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从爱自己开始---我对叙事的爱

从小,身为长女,被父母教育,要照顾弟弟,要照顾家。上了学之后,又被老师灌输,要爱集体,爱班级。结婚后,被社会熏染,要爱护家庭,爱丈夫,孝敬公婆。唯独没有人告诉我,要爱自己。爱自己被社会看成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因为大家都不会提倡爱自己,而你去这样做的时候,被人误会你不合群,大家也都会排挤你,不理解你。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就是这样,以为周围的人都开心了,我就会开心。属于利他型人格,但是我自己独处时又有些难过。我很想知道,这份难过是哪里来的呢?记得有一次聚会,
让我重新面对这个问题。大家同事一起畅谈近期
自己的开心的事情。我表达了说,我现在很开心的是,我能把家人都照顾的好,大家都很开心,而且我自己还能偶尔偷偷的去逛逛街。觉得就已经是很开心的事情了。然而,有个同事就反问到,为什么逛街需要偷偷的去呢? 想去不可以光明正大的去么?有什么害怕的呢?我一下陷入了深思当中。难道我担心被家人发现我去逛街不太好,她们会觉得我去犒劳自己而没有陪她们是不能接受的?这让我很触动,生活中的点滴反思,可能就是你成长的关键点。我回家后,一个人摊在床上,脑子却在不停的飞驰中,从
我的记忆库中,寻找我自己内心的答案。我的成长经历中,很少去关注自己的需要,很少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以致后来都忘记了自己的需要。后来接触了叙事治疗,让我去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质疑,爱集体就不能先爱自己么?我很尊重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些是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传承。那是的文化是当时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的。也许我们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的解读没有体会到需要去爱自己。叙事对主流论述的质疑和冲击,让我不断的与自己对视。看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情绪反应,以及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由文化的质疑到权威的质疑,让我又有了新的不同体会。以前,我父母常教导我,要做听话的好女儿,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要多听长辈的话。在接触心理学以前,我一直都赞同这样的道理,因为我知道,父母都是为子女好,都为下一辈着想。我如果忤逆他们就是不孝顺,我害怕别人说我不孝顺,因为那样会让我觉得可耻而不能接受。但现在,我会更理性去理解父母的教导,我接纳他们对我的爱,但对于我自己如何去生活和经营人生,我有适合我自己的方法和原则。我知道这种质疑也许可以不用反叛来对待,但我会适度的进行调整。以便更好的让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都能兼顾,这样才是我所要的和期待的。所以,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用心理学的思维去尝试,尝试过后,你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东西,很多有力量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看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也很喜欢在叙事里的对生命可能性的理解,让我看到,如果你愿意去看到和改变,就会有很多种可能性出现。我们的人生旅程就像坐一辆巴士,巴士会经过不同的站点,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站点停留一会,你是否在这个站点上体会到生命的收获,由你自己决定。在旅程中,如果你没有很好的爱自己,在每个站点都去照顾他人,那样你的旅程相信会非常辛苦而无暇去欣赏美景。活着当下的生活中,去好好的爱自己,你会发现,原来爱自己后,真的会很不一样。会发现原来生命可以这样多彩多姿,充满无限的可能,这才是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