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

女朋友 0 94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第1张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铁罐》教案范文
导读: #教案# 导语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

#教案# 导语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谦虚傲慢懦弱代价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师板书“缶”字。(出示缶的)

 (1)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

 (1)(屏幕出示陶罐)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手指屏幕,这是?

 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师指导“罐”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

 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预设点:

 (1)重点指导懦弱、轻蔑、奚落、朴素的读音

 (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

 1居住

 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

 4决定,决断

 [chù]

 1地方

 2点、部分

 3机关部门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回归文本

 1.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3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品读对话

 1(出示),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交流

 (2)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由你“对陶罐和铁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切入复习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后顺势进入对话,帮助学生更好的品读。

 2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1)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处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在朗读中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二、随堂练笔整体感悟

 1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

 出示:“陶罐()地说”

 “铁罐()地说”

 (2)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puxuewangcom』

 2出示完整对话整体感悟

 (1)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总结寓意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对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读通课本20页《北风和太阳》

 2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正视自己的()。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骄傲自大

篇二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陶罐、铁罐的实物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西藏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

 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骄傲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

 (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傲慢

 板书:傲慢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出示课件2: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轻蔑

 板书:轻蔑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 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恼怒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大度)

 师: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课件5:“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教师: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

 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教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傲慢无理,一个谦虚礼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情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非常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开始了。

 三、品读课文

 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诉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

 生:不要骄傲,要学习陶罐一样谦虚……

 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奚落这个词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嘲笑……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铁罐那么骄傲……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那我们就来逐个解决以上的问题。

 汇报: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对铁罐说了哪几句话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3铁罐奚落陶罐还有哪句呢这时候又是什么态度呢哪位同学带着轻蔑的样子来读读。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来给老师做旁白好吗师范读

 4再找找看还有哪些是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铁罐从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谁再来读读铁罐恼怒的句子。

 5铁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经到了狂妄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写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谁来模仿狂妄自大的语气来读读。

 6我们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所了解,那么陶罐的态度又如何呢学习前面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语句来读一读好吗

 7找到了吗谁愿意来告诉大家。生答。这一句能体现陶罐的什么态度呢

 8我确实不敢碰你和我不敢碰你哪一句好呢加上确实更能显出自己的态度。

 9你认为陶罐懦弱吗哪个词能证明它不懦弱。(争辩)现在请同桌互读对话,老师想请同学到台上来读。然后大家来给评评读得怎么样

 10这两只罐子的结果如何能,快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11他们最终如何呢

 四、总结

 1、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课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人与人之间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学会全面看问题。

 五、作业

 同学们联系课文,尝试着自己来编一则寓言故事。

改写为:铁罐对陶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他要把陶罐碰成碎片。

★ 分析:

这个句子属于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的类型。

改法为:冒号之前不用改,冒号引号变逗号,话中的我改成他,话里的你换人名

★ 拓展:

一、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类型有: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 :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例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例1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例2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例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例1“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例2“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 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例1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例2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例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例1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例2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4、没有代词的情况: 

例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例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二、第三人称转述的改法(重点)

冒号之前不用改,冒号引号变逗号,话中的我改成他,话里的你换人名。

冒号之前我改他,冒号引号变逗号,话里的我改成他,话里的你换人名。

冒号之前我改他,冒号引号变逗号,话里的你改成他,话里的我换人名。

1 陶罐和铁罐作文怎样写

自从这次教训以后,铁罐再也不骄傲自满了,而是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或意见。但是陶罐则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因为它被人们发现后就被送到博物馆展览,许多人都纷纷带着照相机兴高采烈地来到这里拍照。

“怎么样?铁罐,还敢瞧不起我!”铁罐傲慢地说,不瞟了铁罐一眼。

“我觉得不怎么样,我们都是给别人成心盛东西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何必争来斗去呢?再说。。”

“住嘴,谁跟你是同根生,你有什么资格和我平起平坐,”陶罐暴跳如雷,愤怒地说。

就这样谁也不理睬谁。。直到一百年后的一天。

那一天,因一场大地震使城市的高楼大厦、平楼小屋都崩塌了,人们都四散而逃。只剩下那两只“旷世珍宝”还留在那一片废墟之中,忽然陶罐醒了,惊奇地看着这个城市,它突然发现一片片铁片,想起了它——铁罐。“不,不要!”陶罐撕心裂肺地叫到,这使它大彻大悟,明白了什么叫友情,没有友情的人是那么无助,孤独,陶罐想着想着,不禁涌出了思念的泪花。

