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阅和阅示的送签顺序是什么?

领导 0 54

公文阅和阅示的送签顺序是什么?,第1张

公文阅和阅示的送签顺序是什么?
导读:我理解你这边的领导班子有多人,如果是国家单位,那么还分行政领导和党组织领导。那么送签顺序是“阅”:行政文件按行政职务从大到小的顺序送签,党的文件按党的职务从大到小送签。“阅示”: 与“阅”相反,即行政文件按行政职务从小到大的顺序送签,党的文

我理解你这边的领导班子有多人,如果是国家单位,那么还分行政领导和党组织领导。

那么送签顺序是

“阅”:行政文件按行政职务从大到小的顺序送签,党的文件按党的职务从大到小送签。

“阅示”: 与“阅”相反,即行政文件按行政职务从小到大的顺序送签,党的文件按党的职务从小到大送签。

1将带有底纸的不干胶标签,从对角位置将底纸稍微折一下(注:别折到标签了),露出标签的角;

2将露出有角的标签对准需要粘贴的被贴物开始张粘,然后将干净的布盖在标签上面,顺着标签抚平。抚平标签的同时,也将底纸顺势拉下(注:布抚平多少就拉掉底纸多少)

请领导审阅并提意见要多用规范性和礼貌性用语,比如上述意见请领导审阅,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领导审阅,请予批准;以上请示,妥否,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领导下午好,您需要的文件已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阅。

1、上述意见请领导审阅,是否妥当,请指示。

2、特此请示领导审阅,请予批准。  

3、以上内容请领导审阅,予以审批。  

4、以上请示,妥否,请予批复。  

5、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  

6、以上内容妥否,请批示。  

7、领导您好,这是xxxx文件,请您过目指示。

8、局长,XX局送来的资料已经整理好,请过目批阅。

9、领导下午好,您需要的文件已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阅。

10、早上好,这个是您昨天交代整理的文件,请批阅。

(一)有序的原则。公文传阅,顺序很重要,在实际操作中,文秘人员既要遵循公文传阅的一般程序,又不能死搬硬套,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否则,不仅会给领导之间造成矛盾,而且还会影响公文的效率和质量。对所有的公文,文秘人员一般先送办公室主任阅读、把关,然后送其他需阅知的对象。公文在传阅过程中,文秘人员应按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传阅。

公文传阅的一般程序是阅件一般先传主要领导后传主管领导,再传其他领导和有关部门;办件则应先传主管领导,一方面有利于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意见,另一方面有利于执行者按照主管领导的批示意见进行落实。

公文的特殊程序是紧急公文、专送公文和需要某位领导直接阅批的公文,应按照先办后传、急用于先阅、跳跃式传阅等方法处理。此时,文秘人员应在"文件处理单"上注明。

(二)及时的原则。公文传阅的时效性很强,快速和及时是公文传阅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保证公文及时传阅呢?一是取送及时。收到文件之后,马上进行清点、登记、分发,保证了公文传阅的顺畅。二是适当调整传阅顺序。有些文件传阅范围很广,需要很多领导和部门阅知,如果始终按一个固定顺序传阅,遇上领导外出开会或办事,定会影响传阅的时间和进度。因此,不失时机地适当地调整一下传阅顺序,便可加快公文传阅的进度。三是承办部门优先阅文。有的文件需要某个或某几个部门承办,并且时效要求较强的,如果等所有的领导都阅定后再送给部门阅处,势必耽误部门办理。主要领导阅后,即可给承办部门阅办,然后接着送其他领导传阅。四是分类设夹,区别送阅。对上级机关的批导性文件和需要办理的文件,急需处理的文件和一般参考性的文件,不要都放在一个阅文夹内,主次不分,要分别对待,分类设夹、传阅,对急件、特急件跟踪传阅,这样,就保证了公文传阅的时效性。五是掌握领导阅文规律。根据领导工作安排和活动规律,捕捉时机送阅文件;也可根据领导阅文快慢,适当掌握领导每次阅文数量,这样,就能避免公文的延误、堆积。

