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特征篇】 第一课:敢爱敢恨的焦虑型人格

梦境 0 161

【依恋特征篇】 第一课:敢爱敢恨的焦虑型人格,第1张

【依恋特征篇】 第一课:敢爱敢恨的焦虑型人格 【依恋特征篇】 第一课:敢爱敢恨的焦虑型人格,第1张 依恋风格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依次是焦虑型、回避型、安全型。这一篇,我们重点了解,这三种类型的人格,他们在亲密关系中通常有哪些典型的行为?这些行为又是为什么形成的?这三种人格里面,我们应该向哪一种人格类型学习?第一种依恋风格是焦虑型。焦虑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经常会“莫名”的陷入极端的焦虑。这种焦虑的感觉就像是被很多蚂蚁咬一样,很难受,浑身不对劲。也因为这过量的焦虑,让焦虑型的人更加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比如说拼命的打恋人的电话、拉黑了又放出来、借着分手获得关注、想联系你,但是你回复她她又不理你,这一系列比较作和反常的行为,通常都是焦虑型人士具有的。那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形成这种过度焦虑的,到底是大脑里面的什么机制呢?(一)形成焦虑的大脑机制——高涨型依恋系统在不同的依恋风格下,我们有一个叫依恋系统的大脑区域。依恋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确定依恋对象是否仍然安好,并且没有离开自己。而焦虑型依恋风格是高涨型的依恋系统,顾名思义,则是依恋系统像情绪高涨那样,被过分触发与放大,非常躁动。1、高涨型依恋系统的大脑运作机制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焦虑型人士在恋爱里面,面对一些对方不正常的行为时,他感觉到了这段恋爱可能有威胁,比如说对方一夜没有回来,登录对方的淘宝账号发现了买避孕套,对方不回复你的消息和电话,等等,这时候呢,焦虑型人士的大脑里面,有些区域的活动,会变得跟平常不一样。具体的不一样体现在,大脑里面负责管理情绪的区域是弱化了,也就是焦虑型的人更难以管理情绪;同时呢,大脑里面负责控制情感连接的区域则是明显增强了,也就是焦虑型的人就会非常想要跟依恋对象建立联系,并且保持亲密,以此来确定自己的恋情是安全的。因此,当焦虑型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激活的时候,焦虑型就会引发我们常常见到的很多行为,在别人看来,就没有办法去理解。但其实,这都是大脑某些区域活跃的结果。这些行为就包括,更想跟恋人保持联系、更想跟恋人发生身体接触、焦虑情绪更难以平复、对于分手更加容易歇斯底里、严重的甚至会有一些自残的行为。那么当亲爱的你,无论是本身就是焦虑型,还是恋人是焦虑型,还是朋友是焦虑型,听到这里,你就要明白,焦虑型的人士在亲密关系中有这些近似疯狂、不可思议的行为,其实并不是有意而为之。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了,这就是因为他们大脑存在这样的机制,让自己的情绪管理不正常,同时又特别想着对方。所以你就会发现,焦虑型的人会在恋爱中极其没有安全感,就是这个原因。2、依恋系统高涨的目标是与依恋对象在一起,并保持亲密行为。那么,当焦虑型人士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激活的时候,怎么样才可以平复焦虑的情绪呢?心理学研究发现,焦虑型的依恋系统被激活,其目标就是为了跟依恋对象在一起,并且保持亲密行为。因此,这个时候,焦虑型想要平复情绪,就必须要自己的恋人的帮助,要恋人回复我们的消息,跟我们表达爱意,主动安抚我们的内心,并且是跟自己有亲密的性行为。这个时候焦虑型人士就会平静下来,因为她们感觉到恋情不再受到威胁了。那也正是因为这个目标呢,焦虑型人士的很多行为,包括我们刚说的歇斯底里,拼命打电话,其实都是指向这个目的,就是与恋人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连接。那一天没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始终都是会焦虑着,那种感觉就像你屁股坐在一张插满针的毯子上一样,非常难受,浑身不对劲。3、依恋系统不仅影响亲密关系。当焦虑型人士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触发时,他们会变得小心敏感、对细节十分在意,容易激动,并且常常会去猜忌、怀疑这些细节,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焦虑被异常放大。