这时,奇迹出了,陶罐听到了一个声音——“陶罐兄弟,你在哪儿?”“太好了,这是铁罐的声音,他还活着!”陶罐惊讶地叫着,“我在这儿!”铁罐闻声而来,只见陶罐就在不远处,欣喜若狂地跑过去,紧紧地抱住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此,他们和睦相处,为人们作贡献。

2 陶罐和铁罐作文

希望被采纳!!!

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厨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铁的,一个是陶的。谦虚的铁罐总是让着陶罐。陶罐却自以为是,每天都扭着身子展示自己美丽的花纹。

“你有我漂亮吗?你敢和我媲美吗?你这个黑家伙。”陶罐骄傲地说。“你很漂亮,但我不想和你比美。”铁罐憨憨地回答。“你又丑又笨,离我远点!”陶罐又扭着它骄傲的身躯不屑地对铁罐说。“你别在乱动了,小心掉下去,我们只是盛东西的器皿,外表漂亮固然好,但我们更应该用心做事。”铁罐拉了拉陶罐的手。陶罐却厌恶的甩开了它。“这里只有我最漂亮。”陶罐得意地说。

这时候一群公主进来了,陶罐洋洋得意的又往外站,以显示他美丽的花纹。当她看到公主穿着华丽的服装时,它好想拥有公主那样的花裙,哪怕摸摸也好。当公主经过橱柜时,陶罐急着去摸那个花裙。只听“砰”的一声,陶罐应声而落,摔了个粉身碎骨。铁罐想拉也没拉住。

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皇宫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铁的,一只是陶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跟我去水里浸吗,铁罐子?”傲慢的陶罐问。

“不敢,陶罐兄弟。”谦虚的铁罐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没用、懦弱的丑东西!”陶罐说着,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情。作文

“我确实不敢去浸水,但并不是懦弱的。”铁罐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在水池里浸水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陶罐恼怒了,“丑陋的东西,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脱皮的,我却永远这样光洁、美观,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铁罐说,“我们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这个黑不隆咚,像块黑炭的东西在一起,我感到羞耻!”陶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让你浸水!”

铁罐不再理会陶罐,陶罐却一把推着铁罐,向水池滑去。不料,陶罐脚下一歪,两只罐子都掉到了地上,陶罐碎了,铁罐却安然无恙。

铁罐看着陶罐支离破碎的尸体,伤心地哭了。

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3 小作文续写陶罐和铁罐

过了好多年以后,人们终于挖出了陶罐和铁罐。陶罐说,朋友你终于也被挖出来了呀,可你怎么一身灰尘呀!“那是因为我生锈了呀,可我比别的罐子强多了呀,还没有坏呀”铁罐骄傲的说。我敢肯定你过不了几天就会破成碎片,而且是被我给撞坏的,铁罐带着比刚才更加轻蔑的神气说。

我是可能有一天会破的,可不是今天,因为我一条小缝都没有,所以我现在不可能破的,过了许多天后,铁罐说“求求你陶罐兄弟,我快要了。”不可能你可是那么坚固的呀,因为空气中有小小的水分,所以我会生锈而,我想要躲进你的身体里,躲避空气。陶罐同意了,可铁罐一进去就把陶罐弄碎了,可是铁罐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可是到最后它也变成了粉末去了,它前说,我终于好现了陶罐史弟的优点,如果我也学会了这个本领我就不会了。直到现在还有人在说,那堆碎片和那堆粉末是一个铁罐和一个陶罐呢!

然而陶罐和铁罐确被一个人检走了碎片,拼了起来。陶罐又变的像以前一样的精致了,可铁罐再也回不来了,陶罐也很伤心!

