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贵田追悼会,侯耀华主持,采用什么样的送别仪式?

女朋友 0 64

常贵田追悼会,侯耀华主持,采用什么样的送别仪式?,第1张

常贵田追悼会,侯耀华主持,采用什么样的送别仪式?
导读:众所周知,在参加葬礼悼念时,我们通常身穿黑色制服,胸带白色小花,整个过程严肃庄重。不过,也有个别的葬礼不同寻常,仪式特别,氛围也不那么紧张。例如,在著名相声艺术大师常贵田去世时,常宝华大弟子侯耀华担任葬礼主持人,举行了一个特别的仪式。不过,

众所周知,在参加葬礼悼念时,我们通常身穿黑色制服,胸带白色小花,整个过程严肃庄重。不过,也有个别的葬礼不同寻常,仪式特别,氛围也不那么紧张。

例如,在著名相声艺术大师常贵田去世时,常宝华大弟子侯耀华担任葬礼主持人,举行了一个特别的仪式。不过,这项仪式一度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说不合时宜,有人说意义非凡。具体是否符合事宜,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讨论一下。

在常贵田的葬礼上,悼念者按照以往的悼念方式进行了相关流程。不过,在悼念仪式进入末端,主持人侯耀华在葬礼仪式上说道:“各位挚爱亲朋,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是为了送别一位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常贵田同志,他是一个光荣的同志,他的一生乘担着两付重担,相声世家的弟子,人民烈士的后裔,这两项使命他都完成的很好,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他的一生是把欢乐带给战士的一生,是把欢乐带给观众的一生,为此,在这最后的时刻,让我们用掌声为他送行!”

致辞结束之后,侯耀华带领着至亲、徒孙以及参加告别仪式的所有曲艺界同仁开始鼓掌,并没有通过鞠躬默哀的方式收尾。整个过程有些轻松,有些热闹,仿佛这并不是一场追悼会,而是一次聚会。

或许,大家会为这种默哀方式感到吃惊,毕竟为去世的人送行应该是鞠躬默哀,在追悼会上鼓掌算是什么?也有网友表示前辈去世,晚辈鼓掌送行,还真是第一次见。

其实用鼓掌致敬代替传统的鞠躬默哀,这种悼念逝者的方式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曲艺相声界。截至目前,相声界已经用掌声送别逝者的有常宝华、师胜杰等人,所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

其实,如果我们深刻地了解鼓掌,并且深刻地了解鼓掌对相声的意义,或许还真能领会到另外一种感觉。

据《现代汉语词典》得知:鼓掌是指拍手击打,多表示高兴、赞成或欢迎。

以上是鼓掌的字面意思,其实鼓掌用在不同的地方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对相声届来说,鼓掌一般是指对相声演员的尊敬与认可,通过表演得到观众的掌声是相声演员最大的成功。

在葬礼上为在相声界奉献了一辈子的常贵田鼓掌的含义就是他的职业生涯表演的非常完美,他一生在相声界鞠躬尽瘁,表现优秀,值得所有人为他鼓掌。“笑声留下,掌声响起”是对逝者贡献的一种肯定,一种认可。

侯耀华对常贵田先生的这种送别仪式,您是怎么看的呢?

提起冯巩,想必是无一不知无人不晓了。他是春晚舞台上的常客,著名的小品演员、相声演员,还是国家的一级演员。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习惯了冯巩在春晚的舞台上喊出那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可是网上流传冯巩只为河南灾区捐款3块钱,却被喊话“捐款第一”,还有一些其他的老艺术家也因捐款的问题人设崩塌。

一、网曝冯巩捐款三块钱,却被喊话“捐款第一”

冯巩是一位老艺术家了,他的相声小品还有影视剧给大众带来了很多的欢乐。想必全国喜欢他的观众有很多,只要在舞台上看到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得到很多快乐。现实中他也是一个特别低调谦和的人,非常接地气,丝毫没有明星架子。

河南的水灾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正所谓“灾难无情人有情”,灾区的人民备受其害,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们纷纷援助,捐款捐物,给灾区人民送去了物质和温暖。

国人的心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那么的整齐,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浮现,让我们相信灾难肯定可以克服,灾区人民的灾难肯定会过去。

每次的灾难,都会有很多的明星出来捐款捐物,毕竟他们是公众人物应该做好表率。像慈善大家韩红,带领自己的团队来到了灾区现场,不仅捐钱捐物,还参与了救援,让人是否感动。一些不能到现场的明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给河南人民送出祝福,其中就包括老艺术家冯巩。

冯巩通过短视频平台,说了一些感人的话,为河南人民加油祈福。其实作为明星,在公共平台上发布祝福的视频是很常见的事情。

可是下面的评论就有些酸了,居然有人直接问冯巩老师捐了多少钱,还有的说捐点钱比说话更有用,还列举出了其他明星捐款的数目。

后来有网友不知道从哪查的,数据显示冯巩捐款数额3元,还附上了截图,下面有评论调侃道“捐款第一”。其实这个捐款3元的冯巩,是不是那位老艺术家冯巩不好说,毕竟全国同名同姓的不少。而且这件事情冯巩并没有出面解释,消息的真实性不得而知。

二、因为捐款问题,有很多像冯巩这样的老艺术家“人设崩塌”了

为灾区人们捐款捐物是一种美德,大难之下展示人情的温暖。不过捐款捐物原本就是一件自愿的事情,有能力的就捐,想捐的就捐,现在却变成了一种道德绑架。尤其是面对明星这样的公众人物的时候,不捐会被骂,捐的少也会被骂。

当冯巩出于好意,发布短视频会河南人民祈福的时候,就有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出来咋呼,问人家捐款了吗。还有人亮出来一个叫冯巩的捐款3元的,的真假不得而知,此冯巩是不是彼冯巩也不得而知。

一些不明是非的网友看到这个消息,于是就有人声讨冯巩,指责他不捐款,或者捐的少。其实像冯巩这样的老艺术能有几个钱?

