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关于隶书的诗句 关于隶书的诗句 1 描写隶书的诗句 1、隶书俗 唐 吴融 《赠蛩光上人草书歌》 2、数踪篆隶书新得 唐 黄滔 《贻宋评事》 3、程邈隶书 唐 李瀚 《蒙求》 4、布被隶书铭 宋
1 关于隶书的诗句
关于隶书的诗句 1 描写隶书的诗句
1、隶书俗
唐
吴融
《赠蛩光上人草书歌》
2、数踪篆隶书新得
唐
黄滔
《贻宋评事》
3、程邈隶书
唐
李瀚
《蒙求》
4、布被隶书铭
宋
陆游
《暖阁》
5、汉隶书吕规其阳
宋
黄庭坚
《再和公择舅氏杂言》
6、隶书满纸籀文废
宋
黄庶
《拟欧阳舍人古篆》
7、赠我手写千隶书
宋
释永颐
《赠术者王髯》
8、烦君隶书题
宋
赵蕃
《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
9、乃当隶书趋约易
元
钱惟善
《篆冢歌(有序)》
2 描写书法的诗句
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2、《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译文: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4、《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5、《草书屏风》 唐代: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
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3 隶书曹全碑诗句的五言二句有哪些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3王维《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王维《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6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7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言二句:
1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赞美隶书书法的句子有哪些
1 笔下龙蛇腾跃。
2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3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5 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7 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8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9 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10 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11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12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13 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14 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15
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5 求曹全碑隶书诗词作品
《曹全碑》释文:
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龀好学,甄极瑟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於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及其从攻,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率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遗,且二百万,悉以簿官,迁右夫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谘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合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俊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米粟,赐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辑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害,退于戊亥闲,兴造城郭,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落款是国画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到作品的整体布局和美感,还体现了创作者对作品本身的认知和态度。在送给老师国画时,落款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位置:一般情况下,落款会放在画面的右下角或者左下角,根据画面的需要和创作者的喜好而定。
2 字体:落款的字体需要和画面的风格相协调,可以采用行书、楷书、隶书、草书等字体,但需要保持整体的统一。
3 内容:落款的内容包括创作者的姓名、年份、吉语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 格式:落款的格式有横式和竖式两种,一般采用横式比较常见。
在送给老师国画时,建议在落款中加上老师的称呼,例如:“敬赠XXX老师”,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在落款中加入一些吉语或者祝福语,以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美好祝愿。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展隶书获奖作品_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征稿启事
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征稿启事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立项主办的国家级大展。
展览旨在促进我国隶书创作 水平的提高和书法专业化发展, 出新人、 出精品。
繁荣书法艺术事业。
展览即日起开始征稿, 拟于 2012 年 10 月 9 月在天津展出,现将有关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广州市川茂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二、组织机构 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组委会由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 天津市书 法家协会领导组成。
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评审委员会根据 《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产生暂行办法》 组成 和负责进行评选工作。
三、作品 1、尺寸:书法作品书体不限,不超过六尺整张(180cm×97cm) ,一律竖式。不收册页、长 卷。所有作品请勿装裱。
2、 范围:满 18 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海外华人、书法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每人限邮寄 投稿一次,作品件数不限。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限于人力,恕不退稿。
3、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联句或自作诗文。
4、费用:每一件作品收参评费 40 元(请勿在信封中夹寄,海外汇 10 美元) 。
