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的老奶奶写一段话?

老人 0 82

热心肠的老奶奶写一段话?,第1张

热心肠的老奶奶写一段话?
导读:我的邻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别看她八十多岁的样子,但是她不像别的老人一样,很古板、严肃,反而很有活力,看起来很年轻呢!她不仅很善良、很开朗,而且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老奶奶住在我家楼下,每当我上学、放学经常会遇到她。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妈

我的邻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别看她八十多岁的样子,但是她不像别的老人一样,很古板、严肃,反而很有活力,看起来很年轻呢!她不仅很善良、很开朗,而且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老奶奶住在我家楼下,每当我上学、放学经常会遇到她。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妈妈正在找钥匙,只听门“咚”的一声开了,一楼屋里传来一个和蔼、亲切的声音:“快进来吧!站着老累的。”原来是老奶奶。我心怀感激,连忙向老奶奶道了谢,我心想:老奶奶真是个热心的人!

老奶奶为大家做的好事说也说不完,大家都很感激她,老奶奶在楼下种了许多草药,谁家有人生病了,可以去她家摘草药;每当过元宵节的时候,她会给楼上的邻居送上一包装满心意汤圆

这些事虽然都很小,但爱心却是满满一大筐!我也要向老奶奶一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热心肠的人。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各省元宵节的不同习俗

  元宵节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省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著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莒(jǔ)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 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省凤翔县於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江苏省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於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於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於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省新建县民於元宵扫墓插竹为灯。万安县城各乡均於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省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馀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省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省新安县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云南省云龙县於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於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团圆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团圆优秀作文1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回到了久别了的学校。发现学校热闹了许多。有在那池里游的小鱼儿,有那高高兴兴来上课的同学……

 我发现最热闹的是,教学楼侧边围墙上的鞭炮花。

 走到围墙下,看鞭炮花。它们一个挨着一个,一个挤着一个。好不热闹!

 凑近去一看。啊!我知道为什么它叫鞭炮花了!它的花蕊像鞭炮放出的礼花。花朵也挺像那鞭炮。

 中国是个喜欢热闹的国家,正因为学校有了这鞭炮花,变的更华丽了!

 我正为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时,看到了鞭炮花的根。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我呆了。望着那鞭炮花的根。想着:是什么让鞭炮花开得如此美丽?是它!

 我不禁的伸手摸了一下鞭炮花的根。它像麻绳一样扎手。光秃秃的毫无装饰。

 这就让我想到一些老人。被子女冷落的老人。是他们,辛辛苦苦把子女拉扯大。正以为自己可以安心享享清福。可子女却把他们冷落在一旁。

 再抬头望望那盛开的鞭炮花。顿时,我不再觉得它美丽,不再觉得它喜庆。因为它只是注重自己的外表,而忘了养育自己的根。

 许许多多的人是多想与家人团聚的呀!可鞭炮花,自己的父母就在身边,他却不理不睬。而是只顾着自己。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父母老去,那么鞭炮花肯定会后悔当初自己的所作所为。到那时它肯定会体会到团圆才是福。

团圆优秀作文2

 不一会儿,人都到齐了。我看见奶奶已经开始包了,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首先是把面团捏成“碗”。我还得意洋洋,心想:那么简单,对我毫无压力。我不屑一顾地说:我肯定'百捏百像圆碗'!本以为它会变成一个漂亮的碗,可是,它却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远,直到变成一个“饼”,才怎样都挽救不回来了。表姐看了一眼说:“你不是说百捏百像圆碗'吗呦,这怎么改'饼'了哈哈哈!"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我投来,我一时不知所措了。哥哥又神补刀:“是牛皮被吹破了吧!”“才没呢!”我生气地叫道。突然,我有一个主意冒了出来,说:“我没吹牛皮!本来就是捏了一百次之后才能捏得像圆碗,熟能生巧吗!”全家人哄堂大笑,哥哥姐姐也是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一开始,还觉得挺有趣,可是到后来,就感到乏味了-腰也酸了,手也麻了。我几次想休息,可一看到爷爷奶奶还在包,我也不甘示弱,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终于,还剩9个,我们每人一个解决了。