他们不像那些当红偶像明星那样,拍个戏上个综艺就收入很多钱。冯巩演戏不多,广告没有,综艺不上,动不动就拿出几十万上百万的实力肯定没有。

灾难一出,网上就爆出了一连串的明星捐款名单及金额,不得不说很多明星都很大方,尤其是那些当红明星,几十万几百万多得是。从名单上看,基本都是当红流量明星,那些老艺术很少出现在上面。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毕竟捐款是一种自愿行为,也是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做。

其实像冯巩这样的老艺术家有很多,他们也受到过指责,哪怕有一次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就会被指责,还被说成“人设崩塌”。名字在这就不提了,以免以前不必要的纠纷。只是想说明的是,真的没有必要道德绑架。

冯巩在08年地震的时候,捐出了10万善款,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像他这样的老艺术家没有那么多的收入,穿着朴实,吃喝简单,钱都是节省出来的。

三、理性对待明星捐款,撕去道德绑架的面具

大灾大难面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爱变质,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在买对灾难的时候,我们常说“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这是一种号召,但是绝对不是强制。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对比每一个人,去约束每一个人。

在灾难面前,冯巩老师公开在短视频上祈福,作为公众人物这也是献出爱的一种方式。如果他这样都做的不好,那么还有一些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连祈福视频都没有的明星,那会如何评判他们呢?

也许有一些人原本就是特别低调的,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灾区人民。也许人家捐款捐物了,只是没有公开说明。在这样的事情上,没有谁有权利指责另一个人。尤其是那种自己原本就没有做好,却公开叫嚣的人,是非常可耻的。

我认为每一个网友都应该理性对待明星的捐款问题,撕去道德绑架的面具。不要让捐款成为明星的负担,更不能因此形成一种攀比之风。还有那些依靠捐点东西作秀的人,更应该受到批判。

结束语:

冯巩老师是一位老艺术家了,他做事肯定是有分寸的,希望一些网络喷子口下留德。毕竟他带过了全国观众朋友那么多快乐,值得大家尊重。捐款捐物本就是一种自愿行为,不应该受到道德绑架。

最后祝愿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他们有强大的祖国和团结的人民做后盾。拨开云雾终见天日,守的云开终见月明。

说起奇志和大兵,许多喜爱相声的观众都有形象。不过他们协作扮演相声都是在十几年前,两人2004年分隔之后,大兵却是比较多在媒体上露面,但奇志却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不过就在4月21日,奇志出现在长沙,举行了热烈盛大的收徒典礼,一共有十个年青艺人拜在了奇志的门下。不仅是奇志亮相,他的师大爷侯耀华也从北京赶到现场,为奇志的学徒送出礼物和祝愿。观众们发现,虽然现场特别愉快热烈,但奇志协作十年的老搭档大兵并没有出现在现场。年近70岁的奇志,现在已经从我国铁路文工团退休。对于一般观众来说,最喜爱的还是当年他和大兵合说的那些经典相声。

背景

许多人都以为奇志像大兵一样是湖南人,其实并不是,他出生在山西太原,是从部队转业才来到湖南长沙。他最开端在湖南文联作业,1995年起与大兵协作,开端了将近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最早一段时间,两人都是在长沙的歌厅进行演出,当地的确有丰富的歌厅文明,两人带有浓重地方特色的演出,深得当地观众的欢迎。另外湖南人更熟知奇志和大兵,是通过湖南经视的节目《走运3721》,以及他们的著作专辑。

全国观众知道他们俩,则是通过1999年的春晚。随后两人在《综艺大观》等节目,接连扮演了《电视速配》、《喜丧》、《应战主持人》、《我是110》等爆笑相声著作,成为那个时候最受欢迎的电视相声组合之一。看到两人的可喜体现,侯耀文作为我国铁路文工团的领导想把他们俩都调进北京,但是惋惜的是人各有志,奇志挑选了进京进团,大兵却留在了家乡湖南。虽然两人后来也都找到新搭档扮演新著作,但知名度和著作影响力都不再如当年。

拜师

2004年奇志进京之后,还拜了侯耀文为师,成为侯门相声的传人。其实奇志早在2013年就收过十个学徒,其时侯耀华就到场恭喜,这一次再收十个学徒,侯耀华再次来到现场,还为奇志的新学徒送出刻有“侯”字的醒木,表示恭喜,送出希望。不管社会上对侯耀华有什么观点,目前来看也只能由他来代表侯派相声的后人,因而由他送出祝愿,也算合理。

其实这些新学徒也并非都是新人,比如湖南人喜爱的喜剧艺人何晶晶,比较早就已经出名,屡次在湖南卫视春晚和元宵喜乐会上扮演小品,很有人缘儿。她其实很早就与奇志有师生之情,只不过其时都是口头拜师,没有举行典礼,这一次连同她在内举行了盛大的摆知典礼,何晶晶才算正式进入师门。

遗憾

但是比较惋惜的是,奇志当年最为默契的老搭档大兵没有出现在现场。大兵当过多年的湖南省曲协主席,一般都是在长沙作业,这一次没有亮相,也难免让大众猜测,他和奇志现在的联系应该是比较寡淡的了。