(三)安全的原则。安全是公文传阅工作的政治性内在要求。怎样才能保证公文传阅的安全呢?一是建立文件的接收、登记制度。文秘部门还应使用文件传阅、交接登记簿。登记簿上注有文件号、送阅部门、接收人、接收时间、退回时间、备注等栏目。这样就做到了心中有数,避免了盲目传阅,一旦出现文件遗失的情况,就能知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上,既利于查寻,又便于确定责任。二是杜绝文件横传。公文传阅应该以文秘部门为中心点进行传阅,不允许抛开文秘人员在应阅人之间横传,以免传阅件失控、遗失。三是公文传阅要由专人负责到底,其他人员均不得代行其职。办理过程实行单线运作,纵向周转,由机关文秘人员一人经手,全权负责,以避免多人插手导致的职责不清和相互推诿。四是严格按照阅文范围和领导确定范围组织传阅,既不能随意扩大,也不能随意缩小;既不能多传一个人,也不能少传一个人。五是设置密级文件夹,封面贴有"密级"标志,提醒领导不要带出办公室阅文,密级文件即阅即退,没有阅完的也要暂时收回,以保证公文传阅的安全保密。

办公室秘书让领导批阅文件,是不能用“请××阅处”之语。因为在公文办理用语中的阅处是上级对下级讲的,意思是阅读后进行处理或办理。

收文部门或办公室秘书签拟办意见时应写为“请××领导阅示(或阅批)”。因为阅示或阅批是下级对上级讲的,阅示的意思就是请领导阅览并给予指示,阅批的意思就是请领导阅览文件并给予批准。

扩展资料:

几种常见情况的批示用语:

(一)署领导、办公厅主任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签发人批示“发”、“同意”、“速发”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如不同意发文,可批示“不发”、“缓发”、“修改后重报”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2.请他人审阅后再发:签发人批示“请××阅后发”,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3.改请他人签发:在发文单“签发”栏之外批示“请××签发”。

4.请补充、修改后发:签发人批示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意见后,先行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只适用于做简单补充修改的情况。如果需要做较多重大修改,则应批示退回办文单位重办。)

(二)请署领导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请××签发。”

2.请他人审阅后再报签发人签发:“请××(单位或个人)审阅并报××签发。”

3.先会签(复核)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复核)并报××签发。”(适用于各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

(三)请办公厅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请办公厅签发。”(如确知主任在署内,也可直接批示“请××主任签发”、“请××同志签发”。)

2.请他人审阅后再签发:“请××(单位或个人)审阅并请办公厅签发。”

3.先会签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并请办公厅签发。” (适用于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办公厅签发文件即已包含自己的会签职能在内,无须在此处另外出现“请办公厅会签”字样。)

(四)批示阅读文件

认为需要送他人阅读的文件,通常批示“请××阅”、“请××、××阅”、“请××阅研”。如必要,可以注明送阅的理由或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此类阅件通常不须回复意见。)

(五)批示办理文件

1.对需要由上级作出批示的办件,可批示拟办意见 “拟,请××阅示”、“建议,请××批示”;上级批复“同意”或其他意见。

2.对一般办件,通常批示“请××阅处”、“请××办理”。

3.对需要研究的办件,通常批示“请××研办”、“请××提出意见”,也可以在批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4.对需要司外会商、会签的办件,通常批示“请商××办理”、“请××提出意见,并送××会签”、“请××办理,可先请××提出意见”;派出审计局送审的审计业务文书,可批示“请行政事业司审核,并送法制司复核”。

5.对需要他人共同作出批示的办件,在自己作出批示后,可写“请××核批”。

6.对有时限要求的办件,通常批示“请××于×年×月×日前研复”、“请××于×年×月×日前办结”。

(六)批示送审文件

1.送审征求意见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阅示”、“请××审示”;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阅”、“请××阅改”。

2.送审内容已经基本确定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审定”,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核”、“请××复核”。

(七)批示会签文件

1.单方会签的,通常批示“请××会签”、“请××审签”。

2.多方会签的,一般批示“请××、××、××会签”。

——阅示

给领导看文件时,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说:

1 礼貌问候:首先,问候领导,表达你的礼貌和尊重。例如,“您好,领导。我有一些重要的文件需要您的审批。”

2 简要介绍文件内容:在提交文件之前,简要介绍文件的内容和目的。这样可以帮助领导更快地理解文件的重要性。例如,“领导,这是关于项目进展的报告,需要您的批准。”

3 提出建议:如果你有关于文件的具体建议或问题,可以在此时提出。例如,“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这个项目上加大投入,因为它的潜力很大。这是我的一些想法,请您看看。”

4 等待审批:最后,询问领导的意见,并等待他们的审批。例如,“领导,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吗?我需要您的批准来继续进行。”

总之,给领导看文件时要保持礼貌和专业,同时清晰地表达文件的内容和目的。这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确保工作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