团圆优秀作文3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在这鞭炮齐鸣的春节团圆之夜,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喜庆之中。我家更是别有一番沸腾热闹的景象。

 春节是大团圆的日子,看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忙碌的身影,使我想起了他们对我多年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我从睡梦中醒来,朦胧的灯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灯下忙碌着,我看到是奶奶在一针一针地在为我织着过年穿的毛衣,顿时,晶莹的泪珠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了。奶奶把织好的毛衣放在我面前,望着奶奶那慈祥的面孔,激动地搂住了奶奶。

 我跟爸爸到门外贴上对联和大福字,当挂红灯笼的时候,因为要上高,爸爸便搬出椅子,我感觉自已都长大了,登高危险的事怎么能让爸爸再去干呢。于是,我站到椅子上,把红灯笼挂了上去。

 初一早晨,我穿上奶奶织的新毛衣,配上妈妈给我买的红靴子,感到漂亮极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完年,我为他们一会儿剥一个香蕉、一会儿为他们端一杯茶,一会儿给爷爷点颗烟,一会为奶奶捶捶背,一家人乐乐呵呵,沉浸在幸福团圆的喜庆之中。

 在这“鞭炮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报新春”的节日里,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知恩图报。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成为大人们生活上的小帮手,吃饭时的小厨师,生病时的小护士,空闲时的聊天员,用一颗感恩的心伴随他们度过幸福的每一天。

团圆优秀作文4

 今天是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团圆吃月饼,我们全家在楼顶上欢天喜地高兴奋兴地吃着月饼赏着月亮。月亮是那么的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月光使得大地似乎在一片朦胧的绸子里,披上了一层美丽无比的纱巾使得死沉沉的夜具有一种韵味,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

 爸爸又说:“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

 我在楼顶上,看见月亮就想起了汶川大地震的小朋友们,他们失往了亲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小朋友们,你们好吗?你们看见了月亮,就像看见了亲人,像他们在天上祝福你们!我现在很想你们,你们一定坚强、快乐地活下往,看见了月亮就像我正在和你们面对面地谈话、玩耍,我很开心。祝你们也很开心!中秋佳节,是我们千百年来的一个节日,不管多远的人,八月十五看见了月亮,举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团圆。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团圆优秀作文5

 嘿,又是一个元宵节呢。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元宵节,节日就要热热闹闹的,才开心才好呢。元宵节你们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吃汤圆?甜甜糯糯的汤圆里面流心的馅儿,的确很好吃,象征着甜甜蜜蜜开开心心的生活和人生。是的,吃汤圆是元宵节必不行少的一个环节,可是却不是我最喜欢的。我最喜欢的就是猜灯谜了……

 为什么我喜欢猜灯谜呢?我们附近的超市有一个这样的活动,猜灯谜送汤圆。嘿嘿,凭借本身智慧的感觉你们有尝试过吗?看着本身的智慧会为家人赢来一个个美味诱人的小汤圆,表情就格外的好。听到亲人夸上本身一句,我就觉得这才是元宵节真正的真谛所在不是吗?猜灯谜的确很好玩,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能和家人欢聚一堂,元宵节必然要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的!如果一个家庭里少了一个人,那么也就等于汤圆少了一角,这样我们的家庭也就不完整了,元宵节怎么能吃不完整的汤圆呢?团团圆圆才是我每天最大的心愿,能和家人永远在一起幸福快乐,亲人们身体健康!