5、备注:请在作品背后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 手机号码。草书、篆书另附释文,连同身份证复印件、汇款单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同 时请在作品包装外注明“隶书展” 字样;请勿在作品中夹寄现金,以免丢失;作者要真实 署名,一次投寄多件的请署名一致,勿写别名、笔名。来稿一律寄挂号信或邮政特快专递, 以承办单位签字的邮件签收联为凭证。
6、退稿:限于人力,未获奖及入选的参赛作品原则上不退稿,如需要退稿者,需另汇 邮费和手续费 50 元,请随投稿作品附上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
四、评审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成本次展览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评审工 作于 2012 年 8 月份举行,由组委会核对原作准确无误后,及时公布评审结果。
五、展览与出版 本展于 2012 年 10 月在天津市举行,展出入展作品 300 件(含 20 件优秀作品) 。本展开幕式 之前出版《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作品集》 。
六、作者待遇和相关责任 1、向获奖作品的作者颁发奖金、证书;向入展作者颁发收藏费、证书,全部获奖、入展作 者每人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一册。
2、优秀作品作者奖金每人 10000 元,入展作品收藏费每人 1000 元。
3、非中国书协会员作者作品入展本展,具备加入中国书协条件之一。
4、本次活动获奖作品作者奖金、入展作品收藏费、获奖及入展作品证书由承办方负责 在展览开幕后一个月之内发放。
所有获奖和入展作品归承办单位所有。
凡寄退稿费的未入展 作品一律退稿。七、征稿日期 本启事自公布之日起征稿,至 2012 年 7 月 31 日截止征稿,以当地邮戳为准。
八、收稿和汇款地址 收稿和汇款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 237 号书协李翌女士收 邮编:300040 联系电话:022-23305234 九、展出日期 2012 年 10 月 9 日---14 日在天津市展出。
十、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组委会办公室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联系人:郑培亮、李宁、杨家伟 电话:010-59759814 E-mail:zgsxzlb@163com 十一、其他事项 1、作品必须是本人真实创作,拒绝模仿、抄袭及代笔行为。评审期间,将对部分作者 进行面试,发现弄虚作假者将严肃处理。
投诉材料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 32 号楼 A 座 616 中国书协展览部。邮编: 100083。
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征稿启事(2012 年 7 月 31 日截止征稿)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展隶书获奖作品_隶书书法欣赏论文隶书欣赏论文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 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 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 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 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 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 、 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 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 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 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 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 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 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 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 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 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 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但近 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秦隶,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 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 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 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 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 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汉隶,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 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
《张迁碑》《曹全碑》 、 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之美。所谓“波” ,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 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 锋切入如“蚕 头” ,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 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 有雄阔严整 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 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 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 露等各种变化。还 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 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 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 苏。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隶书的第二次高峰。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 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 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隶书的演变。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 ,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 要的作用。
隶变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书法文化事件。发生隶变的内在动因是为了适应当 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
