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十大特产(福州市特产有哪些)

老婆 0 66

福州十大特产(福州市特产有哪些),第1张

福州十大特产(福州市特产有哪些)
导读:福州特产有哪些最出名?福州地处东南沿海,依山傍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地方特产,小编为你整理了福州十大特产,有寿山石雕、福州软木画、脱胎漆器等福州著名的工艺品特产,有福州橄榄、福桔、永泰芙蓉李等福州著名的特产水果,还有漳港海蚌、连

福州特产有哪些最出名?福州地处东南沿海,依山傍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地方特产,小编为你整理了福州十大特产,有寿山石雕、福州软木画、脱胎漆器等福州著名的工艺品特产,有福州橄榄、福桔、永泰芙蓉李等福州著名的特产水果,还有漳港海蚌、连江鲍鱼等福州特产海鲜,以及农产品特产罗源秀珍菇、特产名茶福州茉莉花茶、福州名酒青红酒等,其中,寿山石雕、软木画、脱胎漆器、茉莉花茶、青红酒等都是福州有名的特产伴手礼,是福州值得带走的送亲朋好友佳品,一起来看看吧。

1、寿山石

寿山石雕是福州著名的传统雕刻艺术品,是一种采用中华瑰宝的寿山石为原料,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的工艺品,是福州著名的特产工艺品。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其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并于2003年被确定为“国石”候选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寿山石雕与软木画、脱胎漆器并誉为福州工艺美术之“榕城三绝”,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2006年寿山石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是福州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与寿山石雕、软木画并称为“榕城三绝”,又与福州油纸伞、福州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享誉国内外。脱胎漆器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福州著名的特产工艺品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典雅别致,色泽瑰丽鲜艳,装饰精细,结实耐用,产品品种有瓶、盘、具、盒、屏风、挂联、透花镜屏、雕漆家具以及人物、动物等,更是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更是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连江鲍鱼

连江鲍鱼是福州连江县地方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福州著名的海鲜特产。连江海域的水质、水流等这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为连江鲍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连江鲍鱼体肥壳艳、鲍肉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干制鲍鱼形态完整,外观呈不透明状麦芽糖色,肉质肥厚且有韧性,外表稍有白霜,有碳烤的清香。美食小编推荐福州其他著名特产海鲜:定海湾丁香鱼、嘉儒蛤、福州鳗鲡等。

4、福州橄榄

福州橄榄是福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福州名果之一,是福州著名的特产水果。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的产量最多,福州橄榄酥脆可口,初吃时微涩,细嚼后生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肉质鲜嫩、松脆,回甘明显、持久,风味浓。据小编了解,福州橄榄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羊矢等10余种,中檀香橄榄碰牙即碎,清香四溢,食用最佳。惠圆橄榄大肉厚,适合加工成较高级的蜜饯系列产品。长营、羊矢橄榄产量多,可加工成五香橄榄、咸橄榄等产品,深受欢迎。

5、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福州盆地盛产柑桔,尤以桔子为最佳,且皮薄、色红、汁多、味甜,风味独特,称为“福桔”,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福州有名的特产水果。福桔产地多分布闽江下游两岸,深秋初冬时节,闽江两岸层层绿树,枝头缀满红果,色彩斑斓绚丽,人们誉之为“闽江桔子红”。福桔成熟期恰在岁末,由于色泽艳红、果美汁甜,福州风俗以“红”见好,且“桔”与“吉”音似,所以成为民间吉祥物和贺年赠品,是福州新春佳节家家陈列、馈赠亲友的佳品,驰名国内外,深受海外华人、华侨的喜爱。

6、软木画

软木画是福州的传统工艺品,是福州“榕城三绝”之一,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着“东方艺术珍品第一奇画”的美誉,发明于20世纪二十年代,软木画以进口栓树皮为材料,由雕刻艺人以刀代笔,在进口软木上雕刻亭台楼阁、树木花草、小桥流水、回廊曲径以及人物鸟兽等各种题材,经手工精雕巧镂,制成山水、园林、花鸟等圆雕、透雕式的图景。软木画及其制作工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福州著名的特产工艺品之一。小编推荐福州其他著名的工艺品特产:福州三宝之一的福州油纸伞与福州角梳,还有平潭贝雕、磨漆画、马蔺草编、福州绸花、福州漆筷、福州花灯、福州根雕、象园木雕等。