 来吧,这个美好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团团圆圆的元宵节吧……

团圆优秀作文6

 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时候,就想起我家与众不同的团圆方式。

 在农历八月十五那天,当圆圆的月亮爬上树梢,天空中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围绕着月亮歌唱时,我不知不觉地唱起了“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晚上9时,我兴奋地打开电脑,准备和爸爸妈妈在网上庆团圆,爷爷、奶奶就坐在我的身边。不一会儿,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爸爸妈妈的笑脸,我高兴地喊道:“爸爸、妈妈,how are you?”“我们很好,爸、妈还有我的乖儿子,你们好吗?”电脑里传出了欢快的笑声。爷爷、奶奶乐呵呵地说:“好,好!”

 一片欢声笑语后,我把电脑屏幕放大,忽然看见爸爸、妈妈那边的圆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小月饼,真想上前“啊呜”咬一口。奶奶一见,赶快拿一个月饼塞到我手里。我拿着月饼对爸爸、妈妈说:“我们比赛吃月饼吧!”没等他们回答,我就抢先一步,两三下就吃完了,还舔了舔嘴边说:“真甜真香啊!”他们见了,笑得前仰后合。

 不知不觉已经晚上11时了,我弹了一首《花好月圆》,祝全家节日快乐!

团圆优秀作文7

 大年初一上午,家住师范学院的三爷爷打电话通知我们一家人,中午去九龙湾大酒店吃家族团圆饭,团圆饭。

 中午十一点半,我高高兴兴地穿上妈妈给买的新衣服,带着爸爸给买的福娃气球“欢欢”和“晶晶”来到了九龙湾大酒店。哇!门口的人真多啊!几乎可以用“人山人海”这个词来形容的。人群中好多都是我的长辈,幸好还有我熟悉的堂姐、堂弟好几个小孩陪我玩,不然无聊死我啦!

 三爷爷在楼上大厅订了四桌饭菜,招待亲人。我点了一下,大概有五十六个人,正好吻合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的寓意。大家按辈分别入座,小孩子则坐在爸爸或妈妈的身边。听爸爸介绍说,我的秀丽姑姑、明华婶婶是小学老师,大爷爷、三爷爷也是教师,不过是教高中和大学的。亲人在教育系统的不少,不懂的可以问他们。

 上菜啦!我最喜欢的大虾让我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回可以大饱口福了。瞧,烤鸭刚上桌,甲鱼已进肚,烧鸡、猪蹄、红烧鱼……我已经是嘴里嚼着,手里拿着,吃的不亦乐乎。这里的菜要比爸爸做的好吃多了。我的小肚子撑的圆圆的,真尽兴啊!

 饭菜刚上完一半,我们小孩子就一个个吃饱了出去玩了。一帮小不点,有的手里还攥着烧鸡腿,玩的大呼小叫,引得妈妈们不时观望。

 两点左右,团圆饭结束了,大家相约下一年春节再相会。

团圆优秀作文8

 一早,天空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但也未能阻挡我们“团团圆圆闹元宵”的脚步。8:45分我们红太阳假日小队的队员队员按时到达了规定地点十亩田社区。今天我们将与社区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起欢度元宵。

 一进社区,我就立刻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在社区家园的四周挂满了各种灯谜,队员们迫不及待的一拥而上,各显神通,兴趣盎然的猜起灯谜来。“十人——打一字”,我知道我知道是“什”;“个儿高又大,脖子似吊塔,和气有善良,从来不打架。——打一动物”,“哈哈是长颈鹿”……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灯谜一个一个被我们解决了。

 在这元宵佳节之际,汤圆是一定少不了的。瞧,社区的叔叔阿姨已经开始将寓意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汤圆放入锅中煮起来了,看着圆溜溜的汤圆在锅里沸腾,我们的心也一下子沸腾起来了。汤圆终于出锅咯,我们一个个像小馋猫似的伸长了脖子,等待品尝美味。等等,等等,别忘记社区独居在家的爷爷奶奶们一起欢度节日。

 红太阳的小队的队员们出发,送汤圆喽。“奶奶祝您元宵节快乐”,“爷爷,甜甜的汤圆送给您,祝您身体健康”……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太阳,在这白雪纷飞的日子里,送上我们甜甜的汤圆,浓浓的祝福。

 快乐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但我们深深地祝福却久久回荡在耳边。

 红太阳小队的队员们,你们真棒!

