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具体发多少红包合适取决于双方的关系和生日庆祝的规模。以下是一些参考建议:1 送给上司或领导的生日红包:一般在200-500元左右为宜。不太熟悉的上司在200-300元范围内;比较熟悉或关系较好的直接上司,可以送在300-500元左右。金额过
具体发多少红包合适取决于双方的关系和生日庆祝的规模。以下是一些参考建议:
1 送给上司或领导的生日红包:一般在200-500元左右为宜。不太熟悉的上司在200-300元范围内;比较熟悉或关系较好的直接上司,可以送在300-500元左右。金额过大会很奢侈,过小又显得不够诚意。
2 送给同事或工作伙伴的生日红包:同事间的红包一般在100-300元之间。比较熟悉或关系较好的同事可在200元以上,一般同事间为100-200元左右;新来的同事或不太熟悉的同事送红包以100元为宜。
3 送给朋友的生日红包:朋友间红包金额在200-500元之间为适当。比较要好的朋友或生日当天能与其一同聚会者,红包在300-500元之间;一般朋友或不太常联络的朋友,200-300元左右为宜。
4 送给亲人的生日红包:对于父母来说,一般在300元以上为好,在500-1000元之间为最贴心的选择。对于兄弟姐妹来说,红包金额在200-500元之间,视关系好坏和亲疏而定。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生日红包数额,比如520、258、1314、2013、2513、101、1001、10001等,这些数字都代表着一定的寓意,比如“我爱你”、“我要发”、“一生一世”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金额还是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双方关系来决定,不宜过于追求数字的寓意而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
看你自己在什么样的企业了,一般在私企的话,建议还是先干点实际的工作,和领导熟悉以后再考虑送礼的事情,如果是国企建议你抓紧时间吧,赶紧送,留个好印象;另外送礼怎么可以在办公室,你想成为人民公敌吗?呵呵,所以还是建议在单独请他吃饭的时候或者直接上门拜访的时候做这些事情
不要给领导发红包
春节时,晚辈提着礼物,给长辈拜年,长辈接受敬意,回赠红包,这是礼。从来没有长辈主动去给晚辈拜年,让晚辈封压岁钱的。回到职场,员工给领导送红包,表面上是给领导发个表达感谢的微信红包,实质上是给领导送了一笔钱(无论多少)。然后,员工可以去举报他受贿了。
虽然例子中是学生家长举报班主任,但这背后的逻辑细思极恐。所以,不要给领导发红包,而是领导封红包给大家。
不要拒收领导的红包:
1、部门来了一个 90 后新人,虽然公司没有硬性要求,她依然跟着一起加班赶项目。所以,在项目结束后,领导加了她微信,并且晚上给她发了一个 200 元的红包。结果呢,这位新人一直不点接收,直到红包退回到上司的微信。
上司对其他人说:「200 块钱红包是体谅新人的工作,不是无功不受禄,又不是想收买贿赂她?我堂堂一个主管有必要讨好她一个新人吗?」
2、公司微信群,领导为了让群里气氛活跃一点,在群里发了一个 200 元的拼手气红包。
又过了很久,我碰巧和领导一起吃饭。
领导说:「上次发的那个红包到现在都没领完,A、B、C 三个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领导发了红包,同事却不领情,这种情况很常见,双方都没有恶意。
同事想的是: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领导给我发红包就是为了让我做更多的事情,我可不愿意欠你人情,为什么要领你的红包?
领导想的是:
给配合我工作的人发红包,是公事,也是私事。
你为工作付出了努力,理应得到上级的奖励。
我私人发出的红包,你领了就是认同我尊重我,给我面子。
2000最好,要办事就得多花钱,2000感觉上了一个等级。
春节时,晚辈提着礼物,给长辈拜年,长辈接受敬意,回赠红包,这是礼。从来没有长辈主动去给晚辈拜年,让晚辈封压岁钱的。回到职场,员工给领导送红包,表面上是给领导发个表达感谢的微信红包,实质上是给领导送了一笔钱(无论多少)。
给领导送礼,其实并不在于多少,而是在于实际价值,平时的烟酒,现在还会缺嘛,购物卡什么的,现在不是很好的礼物。
虽然例子中是学生家长举报班主任,但这背后的逻辑细思极恐。所以,不要给领导发红包,而是领导封红包给大家。
送的是态度与诚意,上司看重的是礼物背后的尊重与立场。
一、人情社会,合适的礼物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
很多职场人从来没给上司送过礼,认为给领导送礼是拍马屁,都是打工人,没必要这么做;另外工作是看能力而不是靠关系的,如果眼里有上司,过年过节发几句节日祝福就可以了。
上面的做法没啥不妥,但实际在职场上,上司都希望下属有能力又忠诚。普遍的心态:下属不送礼,感觉不亲,送重了又不敢收,怕被下属握住了把柄。所以下属不要送重礼,根据个人情况,买适合的礼物,不要让上司怀疑你别有用心,结果适得其反。
二、送礼要注意时机,不要随意乱送,也不要该送不送。
三必送:
1、得到提拔后,送合适的礼物,表示感谢,顺便表表忠心,如果上司回你礼物,也要收下,让上司心里找好平衡。
2、外派出国或出差,可送当地土特产,表达“心里想着您”。 送的不是东西,而是态度,上司看重的,只是礼物背后的尊重与立场。
3、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重要节庆,必要的走动是必须的,送的记不住,不送的记得牢, 不在于礼物值多少钱,而在于站队的意义 。
四不送:
1、平日不送,逢过年过节生日生病住院送。红包、营养费、压岁钱可以名正言顺地大胆送,领导能心安理得地收。
2、上班不送下班送。工作时间同事都在,拿着礼物去领导办公室,人多嘴杂,领导收或不收都难做。
3、 外人在场不要送,人人有份当面送,上司独有单独送 。送礼越隐秘越好,你知我知就好,不要有第三人在场。
4、不送现金送物质。现金容易牵扯上法律法规,物资则朴实自然,更容易使人想起你与领导之间的情意。
三、送礼被拒,反思原因,以上司喜欢的方式表达感谢和立场
与上司交流少,关系不到位,上司清廉不收礼,送礼的时机、方式或礼品不合适,都有可能是被拒的原因。找同事多了解上司,增加与上司互动的机会,在恰当的时候,向上司表达自己的诚意和态度,也达到了送礼的目的。
不喜欢下属送礼的上司,那就从工作方面着手,出色完成上司交待的任务,为上司分担压力,维护上司的利益,成为上司得力的助手,也是表达感谢的方式。
四、送不送礼,随个人;职业发展看专业能力,也看交际能力。
职场上,除了专业技能,人情世故也很重要,你可以不送礼,与上司保持距离,安心做个普通的小职员,无可厚非。
但做人,还是要有企图心。 职场发展是否顺利,很大原因在于你有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的送礼,让你少走弯路,发展更快。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