7、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是福州特色名茶,属于花茶类,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州本地盛产茉莉花茶,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用经加工干燥的茶叶,与含苞待放的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通常以绿茶为茶坯,少数也有红茶和乌龙茶。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在清朝时被列为贡品,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作为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福州旅游局评为“福州十大伴手礼”之一。网编推荐福州其他名茶:永泰绿茶、七境茶、半岩茶等。

8、罗源秀珍菇

罗源秀珍菇为福州市罗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福州著名的农产品特产之一。罗源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秀珍菇菌盖浅灰色或灰黑色,扇形,菌褶延长,菇柄偏生或侧生,白色,实心,菇柄不粘连。秀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比双孢蘑菇、香菇、草菇更高,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更为可贵的是,它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它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美其名曰味精菇。

9、永泰芙蓉李

永泰芙蓉李又名夫人李、浦李、永泰李,是永泰最为出名的特色水果,实艳丽,甜酸适口,品质上乘,是福州著名的特产水果之一。芙蓉李在福建闽东、闽北等地都有种植,以福建福安市、永泰县梧桐镇的最为出名,永泰所产出的芙蓉李果肉深红色,质脆,酸甜适度,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李干,李干有生津止渴、益胃、醒酒及提神的功效,而且储存时间比较久,李子还是多种蜜饯的原料。永泰芙蓉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以永泰芙蓉李制作而成的“永泰芙蓉李干”,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用优质芙蓉李加工的蜜饯系列产品,口味独特、具有原果鲜味,是非常受欢迎的都市消闲食品,也是福州著名的特产零食,深受海内外顾客青睐。

10、漳港海蚌

漳港海蚌是福州市长乐区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福州有名的特产海鲜。漳港海蚌多产于闽江口以南至文武砂以北之海域内,其中以漳港产者尤佳,与意大利海蚌齐名,驰誉中外,其特点是个体大、腹足饱满、肉质脆嫩、味极甘美,早在明朝时期,漳港海蚌就已成为宫廷贡品,现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海蚌,历来为席上珍品,肉白,带微**,味清脆无比,烹饪而就的,备受赞赏,其中,闽菜五大代表菜之一的“鸡汤氽海蚌”,就是选用漳港海蚌制作而成,是福州地区传统宴席上必备的一道汤菜。

11、茶口粉干

福州粉干是福州一款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福州人爱吃粉干有目共睹,而福州粉干中尤以茶口粉干最为出名,茶口粉干为福州闽清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福州著名的特产农产品。茶口粉干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茶口粉干制作选料精、做工细,其加工流程讲究,工艺独特,传统手工粉干外观洁白匀长、内质细润柔韧,且久煮不糊不断条、翻炒不粘不碎,食之爽口,隔餐不馊等。茶口牌粉干被评为“福州市著名商标”、及“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被列入《中国食品大全》。美食小编推荐福州另一著名的粉干:桐口米粉干,福州其他农产品特产还有长乐灰鹅、长乐番薯、永泰山茶油等。

12、青山龙眼

青山龙眼是福州长乐区特产,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福州著名的特色水果之一。长乐栽培龙眼历史悠久,青山龙眼自宋代起为“贡品”,宋光宗皇帝曾赐匾青山龙眼为“黄龙”,具有晚熟、核小、肉厚、质脆、味香的特性,果实饱满、扁圆形、果皮黄褐色、果大核小。青山龙眼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肉厚质脆、味甜、不流汁、易离核。小编推荐福州其他特产水果:太城枇杷、福州荔枝、盐水梅、连江东湖水蜜桃、闽清檀香橄榄、平潭芦洋脐橙、福清一都枇杷、福建百香果等。