团圆优秀作文9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仲秋节都是中华民族家家团圆的日子。今年中秋节从年轻的时候就去了新疆的二爷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故乡——漯河。二爷年过古稀,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啊!同时,二爷还带着他的四个从未回过家乡的子女。

 二爷他们是趁着国庆放假回来的,老爸特意安排在仲秋节晚上尽地主之宜请他们吃顿饭,反正二爷和我们都是一家人,这就变成了仲秋节团圆饭。

 我们在一起吃了一会儿,彼此都熟悉了很多,都不陌生了。二爷的大儿子在沈阳的设计院工作,还是个院长呢,他去过几十个国家,还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二爷的大女儿是北京一家大公司的老总,常常跟外国人打交道。他们也算上成功人士,我学习的榜样吧。二爷的小儿子和小女儿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秦皇岛,他们的成就虽然没有他们的哥哥、姐姐大,但能从偏僻的新疆到繁华都市,也一定是优秀的榜样。

 饭桌上姑姑、叔叔们一会儿给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堂哥讲成功经验,一会儿又讲他们自己在大城市里的多彩生活……最后离别的时候,他们对我说:“小伙子,你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北京的大学,到时候姑姑和叔叔到机场接你。”这时,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只能答应:“嗯!”

 我特别羡慕他们的成就,或许是受到成功人士的熏陶,我立志,必须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也许离别太匆忙,我没能留下他们的****,所以要想再见到他们,我必须好好学习。

 这顿团圆饭,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姑姑们的话也随时激励着我。

团圆优秀作文10

 有一种思念,氤氲在月圆之夜;有一份牵挂,囚系在月亮之中;有一次团圆,静默在月光之下。

 ——题记

 外婆的歌谣,是一首我听不懂的诗。但我似乎又听懂了,那里面,有对外公深深的、深深的思念。

 去外婆家的时候,她正挎着一个篮子从街上回来,看见我和妈妈,忙笑着打开门。还是这样一个小院,被外婆收拾得干干净净。当年外婆和外公一起种下的桂花树,溢出沁人心脾的芬芳,飘入我的灵魂深处,使我的整颗心都温暖起来。那把摇椅,此时在树下,仿佛和外公一样,静静地睡去了。外公和往常一样在墙上对我笑着,那般慈祥。黑白的照片那样冰冷,可外公的笑,却又总是温暖得让我看着看着,就笑着落下泪来。

 晚些时候,月亮出来了,清冷的月光带着一丝中秋的渴望,一粒一粒平铺在这寂静而温馨的小院。外婆又挎着篮子从楼上下来,默默地来到外公的遗像前。当他们四目相对的时候,我突然觉得那里面有一种力量,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外婆点燃了一对红烛,照亮了他和外公的脸。外婆又小心翼翼地从篮子里拿出纸钱,极认真地点燃,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像是说给外公听,又像是在说给自己听。盆子里的纸钱卷缩在一起,一瞬间化为黑色的灰烬。有细长的烟升起,它们纠结着缭绕在外公周围,月亮给它们镀上银冷的光,带着外婆的思念,奔向外公的那个世界。

团圆优秀作文11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在春节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除夕夜。除夕夜有好看的春节联欢晚会,美味的团圆饭,小孩子还可以放爆竹烟花。今年除夕,我最难忘的就是吃团圆饭。

 我家的“炊事员”爸爸我的妈妈一早就为这顿团圆饭忙活起来,他们去了菜市场,买回活蹦乱跳的鱼虾、青翠欲滴的蔬菜、新鲜的猪肉和牛肉等。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又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再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了过来。最后,就等着晚上吃团圆饭了。

