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提倡奶奶带娃?奶奶带大的孩子,有几个方面往往差人一大截

老人 0 30

为何不提倡奶奶带娃?奶奶带大的孩子,有几个方面往往差人一大截,第1张

为何不提倡奶奶带娃?奶奶带大的孩子,有几个方面往往差人一大截
导读: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孩子生出来了之后交给奶奶来带,变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的女性在相亲的时候,还会将对方父母是否年轻,能不能帮忙带娃当做一条标准。 而不帮儿子儿媳带娃的奶奶仿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孩子生出来了之后交给奶奶来带,变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的女性在相亲的时候,还会将对方父母是否年轻,能不能帮忙带娃当做一条标准。

而不帮儿子儿媳带娃的奶奶仿佛变成了一个异类,还会被其他人数落。

但事实上,还真的 不建议奶奶帮忙带娃 ,不管是对娃还是对整个家庭而言都不太好,而且自己基本也 落不到好

带娃的要求变高,还容易得不到尊重

这个年代的家庭带娃,不再是将孩子喂饱、不让他们冻着、饿着、磕着就行了,还需要对孩子进行 早教 ,注意各种 习惯的培养 ,力求宝宝在 健康 的同时更加优秀聪明。

因此,奶奶在帮忙带娃的时候,宝妈的要求可能更多、更细致,以奶奶的精力和学习能力,可能很难达到宝妈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两者出现矛盾。

而且很多宝妈觉得奶奶帮忙带孩子是 应该的 ,很难尊重老人的付出。

不利于将来的教育

0~3岁 的小朋友一般会与和自己相处时间更长,对自己更好的人最亲,由奶奶带大的娃会更听奶奶的话,妈妈以后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孩子很容易 不领情 ,不易于将来的教育。

缺乏私人空间

老人帮忙带娃的时候,一般要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而国内的家庭,最缺乏的就是一种 分寸感 ,一起生活的时候,很容易干预其他人的生活,从而导致 家庭矛盾 的产生。

奶奶帮忙带娃一场,可能家人的 关系反而变得更差

老一辈 育儿 误区比较多

根据各 育儿 专家的调查统计,加上很多家长自己的经历,都可以发现,老一辈存在的 育儿 误区特别多。

这些 育儿 方式,不仅会损害孩子的 健康 ,也会影响奶奶和 子女的关系

不管是谁带娃,家长最担心的,还是对孩子的影响。

缺乏安全感

因为即使奶奶对孩子再好,他们依旧会渴望 父母的陪伴 ,还可能产生 自己不够好 ,才导致没有父母陪伴的错觉。

孩子独立性更差

奶奶除了会毫无保留地爱孩子外,还会因为带娃的 责任感 ,对他们的生活全权包办。

比如当小朋友 下楼梯摔倒 的时候,父母会提醒他们下次小心,奶奶就有可能亲自背孩子下楼,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孩子的形象有很大不同

看父母晒出的对比照,大家也能发现,很多奶奶是不会给孩子搭配衣服的,衣服穿到脏了才会帮忙洗,家里卫生也做得不够好。

这会让孩子慢慢 降低自己对环境 、外表的要求 ,自身的外在形象也会变差。

除掉这些方面,奶奶带娃和妈妈带娃其实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没有犯过这些错误 的奶奶,同样可以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得到父母、外人的尊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 领路人 ,可以是父母也 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

比如爸爸妈妈没有 育儿 知识,而爷爷奶奶的 育儿 知识丰富、科学,在未来主要负责孩子的教育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带娃也不是奶奶的义务和责任,如果对方不愿意,家长不能怨恨和强求。

那就只能自己带了,没关系的。

这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个挺火的帖子,婆婆宁可出去旅游,也不愿意带一天孙子,说是忙了一辈子,想过几天属于自己的日子。然后儿媳妇就不干了,质问她,那是不是她老了,自己也可以不管?我承认儿媳妇这么说有些过分,但是人家给她生了个大孙子,她为什么一天也不帮忙?

我刚怀孕,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挺堵的。产假以后我肯定得上班,我父母在外地,也都还没退休,他妈也没表现出想管的意思。要是她不给看,我怎么办?

先恭喜你要做妈妈了,这本来是件高兴事,何必自寻烦恼呢?婆婆并没有说不帮忙对不对,你只是因为那个新闻产生了不愉快的联想。不过,婆婆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老人把儿子抚养长大,成家立业,已经很不容易了,真的没有继续带孙辈的义务。

新闻里的那个儿媳说以后也不管婆婆,分明是胡搅蛮缠。老人没有带孙辈的义务,但是晚辈可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是法律规定的,也是道德约束的。还有,我也看了这个新闻,婆婆虽然不能亲自照看,但是出钱帮着请保姆了。我觉得已经做得很到位了。这个你怎么不提呢?