13、福建青红酒

福建青红酒是福建省福州地区特色传统黄酒品种,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福州名酒之一。青红酒以福建独有的古田红曲做为糖化发酵剂,选用上好的糯米,配以秘制药白曲,按照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精酿而成,色呈琥珀,口感柔顺绵长。青红酒,被誉为闽派黄酒的正宗,主要是因为其酿造工艺的复杂和酒品浓郁醇香兼而营养丰富。青红酒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糊精、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酯类物组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饮用酒,非常适合作为伴手礼送亲朋好友。旅游小编推荐福州其他伴手礼:茉莉花茶、鱼丸、肉燕、百饼园礼饼、角梳、橄榄、寿山石、永泰芙蓉李干、福州油纸伞等。

1鱼 丸

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一般用鳗鱼、马鲛等鱼肉捣成泥糊状,调拌优质薯粉为皮,用精肉、虾仁等作馅,捏成丸子。煮熟后泡以美味高汤,加上葱花,浮于汤面,称“七星鱼丸”。它具有色泽洁白、质有弹性、肉馅香松、口味清爽等特点,素负盛名。

除店卖外,还有走街串巷肩挑叫卖者,他们以调羹敲打小碗招徕顾客。做为地方风味特产,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尝鱼丸为乐。

2太平燕

燕皮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约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馅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酱,后加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福州人常将“扁肉燕”与去壳鸭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取“压”了“乱”就会平安之意,故称“太平燕”,“燕”与“宴”同音,又称“太平宴”。“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庆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时鸣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长辈即席致谢后,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湾同胞和海外福州侨胞喜爱,到福州来,必带燕皮回去馈赠亲友。

3锅边糊

称“锅边糊”或“锅边”。是福州独有的小吃。外地如上海、台湾、香港等地的锅边糊店,几乎都是福州人所开。其主料为米浆,锅汤烧开后,将米浆淋置锅边,稍干后用小铲刮入锅中,与鸡鸭肝杂、虾干、墨鱼干、香菇、黄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汤合成。其特点是面薄而卷,汤清不糊,味美适口。旧时,福州南台、下渡一带百姓三月“迎大王”(土神)时,家家户户都做锅边糊。锅边糊至今仍为福州人习见并爱食的早点。由于锅边易熟,故福州俗语叫“锅边一煮就熟”。锅边糊也流传到福州以外地区,如莆田。

4芋 泥

以槟榔芋煮熟捣烂加红枣、樱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猪油等辅料制成。芋泥中的上品称为“太极芋泥”和“八宝芋泥”。由于猪油蒙盖,制成后貌似冷食,实则热食。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为甜点推出。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皆有做芋泥的习俗。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为有名,是福州地区典型的甜食。福州民间盛传,当年福州籍爱国英雄林则徐曾在广州以家乡风味芋泥“宴请”洋人,让其烫破嘴皮而出丑。闽东福鼎产的良种大槟榔芋制成的芋泥,质地细腻,堪称一绝。

5 光 饼

又称“征东饼”,其来历有段掌故。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部追歼倭寇至福清牛田(今龙田)。为减少炊时,戚继光布置各营以炭火烤灸用面粉做成的两种圆饼。一种小而干燥;一种大而松软,略带甜味。两者中间均打一小孔,用绳串背于身上,便于士兵携带作为临时干粮。由于它随处可充饥,增强了队伍的机动性,为平倭立功。此后,为纪念戚公,福清及福州、闽清等地人民仿制这两种圆饼,前者叫“光饼”,后者称“征东饼”。后有人在光饼上添上芝麻,成了“芝麻光饼”,又叫“福清饼”。福清一带每遇清明,用它作祭品。立夏时,孩童们将模仿各种飞禽走兽形象制成的光饼挂在脖子上,追逐嬉戏,增添节日气氛。将光饼掰开,夹入韭菜、鲜蛏、嫩笋、紫菜等即成“咸烧饼”;如加糖则为“甜烧饼”。老辈福州人倘忆起旧时“提(苔)菜饼,辣菜饼,猪油渣夹我福清饼”的叫卖声,倍感亲切。旧时这些叫卖人头顶“小店”,小巧别致,左右分书“闻香一尝三打掌,知味十步九回头”小联,里面摆放着甜酱、辣酱等。外地客走过福清,旅外侨胞返乡省亲,也都要买一串尝尝。

