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宝妈哭诉:一胎美如花,二胎很尴尬,这咋还基因突变了呢?

妈妈 0 48

二胎宝妈哭诉:一胎美如花,二胎很尴尬,这咋还基因突变了呢?,第1张

二胎宝妈哭诉:一胎美如花,二胎很尴尬,这咋还基因突变了呢?
导读: 为什么生二胎,是想给大娃找个伴?有人开玩笑说,是因为“玩 游戏 ”大号练废了,重新练个小号。玩笑归玩笑,生二胎终究是夫妻自己的选择。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谁不想儿女双全? 在二胎政策开放后,不少家庭都开始筹划自己的二胎宝宝。独生子女

为什么生二胎,是想给大娃找个伴?有人开玩笑说,是因为“玩 游戏 ”大号练废了,重新练个小号。玩笑归玩笑,生二胎终究是夫妻自己的选择。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谁不想儿女双全?

在二胎政策开放后,不少家庭都开始筹划自己的二胎宝宝。独生子女占多数的90后们已为人父母!

她们用自己亲身经历感叹孩子一个人长大的确太孤单了,孩子成长需要弟弟妹妹的陪伴,才会有一个快乐又难忘的童年。

当然,也有部分家长是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多生一个就多一个培养孩子的机会,一个有出息就算赢。这部分家长就感觉是在打 游戏 一样,大号小号轮流上。

然而在二胎大军中,还有一个特别想法的家长人群是因为看中了“老大”的颜值,才决定生二胎的,毕竟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因此很多宝妈宝爸都觉得二胎的颜值肯定不会比第一胎差,但是部分家庭的二胎诞生后才印证了那句话: 一胎美如花,二胎很尴尬。

二胎宝妈哭诉: 这咋还基因突变了呢?

看姐姐一身汉服王昭君的打扮,雍容华贵,气质极佳。真的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小公主了,相信也正是姐姐这个颜值给了她爸妈很大的动力和自信吧?

但是当弟弟诞生之后,他们才发现,这真的是亲姐弟吗?为什么姐姐是雍容华贵的公主,结果弟弟却是流落民间了,带着一点土渣味?

第二个姐姐的颜值真的是不摆了,肤白貌美肯定也有大长腿。一笑起来整整齐齐的牙齿看上去格外的亲切,气质这一块姐姐可以说是拿捏得死死的。

无论在小学、中学、大学,就凭姐姐这颜值不说校花了,再怎么说也是个级花吧,最次也是个班花级别。

再一看妹妹,这是认真的吗?说好的瓜子脸呢?到了妹妹这里怎么就成了南瓜子了?

说好的白白嫩嫩的皮肤呢?妹妹咋就像土里打了滚了呢!妹妹一定是骑马太阳晒多了吧?

身材这一块咱就不做过多的比较了吧?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姐姐属于纤纤细腰的女神级身材,而妹妹则是有一点女汉子的味道了。

同样是笑容,亲姐妹看上去的差距还是有一点大的。女神和女汉子,太真实了。

姐姐是瓜子脸,双眼皮,皮肤嫩白有弹性,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薄嘴唇看上去就十分漂亮和谐。

可是再一看弟弟呢?瓜子脸变成了包子脸,双眼皮也是没有了,嘴唇还有点厚重的感觉。

不地道的爸爸直接拿出了某猪的配图和弟弟对比,结果竟然是神还原,这就有点尴尬了。

最后这个“老大”的颜值还是十分在线的。虽然说不上漂亮,但也是十分的萌萌哒,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想要捏捏她的小脸。

可是,弟弟的颜值就有点大打折扣了,乌溜溜的大眼睛变成了眯眯眼,这操作可还行?

那么在生二胎之前,我们应该有哪些值得考虑的东西呢?

现在带一个孩子的花费可不算小了哟,有家长算过一笔账,不算给孩子买房付首付,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也要花上一百多万。这种水平还不是一线大城市!