你说“人家给她生了个大孙子”,我特别不赞同这种说法。这样想的儿媳,基本都不会快乐,怎么想怎么冤的慌,因为孩子是给奶奶生的嘛,如果奶奶不管不领情,自然心理不平衡。记住,孩子是给自己生的,你才是第一责任人。

这才是正确的三观,以后面对孩子的问题,就不会患得患失、心态失衡了。指望婆婆、指望父母,我想请问你老公呢?孩子的爸爸呢?关于带孩子的人选,为什么他不在你的考虑范围之内?相反我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是不能缺位的。

爸爸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而爸爸的陪伴是任何人取代不了的。现在有很多“丧偶式婚姻”,其实有时候不是爸爸指望不上,而是妈妈根本就没打他们这张牌。

很多爸爸妈妈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老人偶尔搭把手。忙是肯定会忙的,没准儿还会手忙脚乱。累也是肯定的,但也是累并快乐着。因为既然做了父母,这就是必经之路。所以,准妈妈,加油吧!

文|美芽妈妈

不得不说带孩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已经适应了快节奏的 社会 ,很难静下心来去认真照顾孩子。于是就把重任交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但是很多奶奶却不愿意照顾孩子了,反而是姥姥抢着要带孩子。

案例:

李先生喜得贵子,高兴得不得了,亲戚朋友也都前来祝贺。但是大家恭喜恭喜,孩子还是要由李先生的家人照看。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拍胸脯保证,自己一定要体谅妻子,多照顾照顾孩子,结果不出一个月就发现照顾孩子实在是太辛苦了。尤其是孩子在半夜惊醒的时候,很难哄他入睡,还把李先生整的精神衰弱了,直接影响了第2天的工作状态。

后来跟妻子商量了一下,李先生决定把孩子的奶奶接过来,让她帮忙照看孩子。虽然奶奶很不情愿,但是两个人好说歹说还是把她给请过来了。

结果不出半个月奶奶就生气的想要回家,怎么都不愿意照看孩子了。因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儿媳妇总是数落她,挑各种毛病。要么奶瓶没洗干净,要么哄孩子的方式不对,甚至还表现出了生气的态度,就差破口大骂了。

没办法,李先生只能另想其他办法。最终把丈母娘接了过来,让她帮忙照看孩子。丈母娘非常开心,看着可爱的孩子动力十足。自从丈母娘照顾孩子之后,家里的矛盾少了很多。

有的时候就算丈母娘做错了事情,媳妇也不敢数落她。而他这个丈夫更不敢了,否则不用丈母娘,媳妇就能把自己暴打一顿。

很多网友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本质,奶奶不愿意照顾孩子,是怕媳妇来挑自己的毛病,恶化婆媳关系。而姥姥愿意照顾孩子,是不怕被数落,也没有人敢数落她。

让老年人带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①孩子容易变得内向

有这样一个现象非常普遍,奶奶照顾大的孩子有些内向。这是因为爷爷奶奶使用的教育方式有些简单粗暴,几乎是命令的方式,根本不会向孩子解释什么。

而且也不愿意让孩子出去玩,认为小孩子玩疯了不好,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比什么都强。万一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受伤了,他们还要被儿子儿媳妇责骂。

②出现安全隐患

人上了年纪之后就必须要服老了,我们做事情不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稳准狠了。而且身体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毛病,有一些老人经常流哈喇子。如果在做饭的时候把哈喇子流到了饭菜里,那场面让人不敢想象。

一些老人很不注意卫生,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对他的身体 健康 其实并没有好处。

③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老年人的思想追不上时代发展的变化了,甚至有些顽固,有些落后。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他们的一生。

我们都相信题主您母亲是真的很喜欢宝宝,但问题是老人家就算再喜欢宝宝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喜欢而伤害孩子的妈妈呀!

就像是我再喜欢人民币,那我也不能因为喜欢人民币就去抢银行呀,对不对?

一个宝宝,TA首先是妈妈的孩子,然后才是奶奶的孙子/女,所以奶奶对孙子/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先征求一下孩子母亲的意见。

不能弄反过来了,孩子的妈妈想要抱一抱自己的孩子,逗一逗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互动、亲密,还要看孩子的奶奶高不高兴,愿不愿意。更不能孩子的奶奶不经过孩子妈妈的同意,不顾孩子妈妈的意愿和感受,就把孩子从孩子的妈妈的身边抱走、甚至是抢走,拒绝孩子亲近自己的妈妈,企图把孩子和自己的妈妈隔离开来。那这不论是对孩子的妈妈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最残忍的伤害。

除非您只是把孩子的妈妈当做一个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而不是自己的爱人、自己孩子的母亲,那您可以继续默许您母亲这样的行为方式,并且替母亲开脱。否则,您就必须做出改变。

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生命经过亿万年的演化,不论是人还是其它的动物,都在基因里携带着本能的领地意识。并且,个人的领地和边界与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样的:神圣不可侵犯!

那么,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就是自己的个人领地里最重要的、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和保护的私有物!

如果一位母亲不能保证自己对自己的孩子的主权,不能维护孩子在自己的边界里不被侵犯,那么这种基于本能的挫败感就很可能会导致这位母亲陷入歇斯底里的失控暴走!

