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的小孙子作文?

老人 0 21

李奶奶的小孙子作文?,第1张

奶奶的小孙子作文?
导读:转眼又到了孩子放暑假的时候了,李奶奶终于松了口气,她决定带着孙子回老家,一来惦记着家里的菜园,二来老姐妹几个叫嚷着她早些回去打麻将。所以孙子刚一放假,她就迫不及待的收拾行李,跟儿子、媳妇儿商议回去过上些日子。小孙子自是非常高兴,有机会捉鱼摸

转眼又到了孩子放暑假的时候了,李奶奶终于松了口气,她决定带着孙子回老家,一来惦记着家里的菜园,二来老姐妹几个叫嚷着她早些回去打麻将。

所以孙子刚一放假,她就迫不及待的收拾行李,跟儿子、媳妇儿商议回去过上些日子。

小孙子自是非常高兴,有机会捉鱼摸虾的到处跑了。

隔壁有了几个半大孩子,天天的带着李奶奶的小孙子田埂土坡的放开了跑,李奶奶落了个清静,早按耐不住憋屈,早早地吃了午饭,早约着几个老姐妹打麻将去了。

这一打忘记了时间,天色开始暗下来了,张婆婆的儿媳妇提醒着不早了,要开始做晚饭了,几个老姐妹才如梦初醒:“这天都黑了,得赶紧回去给孙子做饭去。”

李奶奶刚走出家门,远远的就看见隔壁的刚子在踢路边的石子玩,就对着他喊:“刚子,刚子,我们家尧尧没跟你一起玩啊?”

刚子抬头见是李奶奶,自顾自的不停踢石子。

李奶奶加紧脚步往家赶,来到大门口就对着屋里喊:“大孙子,尧尧,奶奶回来了。”

没有任何回应,老伴儿倒是从屋里出来了。

“没跟你一起?”

“傍晚跟刚子一起出去疯了,我这不打了会儿麻将嘛。”

不见了小孙子,李奶奶有些着急了,赶紧的去找刚子,刚子说半下午他一个人跑回家喝水去了,就没有再见到了

  有这么一位邻居,由于又是老乡,所以走得比较近,经常你家、我家一块玩,她家孙子比果果小4个月,奶奶很爱小孙女,总是夸奖不绝于口,每次都在不停的说她孙女的新本事。譬如会招手了,听到音乐会很激动,会叫很多称呼了,等等等等••••每次她洋洋自得的时候我就得说:嗯!宝贝真厉害哇!

长期如此,我••••••好累呀!

  原标题:奶奶夸孙子,一直夸一直夸 媳妇担心“赏识过头”

  孙子用筷子敲碗,奶奶夸:以后要当演奏家

  孙子拿别人的手机玩,奶奶继续夸:能干得不得了,没人教,他自己也会玩

  前天晚上,王女士一家去给一位亲戚贺寿。宴席上,王女士的婆婆一个劲儿地夸赞孙子。“一开始亲戚们还跟着一起夸,可是婆婆从头赞到尾,大家都烦了。”王女士说,她一直鼓励婆婆对宝宝赏识教育,但婆婆好像“赏识过了头”。

  过去,信奉“谦虚使人进步”

  婆婆几乎没夸过自己的儿子

  王女士和老公都是“70后”。之前因为忙于事业,两人一直没要孩子,直到前年才生下宝贝儿子小锋(小名)。

  婆婆一直盼孙子,王女士怀孕后,婆婆就搬来和儿子媳妇同住,照顾王女士的生活起居。王女士说,婆婆照顾她,比母亲对她更细致。

  不过,在带孩子方面,王女士挺犹豫。“我妈以前是小学教师,我想让她帮我带孩子。”王女士认为,她妈妈带孩子应该比婆婆强。婆婆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喜欢走极端”。

  “我老公跟我说过,他从小到大,婆婆几乎没夸过他。”王女士说,婆婆以前信奉“谦虚使人进步”,整天鼓励儿子要向别人学习。儿子好不容易考了全班第三名,她会说:“你看人家第一名多棒!”

