应该也是一种幸福。”逗得车上的人都笑了。

 十年岁月中,我代课的'脚步走过烟台的许多街道,朝阳街、道恕街、环山路……都留下了我讲课的身影。所教的学生有18岁的青年,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有在校就读的大中专学生,也有会计界和统计部门的各级领导,还有一些个体创业者……

 通过讲课,我认识了许多学生,也结交了许多企业界的朋友,造锁总厂、烟台瓷厂、宝石轴承厂、木钟厂、闹钟厂、合成革厂、轴承仪器厂、铝制品厂、造纸厂……都有我的朋友。从他们身上,我了解了烟台的市井文化,了解了烟台的风土人情。从他们身上我也学习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

 如今我走进银行办事,经常会遇到我教过的学生;我在街上散步,也会遇到叫我老师的人;就是我到海边去游泳,也曾经碰上曾经教过的学生。我的博客里经常收到学生们的留言;我的空间里也有学生们美好的祝愿。

 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我并不孤单,有许多学生关心我,爱护我。过年的时候,教师节的时候,我的手机里问候的微信不断地飞来,看得我心花怒放,心情快乐。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代课岁月,虽然忙碌劳累,马不停蹄地奔波,但是不感觉苦,而是感觉值得。因为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学生们的进步和他们的爱心。这就足够了。如今想起那些代课岁月,心里还是甜的。

 有一天,我和儿子说起当年代课的事情,儿子说:“妈妈,你还记得吗?那时候,我还没有放学,你就去夜校上课了,我的晚饭都是自己吃的。你和爸爸都去夜校讲课,把饭菜放在笼屉里,我放学回来一个人吃饭,那是一种啥心情啊!我吃完饭自己写作业,身边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心里很孤独得慌。”听儿子这么说,我的眼圈都红了。可爱的孩子,妈妈为了教会学生知识,把你给忽视了。独生子女本来就孤独,而我的儿子就更显得孤独了。我真想说一声:“对不起,儿子。”可是终究没有说。正因为儿子从小享受了孤独,在上大学的时候,别人打游戏,他一个人孤独地去阅览室看书,跟着老师做课题……他孤独惯了,不喜欢凑热闹。感谢上帝,你总是很公平,叫我们失去了那些母子一起读书的夜晚,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智慧和能力。

17岁那年,初中毕业,由于成绩一般,家里也没有钱供自己继续读书。(上有哥哥在读中专,下有妹妹准备上初中)自己是个女孩,能读到初中毕业已经是好幸运了。如是正式跳出校园,从此与校园书香无缘。

当时正好有招收代课老师的政策,爸爸通过熟人关系把只有初中文化、只有17岁的我送去当小学代课老师。

记得当时自己还不好意思,怎么自己就成为了一名老师,看到同龄人有的还在学校里作为学生,而自己却要站在三尺讲台上为人师表。

爸爸给我准备好日用品,还有自行车代步。一起成为代课老师的还有两位其他村子的。

当时去学校报到,自己被安排担任二年级语文及班主任。身子的责任一下子沉重了。

说实在的,当时做代课老师挺尴尬的。工资要比正式老师少很多。当时每月工资才150元,干着同样多的活,拿到手的工资却少得可怜。有些正式老师还瞧不起代课老师。

记得当时的代课老师都是想通过培训、学习拿到证书转为公办老师。实事证明,能坚持下来的,后来都转为公办老师了。

那时候自己年纪小,相信通过培训能成为正式老师。于是也加入了学习培训的队伍。就是每个月利用星期六、日的休息时间参加培训。学校还可以报销车费、住宿费。

记得当时去县城培训,车费是每趟10元,住宿费每晚5元。住的是县教育局招待所。费用累计到学期结束一起报销。

回想起当年学习、培训的情景还是很怀念的。

一群年轻的代课老师一起去培训,顺便到县城里走走,比起老呆在农村山沟里的学校有趣多。

那会我们几个代课老师都会趁机在培训期间里买上心仪的衣服,大热天还可以吃上雪糕。

出去培训是件快乐的事情!

那时在农村做老师都是从家里装米带粮去学校。所以一个月下来虽然只有150元的工资倒也还有剩余,穷山沟里没机会用钱。

记得那时我所在的学校,大部分老师都自己亲手在学校旁边开垦一小块菜地种菜自给自足。

我年纪小,负责煮饭的阿姨都是帮忙种上给我吃。很感谢当年的煮饭阿姨,对自己如此厚爱。

那时自己一心想通过培训 拿到证书,能成为一名正式老师。

因为代课老师说实在地位真的很低,属于很尴尬的地位。导致自己都没信心,特别是当别人问起自己是干什么的,说出来都觉得不好意思。甚至淡恋爱时,都觉得自己是代课老师而对条件好的都不敢高攀。

好在当时学生都很尊重自己,与自己打成一片。

记得有一次下大雨发洪水,有十个八个学生回不家吃早饭。

自己用仅剩的一点米熬成粥给学生们充饥,事后学生们很感动。自己都不好意思,当时的条件只能是清粥一碗。可孩子们还时时说起。

现在想想当年做代课老师还挺充实的,每天按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时不时参加各校的教学交流活动。

最喜欢的就是节假日,一般都会发放礼物,放假休息。还有一年一度的外出旅游。

最操心的是备课,每堂课需提前准备,列出教学内容,区分重难点,做成教案给教研组检查。

老师行业不同于其它行业,下班了基本结束工作。老师上完课其实只是完成工作的一部分,正常流程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三部曲,缺一不可。

外界普遍认为老师工作很舒服,上完课就了事。其实更费心机的是改作业,一节课45分钟,改作业远远不止45分钟。这就是老师职业的特殊性。

做了五年的代课老师,后来由于政策原因,基本上清退代课老师。自己也随波逐流退出了代课老师的队伍。

在最美的青春年华里,站在三尺讲台上,有心酸、有激动,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有以前一起做代课老师的同事说,五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而自己却不这样认为。

人生是一个过程,五年的代课老师身份,值得自己感慨、怀念,是份值得珍藏的往事。

如果不是遇上国家政策,以自己的初中学历,一辈子都无法站在讲台上,育人子弟、为人师表。

要说遗憾就是自己知识水平有限,不能把更多的知识传输给学生们,对不起他们!

愿所有自己教过的孩子们前程似锦,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笔钱你是不是急需 或者说 很重要

1是 那就撕破脸跟他要 把话说明 要急用 不给就找他上级 总有管得了他的

2不是 那就当花钱认清了一个人 以后要敬而远之了 以后慢慢的 你会发现 同事可以是朋友 但朋友最好不是同事

教师同事休产假该替她上课。根据教育部《教师职务任职管理办法》规定,教师在休产假期间,学校应当安排其他教师代课。因此,教师同事在休产假期间需要请假,由学校安排其他教师代课,替代原来负责的教学工作,以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产假是指女职工因生育需要而享受的休假制度。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女职工在怀孕生育期间,享有一定的休假时间和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