如果题主您还是不能理解的话,那我给您打一个不太文雅但却很形象的比方:

对于一位母亲来说,孩子是她的私人领地里最重要的私有物。

就像是对于你来说,老婆应该也是你的私人领地里很重要的私有物。

但假如你的好兄弟对你说,我真的特别喜欢你老婆,要么把你老婆借我睡两晚吧。或者说你的好兄弟因为特别喜欢你老婆,所以根本不顾你的感受就把你老婆给睡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那么这个时候你心里的感受——出离的、无法遏制的狂怒,你想要做的事情——比如说把兄弟打个非死即残,应该就是你老婆在孩子被你的母亲抢走时的心情,以及她内心里非常想要做的事情。

而她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不过是因为她顾念和你的感情,不忍心伤害到你。

你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婆婆是和你有关系的人,如果是随便一个其它的人过来把她手里的孩子抱走,她会怎么对待那个抱走她孩子的人?我想任何一个正常的女人都会使出她能够想到的一切最极端的手段来对付这个抢走她孩子的人!

但如果这个时候您不但不理解她的心情,不但不帮助维护她的领地安全、边界完整,反而默许并替母亲侵犯妻子领地的行为开脱,你想想你的妻子内心里会有多难过,多失望,多受伤?——她顾念了你,而你却完全没有顾念她!让妻子在产后这个最脆弱的时间里丧失了安全感,让妻子在这个小家里丧失了归属感。作为丈夫,作为她的爱人,您又于心何忍?

而如果她的领地一直被侵犯,她一直无法维护自己的领地安全、边界完整,那么这些累积在心里的失望和愤怒总有一天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到时候等待您的,很可能就是妻离子散的结局。

因此,如果您想要避免出现这样妻离子散的结局,如果您真心希望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那么您需要做到:

1、停止和母亲的情感共生。

婚姻的本质是两个家庭里的孩子,从各自的原生家庭里独立出来,成立新的家庭,各自成为新家庭的男主人和女主人,共同肩负起新家庭的责任。

因此,您现在的领地是在这个新家庭里,而不是原生家庭里。遇到任何问题,你必须首先站出来维护这个小家庭里的成员,包括妻子和孩子。你必须要开始学着去共情、理解和尊重妻子和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因为这就是你作为新家庭男主人的责任。也只有这样,你的妻子和孩子才会坚定地和你站在一起,而不是失望之后只能去别处寻找另外的依靠。

你不能还以原生家庭的孩子自居,一遇到问题就躲进妈妈的怀抱里,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不是一个家庭男主人该有的作为。

2、和母亲沟通。

首先,请你向母亲的操劳和付出,以及她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来支援和帮助你的小家庭度过这个困难时期表示真诚的感谢。最好是你在这个时候能送给母亲一个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

然后,请用尽可能通俗浅显的比喻,以及不伤害母亲感情的语言,向母亲讲解清楚领地和边界的概念,让她了解到即使自己并非出自于恶意,但这样的行为仍然会确确实实地伤害到你的妻子,进而也会伤害到儿子的婚姻幸福和家庭完整。

我相信这世上绝大部分通情达理的母亲都能够听得懂并作出改变。

最后,向母亲提出要求:

宝宝的一应事项皆应由孩子的妈妈做主。想要对宝宝做什么,应该先征求孩子妈妈的意见。这并不是服软或者低头或者下贱,而是表达对孩子母亲的尊重,那么您能够尊重她,她才能以同样尊重的态度回馈您。但如果您总是伤害她,那我也难保她会不会对您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当然,以上是在母亲能够沟通的前提下,如果您很有诚意地沟通,但母亲拒绝沟通,那么我建议您应该采用更强力一些的态度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3、向妻子道歉。

不可否认,您之前的做法的确伤害到了妻子的感情。

做错了要认,不要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一个男人真正强大的表现,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地维护自己的自尊,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人能够放下自己的自尊。

也只有这样,真诚地就自己之前没有考虑妻子的感受、没有尽到保护她的责任向她道歉,才能抚平妻子内心的创痛、委屈和愤怒。

她能够在你的身边收获爱护,获得安全感,在这个小家里收获到归属感,自然而然地,她也就能够体谅你的处境,遇到难处和你一起去面对。也能够体谅您母亲这一份爱孙子/女的心情。

最后,请男同志们千万不要曲解本回答的意义。这并不是在说男人们应该委曲求全,天天夹在两个女人中间当夹心饼干,老妈面前一套,老婆面前一套。

而是说男人们要能够承担起家庭男主人的责任,自己说的话要做得了主,自己的处事要服得了人。态度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不护短,到底在事件中是谁受到了伤害,又是谁在伤害他人自己心里要有主见,不要女人(不管是老妈还是老婆)一哭二闹三上吊就脑子一团浆糊没了主意。

也只有这样,您的家庭才可能拥有长久的和谐和幸福,而不是相互敌对怨恨的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