  “我觉得老公受影响很深,缺乏自信。”王女士说,她一度不想让婆婆带宝宝。不过,为了家庭和谐,她还是妥协了,答应让婆婆、公公和自己的父母轮流带孩子。

  担心婆婆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王女士经常跟婆婆讲,对宝宝要采取“赏识教育”。“好好好,就是要多夸夸他。”婆婆说,这个容易。

  如今,改换“赏识教育”

  孙子做什么,老人都夸好

  “婆婆真的没少夸我们家宝宝。”王女士说,儿子出生1个月后,隔天就去游一次泳,那时她就常听婆婆夸宝宝“小手很有劲,游得比人家小孩好”。孩子稍微能听懂大人的话后,婆婆更是不吝赞美:孩子正常吃饭,婆婆夸“你最棒”。孩子穿件衣服,婆婆也赞“你最帅”。

  时间久了,王女士发现,儿子没有言语激励,就没有动力。有一次,小锋摔了一跤,趴在地上不肯起来,怎么劝都不行,最后儿子哭着怪她没说“你最行”。“他现在连做错事也希望我们哄他,夸他几句才肯改。”

  不过,婆婆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孙子“赏识过度”。前晚,一家人去给亲戚贺寿,一上桌婆婆就开始见缝插针狠夸孙子。孙子用筷子敲碗,被婆婆夸成以后要当演奏家。孙子拿别人的手机玩,婆婆也不管别人的担忧,继续夸孙子“能干得不得了,家里的电器全部会开会关。手机游戏没有人教,他自己也会玩。”

  “起初,亲戚们都夸我们家宝宝。但是,婆婆从头到尾一直在夸,话题围绕着他,大家就有点烦了。”王女士说,最后她只好带儿子出去玩一会儿,婆婆才消停下来。

  赞美要适度、讲技巧

  西祠讨论版“中国好家长超级大联盟”的“盟主”何力行:“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夸奖她,让她有动力。不过,夸奖也是门艺术,要讲究技巧。有时,我会用一个动作、一个欣赏的眼神来代替夸奖,不一定会说‘你真棒’,但是会说‘你观察得很仔细’,我觉得用这样的具体描述肯定孩子的良好行为,有利于孩子形成优良品质。”琪琪爸:我们家女儿也是老人带得多,我也鼓励老人赏识孩子,不过我们不会一味地夸孩子。要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瑞瑞妈:把孩子夸过了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爷爷每天早早起床,给我们做早餐,看我狼吞虎咽。接着提醒我戴好红领巾与标志,做好上学的准备工作。然后背着我的书包送我上学,看我高兴地跑去学校,而且三九严寒从不间断。回到家,他才忙着收拾餐桌、看看书。七年了,爷爷每天都是这么度过的。

记得有一次,我吃饭的时候,耳旁传来一阵“咳咳”声,我一看,原来爷爷正在咳嗽呢!“爷爷,您怎么了?咳嗽咳得那么严重。”“哟,我的孙女儿会关心人喽!没事儿,爷爷只是得了点小感冒,没事的。”爷爷乐呵呵地说道。我也就不再询问。

我们出发了,在路上,一阵“咳咳”声又一次掠过我的耳朵。我心里一阵酸,却不知怎么说出口。一转眼,便下雨了。我和爷爷忙躲到一个建筑物的下面,才没被淋成“落汤鸡”。可是,我的书包里只有一把蓝色的备用伞,拿伞很小,两人和撑一把,肯定不够。要是我用,爷爷会淋湿;要是爷爷用,我就会被淋。怎么办?这时,爷爷突然对我说:“你用吧。你小,免疫系统还没长好,要是我用,你会感冒的;我是大人,免疫力强。你用吧。”“可是爷爷,你有风湿性关节炎。”“没事,这点事不要紧。”我也不好推强,只好接过爱的伞。爷爷微笑着看着我。顿时,我觉得伞沉甸甸的。我的眼眶湿润了……