其时侯耀文所寓居的玫瑰园别墅,里面的东西被人一扫而光,用郭德纲的话说,连个灯泡都没留下。而其时下令搬空玫瑰园别墅的人正是侯耀华。侯耀华安排了两个侯耀文的学徒办的这件事,也因而被郭德纲认为是并吞了自己师父的遗产。两边的官司旷日持久,但是最终却是不公开宣判,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迷。可是刘际在其时北京台的一次采访上,却说出了和其时郭德纲彻底相反的内容,说侯耀华底子没有并吞自己师父的遗产,是委屈的。

相声界存不存在封箱和开箱我不知道,我理解为所谓的开箱和封箱是年底了,封箱是把相声所用的工具“扇子,手绢”等放到箱子里,就等于旧的一年过去的,开箱就是新年新的开始,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把相声事业发展的更好。

所谓的侯大师就是没事出来漏个脸,找点事蹭个热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侯大师成为艺术家了,现在艺术家也太不值钱了,侯大师到底说过几段相声,写过多少作品;还是郭德纲相声在里说的对“把别的同行都靠走了,自己也老了”自然就成艺术家了。

相声属于曲艺的一种,相声演员在李德钖之前都是撂地演出,演一天吃一天也没有什么贵重的家伙事儿,一件大褂就是最值钱的,但大部分撂地的相声艺人,大褂都跟乞丐服差不多。以侯宝林大师为例,他在解放前撂地穿的大褂就是补丁组成,冬天为了御寒直接在里面缝上烂棉花,要多不值钱多不值钱。

剩下的还有一些小道具,手绢、扇子、醒木、唱太平歌词的小竹板,现在太平歌词的小竹板被炒作成了高贵的“御子”,其实这玩意儿就是制造动静的小道具,有些相声艺人直接用两块瓦片敲,一样可以圆粘。早年艺人还有白沙子口袋,这一堆破烂扔地上也未见得有人捡,因为外人也不知道怎么用。

就这一堆破烂,你要专门找个箱子封起来,那么最值钱的肯定就是箱子,外人要偷也只要箱子,还会把里面的东西都扔了,嫌分量太多余。

而戏班子封箱的时间,一般都是每年农历12月中旬,这里会安排一次非常盛大的封箱演出,不但整个班社名角儿一起上,而且还会把压箱底的绝活都拿出来,这一场的门票会格外的贵,但抢票的人会比平时多几倍,因为看完这一场之后,就得等一个月以后开箱了(通常叫开台戏)。

而相声等曲艺行业在戏曲界封箱的这段时间,不但不能停演,反而是最忙活的时期。因为老百姓辛苦一年之后,在春节这段时间跟家人会到处赶庙会,找玩意儿乐呵乐呵,而这就是相声演员这些曲艺从业者赚钱的大好时机。

说白了,戏曲行业的受众当年都是上层社会的人,春节是他们忙着走人情窜关系的时间,没功夫去园子看戏。而曲艺行业则是面对底层老百姓,春节期间正是他们最闲,而且消费欲望最旺盛的时间,所以一个只能封箱停演,另一个必须加班加点的置杵。

侯耀华说封箱跟相声跟曲艺没有关系,春节正是挣钱的时候,这按照传统老理儿来说,确实没毛病。

但到了新中国,这些老旧规矩大部分都废除了,现在戏曲行业也有封箱开箱,但大多是仪式性,没有过去那么大规矩了。而且每年央视都有戏曲春晚,你要真给人家封了怎么演去。

至于郭德纲把封箱开箱引入相声界,并且成功的炒作起来,这是他商业上的成功,对于相声界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再说德云社的封箱开箱就是一个噱头,刚封完箱隔几天就开了,粉丝热情依旧不减,那么郭先生就可以嗨嗨的置杵。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儿,没必要提升到欺师灭祖的程度。

再说郭德纲也没有强行规定徒弟必须春节来给师父师娘拜年,不准徒弟出去赚钱,只不过徒弟们大多孝心爆表,过年就要排着队去给师父师父磕头,所以这属于公民的个人选择自由,与沉渣无关。

综上,商业社会,谁能把一个概念炒红了,并且行业内也有人跟风用了,那其他人再有意见也没用。你去跟马云矫情双十一其实是光棍过节,但却变成了女朋友剁手,这是欺师灭祖,马云也不会搭理你不是吗?

一个人的素质高低,贡献大小,真的跟他的头衔或者是身份地位没有关系的,而是跟他本人是有关系的,就像侯耀华和姜昆一样,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们都是那样的优秀和出色,但是却不想实际上的本质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要用身份,地位和他之前的名声判断一个人怎么样,而是要看具体的实际行动,这才体现一个人真正的格局。

侯耀华否认捐款30元

有网友发现,老艺术家侯耀华先生为河南捐款30元,还有网友晒出了从网上查到的截图。虽然不管捐多少都是心意,但作为一个收入不菲的公众人物,30块钱也着实有点拿不出手了。看到这个金额后,不少网友都开始吐槽起了侯耀华。

事情愈演愈烈,吐槽的人越来越多,侯耀华显然坐不住了,直接站出来否认了捐款。但有意思的是,有网友发现,他居然又追加了两笔捐款,一笔666元,一笔066元,两笔追加捐款加起来还不到10块钱,这是不是也太寒酸了点?还是真把捐款当成儿戏了?