那,也因此呢,焦虑型人士一旦感情不顺利,就会一直保持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没有办法平复下来心情,因此他们亲密关系以外的生活,包括工作、包括睡眠、包括自己的娱乐活动,都会受到牵连。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对于焦虑型人士来说,有一段健康、稳定的恋情,其重要性是排在首位的。只有有了这个,焦虑型人士才能很好的在其他方面去积极努力、心态平和。因此我们通常看到焦虑型人士在分手后,非常坚定地想要修复对方,很多人会觉得没法理解,但其实这正好就是他们的核心需求。因为这个需求如果没有满足,她们其他的生活,也会处在极其焦虑的状态中。除此之外呢,对于分手之后不好修复的情况,焦虑型人士也应该明白,能够让你好起来的方法,就只有你重新找到一个适合你、给到你足够的亲密感和安全感的恋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型人士一定要鼓起勇气来寻找你的下一段恋情。很多案例都表示,只要焦虑型找到了合适自己的恋人,他们自身会是一个完美的情人,因为他们非常善于在亲密关系中提供情绪价值,换而言之,也就是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不会变的无趣、一根筋。(二)焦虑型人士的行为特征那焦虑型人士,在亲密关系中,有哪些具体的行为特征呢?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行为特征时,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改善一些对我们的感情有破坏作用的行为,从而慢慢转变为安全型人格。1、渴望与依恋对象的情感与身体的连接高涨型依恋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达成与依恋对象在情感及身体上的连接。具体的行为表现有:(1)时刻想念依恋对象,焦虑情绪覆盖,无法专心致志地工作、学习、生活。(2)放大依恋对象的好处,忽略他们的坏处(3)在夸大依恋对象的同时,贬低自己,过分自卑(4)非常缺乏安全感,非常焦虑,唯有联系依恋对象才能减轻焦虑感,提升 安全感(5)放大依恋对象的特别性与唯一性(6)不愿意分手,即便委屈自己,也要挽留依恋对象。当我们渴望与依恋对象的连接时,只要依恋对象回复了焦虑型人士,这种难受的焦虑就会减轻,或者解除。因此,如果你的恋人是焦虑型人士,你需要做的是尽快回复恋人的情感需求,有的时候你的一个小小的回复,就能让焦虑型人士平静下来,反之,他就会万分难受,被焦虑侵蚀、痛苦好长时间,并且会浪费时间,完全没法做别的事情。2、采取防御行为焦虑型人士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极度敏感,曾经有心理学家以实验的方式,证明了焦虑型人士比其他依恋风格人士更为敏锐,这表现在爱情、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表现在亲密关系中,焦虑型人士总是能捕捉恋情中的细节变化,并且非常擅长于察觉恋人情绪的改变,哪怕只是微小的情绪变化,他们也能立刻感受到。而其他类型的依恋风格,则无法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变化,不如焦虑型人士敏感。与此同时,当他们感受到恋人情绪变化时,他们还会做一件事:猜测恋人情绪,及情绪所引发的行为,以及背后的动机、态度。特别是当他们无法与依恋对象取得实时的联系时,他们更会去猜测恋人此刻在干什么、他是什么意思,这种猜疑会加剧焦虑感,并且对自身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最终会对恋情产生绝望心理。当焦虑型人士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触发时,他们会采取一系列的防御行为。这些防御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尽快地与依恋对象取得联系,通过旁敲侧击地吸引依恋对象的关注与重视,来达成这一目的。这一系列的防御行为包括:(1)疯狂地联系恋人。疯狂地联系恋人可体现为在短期内频繁地打电话、发消息、或者亲自出发去寻找对方,并且非常焦虑地等待对方的答复,如坐针毡,产生如履薄冰的内心感受,此时焦虑、恐惧与伤心一起叠加。(2)退缩与故作冷淡。一言不发,不回应对方的回复,故意刺激对方,让对方感到危机。(3)衡量得失。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计较、衡量得失,比如,如果恋人4小时候才回你电话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