都知道现在城市的孩子的吃穿住行都是比较考验家长经济的事情,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恐怖有孩子的都能体会。

特别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想要给孩子好的东西,好的教育,所以不管是吃穿住行学都想把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留给孩子。

若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家庭还是可以接受的。自己的全部都是自己孩子的,但是当变成两个孩子之后,这些花费都是会翻倍的。你的全部,就要分走二分之一,或者是你双倍的努力!

所以在你们打算要二胎之前先想一想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不是适合要二胎。为了生二胎,降低家庭生活质量水平,那真的不值得,也对孩子不负责。

经济问题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没有哪个家长能逃避。

就好像有的宝妈说的一样:"让孩子生下来吃苦,那你还生他干什么呢?"

当家庭的经济足以支撑两个孩子同样品质的吃穿住行学之后呢,要二胎那一点问题都没有。否则来自自己家庭内部的比较,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谁带孩子一直是很多家庭的热门话题,一个孩子还好妈妈能自己带或者是请婆婆外婆帮忙带。把孩子养到入园的年龄,除了按时接送就轻松了不少。

但是当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孩子又谁来带呢?爸爸妈妈要上班,全职妈妈一个人带俩娃也心累身体累。如果没有多余的人手帮忙的话,只会让小两口的生活忙至崩溃。两个孩子有时候调皮捣蛋,你才会体会到什么叫做人生的绝望,二胎的折磨。

即便有多的人手能带孩子,那么谁带老大,谁带老二又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二胎家长就是老大老二分开带,这样是有好处也有坏处。

老大送回老家?老二父母自己带。老大会怎么想?老二送回老家,老大一直跟父母,老二长大又会不会质问父母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带两个孩子,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难!

两个不同的个体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了。都是亲生的,批评谁都心痛。

那么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爸爸妈妈的公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然的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不满甚至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

别拿以前还没计划生育时的老一辈的传统教育和现在家庭教育方式做比较,没有一点可比性。之前一家都是好几个兄弟姐妹,可那是真的就是“放养”啊。

现在谁家孩子敢“放养”?是家里有矿,还是上面有人?教育内卷化如此严重,家长们文化素质都不低,多少也懂点教育孩子。想好如何教育两个孩子,并做到因材施教,做好准备再生二胎也不迟。

生育是夫妻自己的权利,不受人强迫,也不听谁安排。

但是生容易,养很难。就如咱们人一样,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很难。

父母的爱是有限的,一个孩子就能给她全部的爱,两个孩子必然只能一人一半。

在准备要二胎之前,你可以先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平等对待两个孩子呢?再问问你的孩子,他愿意要弟弟妹妹吗?

孩子在童年有亲人的陪伴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特别是现代 社会 爸爸妈妈都很忙,若有一个兄弟姐妹陪伴自己,自己的童年也不会显得孤单。

而等到孩子长大之后,父母也逐渐老去,亲人之间又多了一个帮衬,这是绝大多数父母的想法和初衷。

略略将来的愿望,如果可以,想一次性生个双胞胎,就没那么多考虑和烦恼啦!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师,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宝妈们!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见过了太多太多的二胎故事。

这是发生在产科的一个故事。

某天早上去接班,发现夜班的医生一脸憔悴。

原来前一天晚上她经历了人生中,最轰轰烈烈的一次抢救。

一个38岁的孕妇,当天晚上因为胎膜早破而住院。

因为月份已经足了,所以就进行试生产。

整个生产过程很顺利,下半夜生了一个7斤6两的小公主。

这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顺利。

可谁曾想,产后不到两小时,新妈妈突然出现高热,紧接着,血压进行性下降,子宫恢复不全,出血不止,根本止都止不住。

当天晚上,为了保命,进行了紧急手术,摘除了子宫。

而孩子,在妈妈躺在手术室进行抢救的时候,出现了抽搐。

被紧急送入了新生儿监护室。

据说,整个晚上,孩子爸爸都处于懵的状态,不断的往返于新生儿室,产科,手术室。

不停的被谈话,不停的签各种各种告知书。

最后,妈妈以切除子宫的代价保住了生命。

而孩子,情况不是很好,可能存在某些先天性的疾病,预后可能不是特别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可能需要频繁的往医院跑。

孩子爸爸说:

他们本来有一个10岁左右的儿子,生活很富裕,却也很幸福。

可是,家里有两个弟弟的妻子,一直幻想着,能有一个自己的女儿,小时候给她打扮打扮,长大了以后陪她逛街。

当二胎政策一出来,孩子妈妈就坐不住了。

原先,家里人都不是很同意,觉得再养一个孩子成本太高了,况且年龄也大了,精力也没有那么好了。

可是孩子妈妈很执着,她说:

人家比我们穷的也不是还生了两个,人家比我年龄还大了,也不生二胎了。

于是,家里人妥协了。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结果会是这样的。

这样的事情毕竟少见,比较极端,但更常见的是这样的。

“大宝才上幼儿园,三天两头生病,然后才几个月的小宝就跟着遭殃,一家子成了医院的常客。”

“大宝刚上小学,二宝又出生了,好了呀,哭了大宝,顾不得二宝,咕了二宝,顾不了大宝,整天活在内疚之中。”

你以为生个二胎是岁月静好,却不想整天是兵荒马乱。

你以为生个二胎可以兄友弟恭,却不想成天拳打脚踢,摔头撞脑,整天鸡飞狗跳。

所以,如果你想生二胎,你看看你有没有这些条件:

1大宝已经过了经常生病的幼儿园期。

2大宝最近三年,没有小升初或幼儿园升小学的重要转型阶段。

3大宝生活比较独立,能分房间睡觉,至少有老人帮你带走。

4你的老公也比较靠谱。

5能接受老人帮你带孩子,接受老人的 育儿 观念,如果不能接受,那至少要保证,你的财力要雄厚,至少能请得起保姆。

二胎生与不生,您是怎么看的?

我是小果医生,三甲医院儿科医生,二宝妈妈,在这里我会分享新一途中的有趣之事,也分享科学的 育儿 知识,欢迎关注,每天有新惊喜哦。

只能说,惨不忍睹!

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就是因为听了父母的话,再受到政策的影响,结果要了二胎,如今的生活质量下降得那叫一个凄惨啊。

以一个发小为例,原来两夫妻,老公是公务员公编的,老婆是正儿八经的初中老师,两夫妻的收入都称得上中上,生了个儿子,已经读幼儿园了。

没生二胎之前,时不时,两夫妻可以扔下儿子,交给父母带,然后两个去旅 旅游 ,出去烛光晚餐,温馨温馨一下。

我叫发小出来宵夜,也几乎没有不到的。

但生了二胎之后,又是一个儿子,然后现在惨了,时不时的 旅游 没了,烛光晚餐更加不用想了,他们现在既要照顾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又要照顾幼儿园的大儿子,还要教导大儿子,间或小儿子大儿子一起感冒发烧,那叫一个手忙脚乱,苦不堪言。

现在别说叫他宵夜喝酒了,他直接抱怨说,早知道不生二胎了,工作外的时间全部给了大小儿子,几乎连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

一切为了两间建设银行啊!

最关键的是,他还要考虑一下准备准备多一套房,以后大小儿子都好分一套。

然后,两夫妻果真其七凑八凑付了首付,现在每个月除了还钱还是还钱,更加不要提什么 旅游 不 旅游 了,还债都头痛得很。

反正据我所知,现在这家伙连一个铜板都想掰开两半来用,以前豪爽的性格一去不复返了,囧。

所以啊,有能力的,还可以考虑一下生二胎。

能力不够的,还是再细想一下,免得自己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正好坐车无聊说说我吧。

15年7月要了丫头,那时候儿子高一,15岁。也不是强要,有点意外,想既然来了,就留着了,也没检查男孩女孩,朋友都很差异,说怎么能忍住 ,然后周围朋友看体型都说是小子,直到出生才知道是闺女,哈哈,很开心,有点心想事成的感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上幼儿园了。儿子去年上了大学,这三四年多怎么说呢,有时有点丝丝的后悔,我们俩会说如果没她来,我们该多轻松啊,二人世界,呵呵。但是呢,还是幸福满满的,每天回家都兴冲冲,感觉动力十足,哈哈哈!工作上,我体制内轻松点,业余时间多,做点私活,爱人企业出纳,也差不多吧。关于带孩子,我母亲帮了两年,爱人请假一年,上幼儿园半托早晨送晚上接,轻松多了。

十八线小县城,压力不大,不求上进,房子有几套,有部分贷款,慢慢还就是了。我跟爱人说,不能因为小丫来了,就降低生活质量,相反要更好才行。

要二胎吧,可能我这类人挺多的,周围年龄相仿朋友都要了,70后的一种情结,最后的倔强?!