 到了晚上,请长辈入座以后,大家开始吃团圆饭。爸爸我的妈妈备好一桌丰盛的菜肴,他们首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敬酒,祝他们健康长寿。我给他们敬酒的时候,还赢得了一片赞扬,他们连连夸我乖巧,是个孝顺老人的好孩子。我也给爸爸我的妈妈敬酒,虽然说不出感谢他们养育之恩的话,但从心底爱着他们。

 大家一边吃团圆饭,一边闲聊。我问爸爸:“以前吃团圆饭都去饭店,今年为什么在家里呢?”爸爸说:“虽然去饭店吃比较省力,但在家里有气氛,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啊。”我的妈妈凑着说:“是啊!你看,你爸爸的厨艺也不错,他的菜是色香味俱全了!”爸爸连忙说:“哪里!哪里!没有你的指导,我哪能做得这么好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连点头,也都被爸爸的话逗乐了。

 一顿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至今留在我记忆中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灿烂的笑容,希望他们年年都这么快乐!

团圆优秀作文12

 大年三十吃团圆饭,我们孩子当然是最开心的,因为有的收红包啊!

 我大伯出手很大方的,他一来我就上去伸出手来讨红包,还顺便给他个袋子装钱。他把红袋子推掉,说:“不用!我早就准备好了!”说完,他从车上拿出一个红袋子装上钱,给我,我一摸,厚厚的,乘别人不在的时候我偷偷地打开了红包,一,二,三(张)……十张,十张一百不就一千吗,我心想:大伯还真大方,一千呢!我哥哥也收到了一千元的红包。

 过年吃大年饭了!一共有两桌,桌上已经是满满的了,还不断的上菜。大家吃得都那么津津有味,可我觉得每胃口,不是菜不好吃,而是我在想怎么过好年,吃好饭放鞭炮还是晚上打牌得仔细想想。

 饭吃完了,到外面一看,天是黑黑的,只看见一闪一闪的烟花,烟花照亮了放烟花人的脸,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要是他们把手上的烟花一甩,就像流星一样。

 过年了,每个人都很开心。烟花放出了喜庆,烟花放出了欢乐,烟花放出了新的一年。我们被烟花祝福着,它祝福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它祝福中年人事业顺心,处处顺心;它祝福年轻人日日上升;它祝福小朋友们学习向上……

团圆优秀作文13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得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团圆优秀作文14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奶奶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

团圆优秀作文15

 中秋,自古以来就是个团圆的日子。

 在我的记忆中,中秋都会放假。在那天晚上父母也允许我们出门玩耍的。然而今年的中秋显得特别的冷清。

 晚饭过后,我与母亲在门外与邻居拉家常。

 “你看看你阳阳姐,多乖,哪像你整天疯玩!”隔壁的大婶对她的儿子说。

 我笑了,很无奈。越长大越孤单,昔日所谓的“朋友”早就没了联系。抬头望望天,月亮被云遮住了一半,我看到了寂寞。

 一个孩子拿着纸灯笼,骄傲地炫耀着。

 “阳阳,你还要不要灯笼?”妈妈笑着。

 我本能地摇了摇头。

 “也对,阳阳长大了。以前啊,一个灯笼你们姐妹总是挣到哭,现在……”

 对啊,以前很快乐呢!以前的我总舍不得拿钱去买仅玩一个晚上的灯笼,就用柑子皮串成一个圈,中间弄几个能透光的孔,点上蜡烛。孩子王带路,其他‘成员’紧随其后,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注: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的胡同里摸索着。现在,到处灯火通明,那灯笼就不过是个不起眼的摆设罢了。在长大的同时,丢掉了傻乎乎的童真,也丢掉了快乐。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度过的一个中秋,好像在发呆中,看见了,月亮从东方升起到天空中跳芭蕾。云缓缓地在身边流过,似水,给这一切蒙上了天奇妙的纱雾。

 深夜时,我从窗口望出去,皎洁的明月,发出了美丽的银光。这月光啊,寄载了多少人哀愁的乡思和那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