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易经》包含了五大学问:理、象、数、变、通。理是哲学的,象数是科学的,变通是机,这都要知道。通变跟变通不同啊!通变是要能够先通达了变通的道理,再去领导变,那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人知道未来是怎么变的,要当它还没有变的时候,先领导它来变。第二等人
《易经》包含了五大学问:理、象、数、变、通。理是哲学的,象数是科学的,变通是机,这都要知道。
通变跟变通不同啊!通变是要能够先通达了变通的道理,再去领导变,那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人知道未来是怎么变的,要当它还没有变的时候,先领导它来变。第二等人是应变,社会开始变了,便把握机会来改变,这就是应变。
宇宙万事一定要变,在将变未变之间,把握住这个机会,因势利导,才是第一等智慧。这就叫“通变之谓事”。
“不出户庭”, 《易经》上表面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脚不踏出大门,实际上是说我们的思想,不要去到台阶外面,以免出毛病。所谓祸从口出,爱讲话的人是非就多。因此孔子这几句话,便成了我们的名言。
“君不密则失臣”
“雷风相薄”,震卦是雷,巽卦是风。风就是大气层,大气层摩擦就变成雷电。雷电消散,又变成大气层,就是“雷风相薄”的意思。薄并不是厚薄的薄,是互相在矛盾、在融化,这种情形就叫薄。
先天卦是九,后天卦是十;先天讲体(本体),后天讲用;先天卦是根本,后天卦是起用。真正要讲用法,要用后天文王卦的数,非常灵,这是个秘诀。
《易经》、老庄被人用得偏的时候,就是法治的思想;用得宽大的时候,就是儒家的仁治思想。教育的原理也是这样。我经常说,我是主张用体罚的。体罚有什么不对?差不多该用的时候就用。
中国文化讲因果是三世的,这一代,上一代,后一代,是直线的。印度文化讲因果是横线的,是讲个人的,前一生,这一生,下一生。所以印度的文化进来之后,就和中国的文化结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十字架,成了中国因果报应的学说基础。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
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见
乾卦终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
2 易经全文
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
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
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
无誉。」 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
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
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坤卦终
《易经》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
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 = 辶 + 颤 -页
屯卦终
《易经》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
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
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蒙卦终
《易经》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
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3 易经全文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 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需卦终
《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
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 = 上般 下革
讼卦终
《易经》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师卦终
《易经》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
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比卦终
《易经》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 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
亨。 密云不雨,尚往也。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
4 易经全文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 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小畜卦终
《易经》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履:履虎尾,不□①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①人,亨。刚中正,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①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①人之凶;
位不当也。 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②□②终吉。
象曰:□②□②终吉,志行也。
九五:□③履,贞厉。
象曰:□③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① = 口 + 至