另外就是,挺感谢这 社会 稳定的,只要不懒,干正事,经济上不会太差,这个也是基础,我们这个年龄段,能吃苦,也有一定的 社会 阅历积累,现在年轻人可能吃苦受委屈就不太行。

总之,挺好的,每天都劲劲的,哈哈哈哈!

题主说的是中年夫妻,我讲一个中年夫妻生二胎的凄惨故事吧。

我认识一个人,大孩子今年高三,二娃今年一岁多。夫妻俩都四十好几了。

大半年前,得了一个很严重的病,发起筹款,我还让我老婆去捐了钱。上个月不治身故,挺可怜的。

家里剩下一个下了岗的伴侣,一个在读高三的大女儿,一个一岁多的婴儿。因为治病,没剩下什么钱。

按照题主的问题,这家算是“强行”生二胎的中年夫妻了吧?

年轻人朝气蓬勃,有困难,有本钱解决。中年人呢,就没这底气了。老天爷拿走我们的命,也不是不可能。

我跟我儿子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你如果生二胎,其实下半段就是我养了。

是啊,我越来越老,越来越没能力,等他十来岁,就只能靠大娃了。大娃如果好,帮你养二娃,如果大娃不帮你养呢?

现在还能赚钱,还没啥问题,十年之后呢?

很现实的呀。

我今年43岁,儿子19岁读大学。身边的很多同事朋友都喜获二胎,我也一直想要生个二胎,为此和老公多次争论,然而已是发际有白雪痕迹的他坚决不同意,他的原因很多,诸如再生个儿子压力太大,年龄不饶人精力不够,父母老了没人帮忙看护等。所以我们每次夫妻生活他都强制采取措施。

最近,我身边二个生二胎的同事都发生了不可测之事。让我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其中之一美女王美美31岁,女儿5岁,怀上二胎5个月时。早晨起来做好饭叫他老公吃饭无人应答,发现老公夜半心肌梗死已去。留下她一人,但是她坚强地将二胎女儿生下,好在有公婆帮忙。但是她未来的日子将会如何,仍是未知数。

还有一位同事,女儿十岁,她怀上二胎。但此时老公因不适去检查患了脑瘤,北京术后确诊为恶性,已无回天之力。她一边陪老公看病,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一边工作。我们都为他们捐款。生下女儿后二个月,老公离世,孩子被她送人抚养。如今她精神状态很差,父母公婆都在农村,无人帮衬。

这二起事情让我警醒,人到中年,二胎要慎之又慎。所以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充足的精力,良好的身体,还是继续过现在一胎的日子比较好!

这个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我一亲戚快40岁了,正好赶上国家放开二孩政策,于是有了生二胎的想法,而且他们的经济条件也不错,在大城市有两三套房子自己也开公司,一胎是一个女孩已经快上初中了。

现在我这亲戚的二孩都快三四岁了,已经开始上亲子班幼儿园了,甚至父母还安排了相关的跳舞、画画等培训班,对于夫妻两人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出生在70年代,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其实对于二孩还是比较看重的,早年在外面打拼收入不好,连一胎也不愿意生,后来快30岁的时候才生了一胎,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这应该算是晚育了,二胎政策已放开他们就生了二胎,有两个孩子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是完美的,在生活方面除了辛苦一点其实其他方面都是幸福的,至少我这个亲戚生了二胎生活上更加的完美幸福了。

其实放开二胎对于想生的家庭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愿意生二胎是奔着家庭和孩子去的,并不单单是因为养育成本这个问题,对于有条件的家庭来说有二胎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作为一个80后,放开二胎后也有蛮多条件不错的同学选择了生二胎,二孩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更加的热闹!