4 《陶罐和铁罐》续写作文

《陶罐和铁罐》续写时间在流逝,陶罐和铁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身上积满了厚厚的土。

铁罐对陶罐说:“嘿!朋友,虽然宫殿倒塌了,我们身上布满了灰尘,但我相信时间不会改变我的容貌。”陶罐不屑的看了铁罐一眼,一言不发。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到了多雨的夏天。一场暴雨过后,由于铁罐表面很光滑,雨水冲去了它身上大部分的泥土,它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

它骄傲的对旁边被泥土包裹的陶罐说:“看看我,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而你却灰头土脸的,比以前更难看。”陶罐笑笑说:“时间会证明一切。”

接下来的几个阴天,让铁罐浑身发痒,铁锈渐渐腐蚀着它的身体。当太阳出来的时候,铁罐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变得锈迹斑斑。

它看着自己满身斑点,十分懊恼的对陶罐说:“嘿!兄弟,我的日子也许不多了,原谅我的傲慢,我们做朋友吧。”被埋了只剩一只耳朵的陶罐大声说:“我并没有生你的气,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罐上的锈蚀不断扩大,形成孔洞,最终消失在泥土之中。

5 小学三年级作文仿照陶罐和铁罐写童话古事

例文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陶罐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和我比美吗?丑八怪!”陶罐傲慢地问。

“不敢,陶罐兄弟。”铁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丑陋的东西!”陶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和你比美,但不是丑陋。”铁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比美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陶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一滩水的,我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有一天晚上,国王叫臣把两个罐子拿过来。臣刚刚拿到,突然,远方传来一阵鬼叫声,臣丢下罐子,拔腿就跑。陶罐摔在

6 小学三年级作文仿照陶罐和铁罐写童话古事

例文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陶罐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你敢和我比美吗?丑八怪!”陶罐傲慢地问。

“不敢,陶罐兄弟。”铁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丑陋的东西!”陶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我确实不敢和你比美,但不是丑陋。”

铁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比美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陶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等着吧。

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一滩水的,我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有一天晚上,国王叫臣把两个罐子拿过来。

臣刚刚拿到,突然,远方传来一阵鬼叫声,臣丢下罐子,拔腿就跑。陶罐摔在。

7 作文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不少于150字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也不会生气,而是和铁罐讲道理。铁罐不听,陶罐就不再理会铁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发现了那只陶罐。掏出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pǔ)素(sù,美观。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阅读了这个故事,我心想:铁罐好骄傲啊,只看见自己的优点,而忘记了自己的缺点。陶罐又那么谦虚,看的见自己的缺点,从不外扬自己的优点,会在正确的角度看事情、解决事情。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记得我和小伙伴比赛,可是还没比完,她就说她厉害,我很不服气,说:“如果还没比就说是你厉害,那么,我可以说我比你厉害啊!”就这样,我们吵架了。事情过后,我心想:是我不对,想起陶罐和铁罐中的陶罐,铁罐都那样侮辱他,小伙伴有没有侮辱我,我何必再生气呢!然后,我去找她,向她道歉,她说:没关系,是我不好,以后不会再和你吵架了!”

如果我们都像陶罐那样谦虚,那彼此之间,还会吵架吗?我们只要学会将心比心,那么,世界将海阔天空。

8 作文

[作文 -陶罐与铁罐] 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之下,铁罐终于被人们找到了,铁罐和陶罐一起被送到了博物馆内,天天都有人来参观他们,他们觉得很快乐,但是,铁罐和陶罐在这几天内并没有说过一句话,他们都不敢开口,作文 -陶罐与铁罐。终于,铁罐忍不住了,吞吞吐吐的说:陶罐,我……想对你说。陶罐说:你说吧!铁罐说:我以前真不该那样说你,你会原谅我吗?陶罐说: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他干什么?铁罐说:那我们做好朋友吧!陶罐说:好啊,我求之不得呢!从此,陶罐和铁罐就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天,博物馆地震了,房屋都倒塌了,泥土把陶罐和铁罐淹没了,铁罐从泥土中钻了出来,叫道:陶罐兄弟,你在吗?这时,有一个声音:铁罐兄弟,我在这儿呢!陶罐也钻出了泥土,说:铁罐兄弟,你看,我在这儿呢!铁罐激动地说:我还以为……还以为……你那个了呢!陶罐说:你个傻瓜,我们要永远在一起的呀!我不可能离开你的!说完,陶罐和铁罐紧紧相拥,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永远也不分开!!!声音在天空中久久回荡……

江西赣州赣县城关小学四{13}班四年级: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