□② = 上朔 + 下心
□③ = 炔 - 火
履卦终
《易经》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
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
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泰卦终
《易经》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
而外君子。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卦终
《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唯君子为
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5 易经全文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 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同人卦终
《易经》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
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终
《易经》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
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
不可□①,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②谦。
象曰:无不利,□②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 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① = 足 + 俞
□② = 扌+为
谦卦终
《易经》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
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
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 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 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 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豫卦终
《易经》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
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 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笤唬烘谟诩危��晃徽�幸病/p>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 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6 易经全文
随卦终
《易经》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
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蛊卦终
《易经》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临卦终
《易经》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
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
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 = 禺 + 页
观卦终
《易经》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噬嗑:亨。 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
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初九:履校灭趾,无咎。
象曰:履校灭趾,不行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九四:噬乾□,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 = 月 + 姊 - 女
噬嗑卦终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贲:亨。 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
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遇医平台张释心女士讲义整理)
乾卦第三爻爻辞: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爻辞释义:乾乾:本是指太阳的运行不止,在这里比喻君子勤勉不懈。惕:有敬的意思,小心谨慎,夕惕若:是说晚上也要保持警觉的样子。厉:是指危险。咎:是指灾害。历无咎:是说时刻保持警惕,这样虽然存在着危险,但是不会造成灾难。
本爻辞的意思是:君子整天自强不息,勤勉不懈,晚上还时刻保持警觉。这样虽然会存在着危险,但是不会造成灾难。
乾卦第三爻爻辞: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人生启示
九三是阳爻,也称为刚爻,在《易经》的用例之中,刚爻为君子,柔爻为小人。《系辞》中说: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本爻也是处于“多凶"之中。《文言》之中这样解释此爻:九三本身过刚,做亊又不适中,成了上不挨天,下不挨地的人,所以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根据变化了的时亊而随时加以警惕,这样做,即使遇到危险,也不会有灾难的发生。