我今天晚上听到一个重磅消息,我老婆要“强行二胎”,事情是这样的……

我儿子今年8岁,二年级。之前虽然也有提过二胎计划,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同意,说实话我觉得一个孩子挺好的,没必要生二胎。可是,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投反对票,二比一,我反对无效。

我儿子一门心思让我们给他生个妹妹或者弟弟,每次在外面玩,看到人家小女孩,就说,老爸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妹妹?我说,我不想生。他就生气!

然后就转身去说服他妈,他知道如果他妈同意了,那么就是二比一,我反对也没用。最近,我老婆好像也中邪了,也惺惺念念的要生二胎了。说什么,儿子一个人以后大了,家里遇事没人商量,孤独。

今天散步的时候,她说最近想烫发,我说你去啊,她说,不去最近准备生二胎的。当时就把我吓得咯噔一下,完了,看来我要被“强行二胎”了。

我也没有明确表示拒绝,我知道拒绝也没用。我也冷静的考虑了半天,其实生二胎也没有不好。万一生个闺女我不是儿女双全了嘛!就算退一万步来说,生个儿子,最多也就是压力大点,生活中这么多两个儿子的家庭,哪里不生活了。

这就是二胎政策放开后,我的生活,因为我很可能最近就被“强行二胎”了。哈哈。期待吧……

儿子四岁半时刚好碰上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因为先生是独生子一直希望有兄弟姐妹陪伴,当时34还没到高龄,就想试试,没想到备孕1个多月就中了(第一胎时足足备孕一年才怀上),二胎也没想去了解性别,反正无论男女还是会要的。就这样妹妹出生了,开始一两年是开心的,哥哥还没上学,家里的开销也不大,一整天就是陪玩陪睡一家其乐融融,后来哥哥上学了,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首先要一个人陪着哥哥顺利过渡,其次各种校外兴趣班开销也大了很多,再次哥哥妹妹已经处于不同的年龄段,很难有共同的圈子,现在哥哥三年级了,我们夫妻几乎是一人负责一个,周末有时候想小聚过过二人世界都很难,我不知道等他们长大了是不是就会变好,我只知道有了二胎对我生活品质影响很大,如果开放二胎政策时哥哥已经读书了,或许故事会有另一个版本,但我还是幸运的遇到一个愿意承担的丈夫和能帮我们分担的老人,不然日子更无法过。

希望对孩子犹豫是否二胎的妈妈有所帮助,无论一胎二胎还是要先想清楚再做决定,另外女性不能生了孩子后就放弃自己的事业做全职妈妈。

83年的,我们是双独,结婚的时候就已经开放二胎,刚结婚是说生两个,一家姓一个的,生了女儿后晚上都是自己带,一年下来真的觉得责任大而去累啊,当时坐月子我爸每天给我烧饭送饭,一个月瘦了10斤,就放弃了二胎,结果去年年头意外怀了,毕竟是个生命,没舍得打掉,又生下个宝贝女儿,感觉年龄大了带娃的耐心高了,但父母老了带娃的耐力小了,143天假期,基本是我自己带,月子是在月子中心做的,回家也回自己的小家,爸妈有空过来看看娃,我家住5楼,我爸心脏不太好,所以不让他天天赶来给我烧饭,叫了个阿姨每天烧一餐中饭,晚饭老公回来解决。产假结束白天把娃送去爸妈家,晚上带回来自己带,老公管大宝学习,我管二宝,中午我赶回家自己带二宝让我爸妈歇一歇,现在娃快7个月了,真的觉得除非有条件,父母或公婆身体好,不然还是不要二胎了,吃不消的。

同事49岁生的二胎!

不知道同事自己觉得惨不惨,反正我们看着觉得他惨!

同事十年前生的二胎!是偷着生的!那时,他大儿子研究生即将毕业,老婆比他小8岁,闲在家没事干,就生了二胎!

一家四口出去,人家总当他们三代,哥哥带弟弟出去,人家都以为是爸爸。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的是,儿子谈了几年的女朋友分手了,接下来的几个都分手很快!这我们都理解,父母年龄那么大,还有一个没工作,弟弟那么小,负担太重了!