值得一提的是,侯耀华否认捐款30元,但声明并没有提及捐款数字。他没有捐款吗?网友调侃都怪德云社陪衬,德云社捐款总额超过815万,这不是其他物资捐款。与德云社不敢忘记担心国家的卑微人民相比,优雅的大师们完全被三俗打败了。

要知道德云社上下可是捐了800多万,侯耀华成名已久,就算比不上郭德纲,但肯定比张云雷他们富有吧,至于捐这么少吗?而且侯耀华的豪宅可是非常豪华的,到处摆满了古董和名人字画,就连家具都是红木的,他只要随便拿出一件东西,就能换不少钱,但他却根本不舍得。

姜昆30元分3次

记得疫情的时候,姜昆捐了首诗受到了不少吐槽,河南灾情的时候,他没敢再跳出来出丑,但还是有网友发现了他的捐款,只是那金额着实让人笑掉大牙,因为他只捐了30块钱,而且还是分三次捐的,难道这些老艺术家,捐款的时候也提前商量了不成?或许不久后,他也会像侯耀文那样,否认这几笔捐款的吧。

站在我个人角度看,对于这种咖位的人要么不捐要么多捐,如果你不捐,至少在茫茫明星当中大家不会把注意力全集中在你身上;如果多捐自然会获得赞美一片。可如果你捐这30块钱滥竽充数,那么得到的结果只有一个:被众人喷成狗,还会沦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

老艺术家接连翻车

要知道郑爽的天价片酬曝光后,大多网友都认为明星的10万非常于普通人的10元,虽说明星们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过上的如今生活,但每当这种事情发生,明星的捐款金额依旧会被拿来说事。

从这些青年相声演员和名家们的表现来看,也是为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对于捐款这件事,我们也是不止一次地聊过,捐多捐少全凭个人心意,没有必要去道德绑架和逼捐,不要让爱心变了味。

相声大师侯耀华被造谣确实令人意外,不过,捐款30元小心从何而出,暂时还不得而知,而对于侯耀华捐款数额,声明中也没有提到,我们就不妄加揣测了,相信老艺术有自己的安排和选择。

结语

主流相声界如今岌岌可危,并不全是德云社的原因,这些老艺术家也实在太不争气,但凡他们有德云社百分之一的责任感,也不至于受到沦落至此。不管怎样,还是希望大家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吧,也希望侯耀华能够维权成功,看到更多美好和正能量,曲艺行业能够更加繁荣和发展吧。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之内获取相关我们感兴趣的消息,相信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网络上看到了德云社在河南洪水期间直接捐助了八百多万元去支援这件事情,这次德云社这一件做法还是收获很多网友的鼓励的,但是很多网友也非常好奇,那就是“主流相声“究竟捐了多少?实际上“主流相声”的做法确实让很多网友对此表示非常的迷惑,当然我们也不以此作为道德的绑架,毕竟捐多少都是每个人的想法和每个人的心意。

德云社捐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河南爆发特大灾情的期间,德云社为了去更好的支援河南进行相关的灾后重建工作,于是就捐出了八百多万元,我们在网络上可以看到一份关于德云社捐款的名单,总的额度高达815万元,这份名单捐款的人包括郭德纲以及自己的各位徒弟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其中德云社除了以公司的名义捐款100万之外,其余的人都有所捐赠。

郭德纲,于谦,郭麒麟,岳云鹏等等这些有巨大名气的明星都是捐出了100万元,剩下的师兄弟们虽然平常挣得不多,但是也是捐了10万~30万之间不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云社作为相声的团体非常关心河南这次的灾情的,而且更不用说德云社的弟子里面还有很多都是河南的子弟。

主流的做法

我们在看完德云社的捐款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以姜昆为首的相声圈究竟是怎样去在这次灾情期间发挥自己的力量的。根据网络上相关的资料显示,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并没有在这次期间没有任何的表示,反而特别的安静,也不在网络上发任何的消息,就像是消失了一样。

还有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熟知的著名相声演员侯耀华,也是在这次疫情期间的做法是让人们感觉到疑惑的,因为侯耀华只是捐助了30块钱,这和侯耀华的平常高调的行为是明显不成正比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够强迫别人捐多少钱,多少都是自己的心意。可是身为著名的相声大家捐助30块钱实在是太过分了,毕竟当初自己都舍得花几万块钱去给自己的徒弟买几万块钱的包,没有想到在河南灾情期间仅仅只是捐助了30块钱。

因为自己的做法并没有得到网友们的认可,或许也是网络上舆论攻击实在是太强,这位相声艺术家又追加66元和066元,很多网友都纷纷调侃,这是给灾区发红包吗?不过我们也不知道侯耀华这位相声艺术家是不是特意去这样做的。

冯巩老师的做法

冯巩老师这些年来在自己的事业上发展也是非常不错的,虽然已经很少上春晚了,但是在老百姓的口碑之中还是非常不错的,在这次河南爆发特大灾情的期间,冯巩老师也是录制了一个加油的视频,并且在自己的视频里面也是表达了关心,可以看出冯巩老师还是非常用心的,当然,也有很多网友去询问冯巩老师究竟捐了多少钱,冯巩老师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的回应。

不过我们相信不说明捐款不代表不捐,因为有很多的明星和艺人,其实都是纷纷在私底下进行相关的捐款的,都不会去爆料出来的,这些默默无闻作出贡献的人都是英雄。至于其他的相声弟子,比如说周炜仅仅是捐助了一个玩笑话,身为知名演员这样的德行是非常不好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于这次德云社在河南灾情期间的捐款,我们是表示感谢的,对于冯巩老师能够在灾情期间录制视频去鼓励大家,我们也觉得是非常好的,我们也要为那些默默的奉献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点一个大大的赞,同时希望大家也能够更多的关注这次灾情期间发生的事情,能够让我们记住很多无名的英雄。

相声名字: 《谁欠谁》

表演者: 侯耀文、石富宽、杨进明

台词:

侯:好长时间没跟大家见面了,今儿好容易有这么个机会瞧瞧大伙儿。听说大伙都有钱啦,都富了,有时间我看您去,上家瞧瞧您。别害怕啊,就是看您,没别的事。

杨:侯先生!跟您打听点儿事行么?