伞是蓝的,就像爷爷,用双手给我擒起一片天;伞上有着太阳的图案,就像爷爷眼眸中的爱。伞是沉的,就像爷爷对我的关心和呵护;伞是旧的,就如同爷爷脸上那苍老的皱纹。

公元二零一一年三月七日。辛卯年二月初三。凌晨。爷爷与世长辞。

  跪泣。

  跪祭。

  写作爷爷,读作爹爹。我的亲爷爷。

  就这样去了。一句话也没有说。我甚至,没有见他最后一面。

  任谁也没有想到。

  细细想来,活了快15年,和爷爷说过的话却少之又少。

  或许是因为从小在城里长大,回乡下的次数不多,又不会说安陆话。即使聊天,也大部分

  是和婆婆。小时候的自己真的很傻,从来都没有主动和老人交谈,见面也只是打打招呼。

  甚至,没有过一次完整的谈话。

  我多么可悲。多么可笑。

  老人活着的时候,我没有为他做过任何事,连一点点的快乐都没有带给过他。去世了,却

  又是那么怀念。

  记得爹爹总是蹩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努力与我沟通,我却有时连话都没有回他;记得

  爹爹总是在我离开的时候在老屋的门口站着目送我好久,我却连再见都没有说过;记得爹爹让我

  存他的手机号,我却一次电话也没有打过。

  我这个不孝的孙女,让您操心了。

  可是我,多么再想听到爹爹叫我“甘典热”,听到爹爹蹩脚的普通话,看着爹爹颤颤巍巍

  的身影,拨通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号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爹爹还没看到我考孝高。

  爹爹还没看到我上大学。

  爹爹还没看到我有出息。

  最后一次看到爹爹,是在过年。他拿着压岁钱给我们发。我们兄妹都知道爹爹的生活也不好,所以

  就不想要。可是爹爹,执意要给我们。

  他问的最后一句话是:『爹爹对不对得起你们?』

  我现在一定会回答,『是我们对不起您。』

  火化那天,看到爹爹化成了一缕青烟,他一定在天上看着我们。

我个人观点是照顾孙子帮助自己。

                                   

首先,排除疾病和意外的情况,大部分人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自己的子女其实也基本都上了年纪,不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大部分人都需要孙辈来照顾。

我们村里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一辈子生了拉扯大了六个孩子,三儿三女,前年生病住院的时候,子女不是自己也心有余力不足,就是需要在外上班的,最后是她从小带大的小儿子家的孙女在医院里面全程照顾到她出院,而那时候她孙女刚刚大学毕业。试想一下,如果她从小没带过这个孙女,大学毕业正是找工作紧要关头,这个孙女怎么会优先选择去照顾生病的她?

如果按照一代只管一代的说法,虽然儿子有义务赡养自己,但如果那时候他没有经济来源或者他的身体健康不允许了怎么办?如果孙辈是自己照顾的,那么必然培养了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么孙辈就会替位他们的父母来孝顺祖辈。如果祖辈没有照顾孙辈,那么孙辈也是没有义务去照顾祖辈的不是吗?

其次,如果祖辈主动帮忙照顾孙辈,那么就可以把儿子儿媳都腾出来去努力工作,升职加薪,儿子儿媳心中肯定也会感激父母的付出,也会更加努力工作,那么家庭经济状况也会越好。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在祖辈年纪大了,身体出现状况的时候,才越有经济能力去照顾。这是一个互相的良性循环。

我姐姐和我哥哥小时候都是我奶奶带的,我奶奶把我姐姐哥哥带得很好,我爸爸妈妈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出去想办法挣钱,我奶奶在世时,我们家在庄子上经济状况就相对比较好,算最早买了自行车,电视,电风扇的人家。村里做媳妇的没一个不羡慕我妈妈有个好婆婆的,也没有一个不夸我奶奶人好的。

如果祖辈不帮忙照顾孙辈,那么儿子儿媳中间必然要有一个人不能工作,家庭压力一下子给到其中一个人身上,压力负荷过大,就容易发生家庭矛盾和冲突,往小了说,婆媳矛盾,往大了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小孩子成长在家庭矛盾重重的环境里面人也容易变得偏激。可能就未来成长就有限。导致他未来可能连养活自己都够呛,更不要说去赡养父母甚至赡养祖辈了。

所谓的隔代亲,其实是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基因里面已经刻下了这种潜意识,头脑正常的人,都知道只有后代越好,才能有能力反哺自己。

所以照顾孙子既不是帮儿子照顾,也不是帮儿媳照顾,而是给自己有一个和孙子建立感情联系的桥梁。

我同事家的孩子才一岁多,就已经能清晰的表达出喜欢他外婆外公,因为他外婆外公天天照顾他,二十四小时不离他身边,不喜欢他奶奶,因为他奶奶一吃完饭就跑出去打麻将,基本没有照顾过他。你说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孩子长大了,他外公外婆奶奶都老了生病了,他是更愿意照顾他喜欢的外公外婆还是照顾他不喜欢的奶奶?

