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送大雁是提亲见面礼。在古人眼里,大雁是最能诠释爱情忠贞的动物了。以至于从远古的周朝开始,大雁已经成了婚礼中最重要的信物。古人举行婚礼的六道必要程序: 纳采 、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其中竟然有五道程序必须用到大雁。纳采是“六礼”中的第
送大雁是提亲见面礼。
在古人眼里,大雁是最能诠释爱情忠贞的动物了。以至于从远古的周朝开始,大雁已经成了婚礼中最重要的信物。
古人举行婚礼的六道必要程序: 纳采 、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其中竟然有五道程序必须用到大雁。
纳采是“六礼”中的第一礼。 男方请媒人带上礼物向女方提亲, “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 。这一项程序当中的礼物必须是一只活的大雁。纳采意味着全部婚礼程序正式开始。
闰月送雁需要正月十六送。
闰月之所以正月十六送雁其实和一个故事是有关系的。据传,冬天里的大雁叫声凄厉,它叫唤起来就意味着收老年人,即死老年人。为了逢凶化吉,说是把大雁馍吃掉就消灾了。所以在每年的正月十六这一年,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必带大雁馍。
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说大雁是候鸟,每年都要飞去飞回,无论飞到何处,都要回到原栖地,其实这个也是暗喻女儿永远不会忘记娘家故地,思念远方的父母,感谢养育之恩。有的大雁馍上还蒸有几个雁蛋或小雁,那是指女儿已有后人,并且幸福美满,代代传承。
闰月送雁特殊寓意
在闰月给父母送雁是为了祛瘟疫,给父母消灾。因为从民间的说法上来看,则认为闰月是非常不吉利的一个月份,在闰月阎王会把老人的魂魄收走,因此会给父母送大雁,求一个吉利。
同时在古代,提亲的时候也要送大雁,这是提亲之礼。因为雁是最忠贞的动物,配偶去世了,另一只雁会终身不嫁不娶,称为“孤雁一世”。提亲送雁,即以大雁象征婚姻的忠贞。平时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多关心父母,而不仅仅是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对父母好。
1、雁象征吉祥,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被称为礼仪的根基。纳彩,向女方家提亲,得到应允后,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古代规定要送大雁。
2、雁为候鸟,秋天往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所以用雁来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
3、雁为随阳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雁,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嫁娶,长幼循序而行,不越序成婚。
4、雁雌雄一配而终,象征忠贞和白头偕老。
岳父
中式婚礼中,新郎敬献大雁,当然是献给岳父喽。这是我师傅的传统,现在早不兴这个了,我也是在看影视剧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个习俗。双方定亲的时候,男方要派自己的近亲趋向女方下聘礼,这里面包括大雁是重要的聘礼之一。至于有什么讲究,也不是太清楚。
因为大雁一生只有一个伴侣,是最重感情的鸟之一,所以古人利用大雁这个习性,把它作为聘礼,暗喻夫妻两人可以白头到老。
周代周公制定的各种礼仪,奠定了华夏礼仪的根基。关于婚礼,在《礼记·昏义》里说:“昏礼者,礼之本也。”婚姻的“六礼”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
纳采是男方在向女方家提亲得到应允之后,向女方家纳“采择之礼”,古代规定要送大雁给女方。问名,是问好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进行合八字的合婚仪式,要送贽雁。纳吉,就是订婚,合八字合出来的结果告知女方,女方家里没问题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嫁娶仪式,这也叫“订盟”,是婚礼中重要的礼仪步骤。《仪礼·士昏礼》记载:“纳吉用雁,如纳采礼。”
纳征,又称“纳币”、“过大礼”,男方要向女方送聘礼,这是婚礼中唯一不用雁的步骤。
请期,俗称“提日子”、“送日头”,双方选定并确定迎娶吉日的礼仪程序,要送雁。最后是亲迎,新郎需要亲自去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家也要进行送亲,这作为正式的婚礼,也需要用大雁。
在古代婚姻六礼之中,五个步骤都需要用大雁,可见大雁在婚姻中的重要性。文学家元好问有一篇千古流传的《雁丘词》,里面写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从这首词里可以看出,大雁在古代是忠贞爱情的代表。
加上大雁冬去春回,在群体里长幼有序,被认为是有思乡之情和讲究尊卑的鸟,用在婚礼上是寓意夫妻两人可以共白首,在家庭生活上夫唱妇随,尊卑有序。
送大雁是在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用面粉蒸制大雁馍,待正月十六女儿回娘家送给父母亲,寓意祝福父母健康长寿的意思。而女方父母则回送外孙子、外孙女用面蒸成的蛤蟆、小狗、小老虎之类的小动物,说是为避灾防病。因此,也有人把正月十六称为“娘节”,意为看望娘的节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