闽东的福安也产光饼,该市坂中村的光饼很有名气。当地光饼店附近,每有豆芽菜的摊点,因为光饼夹豆芽菜馅是福安风味小吃。

6 线 面

采优质面粉加盐等辅助料精制而成,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香爽可口。

吃的方法有二种:

一种是高汤线面,即把线面放入沸水中煮一二分钟,色变即捞起,加入事先煮好的佐料,如肉丝、煎蛋、香菇、黄花菜、青菜之类,再调以汤汁(肉汤、鸡汤等)即可食用;

另一种是凉拌线面,煮法相同,但捞起后不放佐料,只调以适量的香油、味精、红酒等,风味独特。

福州线面拉开长度可达180厘米,细仅06至07毫米直径,挽面时在面头上扎上红线,由于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又叫“长面”和“寿面”。由于福州话“长面”和“长命”谐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长命”。

在福州地区,线面广为民众喜爱,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吃一碗线面,祝福健康长寿。线面还有以下别称:祝寿送线面称“寿面”,妇女分娩坐月子以其为主食,佐以蛋酒、鸡汤而称“诞面”,结婚订亲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远离家门返归或远客入门煮线面加两个蛋款待,谓“太平面”。

7粿

(咸水粿):

主要是糯米磨成浆,经过制作,依靠糖、花生、豆沙、油等佐料而成。时令和节俗不同,分为4大类。1)为圆形,内有虚有实,油炸或流滚粉成,如油、抱滚。抱滚外面滚上拌好的豆粉、黑芝麻和糖,宜边揉边吃。2)形扁圆,皮薄馅多,或蒸熟,或油炸,如糯米、菜丝、豆沙。3)粿多三角、四角、菱形,以蒸为主,也可油炸,如芋粿、九重粿、粳米、白八粿、糖粿。4)糕多圆形或三角,松软有弹性,以蒸为主,如盏糕、白发糕、荸荠糕。粿多是甜食的,也有花生粿、咸馅粿等是咸味的品种。

8 春卷

福州民间小吃。俗称春饼,选用精粉煎成,皮薄似蝉翼,“饼可映字”,又轻又薄。馅选鲜嫩的豆芽,佐以韭菜、笋碎、肉丝、豆腐干片等,炒熟备卷。食时,选摊开薄饼,自取包馅,先卷一边,两头覆紧,再卷成条状,便可入口。如果,把春卷投入油锅一炸,捞起便成油炸春卷,俗称炸春。近年有“迷你春卷”上市,便是已制成春饼,购回油炸,尤为方便。

9肉丸

选上等薯粉、白芋丝、肥膘肉为原料,调入红糖拌匀,佐以五香粉,还有的加芝麻、豆腐皮等,制成粘剂,放在铺上荷叶的蒸笼炊熟。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油煎而食;也有圆状,入蒸笼时,有意捏成团状,炊熟可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腻。民间在春节期间自蒸;市上以“木金肉丸”为名牌,风味独特。

10烰油

“烰”(音pu),福州方言,用大量的油炸食品称为“烰”。“烰油米时”色泽金黄油亮,皮馅分离、外香酥,内甜软。将糯米洗净浸泡4-6小时后,磨制成水磨粉团。红糖加水熬成糖浆,去渣待用。豆沙加入糖浆、精盐,制成豆沙馅。糯米粉团加入糖浆,反复揉和制成坯。用坯包上豆沙馅,成为油生坯,面贴花生仁1粒即成。把生坯放入油锅,用铁勺轻轻翻动,等油皮亮膨胀似球形,色呈焦黄时,即可捞起沥干油。