侯:哦,你说。

杨:您说这个石富宽,他们家有钱么?

石:打听我的隐私这叫!

侯:你这个人不读书不看报吧?

杨:怎么?

侯:石富宽那是多有钱的人哪!

杨:是吗?

侯:每年世界上有一个富人排行榜啊。

杨:对。

侯:知道吗,一共是500名啊。

杨:他排在哪儿啊?

侯:正中间儿啊。

杨:二百五!

侯:不管他排哪儿啊,起码证明,人家有钱!第二,人家排在前边儿。

杨:那还是没有他!

侯:怎么叫没有他呢!

杨:我问您怎么证明他们家有钱?

侯:怎么证明是吧?

杨:啊!

侯:前些天,没下雨的时候,咱们北京温度挺高吧?

杨:啊。

侯:你看他出来平常老穿着一个T恤,绿色儿的,绽青碧绿,脊宁后边有仨金道儿。

石:那是蛤蟆呀!

侯:就那个,那个……

杨:您说那个我知道,叫瓦撒奇!

侯:对!瓦,什么死,也不知道叫什么。

杨:瓦撒奇!

侯:瓦,瓦撒吃。对对对!知道那件儿衣裳多少钱么?

杨:多少钱?

侯:四千块钱人民币!人家想穿就穿,想脱就脱!往那儿一……

杨:您听谁说的?

侯:他说的呀。

杨:四千多块钱?

侯:当然了!!

杨:五块钱买的!您知道那件衣服的来历吗?

侯:不知道啊。

杨:侯耀华上木樨园,赶上人打假拍卖,十块钱两件,他要一件,还没给人钱呢!

侯:诶,他带那表你见过么?

杨:什么表?

侯:石富宽带一表,这么大金壳儿的,

杨:有这么一块。

侯:表盘上有一十字儿,红十字会吧……

杨:红十字会出表啊?

侯:那是什么?

杨:那叫江诗丹顿!

侯:诶,对!江诗丹顿。那块表太漂亮了!四十多万,人家那天我看他一洗手,……

杨:四十多万?!!

侯:摘下来,啪啦,就扔那水池子上了,我看着都心疼……

杨:那块表假的,四十七块买的。

侯:哪儿?

杨:我去年跟他上天津洋货市场,溜达半天跟人侃价,四十七块。

侯:他穿那皮鞋你见过没有?

杨:什么皮鞋?

侯:一大皮鞋,锃光砙亮的,皮子,小牛皮儿,真好啊!那鞋垫儿上有他姥爷一相片儿。

石:你姥爷那是!

侯:反正就一,卷毛儿的那么一个。

杨:我知道,您说那叫,老人头!

侯:对呀!老人头啊,他姥爷。那,鞋垫儿上。

杨:老人头。

侯:就那双皮鞋,一万多块啊!

杨:您要多少?一万多块?!

侯:啊。

杨:动物园皮鞋城,一百块钱三双,还给赠一个皮箱。

侯:我没法儿跟你聊天了。

杨:怎么呢?

侯:你这个人就是这样,瞧见别人有钱了,日子好了,俩眼珠子红了。你这,没有这么扒人的!

杨:他有什么钱哪!

侯:你这叫气人有笑人无。

杨:他有钱还跟我借了十万哪!

侯:不可能!你打死我我也……

杨:什么叫不可能呢!

侯:石富宽跟你借十万块钱?!

杨:当然啦!

石:(从背后拍一下杨的肩膀)

侯:打死我都不信!

石:嘿嘿嘿,别聊了!

杨:石先生~!嘿嘿~石先生,您也来啦?

石:来半天了。跟你聊天这人是谁呀?

杨:他?

石:啊!

杨:侯耀文哪。

石:侯耀文?

杨:啊!

石:卖什么的呀?

杨:卖什么的!侯耀文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呀!

石:艺术家?呸!艺术家呢还。问你点儿事儿啊。

杨:啊,您说。

石:你这人脑子好,好好回忆回忆,侯耀文前几年,那眼睛,那上眼皮什么模样还记得么?各位都有印象吧?侯耀文这上眼皮?

杨:单眼皮!

石:现在?

杨:双眼皮!

石:为什么没事儿他剌,双眼皮?

杨:不知道。

石:不知道?告诉你,那叫整容!变模样,怕我认出他来!

杨:怎么?

石:他欠我十万,不还。为了躲债,剌成双眼皮儿,出门老戴个头套,就是他!

杨:他欠您十万块钱?

石:对!

杨:呵,石先生,我管不着。您欠我那十万块钱,什么时候还哪?

石:你是谁呀?我可不认识你。

杨:诶!您怎么不认识我!您贵人多忘事,您仔细看看。我叫杨进明。

石:你是杨进明他舅舅吧?你怎么这么老啊?

杨:我这不找不着您急得嘛!

石:你没事儿找我干什么呀?

杨:您忘啦?您借我十万块钱,说一个月还,这都这么长时间……

石:随便说可不行!有证据么你?

杨:有有有,您还给我打欠条了。您看,(打开纸条)是不是您给打的欠条。

石:哦……上面有我本人签名吗?

杨:本人签名……您以为您这卖书哪?这有您的签字,还有您的手印儿呢。

石:哦!拿过来我看看。

杨:您先别看!您一看我这证据都没了。

石:不对啊!钱我都花完啦!你留着它还有什么用啊?

杨:嘿!!!

石:是啊。

杨:合着您说,您的意思,我这十万块钱您花完了,我这条儿也没用了,您这不坑我吗?您看,我爱人说,找他去,在这民族宫演出呢,是不是,嘿嘿,石先生,我回去有个交代。呵呵~石大爷。

石:嘿嘿~叫什么你?叫清楚点儿。

杨:石爷爷!嘿嘿嘿嘿~您给商量商量,我会去好有个交待。

石:叫好听的就行。得得,我给你商量商量。

杨:诶!行行!这么着!