从卦象上看,九三位于下卦,无法确知下—步的进展,唯有本者乾卦的精神,日夜精进。虽然从初九和九二的发展来看,阳气是呈增长趋势的,由“潜龙勿用”到“见龙在田”,按照这个趋势,阳气应该逐渐上升,但是,亊情发展并不是如此简单,事情并不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不过如果保持勤勉和警惕,即使有危险,也不会造成灾难。
“九三”这个位置,位于下卦的结束,而且乾卦之中,从前面两卦的趋势来看,正处于阳气上升阶段,但是由于在下卦,以前虽还不明朗,甚至可以说是前途未卜。所以要保持一种勤奋而警觉的心理状态,也是亊功上正在进取以求成就者要经历的一个心理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和刚刚毕业的学生有些相像,刚刚学业有成,自信满满,但是,社会是一个江湖,是否能在这里做出一番天地还是未知数。进入社会中遇到的困难,远超出在学校时单纯的想像,会发现有许多前所未知的困难。
从人的一生来看,本爻所代表的时期应该是35-45岁左右,这个时期人生事业处于不上不下、压力最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可能就会半途而废了。占得此爻的人,首先要看淸自己所处的阶段,然后,使自己保持危机感。白天专心做好自己的亊,到了晚上,应该认真地反省自己的一天的行为,发现有错误,立即改正。这样虽然看似有危险,但是因为以善补过,一般不会造成什么过失。从亊的职业使自己整天不得安宁,要经常思考或到处奔波,可是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对上司恭敬,对工作负责,以至于把白天做不完的工作带回家里,晚上自己来加班。有一种危机感,担心失业,为完不成上级交待的任务而忧虑。只要你保持这种危机感,并勤奋地去做,即使公司裁员,你也可能躲过此劫。占得此爻者,假如在恋爱中,如果说初九代表的是你偷偷地萌生了爱意,九二是指两个人已经相互表达了自己,处在刚开始恋爱的高度兴奋和愉悦中,九三便是恋爱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相爱容易相处难”的时刻。君子在上古与中古时期是代表统治阶级的贵族阶层,当时的书籍都是给这些人看的。而现在时代不同了,每个想发展自己而有所追求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君子。当然道德上也得过关才行。这个九三爻处于内卦中爻的上面,阳爻居奇位,虽然得位但不得中,所以不是很吉利。打个比方说就是没有实权但官位却比有实权的人高,处于这种地位,当然是很不利的了。所以要想没有灾难,就得谨小慎微才行。这就好比刚从羡里出来的周文王,他上面有纣王,下面有诸侯。自己的行为如果受到纣王的猜忌,则又要大难临头;自己的行为如果引起诸侯不满,诸侯会在纣王面前说坏话,那么也会有凶险。所以这一爻辞是告诫人们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要大大方方,兢兢业业,自强不息地做事,但每天晚上(也就是暗地里)要对自己的每一步做好规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把各种不利的因素都要考虑周全。只有这样,才能没有灾难。在现实生活中,处于这种境地的人是很多的。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将内心的感受流露于外表,这样是很不明智的,做任何事都要有备才能无患。
乾卦第四爻爻辞: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本爻辞的意思是:龙或跃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渊,只要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前进,就不会有错误。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此爻给人的启示是:进退有据。
从卦象上看,九四开始进入上卦,属于阳爻居于柔位,失位,显得不够安稳,所以卦辞中出现了“或”,并不确定。但是,这种不确定,或上或潜,由于是配合时位而变,反而是正确的表现,所以没有过错。在乾卦之中,前几爻是指龙要隐忍、精进,到了第四爻,进入了上卦,“龙"主观上觉得自己的力量积聚得可以了,因此有时就跃跃欲试,想一试身手。但是,因为情况并不是十分有利,因为九四处于阳气曲折发展、上升的时期,阳气没有强大到足可以战胜阴气的程度,所以九四虽然想蠢蠢欲动,但是要把握好情况,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
《系辞》中指出“四多惧”,第四爻象征着恐惧。因为四爻离君主之尊的五爻太近,离君位(当权者)近者,必得恭敬谨惧。所以若是从业了,必须要保持谨愤的态度,不可在领导面前过于表现其表现就是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及时为领导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符合世情的、好的施政方案,供领导选用。对领导要采取谦恭顺从的态度,以免惹得麻烦。
处于此爻之中,做亊一定要给自己留后路,正如有车族一定要准备好备胎一样。如果想做某件事,一定要想到:如果失败了,我该怎么做。不论成或败,都要给自己准备好根据地,留好退路,不可做破釜沉舟式的孤注一掷的行为。我们知道,当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如果位于九四一爻,你是没有项羽这种运气的,所以不要这么做,要留一条退路,以备日后卷土重来。
九四爻阳爻而处于阴位,是不得位;但其处干三才中的“人上”之位,其位于“九五”之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位。可是伴君如伴虎,阳爻处于这种位置是不吉的。所以有“或”,“或”便是“惑”的意思,也就是说该怎么办呢只有“跃”和“渊”才是解决的办法。跃者,便是来到九五的位置上;渊者,便是重新回到初九的位置上,即“狡兔死,走狗烹;鸟飞尽,良弓藏”,不得不“功成身退”。而一直处在九四的位置上,就凶险了。
