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她妈妈让我送个蛋糕给小朋友,我不想送怎么回复?

妈妈 0 22

小孩她妈妈让我送个蛋糕给小朋友,我不想送怎么回复?,第1张

小孩她妈妈让我送个蛋糕给小朋友,我不想送怎么回复?
导读:如果你不想送蛋糕给小孩,那么你可以委婉地回答说:“很抱歉,我这里现在不太方便,希望理解。”如果你不想表露你对小孩有意见,可以反问一句“让我送蛋糕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根据她回答的情况再决定是否送蛋糕。如果你觉得这不是你的责任,你也可以直接告

如果你不想送蛋糕给小孩,那么你可以委婉地回答说:“很抱歉,我这里现在不太方便,希望理解。”如果你不想表露你对小孩有意见,可以反问一句“让我送蛋糕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根据她回答的情况再决定是否送蛋糕。如果你觉得这不是你的责任,你也可以直接告诉她说:“对不起,我不想做这件事。”无论如何,一定要以礼貌为前提,不要伤害到别人的感情。同时,如果你有其他的合适的礼物或者替代方案,可以向她提供建议。

你好朋友,对于这样的母亲是非常不理智的,还是给父母送礼物,不管送什么礼物都是要欢迎的,因为父母需要的不是礼物的贵重,若是只要有这颗心,近日,一位孩子在母亲节给妈妈买了一束花,他母亲感觉不实用,对孩子进行了责骂,这个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引起了相关的讨论。……当我们收到孩子送自己不喜欢的礼物时,如何应对才最合适,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具体来说包括对于孩子的一片心意自己应该心存感谢、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礼物应该选择包容,以及自己应该引导教育孩子学会正确选择礼物方法这三点。

1,当自己收到孩子送的礼物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心存感谢。

对于父母来说,当孩子对自己表示亲近的时候,应该是感觉非常欣慰的时候。而如果孩子能够给自己送礼物的话,那就会更加开心了。……即使孩子送给自己的礼物不合适,自己也应该心存感谢之情。孩子懂事了,自己应该高兴才对。

2,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礼物,自己应该选择包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人喜欢的东西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礼物这个问题,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礼物就会与众不同,其他人送给自己的礼物就可能是自己所不喜欢的。这时候自己需要做到包容,毕竟那份礼物代表的是对方的一片心意,自己应该开心接受才对。

3,自己要引导教育孩子学会正确选择礼物的方法。

当自己的孩子送给自己不合适的礼物的时候,除了应该选择包容和感谢之外,自己还需要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让他懂得应该如何选择礼物才最合适。这样可以提升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孩子的发展进步更为有利。自己与孩子之间等感情也会更加亲密。

姚妈妈家儿子5岁了,总是和隔壁邻居家的九岁小孩玩,两个人玩得很好。可就是有一点,孩子什么都送给别人。上个月把姚妈妈给他买的自行车送给了那个男孩,前天又把他奶奶的手机给那个孩子,孩子还撒谎说不知道弄哪里去了。

你有面对过这种孩子太“大方”的情况吗?对于这种事情又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4到6岁是孩子人际关系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会特别喜欢交朋友,也比较乐于参与群体活动。最容易出现跟朋友交换玩具,或直接赠送玩具的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的潜意思就是:我送给你东西,咱们两个就是好朋友。这个时候孩子交朋友也是比较直接单纯的。但是,礼物送的太频繁,还把贵重物品不吱一声就送走,就容易出问题了,家长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1 了解孩子送礼物的动机。

孩子为什么把东西送给别人,是别人要,还是他自己主动给的?并问问他送出玩具后内心的真实感受。他给了之后,他心里开心吗,他失落吗,后悔吗?他是不是为了去讨好别人而这么做的?

如果孩子是为了取悦同伴,以送东西作为讨同伴欢心的一种手段的话,我们就要给孩子普及正确的友谊观,物权观和分享观。

2 与孩子共情,说出他的感受,肯定其积极的地方。

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对他的理解,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要一味否定他,指责他。可以先对他的行为表示肯定,跟他说“乐于分享是一件好事,妈妈很为你开心,你能这么大方。”

3 培养孩子正确的分享观。

告诉他什么东西可以送,什么东西不能送。属于孩子自己的一些小玩意儿,比如铅笔啊,玩具啊,零食啊,可以分享给同伴。但是别人送的礼物,这种代表着别人的心意的东西,不能送。这个时候还可以给他举个例子,说如果朋友把他送的玩具转送给别人,他的心情会怎么样?让他将心比心,他理解这种感受,就知道这种东西不该送了。

还有一些贵重的东西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送,不要逼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告诉他“我们要在乎自己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妈妈小时候也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的东西送人啊。并不是说不把这东西送给他,你就小气了,你们就不是朋友了。”

4 告诉他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样子的。孩子送出手机后,是知道这是不对的,看他撒谎就知道,他内心其实也是很慌的。父母先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然后可以讲讲自己小时候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告诉孩子你曾经也这样子过,有什么礼物都送给小伙伴,但后面发现那个伙伴因为自己不给东西了就不理自己了。然后说说你当时的心情,某个人当时是如何开导你的,你又是如何醒悟的,你是如何理解真正的友谊的。

告诉他并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成为好朋友的,靠物质维系的友情是不稳固,不长久的。

告诉他送礼物要讲究时间,像一些节假日或者生日可以送礼物。如果他要送朋友礼物,可以跟你说,然后你们一起去挑选一份好的礼物。

告诉他,友谊是双向的,是礼尚往来的。虽然都说做朋友要讲究不求回报,但是只有一个人单方面的付出,会宠坏对方,会让对方忽视你的感受。因为朋友会习惯你的付出,一旦你不付出了,他就会不开心,他会遗忘你过去所有的好,只记住你这次的不好,可是这却是你自己惯出来的。

告诉他一味向别人索取礼物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你可以反问孩子,“你会去主动问别人要东西吗?”然后趁热打铁,培养孩子正确的物权意识,告诉他属于别人的东西不能轻易要。

这样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感同身受,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孩子,给他树立正确地友谊观。

5 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即物品的归属权,这个东西是属于谁的。

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随便把贵重东西送人,那就必须给孩子明确的物权意识,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东西可以分享,哪些东西不可以分享。比如说手机是属于奶奶的,这是别人的物品,我们是不能擅自把它送给别人的,除非对方同意了。还可以让孩子知晓手机对奶奶的重要性。告诉他手机里面有好多对奶奶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失去它,奶奶会很伤心。最后,像上面也说过的,告诉孩子不能轻易要别人的东西,更不能向别人索求东西。如果别人非要送你东西,就要有来有往,不能一味索取。

6 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做完这些之后,问问孩子他现在该怎么做。让他自己思考,引导他说出正确答案。如果孩子说出来了,及时给个大拇指或者拥抱,去鼓励他。告诉他做错事要自己承担责任,不过你会陪在他身边,跟他一起过去。当然不能指望孩子把整件事向对方说清楚,你可以教孩子说一两句话,让孩子亲自跟对方妈妈说。

然后剩下就是大人之间的事了。不过要注意说话方式,不要让对方家长去惩罚孩子,而要去好好引导。这真的很有必要,因为对方孩子受到的惩罚其实最终会转接到你的孩子身上,让你的孩子承受他的愤怒,承受失去朋友的痛苦。

不管你的孩子是送了别人不该送的东西,还是收了不该收的东西,处理问题的核心都是一样的。先共情,去感同身受;然后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再去讲述道理;最后让孩子适当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