石:等会儿啊。

石:诶,侯先生。看出来了吧,不是我呀,后头老追着您,还帐还帐!不是那份意思。他逼债逼得太紧,没辙了!今天我把您请过来了。这么意思。

侯:你甭管了,我跟他说吧。

你,叫什么?

杨:我叫杨进明。

侯:敬啊,是进啊?

杨:进明!

侯:进明,好好。那个,你找他干吗?

杨:找他,要帐啊。

侯:他该你钱?

杨:啊。

侯:该你多少钱?

杨:十万。

侯:有证据么?

杨:他给打了欠条么。

侯:哦……你找他要。好要吗?

杨:不好要。

侯:不好要别要了。

杨:嘿!!!俩一个鼻眼儿出气儿!我说什么叫别要了?我挣这点儿钱容易么?借完这么长时间不还我!

侯:不是,你这个人你,你,你……(转向石)你什么时候跟他借的?

石:就是那个,十月五号。

侯:(向杨)呸!!

杨:怎么啦?怎怎么啦?

侯:十月五号跟你借的钱,今儿才七号啊!!刚两天你就逼债,你黄世仁哪你是?!

杨:谁是黄世仁?

侯:你是!

杨:谁是黄世仁?

侯:你!!

杨:他去年十月五号借的!!都借了一年多了都!!

侯:(向石)你,你,你一年多啦?

石:啊,一年多了。他不找我。

侯:你怎么不找他呀?

杨:(向石)谁不找你呀?谁不找你?!连派出所警察都找不着你!

石:你打电话呀!

侯:诶!

杨:打电话?你手机都停机啦!

石:家找我去呀!

杨:家找你去——你还有家吗?你们家房子都卖啦!

侯:你找他媳妇啊!

杨:找谁?

侯:他爱人!

杨:找他爱人?

侯:对!

杨:他爱人跟一大款跑泰国去啦!

石:啊,这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呵呵,我不往心里去!

杨:(到石跟前)我不管您新的旧的,您您您还我这钱。

石:你就一根儿筋!听不明白?

杨:我不懂啊。

石:不是我不还你钱。因为他借了我钱,不还我钱,我手里没有钱,我拿什么还你钱呢?他要是还了我钱,我手里有钱,一定还你钱!明白吗?

杨: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您把钱借他了。

石:对!

杨:他还不了你,

石:对!

杨:你也还不了我。

石:就这意思。

杨:你有证明吗?

石:当然有了,打的欠条。(打开纸条)

杨:谁打的?

石:侯耀文。我这儿也有证明。

杨:他打的欠条?

石:你好好看看。(将纸条递给杨)

杨:那我得看看。写得还够详细的。

石:您给朗诵一下。

杨:今借到石富宽人民币,十万块,100的9捋,50的9捋,20的9捋,10块的9捋,5块的9捋,2块的9捋,1块的9捋,其余硬币凑齐共计十万块。侯耀文。

石:你看,我这人就这么仔细。

杨:您赶紧跟他要啊!

石:要啊。别看他人来了,钱不好要。

杨:怎么呢?

石:得求您帮忙。

杨:我能帮什么忙啊?

石:你不知道啊,这个人呢,是专门研究借钱的。

杨:研究借钱的?

石:唉!研究找谁借,借多少钱,然后怎么不换钱。所以这事儿,您得留神。跟他打交道,别把你绕进去。

杨:别把我绕进去?

石:对,您跟他谈。

杨:我问问行么。诶……

石:捡烟头儿哪?

杨:侯先生!侯先生!侯先生!我问您点儿事儿。

侯:怎么了?

杨:石先生说您借他十万块钱。是不是?

侯:对呀。

杨:您今天不说还他钱吗?

侯:谁说的?

杨:他!

侯:我跟他借钱跟你有什么关系?不是,你这个人你不懂这个事儿啊,我们两个人之间有这种金钱的来往,说明我们哥俩有这交情,你懂吗?我们哥俩从小一块长大,知道吗?我们俩,他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他的,我们俩吃喝不分。跟你两码事。

石:分啊!分!你可留神啊,这可就开始赖帐!

侯:富宽,你这讲法可就不对了。

石:怎么不对?

侯:咱们俩可原来说好了的,

石:是。

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石:就这句话有毛病!什么叫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

侯:对呀!你看,我不是掰不开镊子了吗,我找你借了十万块钱吗,对呀,你那钱不是我的了吗!

石:是!

侯:对呀,我那帐不就是你的了吗!

石:怎这么乱哪?

侯:一点儿都不乱。※¥##%……

石:……%¥#◎%¥%……

(杨将石拦开)

侯:事儿就乱在你这儿!一马安俩脑袋能不出事儿么!

杨:(向石)咱不喊行不行?这都打起来了,好好说行不行?您好好说,咱不为解决问题吗。

石:好好。(走向石)

这舞台都扫完了,什么都没有,您别踅摸了。咱仨碰在一块儿,今儿不容易,当着各位面儿,咱把咱这事儿说开了!把这帐弄清楚了,一笔勾销,好不好?

杨:太好了!

石:行不行?

侯:宁肯跟明白人打个架,不愿意跟糊涂人说句话,特别简单一点事!(向杨)你要干什么吧?

杨:我找他要要要钱。

侯:他该你多少钱?

杨:十万!

侯:十万是吧?

杨:啊!

侯:行,我替他把这帐还了,十万块钱我给你。

石:好!

杨:您替他还这钱?

