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功喜报送到家有什么规定

领导 0 66

三等功喜报送到家有什么规定,第1张

三等功喜报送到家有什么规定
导读:三等功喜报送到家有什么规定如下对荣获三等功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有关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送喜报坚持彰显荣誉、简朴热烈、军地协同、属地负责的原则。送喜报时,应当举行相应送喜报仪式。对于送喜报数量较多、

三等功喜报送到家有什么规定如下

对荣获三等功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有关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送喜报坚持彰显荣誉、简朴热烈、军地协同、属地负责的原则。送喜报时,应当举行相应送喜报仪式。对于送喜报数量较多、时间较集中的,可以举行集体仪式。

仪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可以包括宣读喜报、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主要成员佩戴绶带或者大红花、送交喜报等环节。

扩展资料

喜报送给谁

根据《办法》,喜报是现役军人荣获由军队授予个人的八一勋章、荣誉称号、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等奖励后,将这一喜讯报送给其家庭的书面文帖。送喜报地址为立功受奖军人指定的一处家庭住址,原则上为父母、配偶或者实际抚养人家庭住址。

军队文职人员和参战、支前的预备役人员立功受奖的,参照《办法》实施。

喜报谁来送

根据《办法》,喜报由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所在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人民武装部有关同志共同送达。

对荣获八一勋章、荣誉称号的,由省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一等功的,由地(市)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军分区(警备区)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二等功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三等功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有关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许多人因为自己从小的梦想不太相似,所以最终他们所成就的职业也会有所不同,当然这个职业不仅仅与他们的梦想有关,也与他们最终进入学校之后,在高校进行学习的内容有非常大的关系。对于现实生活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讲,很少人会愿意去做一些又苦又累的活,因为在每一个人的想象当中,自己应该都过得非常轻松的活,又拿着非常高的工资。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也有非常多的人在做着非常努力的工作,因为他们从事的是一些与人民的安全有关系的工作。

1在抗洪的时候救了非常多的人,虽然自己被洪水冲走了,也不忘让人民站在更加安全的地方。

一个95后的小年轻,他究竟是有什么样的心理才会去选择如此危险的一个工作,因为在大家的认知里面,年龄小的人基本都还没有成熟,那么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其实享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他却选择了这样的一个工作,也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想法的原因,所以他从事了这个工作之后,也让他从中收获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对于现实生活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讲,基本都不会有他这样的想法,所以他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他不仅非常的努力,而且时时刻刻在保证人民的安全问题,在事件当中他去抗洪,救了别人,自己却被洪水冲走,幸好他在后来也得救了,所以给他送去了荣誉以及救助奖金。

2将自己所得的奖金捐赠给了当地的养老院。

一个人因为从小的教育环境,以及他最终所得到的东西不同,那么他所形成的一个性格以及思想也是不一样的。事件当中的这个95后,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他在抗洪的过程当中救了非常多的人,更是他在得了奖金之后,没有选择让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将奖金拿去捐赠给了当地的养老院,让当地的养老院能够得到这一笔奖金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这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有的想法,那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精神。

一个如此努力,思想又非常棒的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真的非常缺少这样的人,那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任务,并且争取为更多的人带去安全以及健康。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于2020年12月21日起施行。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退役军人事务部拥军优抚司相关负责人。

      记者:为什么出台《办法》

      答:送喜报工作发源于革命战争年代,曾极大激发了我军指战员奋勇杀敌的高昂士气,做好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发扬优良传统、服务部队备战打仗。

      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送喜报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形势的变化,送喜报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确保把好事办好。

      《办法》明确了送喜报工作原则和军地职责分工,规范了寄送流程、送达仪式、待遇落实等方面的要求,对做好送喜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喜报送给谁

      答:根据《办法》,喜报是现役军人荣获由军队授予个人的八一勋章、荣誉称号、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等奖励后,将这一喜讯报送给其家庭的书面文帖。送喜报地址为立功受奖军人指定的一处家庭住址,原则上为父母、配偶或者实际抚养人家庭住址。

      军队文职人员和参战、支前的预备役人员立功受奖的,参照《办法》实施。

      记者:喜报谁来送

      答:根据《办法》,喜报由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所在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人民武装部有关同志共同送达。

      对荣获八一勋章、荣誉称号的,由省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一等功的,由地(市)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军分区(警备区)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二等功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三等功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有关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记者:如何送喜报喜报什么时间要送到

      答:送喜报坚持彰显荣誉、简朴热烈、军地协同、属地负责的原则。送喜报时,应当举行相应送喜报仪式。对于送喜报数量较多、时间较集中的,可以举行集体仪式。

      仪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可以包括宣读喜报、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主要成员佩戴绶带或者大红花、送交喜报等环节。

      《办法》还提出,送喜报仪式可以邀请立功受奖军人本人和单位代表参加。

      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所在地军地有关单位,原则上要在收到喜报和奖励通知书后20个工作日内将喜报送至立功受奖军人家庭。

      对因家庭成员外出等原因,喜报无法按时送达的,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主动联系协调,商定送达时间。

      记者: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有什么待遇

      答:《办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落实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有关待遇。

      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在八一或者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当年度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建立荣获一等功及以上奖励立功受奖军人家庭走访慰问联系制度,掌握家庭成员情况,确定联系人,及时帮助解决困难。

      记者:如何抓好送喜报工作的落实

      答:《办法》提出,军队有关单位和省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对送喜报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督促,确保送喜报工作落实到位。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5日 04 版)

有,四有喜报在地方是有补贴的,一般情况是由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放,奖励500-2000不等,要根据不同地方的规定。

四有指的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2020年颁布了新的《基层建设纲要》,原来老纲要的“争创先进连队,争当优秀士兵”活动变为了争创“四铁”先进单位争当“四有”优秀个人。

对于荣立“四有”优秀士兵的现役军人,荣立一等功奖励10000元;荣立二等功奖励5000元;荣立三等功奖励2000元;荣立嘉奖及优秀士兵奖励500元。这个属于部队对个人的奖励,

四有”优秀士兵喜报,各部队将全军统一制发的喜报配以专递信封投送至驻地中国邮政网点,由中国邮政陆续寄递至士兵家中。

法律依据

《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

对荣获八一勋章、荣誉称号的,由省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一等功的,由地(市)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军分区(警备区)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二等功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负责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对荣获三等功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有关同志为其家庭送喜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试行)》

第二十五条在作战、训练或者其他工作中的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良成绩或者被评为优秀基层官兵的,给予嘉奖。

第二十七条作战中英勇顽强,坚决执行命令,模范遵守战时纪律,完成作战任务成绩突出,或者主动掩护、抢救战友,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记一等功。

第三十四条在年度军事训练中,成绩优异的,可以记三等功;成绩突出,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成绩突出,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记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