还有,同事给儿子报了各种班,当我们听着他和小年轻们讨论给孩子上什么辅导班抢什么考位的时候,真的替他发愁,他退休,孩子小学还没有毕业,别人退休了都可以 旅游 休息,他还得替小儿子打算,怎么办呢!

所以,一旦你过了40,特别是45,二胎,就算了吧!

生二胎后怎样兼顾一胎孩子

 生二胎后怎样兼顾一胎孩子,怀胎十月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胎子女和肚中二胎子女的感情,告诉他妈妈肚中的弟弟或妹妹是来和自己作伴的,以下分享生二胎后怎样兼顾一胎孩子。

生二胎后怎样兼顾一胎孩子1

 尽管很多父母并不会因为生育了二胎就真的会忽视了一胎子女,可孩子们的这种担心,确实应该引起成年人的注意。即便采取极端手段伤害弟弟妹妹的一胎子女少之又少,但因为有了弟弟妹妹而感觉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下降,感觉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分量变轻,进而感觉自己受到伤害,心理上受到挫败的一胎子女,却很常见。

 要避免一胎子女情感上受到这样的伤害和挫败,显然还需要父母或者是其他家庭成员的积极引导与抚慰。比如在怀胎十月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胎子女和肚中二胎子女的感情,告诉他妈妈肚中的弟弟或妹妹是来和自己作伴的,自己作为哥哥或姐姐,应该爱护他(她),保护他(她)。孩子生下来以后,父母更要注意不能把过多时间和精力放到照顾二胎子女的身上,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一胎子女的照顾,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冷落。

  如何让大孩子告别独生

 1、提前将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的消息告诉大孩子,让他在语言的世界里感知家庭即将发生的变化。

 2、如果发现大孩子欺负小婴儿,一定要坚决制止他,因为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对的。

 3、在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父母可能会因为照顾婴儿而忽略更大的那个孩子。如果你发现大孩子因此而情绪低落,告诉他因为弟弟妹妹太小了需要照顾,让他理解。

 4、在照顾小婴儿的同时,跟大孩子讲述他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也这样被照顾过,跟他们分享,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曾经这样被照顾。

生二胎后怎样兼顾一胎孩子2

  生二胎最佳时间介绍

 二胎时间间隔短,母体在头胎时候所补充的叶酸和维生素都已经消耗殆尽,母体在产后恢复的过程中很难及时得到补充,在怀二胎的时候,胎儿可能因为缺乏叶酸而出现先天畸形。

 另外,老大刚刚出生没多久,初为人母的感觉都还没有找到,孕妈在生养的过程中,很难妥善处理好孕期的各种症状,这对老二的生长和发育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如果孕期缺少必要的照顾,胎儿同样容易出现早产、发育迟缓等情况。

 咱们不妨再来看一组研究数据。根据刺针杂志统计结果显示,二胎的间隔时间如果不到6个月,胎儿早产、发育迟缓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1、二胎间隔在12-17个月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二胎的间隔在12-17个月时,妈妈生出的老二出现畸形的概率不到2%。

  2、二胎间隔不到6个月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生完头胎就备孕二胎,二胎出现畸形的概率将增加到25%。

 另外就是间隔时间太短的怀孕令女性心理压力过多,从而增加了出生的孩子患上自闭症的风险。

  3、二胎间隔超过24个月

 同样,如果二胎间隔的时间过长,胎儿出现畸形的概率也会增加,但是相对太早生来说畸形概率相对要低一些(23%)。

 产科专家表示,二胎的间隔应该根据头胎的生产方式来决定,也就是说,顺产的孕妈和剖宫产的孕妈,生二胎的最佳时机是区别的。

  生二胎间隔几岁最好?