侯:对呀!

杨:那我太谢谢您啦!!谢谢!

侯:我替他还了不完了么!不就十万块钱么?

杨:啊,十万块。

侯:干吗啊,急赤白脸的。

(走向石)

石:谢谢您啊!

侯:钱我替你还了。

石:谢谢。

侯:客气话就不说了。但是,我替你还钱之前,我必须得批评你几句。

石:行。

侯:你为什么找他借钱?

石:当时周转不开了。

侯:你借钱的时候,你想没想到自己有没有能力还?

石:当时不是没想那么多么。

侯:你瞧这人这模样,你怎么跟他借钱呢?嗯?长得跟虾皮似的!当然了,你能从他手里把钱借出来也不容易。

石:可费劲了。

侯:但是,你瞧他这人。你刚跟他借钱多长时间?

石:一年。

侯:一年,你看看这人,像七十多的。

石:他爱着急。

侯:所以说你这种人,又要办这种事,又没这个脑子,你打借据的时候你为什么写借一年呢?

石:那么应该写几年哪?

侯:你写三年哪!

石:这为什么呀?

侯:这人就急死了。

石:对!对!

杨:什么叫急死了?!!什么叫急死了?!!

石:对!这就免了。

侯:你咬人不咬人你?

杨:怎么说话呢?

侯:我跟他说话有你什么事儿啊?

杨:说!

侯:倒着口裹什么乱你?

到现在,自己钱还不上,手机手机不敢开了,房子房子也卖了,爱人呢……是不是啊,也上泰国那儿看海啸去了。

石:不是特意去看的,赶上了。

侯:以后长点儿心眼吧。

石:唉。

侯:到时候让人追着屁股后头要钱,多难看呀!多难受啊!这钱我替你还了就完了。

石:谢谢谢谢。

侯:这不批评完他了吗,我批评你几句。

杨:我又怎么了?

侯:你为什么把钱借给他?

杨:那我借谁呀?

侯:借我呀!

杨:我知道你还不还哪!

侯:当然啦,你不愿意借给我。你借给他十万块钱,就为那一万块钱利息吧?啊?

杨:没那事。

侯:没那个事?嘴上还不好意思说。跟所有人都说,我为了帮助石富宽,我借他十万块钱,你是帮助他吗?嗯?你看看他现在,手机手机不敢开,房子房子也卖了,媳妇到现在了——人那边儿警方说让他拿手绢上那边儿兜尸首去呢。你缺德不缺德你?算啦别着急了,十万块钱我替他还了。好不好?

杨:谢谢您!谢谢!

侯:(向石)我替你把钱还了。

石:给您道好几回谢了。

侯:别别,不用谢。那我该你那十万块钱?

石:那咱俩就谁也不欠谁了,没有了。

侯:哦,行。诶,那借条呢?

石:哦,借条在这儿呢。没用了。

侯:钱我替你还他了,那咱俩这借条?

石:那就没用啦。

侯:没用怎么办呀?

石:把他撕了吧。

侯:撕了就完了。

石:对,撕……呵呵~~等会儿,我确认一下。

(向杨)杨先生,我欠您那十万,侯先生说替我还了,这事儿您认可吗?

杨:举三只手同意。

侯:留神他小偷啊。

杨:谁小偷!

侯:你不三只手么。

杨:我媳妇、我们儿子、我,这不三只手么。

侯石:哦,一家子。

石:他替我还了,那我欠您那帐,咱俩之间就……

杨:他还了钱,咱俩就没帐了。

石:就没有帐了,啊,那我这欠条……?

杨:欠条就没用了。

石:没用怎么办呢?

杨:咱俩就撕了不就完了。

(杨石二人一起撕欠条)

没帐啦。

石:那就走了啊,回见~(侯石往台下走)

杨:这就没帐啦?!回来!回来!哪儿就没帐了?什么叫没帐了?

(侯石回来)

侯:你嚷什么呀你?

杨:刚才说好好的!

侯:说什么好好的啊?

杨:他不要还我的钱吗?

侯:谁该你的钱?

杨:他!

侯:该你多少钱?

杨:该我十万啊。

侯:你有证据么?

杨:有借条啊!

侯:借条呢?

杨:借条不撕了……

侯:撕了就完了嘛!

石:完了么!

杨:……55555555555借条撕了找谁要钱去呀~~~

侯:对呀~~撕了就完了么~事儿简单极了。

杨:嘿嘿嘿嘿嘿嘿~~~

侯:妈呦。

石:这人要神经啊!

侯:别让他咬着!

杨:我想起来啦!我刚才撕这条儿啊,是复印的!

侯:?!!唉!你拿复印件儿这蒙事儿啊!

石:原件哪??

侯:你怎么一点诚信都没有啊?

杨:谁没诚信!你才没诚信呢!

侯:你没有诚信!你拿复印件,你看看!※×¥#¥%……

杨:(掏出原件)你等会儿!睁开你们俩肚脐眼儿看看,这是不是你写的?

石:你什么语言,我都不懂!

杨:我告诉你,你要不换钱,我告你去!

侯:(一把拉住杨)你要干什么?

杨:我告你去!

侯:你告谁你?

杨:告你们!

侯:你告,你到那儿也说不清楚。对不对啊。他该你多少钱?

杨:十万。

侯:我刚才不都告诉你了么,他该你十万块钱,我替他还了不就完了么!

杨:你替他还,还没给我钱哪!

侯:什么……

杨:你还没给我钱哪!你给我钱!!

石:嗓子都横了,你至于么!怎么了这是。

杨:那可不。

侯:这点儿钱算什么呀。

杨:给钱!

