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亲人的离去750字作文

老人 0 73

一个亲人的离去750字作文,第1张

一个亲人的离去750字作文
导读:我的奶奶如果还活着,今年应该也有90岁了吧。几年前,她去世了。 在奶奶去世前两天,爸爸接到消息,半夜三更急匆匆地收拾了东西就带着我们全家一起回了关埠。一路上,我的心情很复杂。 从小,爸爸妈妈工作忙,我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爷爷在我不到10岁

我的奶奶如果还活着,今年应该也有90岁了吧。几年前,她去世了。

在奶奶去世前两天,爸爸接到消息,半夜三更急匆匆地收拾了东西就带着我们全家一起回了关埠。一路上,我的心情很复杂。

从小,爸爸妈妈工作忙,我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爷爷在我不到10岁的时候就没了,记得那个时候虽然小,但是奶奶哭的悲痛欲绝的画面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

长大后,我被父母接到潮阳读书,基本上一年就只有过年才会一家子回去住些天,其它时候我基本没有想过这个一天给我买一只冰棍,我想吃什么都尽量满足我的奶奶。现在,她有可能也要离开了,我只觉得满心复杂,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回到了我生活了8年的家。

一进门,就看到几位伯伯姆妈,来不及打招呼,我们赶紧奔向奶奶的房间。二姑和小姑正在陪她。看到我们,赶紧招我们过去。我在奶奶床边坐下,奶奶看到我,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力道很大,但我只有心酸。曾经那个天天为我买早点的健康老人已经瘦得不成样了。

“奶奶”一开口我就哽咽了,接下来只能哭,完全说不出话。她只是看着我们,静静的。小姑说她一直在叫爸爸的名字,要找我们。

这一天,大家在门口守了一天。第二天,我问妈妈,奶奶怎么样了。妈妈说姑姑她们在陪奶奶说话,我以为她没事了,放心的'去三伯家洗头(三伯家就在奶奶家的隔壁)。还没洗好,妈妈就叫我们赶紧去乡里做法事的大厅,没搞清楚情况的我们急匆匆就去了。

到了那里,我还挺放松,和姐妹们说说笑笑,直到看到奶奶坐在椅子上被伯伯和爸爸抬进一间屋里换寿衣,我才反应过来——奶奶没了。登时眼泪就下来了,直到后来做完法事,奶奶也被送去火化,我的心依旧没有平静下来。

看着爸妈和伯伯们把纸扎的电视机,电视柜等物品烧了,烧过后的纸灰被风带过,在地上打了几个卷,随后彻底散开,突然有些感慨:生命太脆弱了,计划好的事永远赶不上变化,有些事还是该早点做,免得失去后又像我一样后悔,如果能够经常给奶奶打电话,有空回来看看她,我想,她离开的时候会更幸福。

在我往后的日子里,还是会一直一直的想她,不知道她现在在天堂过的好不好呢?

中国很大,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丧偶之后,一般来说,在出殡的时候,配偶是不宜相送的。当然要送也是可以的。

因为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要是丧偶之后,想要再婚,再嫁,那么就不好相送了。

一般丧偶者家中的老人见到人还年轻,就不会想让活着的人去送死去的人,要是别人知道,也有些人不敢与之再婚。

所以有种说法,不想再婚的就会去送出殡。就算是最后改变要再婚了,最少也得七七四十九天后再婚,可是这么做的时间太短,感情太假。一般是一两年之后才好堵别人的嘴。

只是有一点,送出殡了,再婚得越快,就越会被人笑话得越厉害。

如重庆就是夫妻间不相送,不能看下葬,不能看火葬。

为什么会有夫妻不相送的习俗呢?按过去的说法是因为死者会眷恋生前的一切,灵魂就不会甘心地离去,所以一旦配偶相送,死者阴魂不散会缠着活着的人,甚至于把活着的人也带走,一起再续夫妻缘。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丧偶者确实与死去的配偶感情深厚,太伤心难过了,会出事,所以不让其相送,也是保护活着人。

正是有这几种说法,所以才会有夫妻间不相送的习俗。

而在我们广西南宁还有一种说法,要是出现这一种情况的话,那么不但不能送,还必须在出殡之前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前离开,到外面去,不许在家吃饭,在外面呆到出殡之后才能回来。

如13点出殡,那么丧偶者就得在配偶出殡一个时辰前,也就是11点钟前,他要离开丧礼现场到外面去回避。

要是农村的一般离家远一点,跑到村里的小卖部,或者是树下纳凉,绝对是不能返家的,更不能出现在出殡的路线上。

而城里的则是跑出去,有些人就是在看下象棋,或者是和人聊天。同样也是不允许在出殡的路线上。

很多老一辈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况,就会说,一定是夫妻俩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所以不能相送!送者有祸!

就算是丧偶者不想离开不想回避,可是也会被亲戚朋友个个都相劝,一定要离开丧礼现场避开出殡。

请来做法事的和尚或者道士也会劝丧偶者离开的,不管是为了逝者,还是为了活着的人,都要规避。

何为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八字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只要年月日时只要出现两个一样的,那就是要回避的。

比如说:丈夫是1970年1月1日0点生,而妻子是1970年1月22日12点生,那么就是年月相同,生辰八字有四个字相对应了。这一种是不能相送的,必须要回避。

生辰八字有四个以上对应就得回避,所以就会出现丧偶在出殡前离家很远,吃饭也得在外面,买来吃。游荡在出殡之后,才能返家。

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说过,他们村曾经有一个人不信邪,他与妻子的生辰八字有六个字以上是相同的。

他还是送了,并且送出殡的时候,也没有戴破斗笠,按习俗,男丧偶出殡相送的时候,是要戴上一顶破斗笠,然后由人携扶着相送。如果说是女丧偶,女方就得戴孝相送。

要戴的是破斗笠,而不是图中这么好的一顶斗笠

在丧事刚刚办完的次日,他的家人就发现他直挺挺地死在了床上,跟随着亡妻而去了。于是又办起了他的丧礼,然后夫妻合葬。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了。

在很多地方的文化中,奶奶去世时亲孙女不能送奶奶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 传统习俗:一些地方的文化中,认为孙女尚未出嫁,属于“外人”,不能承担送奶奶这样的重要任务。这个观念可能与旧时代的家族制度和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

2 避免触碰禁忌:在一些文化传统中,奶奶去世后有一定的忌讳和规矩,比如某些特定的仪式和行为。亲孙女可能会因为年龄、性别或其他原因,不适合或不方便参与这些活动,以免触碰到这些禁忌。

3 尊重奶奶的意愿:在某些文化中,人们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或精神继续存在。因此,一些家庭可能会遵循信仰或传统,让奶奶的灵魂得到安息,而不让亲孙女过度接触或参与后事,以示尊重和体贴。

尽管上述原因可能在一些地方的文化中存在,但每个家庭和个人的信仰和习俗都可能不同。在面对亲人离世这样敏感的问题时,最重要的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愿和信仰,以及彼此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