这一爻就好比武王举兵盟津。文王去世后,武王继位,在姜子牙的配合下,四处征战,后来发展成当时最大的诸侯国。殷商三分之二的天下都是武王管辖的。处于这种情形,就是武王再给纣王送多少礼,纣王也会明白心腹大患便是武王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出路,要么推翻殷纣,要么交出土地,开始归隐保全。武王是怎么做的呢武王采取了“跃”。武王九年,太公辅佐周武王在盟津举行了一次军事大检阅,对商纣政权进行试探性进攻。在此次战斗中,武王故意不称王,而自称太子发文并说是“奉文王以伐”,以鼓舞士气,其实,文王早就死了。这是姜太公的安排,以德高望重的文王之名号令诸侯。大军出发时由师尚父姜太公为三军统帅,他左手持黄金钺,右手拿白旗,向三军庄严地发布命令说“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揖,后至者斩!”(意思是苍兕呀,苍兕,整顿好你们各自统帅的队伍,准备好渡河用的船只,如果有谁故意迟到,就把他立即斩首示众!)一路上军纪严整,号令森严,大军直奔盟津而来。行军途中,每到一处,无不受到士民欢迎。周武王乘船渡河,看到舟揖整齐,卒伍士气高昂,心里非常高兴。船行至中流,有一条白色的大鱼跳入船中。为了鼓舞士气,武王指着那条大鱼宣布说:“殷人崇尚白色,这是殷人要自取灭亡的象征!”过河宿营,忽然一颗红色的流星划破长空,声音震天动地,更增加了战前悲壮、森严的气氛。传说中的这些吉祥征兆大大振作了士气,鼓舞了军心,在太公的直接指挥和带领下,兵至盟津,得到八百诸侯的响应,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讨伐商纣。但武王和太公认为目前还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于是暂时撤军还朝。武王的这次战于盟津,无异于宣布了独立。这就是“跃”。两年后,武王在姜子牙的帮助下终于一举推翻了殷商王朝,建立了西周。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人采取了“渊”,为什么呢因为力量还不够。比如范蠡与文仲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范蠡以“鸟飞尽,良弓藏”的话来劝大夫文仲不要贪图富贵享乐,应该归隐保全。结果文仲不听,最后被越王赐死。范蠡则与西施一起归隐于五湖之中,躲过了杀身之祸。
所以说四爻这个位置,阴爻尚可,如果是阳爻则必须选择“跃”或“渊”。为什么阴爻可以呢因为阴爻主静,小人之道也,没有大作为,没有大想法,不会引起九五之尊的猜忌。
乾卦第五爻,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本爻辞的意思是:龙飞翔在天空,利于出现大人。
乾卦第五爻,从卦象上看,九五属于阳爻居于刚位,五爻是君主之位,是整个卦中最高领导之位。纵观从初九、九二、九三、九四,到九五这里,表达了事情发展的一个过程,龙所象征的阳气经过与阴气的一番抗争,终于飞上天空,像正午的阳光一样普照大地,万物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好运气正如日天。
《象》中这样解释本爻:“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这里指出:“龙飞翔在天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如果从个人的发展来讲,九五这一爻好比一个有才能的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迎来了大展宏图的机会。本人登上了高位,可以大有一番作为了。占得此爻,表示事业蒸蒸日上,人生得意,运势非常好。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占得此卦,可能表示国家将在出现重大事件,举行盛大的活动,国家首脑会亲临现场。
虽然经过长期的隐忍,自己一直畏首畏尾,但是经过一番拼搏,终于迎来了施展抱负的时机,你只要去行动就会有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经过这段时间之后,你就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当然,记住,要谨慎利用这种大好形势,不可表现
得过度,做事的话也不可把事业扩展得过大,否则,就会出现后患。这时同样需要有高明的人指点,不可因为一时顺利而目中无人。九五之尊,便是君王的位置,在天地人三才中此为天道,所以有龙飞于天之象。而位在九五的君王还要见大人物吗?是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君王之上仍然有大人物存在,是谁呢?按古代来说,便是天上的神,得祭祀祖先及天上的神灵了。而按现在的思维理解,应该是百姓中有能力辅佐天下的人。
九五之君位,不单指君王之位,也代表事物发展到最完美的阶段。比如当我们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时,都可以说是来到了人生的九五之位。而在古代,一个人建立功业之后,要祭袓,把这一喜讯告诉祖先,并且要祭神以求保佑,另外还要建立一个家谱。为什么要建谱呢?因为有地位有钱了,妻子多了,后代也就多了,所以立个家谱,以便承传家族的丰功伟业。并且,这也是家史的一部分。这一爻就相当于武王伐纣成功之时。武王战于盟津之后的第二年,打响了灭纣兴周的战役。当时武王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姜子牙精选了兵车300辆,勇士3000人,甲士无数,一路浩浩荡荡向朝歌进发,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武王顺利地灭掉殷商王朝后,便开始登基为天子,祭祀先祖,分封各路诸侯及有功的谋士。于是出现了一个注重礼制的新的奴隶制国家。而周国的礼教(即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则在孔子的宣传下,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
这里面用的数字为3,3是多数的意思。
乾卦第六爻,爻辞:上九:亢龙,有悔。
爻辞释义
亢:含极、高之意。
本爻辞的意思是:龙飞得过高,会有灾祸或后悔之事。
乾卦第六爻从卦象上看,此爻处于上九的位序,身居全卦最上一爻,阳爻处于柔位,属于失位,所以情况对其很不利。“亢龙”是说龙飞得太高了,阳气盛到了极点。物极必反,阳极则衰,如日中则侧,不可能长久下去。
《文言》中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这段话的意思说:“亢”的含义,是指只知道前进,却不懂得后退;只知道生存,却不知道还有死亡;只知道得到东西,却不知道还有丧失的时候;看来唯有圣人才知道这一切。知道进退生存的道理,就会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不失正道原则,这岂不是唯有圣人才能做到吗?