  1、头胎顺产的妈妈:18-23个月

 顺产的妈妈想要生二胎的话,间隔应至少在一年半以上,四年以下。如果间隔短于18个月,胎儿容易出现早产、发育迟缓等不良症状;如果超过4年,孕妈怀二胎时容易出现子痫症。

 现在间隔有一年了,但是还没到一年半就怀孕了怎么办?不用担心,间隔时间只是风险相对变大,如果能进行科学的孕期管理,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2、头胎剖宫生产的妈妈:25-5年

 剖腹产的妈妈,伤口和生殖器恢复的时间大概需要两年,甚至更久,换句话说,为了减少子宫破裂、子宫粘连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二胎的间隔时间应该控制在两年半至五年。

  3、生二胎别全凭经验

 现在二胎的政策越来越宽,不少家庭生完老大都准备要老二了。然后信心满满的认为自己生过一次了就是过来人,不用去做产检。但其实,生二胎需要注意的事情更多!

 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有30%的女性在无准备的情况下怀上了二胎,而这些胎儿中,畸形儿也不在少数。所以,不管第一胎的宝宝是否健康,在怀第二胎前后都一定要去医院进行产检,看看是否适合怀老二。

  二胎相差 3 岁以内

 如果家里的老大和老二的年龄相差不超过 3 岁,都会遇到相近的困扰和挑战:

 1、 两个宝宝都太小,同时带很辛苦;

 2、 老大还「不懂事」,对于弟弟/妹妹的「不友好」。

 一般来说,相差 3 岁不到的二胎家庭,很可能每天都在陷入无休止的宝宝争吵和抢夺中,包括对玩具食物的争夺,对妈妈对争夺。

  二胎相差 3 岁以上

 如果老大和老二年龄超过 3 岁左右,当二娃 2 岁进入叛逆期的时候,大娃已经 5

 岁逐渐懂事了(而且已经上幼儿园了),父母完全可以有机会和足够的时间去引导大娃帮助父母照顾二娃。

我希望以后要两个孩子,原因如下。

让大娃更独立

独生子女总让人感觉孤孤单单的,事实上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也越来越 珍贵 了,因而就出现很多独生子女事事都有人代劳,有什么心事的也不能及时与人分担,更为重要的是很容易养成 以我为尊 的性格。而如果有了二娃以后,家人长辈们自然就会把重心分一部分在二娃身上。家里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会要求大娃分享,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大的孩子独立的性格,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姐妹亲情的可贵的。

家庭更和谐

相较于只有一娃的家庭而言,如果有了二娃的话,那么更有得利于家庭和谐。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娃已经有10几岁的,已经不需要父母过份操心的家庭而言,如果再添一个小家伙,又能够让所有家人都回复到忙碌的状态,这更有利于家庭和谐。再比如说,如果一胎是男孩或者女孩的话,能够在添一娃,凑成一个好字也是天大的好事呢

更有安全感

人总是会有老的一点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话,那么将来这个孩子肯定是要长大的,肯定是要飞出去的,肯定是要娶妻生子肯定是要有自己的生活的。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两个孩子的话,说不定就可以有一个留在父母身边了。特别是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有两个孩子可以轮流分担,绝对比只有一个孩子好。

给孩子更好的保障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谁也不能保证可以一直陪着孩子。而人活在这世界上难免会遇到各种难事的。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可以帮自己分担一下,可以陪伴自己成长,可以携手并进的话,那么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的。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说的正是这样的道理。

女性身体健康

比如说在第一胎的时候没有照顾好自己,而落下月子病,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二胎来好好调整一下自己了。

最好是先去医院检查,让医生帮忙判断是否适合生二胎以及帮助你们更好的备孕生二胎。

前段时间回老家的时候,妈妈跟我说文文得了忧郁症了,我很诧异,因为之前还总是看到她老公在朋友圈秀两个孩子,大大的眼睛都非常可爱。

妈妈说文文是产后抑郁,没有得到疏导,越来越严重,现在基本上已经不敢让她独立带娃了。

产后抑郁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疾病,总是听说这种疾病,但是不想竟然真的发生到自己的朋友身上,文文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高中没有考上大学就辍学了,没有几年就按照家里的安排结了婚。

按照农村的传统,马不停蹄生了娃,但是婚后的生活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如意。第一胎生了个女儿,婆家重男轻女的思想都很不满意,老公又是个妈宝男,两年还不到就被催促着生了二胎,幸好二胎是个男孩,孩子满月的时候我去看娃,文文看起来一点也不开心,两个娃就这么没日没夜的折腾一个刚满24岁的姑娘。