侯:算了吧……(掏出很多卡)

杨:你有卡,有卡早拿出来也行。

侯:……给你。(给杨一张卡)

杨:这就是钱么?

侯:有十万。

杨:十万。充值卡呀?!

侯:啊。

杨:这十万块钱我充手机打什么时候去?

侯:你从现在开始往美国打,一天打俩钟头,一年都不用交钱。

杨:我们家没这亲戚。

侯:你认一个。美国认一干爹多好……

杨:不要不要!我不要!给我换一个!

侯:……这个。(又给杨一张卡)

杨:这里边有钱?

侯:有钱,十万。

杨:美容卡……美容卡!我要美容卡干吗?!

石:实用!

侯:你美容……你让大伙儿看看,就你这模样,你花十万块钱把他美好咯,你甭说要钱,你晚上出去能挣钱去。

杨:咳!!

石:没问题!来得快!

杨:你自己留着挣钱去吧。我要银行的!

石:死心眼儿!

侯:……(又给杨一张卡)

杨:这有钱吗?啊银行的!

侯:有,可以透支十万。

杨:透支十万哪?!我进去了!你自己留着!我要现金!

侯:你这人怎这么不讲道理呢!

杨:什么叫不讲道理?

侯:你问问大伙儿谁没事出来兜里揣十万块钱现金?吃饱撑的?!

杨:我不管,你想办法!

侯:这样吧,咱别捣腾了。明天,还是这儿,早晨十点钟,我给你拿十万块钱来,咱们就算了了这事了,好不好。

杨:你这话谁信?

侯:我发誓还不行吗?我发誓:明天早晨,十点钟,在这儿,还十万块钱,如果我不来,天打五雷轰你!

杨:轰你!!!!

侯:轰你!!!!

杨:怎么轰我?

侯:你轰我钱没了!

杨:那怎么办?

侯:轰你。

杨:……%#◎#¥%你瞧我这倒霉!!

石:认可了?认可了吧!嚷半天~~

杨:行了行了……

侯:对不对啊!你把我轰完了钱没了,把你轰死了,你还有媳妇,还有孩子,都可以继承么。

石:别绕住。

杨:行了,那你还我钱就行。

侯:对对对。

杨:你空口无凭。

侯:立字为据么。

杨:你给我写条。

侯:纸笔都没带。

杨:我带着呢!

侯:这人真缺德,你怎么什么都带着呢!

杨:我带着呢,(给侯一张纸)你写!

侯:没有笔。

杨:笔笔笔。(给侯笔)你好好写。

侯:……(找地儿)

杨:(往后指)趴那儿写。

侯:我凭什么趴那儿写呀!(将杨推转身,摁下)低一点儿!

~~~~(向石)我给他写精忠报国行么?

石:好!这叫岳父刺字。

杨:(站起来)岳母刺字!

侯:管哪!(摁下杨)我男的我是!

石:他是男的。

侯:干什么你?撅好了!

石:岳父,啊。

侯:(写字)好了。(将笔揣入怀中,欲下)

杨:你等会儿!

石:写完就完了。

杨:你把笔给我!

石:不落空这人!

侯:破笔你还要!十万块钱都给你了。

杨:我看看啊。

“侯耀文借杨进明十万块,明天此时此地还钱。”

侯:我这人就是讲诚信,说十万就十万,一分钱都不带少的。行了么?有诚信!

石:怎么样?

杨:行了。我谢谢您。我有个交待。

侯:你不用谢我。咱们公平交易。

石:这事了了吧?

杨:了了。

石:原件原件,我那原件。

杨:噢,咱俩没帐了。(原件给石)

石:(撕原件)没帐了啊,撕了。谁也不欠谁了啊。别找后帐。走了走了。回见。

杨:(跟石握手)谢谢啊!

(侯石下台)

杨:您看多好!撕一条儿,又换一条儿。条儿不条儿没关系,人侯先生讲诚信,写得多明白呀!“侯耀文借杨进明十万块,明……” 侯耀文借杨进明……侯耀文借杨进明十万块!!我俩这谁欠谁呀?侯耀文,你个骗子!!(跑下台)

说来惭愧,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胖子,真正的是装X大神,他比我低一届,跟我住在同一个宿舍里面。在他刚搬进宿舍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他不仅买了一张新的桌子,还给自己拉上了新窗帘。

这给当时每周生活费只有50块钱的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家伙很有钱,并且他每次都会把自己的头发弄成周润发赌神那样,光滑油亮,给人感觉就是特别特别的有钱,完全的富家子。可能是他有特别享受大家对于他的向往。

于是逐渐的就装X过度了,有一次他跟我们讲他家里有一柜子的三四千元的手机,当时我们都吓傻了,这人是不是富豪啊,我们那时候有机会拥有一台几百块的手机已经了不得了。

接着更夸张他跟我讲他们家里有一水池的金龙鱼和银龙鱼,这些鱼每一条都是需要几千上万块才能买得到一条小鱼苗,而且在养育的过程中有需要非常注意……

慢慢的就会发现,原来他只不过是在扯淡。后来事情揭露是这样的,在我们那个年代有一个mp3是非常酷有钱的事情,有一天发现他整天戴着耳机,以为他有MP3,想让他借过来,结果尴尬的是发现,他只是戴了耳机,没有MP3。囧,就是把收音机的线摘下来,挂在耳边,然后到处乱晃,觉得自己有MP3。

再后来发现他在偷偷的向别人借钱生活,真相逐渐浮现了……

其实小时候虚荣一点,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太过分,因为太过分的话会自己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只能依靠这些不断的谎话来弥补,后来这位的同学转学了,听说还精神分裂了,不过后来又好了。

真难过,多年后想起来曾经有过这么一位同学,也是挺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