《象》中这样说道:“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这里指出:龙飞得过高,会有灾祸或后悔之事”,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有些人经过一翻拼搏和努力,达到高位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小人得志便猖狂的情况,自视甚高,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了。生意人把摊子铺得很大,盲目扩大生意,办连锁,结果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根本顾及不过来。当官的则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甚至开始灯红酒绿,贪污受贿了,这样就会失去民心,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穷途末路灾祸就会逐渐降临。
占得此卦的人,注意不要小人得志,要知道飞得越高,越要稳住,不然会摔得越狠。要注意官司上的事。同时本人及长辈也要注意口舌之争以及打斗之事的发生。还要防范失去所拥有的事物,可能是权力、学业等,也可能是房屋、手机、电脑等。在身体方面要注意头痛、头伤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疾病。
上九:亢龙有悔。这句经文告诫我们,凡事不可以过、极,就像人不能吃得过饱,追求功名不可以知进忘退,做什么事情,太过分便不会吉祥。
阳九为六爻的最上层,由于阳升阴降,所以在这一位置的阳无法下降为九五之位,于是就会发生后悔的事情。就好比君王已经把位子传给了太子,结果自己没权利了,于是开始后悔了。
关于乾卦六爻的另一种解释为卦气说。因为乾卦为阳卦,所以它六爻的变化反映着阳气由衰至盛的过程。初九时一阳始生,相当于复卦;九二时二阳出现,相当于临卦;九三时三阳出现,相当于泰卦;九四时四阳出现,相当于大壮;九五时五阳出现,相当于夬卦;上九时六爻纯阳,相当于乾卦,所以到上九时物极必反,开始阳极阴生。总之这一爻告诫我们的是做事不要知进忘退,这样才会吉祥。“知进忘退”并非只进不退,而是没有考虑好退路,到后来被逼迫而退,就只能后悔了。其实,处在九五之尊之时,便应当居安思危,做好以后的打算,才不至于以后“悔之晚矣”。
乾卦用九,爻辞: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爻辞释义用九:“用”指通、全部。“九”代表阳爻,“用九”就是说乾卦全部是阳爻,也是乾卦的别名。
乾卦用九的启示,我们现在一提到“群龙无首”,就是指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事实上,有些情况并非如此,在一群龙里没有首领,大家都是平等的,表示的是一种和平、和谐的状态。但是,这种和谐需要每条龙都具有团队精神,志同道合。如果缺乏团队精神,各自为政,那么就会出现混乱局面,那样对大局不利,对自己也没有益处。
《象》中这样解释本爻:“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这里指出:“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用九这一卦之中,全部是阳爻,个个性格刚健无私,虽然有得位和失位的差异,但是志同道合,所以虽然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没有领导者,但是他们照样自觉努力地工作,互不侵犯,和谐共济,所以呈现出吉祥的局面。群龙无首怎么会吉祥呢?尽管没有首领,但每条龙都各尽其职,做好了自己分内的事。这当然吉祥了。这是统治者最高明的统治方法,其实也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你想,在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平等互助,谁也不侵害谁,这不是很好吗?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天子这个总盟主呢?因为诸侯国之间经常会有争端和战争,那么谁来主持公道?只有大家推出一个盟主了,而这个盟主还必须得强盛,谁不听话就能把谁打败才行。这就是“首”的作用。由此可见“首领”的出现,应该说是时代的悲哀。但已经是这样一个时代了,毕竟是私有制社会。那么首领该怎样去做呢?如果以阳刚之道用武力使下属屈服,是不能使人们完全信服的;可是如果以阴柔之道统领众臣,又无法起到切实的效果。那怎“用九”是乾卦中独有的断语,全爻都是“老阳”,必然向阴转化,此时应从初爻开始,冷静分析各爻变化,善加运用,不被变化约束,才能用九而不被九所用。一群巨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平等相处和谐共济,这样当然不会凶险,大吉大利。
所以周朝以礼乐治国。礼制使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自然可以维护好社会秩序。人人都懂得礼,人人都遵守礼,那么首领也就不用今天用武力抗击反叛的诸侯,明天用好言语劝慰刚被欺负的诸侯了。这样,自然也就显不出首领的地位了,而首领却仍然存在,只是不显,这种社会当然会吉祥了。这就好比一群工人在工地上做工,工头和大家干得都很好,其实里面有一个工头,可是外人却看不出,大家在一起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怎么能会不吉祥呢?