文文说:"我不怕生二胎,但是我怕独自带娃的无助"

老公是个十足的妈宝男,根本就是个没断奶的巨婴,大宝刚满一年,婆婆闹着要孙子,老公只知道听话,迎合,完全不考虑家里的条件和现实。

生二宝的时候,大宝只有两岁,晚上二宝哭了,吵醒了大宝也跟着哭,我就跟着孩子一起哭。婆婆只知道跟着来人说这是我孙子,但是没有带过一天,满嘴都是"什么都不干,带个娃难道还需要人帮忙?"。

坐着月子半夜两点起来给娃冲奶粉的是我,给两个孩子洗衣服做饭的是我,一手抱娃,一手领着娃去买菜也是我。没有心疼自己的家人,为什么要生二胎?独自带娃的妈妈会有多少辛酸和无奈?

这些带两个娃的妈妈都承受了哪些?

1、 陪娃睡觉难

如果大宝的年纪大一些了,睡觉还没有那么困难,如果大宝和二宝的年纪差得很少,晚上陪娃睡觉一定是一件困难事情,两个娃闹来闹去都不肯睡,直到把妈妈折磨的黑眼圈掉到下巴才作罢,而且晚上一旦有一个娃哭了,另一个肯定也会哭,这种深夜的无奈相信只有独自带娃的妈妈才能懂。

2、 买菜做饭难

很多生了二胎的妈妈基本上都是独自带娃的,毕竟老公还要赚钱养家,所以白天想要买菜做个饭都没有那么简单,常常都是一手牵着大娃,一手抱着小娃去买菜,有的时候真的不禁感叹,瘦瘦小小的身体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力量。

如果两个娃都是不会走的,只靠妈妈来带的话真的要得产后抑郁了!

3、 产后修复难

有些妈妈在生完大宝之后好不容把身材各个方面修复好,没过多久又生了二胎的话,身材马上又走形,对于一些非常在意这些的妈妈这说,其实都是无形的压力,如果不注意疏导也会早场很大的心理压力。

那么如果要生二胎一个家庭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给宝妈减压?

1、 物质准备

现在生养教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都比较高,没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做支撑,后期会有很多问题。

2、 人力准备

如果是执着于要二胎的家庭,先看看有了二宝之后有没有人来帮忙宝妈带娃吧,如果只是靠着宝妈自己来带娃的话肯定是行不通的,否则情况严重的话,宝妈是要抑郁的啊!

除此之后,最好在心理上以及家庭氛围上都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的话,大宝和二宝也都可以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成长,也能减少宝妈身体和心理上的很多问题。

我觉得还是要给小的说,爸爸妈妈是最爱你,爸爸妈妈不会偏心谁,因为你们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我和爸爸对你们都是一样的爱,如果你觉得妈妈爸爸哪一点偏心了,你就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姐姐是长辈比你大,所以就先问了姐姐;你看呀,那奶奶给爷爷和爸爸的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先给的爷爷;因为爷爷是长辈,我们要知道尊重;姐姐也比你大,所以我们要怎么样,要尊重姐姐

也许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刻意偏爱谁,但是注意力和态度已说明了一切。

最初可能只是因为,老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

可当老大作天作地,老二软糯可爱;一个性格讨喜,一个调皮捣蛋。不管是否承认,父母心中的天平还是会微微倾斜。

所谓的一碗水端平,其实是一种谎言。

美国加州大学一项研究表明:65%的母亲和70%的父亲会不自觉对某个孩子特别偏爱。

或许父母是无意识的,孩子却能敏感地捕捉到,并在内心泛起巨大的涟漪。

南充一名10岁女孩与弟弟发生争执后,认为家人偏心弟弟,一气之下爬上楼顶轻生。

杭州14岁小女孩,因奶奶只给弟弟做蛋花汤不给自己做,吞下30颗镇静类药物自杀。

家人有意无意的偏爱往往意味着伤害,让另一个孩子深陷自我怀疑的囹圄。

如果让孩子觉得「爸妈不爱我,我是一个外人」,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残酷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