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的
反义词不是恨,是
冷漠

爱的反义词是什么?从常识的思维答案当然是:恨。 但更确切地说,爱的反义词是冷漠。 这是最近读周国平经典散文集《每个生命都要结伴而行》中看到的一句话。他说,爱的反义词不是孤独,也不是冷漠。孤独者和恨者都是会爱的,冷漠者却与爱完全无缘。如果说孤独是爱心的没有着落,恨是爱心的受挫,那么,冷漠就是爱心的死灭。 读罢,内心第一反应是:经典! 为什么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从心理的角度讲,“恨”表达的是一种链接,表明对
对方还有一种深刻的情感,尽管这种情感是“恨”的情感,“恨”在某种角度上讲,就是对深刻的爱的未能获得的反向心理。你“恨”着对方,或许是因为爱之深刻,所以才会“恨”到极致。“恨”是一种需要,有需要就表明你还和对方有链接,而且是一种深深地链接。 1947年6月10日,当胡兰成离开张爱玲,投奔护士小周的时候,张爱玲写了一封决绝信给胡兰成: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我亦是不看的了。 张爱玲是不爱胡兰成了么?不是,是因为太爱了,所以也太“恨”了。张爱玲曾经为胡兰成低到尘埃里,但是终究未像她所写得那样在尘埃里开出花来。从此,张爱玲爱的生命“萎谢”了。 胡兰成是张爱玲一生不能触及的“痛”,但胡兰成却不是,他的生命力不断有人女子进进出出。 一名学心理的朋友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个帖子::据最近留守儿童调查量表显示,超过一成(11.4%)的孩子说自己的父母已经死了,(称自己的父母月内离世),表明孩子对于父母的离开和抛弃伤害程度和怨恨程度之深。看到这消息,心情很沉重。爱与恨得距离如此之远,爱是无法体会到恨。但二者之间距离又如此之近,爱与恨仅在一念之间。 在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当中,如果子女对父母有着“恨”的情感,其潜台词是对父母从未给予自己足够爱的一种攻击性表达。言下之意还是“爱”。渴望被爱,渴望被看到,渴望被抱持,渴望被温暖。可就是求而不得。 在我看来,留守儿童的父母可能一定程度上存有感情冷漠的成分。因为,身为人母,无法理解长期不与子女见面的做法。距离远,家庭困难,经济窘迫都不能成其为不承担养育责任的理由。 爱,有时就是一种悲哀! 在亲密关系中,“恨”虽可怕,但都不及“冷漠”可怕! 因为“冷漠”意味着不再爱对方! 不再爱对方,对方已经不能居住在ta的心理。对方已经不再令自己心疼和挂念。而心疼和观念是爱的最核心的东西。不是说,于万千人中,喜欢的人很多,但心疼的人,只有你一个! 谢霆锋不“恨”张柏芝了,所以他“冷漠”到连两个儿子都不顾。因为,彼此已经离开了爱,离开了恨,而走向了冷漠。 冷漠,还表示,你和对方已经没有关系了,没有关系就没有链接,没有链接就没有需要和依赖。彻彻底底地成为了路人。 亲密关系中最可怕的不是“恨”,而是冷漠! 但若问哪一个会更好,当然都不好,因为恨和冷漠都是爱的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