切记,人的感情是相互的,你想获得什么就得先付出什么。法律没有规定爷爷奶奶对孙子有抚养义务,但同样的也没有规定孙子对爷爷奶奶有赡养义务啊?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凭一个血缘关系就能牢靠吗?但凡头脑正常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就像我大伯大伯母,一辈子都没出去旅游过,去年他孙子成家后在无锡买了房子把他们老两口带过去玩了一个多礼拜。我大伯现在七十多岁,儿子儿媳五十多岁,孙子孙媳二十多岁,等我大伯大伯母到了八十多岁甚至九十多岁了,你觉得他们能依靠是儿子儿媳还是孙子孙媳?我大伯一辈子对自己都吝啬,唯独就舍得给孙子花钱,现在孙子成家后,经常带他们出去旅游,逢年过节就给他们老两口塞红包。如果我大伯大伯母不带这个孙子,小时候不对他好,他长大了会对大伯大伯母有感情吗?会什么事情都想着他们吗?

所以别在想照顾孙子是帮谁在照顾,那真正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和孙子建立情感羁绊。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今年已八十六岁,头发也脱的稀少了,他每天戴着一顶蓝色帽子,而且帽子里面总是藏着一些卫生纸,可能是戴着舒服吧,又穿着一黑衣服,显的更加苍老。

爷爷特别喜欢工作,现在还在三叔的醋厂里干活。每次到三叔醋厂去,总能看见爷爷的背影。

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是一位英雄。在老家的侧面墙上,挂着一幅年轻军人的照片,听爸爸说,爷爷曾经是一位军人,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这张照片正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照的。

爷爷特别不喜欢别人自己年龄大。记的有一次,有位叔叔去三叔那里倒醋,看到爷爷年龄那么大,就对三叔说:“老人家那么年龄大,你就不害怕给你收错钱”。正在说话时被爷爷听到,爷爷因此特别的生气便骂那位叔叔说:“你才老呢,我有那么糊涂吗……”。爷爷说了一连串的气话,那位叔叔感觉不妙拿上醋匆匆走了,再也不敢说爷爷老了,我看完这段情景后,感到爷爷可真天真。

爷爷年龄已大,回味自己的一生,他要写一本自传,他每天都坚持写,从他小时候写起,写完之后便让堂姐帮他修改,再让爸爸打印出来,结果是厚厚的一本。爷爷的文学写作能力好,他把自己一生的酸甜苦辣写的淋漓尽致,我看后非常受启发,了解了那时的艰苦生活。不过爷爷的思想也比较守旧——重男轻女。

每逢回老家过年,他特别关心堂哥,给堂哥的压岁钱也多,但堂哥却学习不上进,辜负了爷爷的希望,没有考上大学,只有自费上大学。现在老家的经济很紧张,爷爷时常向爸爸打电话说这事,让我也学习上有了压力。不过爷爷现在思想也开始转变了,常会讲一些故事,用故事教育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感到爷爷是一个饱经风霜,经历过各种风雨,又勤劳,还有点倔强的人,也是我最敬佩的人!我爱我的爷爷!

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切块后,请奶奶、弟弟以及我一起品尝,我和妈妈、奶奶,还没动手,弟弟就霸道地把切好的西瓜,一股脑儿的全端走了,我硬是从弟弟那里抢回来3块,准备和妈妈、奶奶一起分享,没想到奶奶溺爱孙子,把她的那一块也让给我了,妈妈则是在一旁温柔的安抚弟弟,让他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样吃西瓜才甜蜜,然后弟弟同意了,我们都很开心。

1 奶奶溺爱孙子800作文

爱与溺爱话题作文材料

作文:一位专门从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学家在研究蝴蝶从蛹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时,发现其艰难程度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艰辛,于是就用手术刀在蛹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当她看到蝴蝶轻松从蛹中出来时,欣慰地笑了。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别小,根本飞不起来。 其实,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孩子的成长又何尝不是这样!父母的过度爱抚,反而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 请以“爱与溺爱”为话题,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之一:

是爱,还是害

父母与子女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子女是父母生命的一种延续。舐犊情深,为子女着想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事情。唐代诗人罗隐有两句赠友诗:“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他推崇的是为国家大计要不惜肝胆涂地,却万万不要为子孙谋家财。

林则徐写有一幅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留钱给他干什么,他本来就很贤慧和聪明,我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子孙不如我,那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

古代圣贤都能如此深明大义,以超凡的胸襟对待子女问题。难道我们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吗?对子女过度地溺爱,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爱”与“溺爱”,一字之差,实际上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用理性的方式去爱是真正的爱,而完全用情感的爱去爱就是溺爱。用理性去爱,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正确的实现你的爱,如果仅仅用情感去爱,那么你就只能在溺爱中迷失方向。

一位年纪并不大的母亲认为美国人真没人情,你看那《北京人在纽约》,那个姑妈把王启明他们塞哪住了?破地下室!那儿又脏又乱的,那哪是人住的地儿?还有你看那姑妈的德性,扔给王启明他们几百块钱,还说是借他们的,那哪是人干的呀!别人大老远跑到你美国来,你怎么也得首先请外甥女、外甥女婿找个好饭店好好撮一顿吧。真没劲!

这位年纪并不大的母亲说完立刻搂着她那大约十多岁模样的孩子,细声柔语的说到:乖,妈可不会这样,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心肝宝贝呢。妈要让你好好读书,今后咱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好让你姥姥、姥爷你妈你爸脸上都有光彩!心肝,妈什么事儿都不会让你干,你只要读好书就行了,没钱花了,乖你就说,妈再苦再累也会满足你要求的,因为妈妈爱你„„ 此刻我关注着眼前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满面红光、嘴里不停地嚼着零食的少年和一个年纪不大但却显得苍老的母亲,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史上一次神圣的演讲。我相信这位母亲代表了当今中国绝大多数父母亲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在那位母亲神圣而又

2 写爷爷奶奶的作文

我的奶奶

我最亲近的人要数奶奶了。

奶奶已经年过七旬了,满头半黑半白的头发,额头上有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它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奶奶虽然年龄很大,但身子还是很硬朗,天天忙里忙外,总不呆着。

奶奶有很多孙儿孙女,最疼爱,最喜欢的孩子当然是我了。有什么好的东西,什么好事都要给我留着,不管什么事都宠着我。。 奶奶虽然不识字,但她很爱翻看书本。一有功夫就拿我学过的小学课本翻看着。一次,她边看边跟我说:“你们现在多好,有人供你读书。还不赶紧学,学得好好的,不让谁说这说那。唉!我那时多想读书。当时有个非常好的老师跟我妈商量:‘让你家孩子上学吧!什么也不用交。’可我没那命,我妈妈说:‘她上学谁给我做饭干活。’说啥也不让我上学。瞅瞅现在,出门到外,一个大字也不认识,多憋人。”我总是喜欢听她唠叨。

奶奶很勤劳,每天早上起得很早,收拾屋子、做饭。整整一上午,在家洗洗刷刷地忙个不停。忙完了,也到中午了,又该做午饭了,一天也不能休息一会。

3 为何爷爷奶奶都爱孙子

首先是血缘上的,传宗接代嘛。其次是老人容易孤独,还有,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对孙子辈没有对子女的那种责任感,或者说要少很多,就像在子女很多的家里,父母对老大要求最严格,而宠着最小的,因为老大身上的责任最重,也承载了父母最大的期望,这在孙子辈上体现的更明显

不管是理性的爱,还是无原则的溺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爷爷对待孙子有更多的宽容。主要原因是爷爷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大部分,期望孙子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弥补自己年轻时亏欠儿子那份关爱。当理性把握教育孩子成才时,做爷爷的会在“孙子与父母”之间,必要的时候做个缓冲,当保护伞,不让年幼的孙子受皮肉之苦。之后再去劝导、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向好的方向发展。