四象(太阴、太阳、少阳、少阴)中,各取一个阴一个阳,进行阴阳、阳阳、阴阴配对,例如,取太阳、太阴,则得到:(太阳太阴、太阴太阴、太阳太阳)或(太阴太阳、太阴太阴、太阳太阳),
若阴阳中,阳在前、阴在后,以实线表示,阴在前阳在后以虚线表示
阴阴中,2个太阴以实线表示,2个少阴以虚线表示
阳阳中,2个太阳以实线表示,2个太阴以虚线表示
则我们得到的是乾卦与兑卦,依此类推,总共有8个组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2个规律,
第一,每一个卦象(即每一个事物)都是3阴3阳组成的,阴阳总和是对等的,每一个再微小的粒子,在整体上都是阴阳平衡的,宇宙可以允许局部的不平衡,但是这几个不平衡的局部,一定构成了一个整体,并且这个整体一定是平衡的
第二,每一个卦象(即每一个事物)都是由两个特定的阴阳(仅有2个),穷尽他们的所有组合形式(阳阳、阴阴、阴阳)而构成的,可以说,宇宙就处在不断穷尽自己所有可能性的过程中,小到每个粒子,大到整个宇宙都是一样的运行原理
如果说阴阳为物质,阴阴为暗物质,阳阳为反物质,则每一个物质,都有制衡它的暗物质和反物质,它们构成一个循环和整体,人类的视野目前还太狭隘
假设以上结论成立,那么中国的五行,因为研究的是阴阳的变化,所以只在物质界适用。
易经书籍、易经摆件和易经文化衍生品。
1、易经书籍:可以送一本精装版的易经书籍,作为结婚礼物送给新人,以表达对他们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
2、易经摆件: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易经的摆件,如易经八卦图案的书签、易经八卦图案的挂饰等,给新人送上祝福和吉祥之意。
3、易经文化衍生品:如易经卜卦牌、易经折扇、易经雕刻工艺品等,都可以作为结婚礼物赠送给新人,以表达对他们美满幸福的祝福。
个人领导力的发展,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处于易经里的管理艺术哪个状态,潜龙,显龙,惕龙,跃龙,飞龙还是亢龙?这样才能明确行动的方针和重点。易经里面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卦辞,这些卦里面的线叫爻辞,每一个卦辞和爻辞都有它一定的意义,研究易经里的管理艺术就是要研究它的卦辞和爻辞。乾卦中的领导素质:乾的卦辞很简单,就是这四个字:元、亨、利、贞。这四个字是领导素质的一个很好的概括。元:元者,始也。元就是一种创始的能力。一个领导、一个领袖必须要有创造的能力,考验一个人具不具备领袖的素质,最重要的尺寸就是考验他能够不能够开创,能不能够革新,能不能把旧的去掉,开创一些新的东西出来。开创的东西可以是新的概念,可以是新的思维,可以是新的理想,也可以是新的格局,或者是推陈出新的管理方法。如果一个领袖能够有这些创新的东西的话,他就具备了元的素质。亨:亨者,通也。领导者有了创新能力就可以干事了,但是要干事的话中间的阻碍非常多。你有好的概念、好的思维、好的想法,你要落实的话首先得把概念卖出去,要去影响别人,要制造很多条件把这个概念加以落实。这种执行和控制的能力,就是亨的能力。对于领导者、企业家而言,空有元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亨的能力。比如项羽和刘邦,两人元的能力都差不多,双方都可以揭竿而起。但是在亨方面项羽就比刘邦差很多,他的执行能力、控制能力比较差,不仅不能够控制整个局面,甚至连自己的脾气跟情绪都没有办法控制好,那怎么能亨通呢?刘邦的亨比较强,有办法把中间的阻碍打掉,拿捏轻重,掌握缓急。他清楚哪一个东西必须现在做,哪一些东西可以以后做,哪一些东西可以授权给别人做,哪一些东西必须亲自做,通过这些手段逐渐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利:利者,和也。古汉语里,利不是指利益。利代表和,是一种协调能力,一种凝聚人心的能力,是一种领袖所必需的感召力。和的关键在于,让团队里面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这时候员工的积极性特别强,潜能也容易发挥出来。***可以学学刘邦,刘邦什么都不行,但是他却可以把所有人的能力都用尽。相反,如果一个老板太强,给员工定下很多标杆,每个人都向老板看齐,这样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作用不大,整个团队的效力反而会下降。和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和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支持和拥护。诸葛亮为什么要对刘备鞠躬尽瘁?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到被赏识、被重视。另外就是刘备放手让他干,所以诸葛亮非常有充实感。当然,授权的基础是双方都要有共同的理想。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拿出地图说孙权这么干,曹操这么干,我们就这么干。刘备说我买你的远景,于是双方就一拍即合。刘备为诸葛亮做了四件事,远景、授权、信任、重视,所以诸葛亮就对他鞠躬尽瘁。所以,如果***能够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又能够重视别人的存在,又能够授权,又能够信任下属的话,整个团队就会组建的非常好。贞:贞者,正也。这是要求领导者为人要正直,对理想要坚持与忠诚,能够承受暂时的困难和失败。一个领导必须对理想要坚持要忠诚,如果理想经常有变化的话,就是所谓的小人恒立志,最终是一事无成。在贞这一方面,刘邦比项羽强得多。刘邦对目标执著,一时的失利打不倒他。而项羽的理想经常在变,对理想的坚持度和忠诚度不够。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