11蛎饼

http://pdkm02mofilecom/p/1/2007/11/21/M3/M3WJ8I1LW0_203_500_320jpg

“蛎饼”扁圆形,色黄、壳酥香,味道美,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点之一,风行数百年不衰。成品皮香酥,馅鲜美,色金黄。将大米、黄豆,分别用水浸3-4小时,掺水磨成浓浆,加入精盐搅匀后待用。猪肉剁成肉馅,葱切珠状,用酱油调成馅料,牡蛎肉洗净,沥干。将特制铁勺在油里加热后,取半汤匙料浆倒入热勺内,在米浆上放肉馅、牡蛎,再盖上一汤匙米浆,放入油锅,炸至饼面呈金**时捞出,沥干油。

12千页糕

千页糕”为选用中筋面粉制成的甜点。多层美观,油香软润,入口溶化。将面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团,饧面约2个小时,加碱水再揉匀。肥膘肉切块放入汤锅,用旺火煮熟捞起,然后切成细肥肉丁。将面碾成薄面片,对折,一边撒上1层肥肉丁,再撒上1层白糖,形成1层面馅,如法制作可得4层面3层馅。千页糕一般做成8层~12层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

1、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已有近千年历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圣花之一,秦汉时随佛教传入东南佛国福州,福州逐渐成为茉莉之都。由于宋代香疗的普及,中医对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认识,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环境下产生,宋朝许多史料都记载了福州茉莉花茶采摘、制作、品赏的过程。

2、连江鲍鱼 :连江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全县海岸线长238公里,海域面积为3112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港湾和岛屿众多,近海地形平坦开阔,潮流通畅,为连江渔业生产尤其是鲍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在同一海区养殖来自不同地理带和不同国家鲍种的最适宜地区。2009年全县渔业总产量达64万吨,居县级渔业产量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

3、福州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产量近10万吨,约占全市水果产量的-半。福桔上市期在农历春节前后,由于色泽艳红、果美汁甜,又与“福、吉”谐音,备受群众喜爱。福桔产地多分布闽江下游两岸。深秋初冬时节,闽江两岸层层绿树,枝头缀满红果,色彩斑斓绚丽,人们誉之为“闽江枯子红”。福桔大部分销往东北、华北一带。

1、芙蓉李,永泰芙蓉李又名夫人李、浦李、永泰李,系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属蔷薇科、李属。芙蓉李又名中国李,是福建省特产,有700年的栽培历史。

2、平潭贝雕,平潭贝雕是福建福州地区特产,是具有独特艺术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过艺术构思、磨雕,粘贴而成的工艺美术品。

3、木画,软木画又名“木画”,是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一种软木雕刻手工技艺的别称。它形成于20世纪初,发源地是福建省福州市东郊的西园村。

4、脱胎漆器,其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典雅别致,色泽瑰丽鲜艳,装饰精细,结实耐用,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具有碰不坏,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优点。

5、石鳞又名山鸡、石鳞、石蛙、棘蛙。石鸡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

福州特产有:肉燕、福州线面、礼饼、连江 鲍鱼 、永泰芙蓉李干、福州橄榄、福州福桔、鱼露、福州肉松、佛跳墙等。 肉燕

肉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燕皮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

福州线面

福州线面是福建传统的地方小吃。福州面线起源于唐代,又称汤饼线和怀饪,线面是中国面类最长最细的面。

礼饼

礼饼是福州十邑地区一种传统糕点,也是糕点中重糖、重油的品种之一。礼饼成扁圆形,比月饼大,皮薄如纸,馅饱味香。

连江鲍鱼是福州连江地方特产,连江鲍鱼养殖始于1989年。连江鲍鱼体肥壳艳、鲍肉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

永泰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产。采用八成熟的永泰芙蓉李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制成。

福州橄榄

福州橄榄是一种味道特别的水果,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橄榄别称为青果。

福州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福桔上市期在农历春节前后,由于色泽艳红、果美汁甜,又与福、吉谐音,备受群众喜爱。

鱼露

福州肉松

福州肉松是用猪瘦肉、红糟、白糖、酱油、熟油精制成的细丝状食品,食之酥甜脆,油而不腻,入口自溶,鲜美可口,是福州的名特食品之一。

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福州当地的名菜。相传,它是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菜品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味中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