4 观察爷爷奶奶的作文

在我家里,有两个“ 老顽童”-爷爷与奶奶。他们很快活。爷爷奶奶外貌,一个词-相貌平平,如果他们走在车水马龙的街上,是不怎么显眼的。他们脸黄黄的,在额头上,明显的有许多皱纹。以前那明亮的眼睛,现在渐渐模糊了。嘴巴也是干裂了。但是,却觉得那么的和蔼可亲。

我的奶奶,是出名的“唠叨大王。”就像一只蚊子,在你身边唧唧喳喳吵个不停。小时候,我在奶奶家。到了中午,我望着一桌的饭菜正想吃,屋里传来奶奶的唠叨声“ 琪琪,又嘴馋了?赶快去洗洗手在吃,记得要洗干净哦,不干净会肚子疼的呢 。。”

早上,我懒懒地还在睡觉,不料奶奶咚咚咚地上楼,又开始唠叨:“哎呀,我的小懒虫,你看看”。奶奶顺手拉开窗帘。“太阳都晒到 上了,快快起床吧。”她又把我的被子一抽。无奈,乖乖起床。哎,这下,你可见到她“唠叨大王。”的威力了吧。奶奶很有趣,爷爷也不赖。这个老人,他呀,像老小孩一样,经常要发发脾气。一点不高兴,他就像7、8岁的小孩,把那不高兴的事,放在心里。劝他,他不理。说他他更不高兴,会发发脾气,过一会儿,在电视机面前,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你们说说,他像不像一个小孩?

其实,爷爷奶奶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如果你想听听,我以后再跟你细细道来。。

瞧瞧我那爷爷奶奶,真不愧是个名副其实的“ 老顽童”。

5 写爷爷奶奶生活作文

爸爸妈妈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回来的次数就像过年一样稀少,是爷爷奶奶把我拉扯大的,我对爷爷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

夏天到了,麦子都变黄了,爸爸妈妈都没有回来,我非常着急。可是,我还小,只有爷爷奶奶去收割麦子。学校放麦假了,这天,爷爷奶奶去地里收割麦子,让我在家看门写作业。写着写着,我感到天气好热,我也好渴、好饿啊!于是,我连忙拿来面包,从冰箱里拿出冰镇汽水,打开风扇,扇着风扇,吃着、喝着,真的好舒服啊!这时我突然想起了爷爷奶奶,我在家里写作业,还这么热、这么饿、这么渴,那爷爷奶奶在太阳底下晒着收麦子,不热吗?不渴吗?不饿吗?想到这,我感到内疚了,关掉风扇,拿起面包和两瓶冰镇汽水,推起自行车,锁好门向地里骑去。一路上我看到大人们都在地里忙碌着,天非常热,到了地里,我看到爷爷奶奶还在那辛苦地割麦子,已经割出了一大片,场的样子已经成型了。我喊着爷爷奶奶,拿出面包和冰镇汽水。爷爷奶奶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就放下了镰刀。我拿起两块面包给了爷爷奶奶,又打开冰镇汽水让爷爷奶奶喝,此时我想:爷爷奶奶真辛苦啊!我一定会刻苦学习,长大了一定会报答你们。

爷爷奶奶对我的爱就像冬天里的火炉,给我光明和温暖;又像夏天里的凉风,给我丝丝凉爽,我感觉我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

6 小学生作文 爷爷奶奶给小孙子不停的夹菜怎么写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象山奶奶家。

一放学,我们就乘着车来到了奶奶家。我大声的叫着:“奶奶!奶奶!”奶奶似乎听到了我的叫声,从家里走了出来,说:“你们来了,快进来。”我们随着奶奶进入了屋子。奶奶笑着给我倒茶说:“我的小孙子一定渴了吧,来,喝杯茶。”爸爸转过头来悄悄地对我说:“哈哈,你小子,奶奶对你那么好,我都嫉妒死了。”我向爸爸挥了挥拳头得意的笑了起来

“吃饭喽!”奶奶传入我的耳朵里。我才发现自己的肚子已经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我飞快的跑了过去还一边大声的叫着:“吃饭了,吃饭了!”我和奶奶坐在一起。奶奶不时的给我夹菜,让我吃都吃不及。我对奶奶说:“奶奶够了,我吃不下了。”爸爸妈妈都在一旁大笑。

我们就这样度过了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