“隶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形结构的变化,既是对 正体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既是改变 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 。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 的简捷流便构成了隶变过程的核心内容。在这里,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 不光为了书写速度的提高,同时因其蕴涵着内在的书写运动态势更加符合人的生理运动轨 迹,才使隶书在秦汉之交随着政治的更替最终彻底代替篆书而获得普遍应用的。
就书法而言,隶变完成了以下篆隶转换:1、摆脱篆书字型结构的凝固化束搏而走向隶 书线条时空运动的抽象化表现; 2、线条由篆书委婉的弧笔变为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篆 书的联绵圆转变为转折的方笔。隶变标志着汉字相形性的破坏和抽象符号的确立,使汉字 由古文字体系向今文字体系转换;同时也标志着隶书的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
另一方面,作为人的规范意识,又必须对这种新的字体和书体加以规范。于是,就有 了汉末高度规范的八分书出现。所以我们说,所谓的隶变过程,就是篆之捷所产生的新的 书体继而对这种新的书体加以规范建构的过程。而作为书法,隶书的美就存在于这历时四 百多年的隶变过程中。
所以我们说,隶书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的形成,不是东汉的高度规范和成熟,而是存 在于四百多年的隶变过程中。在这四百多年的隶变过程中,有着实在太多的书法文本需要 我们加以解读和认知。
《张迁碑》的质朴奔放、浑厚博大, 《曹全碑》典雅华美、俊秀温润, 使我们看到了不同风格、不同结体和不同审美取向的东汉经典刻石文本书法。这是东汉正 大的文化气象和文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自信的书写流露。特别是《石门颂》潇洒自如的 波挑,体现着文人回归大自然书写的开放情怀,加上民间工匠的契刻,又为《石门颂》置 入了民间的质朴意味,铸就了《石门颂》既有原本隶书的质朴随意,又有人文情怀流露的 独特艺术魅力,显示出《石门颂》不拘一格的奔放品格、以及阔大的自然气象,成为历代 书家关注和借鉴的经典范本。
然而,东汉刻石所表现出的典雅、华美、庄重、整饬只是一种完整的、华丽的美。如 果没有原始隶书的质朴和简淡元素灌注其中,那么这种美又是虚伪的、造作的、没有感情 的。如果东汉刻石典雅、华美、庄重、整饬的基础上置入隶书原本的奔放、流畅、阔大的 审美气象,那么书法就会有一种大自然的淳朴和广阔气象。而这种美才是更接近生命本真 的美。因为隶变过程中的很多随意性书写看似很朴拙、很简淡、很平凡,而实际上却蕴涵 着无穷的美学价值,是人的生命系统中的真实流露。
认识是继承的前提。所以,发掘两汉隶书的美学实质及其背后所含盖的文化与精神内 涵是我们持续关心的内容。同时,它也应该是我们完成隶书的时代性突破和发展的前提和 理论支点。我们没必要谈所谓的创新,深入的认识隶书传统更有现实意义。只要我们认识并理解 了一些隶书的传统,并完成隶书的传统和现代的纽带式连接,那么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既 古典又现代的隶书作品。在这里所谓的古典就是隶书的发展延续形态,所谓的现代,就是 隶书的现代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古典——现代具有全息重演的内容,但还不完全是周俊 杰先生所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因此,我所说的古典和现代,具有把古典放在新的时空匡架 进行梳理归类和时代诠释的意识。它可能是反传统的,因为我们是站在时代立场审视传统。
它也可能是继承传统的,因为传统在影响着我们。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展隶书获奖作品_隶书书法欣赏 一眼就看上了石开老师的字易从字画官网: 书法作为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是文化巨 川中的一个分支,艺术大洋中的一片静海。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思,更是中国文化的心灵境 界。我们透过数千年形成的繁复的笔法、渊源、流派和风格等内容,可以看见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诗 心,感受到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真正灵性和生命的慧境。今天咱们就来欣赏书法六大分类之——隶书书 法欣赏。
隶书是人类文化史上专属于东方文明的奇葩,它犹如远古的图腾那样古老,但却依然在每个书家 的笔下日新月异。隶书这种抽象艺术内蕴极深。好的隶书会带给人终生伴随的一种审美的愉悦,本文 为大家展示易从网签约书法家的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一、石开隶书书法欣赏最豪放大气的古诗词 石开隶书《念奴娇· 赤壁怀古》(作品来源:易从网) 石开隶书书法作品,气魄宏大,苍莽遒劲,飘逸潇洒,动静相生。石开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 古》 这幅隶书书法作品, 笔画时粗时细, 笔锋偶露偶含, 墨色或湿或枯, 笔法或浑润或涩, 书风俊秀, 大气磅礴。石开隶书书法浑朴醇厚之体势,形成博涉兼融、清雄雅洁的独有风貌,令人叹为观止。毛主席诗词 国家一级书法师石开隶书《七律· 长征》(作品来源:易从网)易从字画官网: 石开(别署鲁人石开),原名张佩华,1946 年生,山东人氏,书画世家,尤善“工隶书、草书”,其 书法水平高超,更是受到国内外友人收藏等,石开从事教育及书画创作四十余年。现为文化部中艺卿 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 员会理事,系文化部评定的一级书法师,国礼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不仅装饰效果佳,还极具收藏 价值。
二、于国光隶书书法欣赏毛主席诗词 刘炳森弟子于国光隶书《沁园春雪》(作品来源:易从网) 于国光书法师承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擅长书法诸体,尤精隶书、楷书和行草。作品曾多次在 全国大型展览中获奖,并有许多书法作品被有关单位和个人收藏,并出版有于国光书法作品集。易从字画官网:刘炳森弟子于国光隶书《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于国光:字润波,号东门客,是隶书名家刘炳森亲传弟子,1963 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画院 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名人书画院理事,神州博古书画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 华英杰国际交流中心艺术顾问,易从网特约书画家。
三、张锁平隶书书法欣赏易从字画官网: 河南省书协会员张锁平书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品来源:易从网) 张锁平隶书书法作品朴拙自然,意态婉约而又气韵灵动,墨线开合有序,避让合理,可见作者笔 墨传统功力深厚。
张锁平强调书法的古法用笔和表现的书写性,根植于中华传统又得意于西方艺术精 华的滋养,技艺精湛,格调高雅,堪称佳作,值得收藏。当代著名书法家张锁平隶书书法《发上等愿》(作品来源:易从网) 张锁平,平生喜交游,爱收藏,粗通诗文,略鉴赏,尤爱书法,幼承庭训,得其家传,对汉隶、 魏碑用功最勤,近年来言传身教收获颇丰。1982、1985 其作品其作品入选国家书展、2003 获中国书 法网络大赛金奖、并入编《中国书画名家大典》,其作品在《中国楹联报》、《开封日报》、《汴梁 晚报》《、黄河风》等诸家媒体相继刊登至今,现为易从网签约书法家。
易从网点评: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 表现出东方艺术之美和独特的东方文化底蕴,使我们引以为傲的宝贵艺术财富。隶书书法作为独具风 格的书法家族一员,其升值空间值得期待。尤其是易从网签约的书法家的隶书书法,更是别具一 格,十分值得收藏,用于装饰更显品位和内涵。
易从网国内权威字画网站商城,众多知名书画家签约网站,受到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集装饰、送礼、收藏投资于一体,无论您是想家庭、办公室题字;送领导、礼客户、开业送礼、乔迁 送礼题字;收藏名家书法题字,易从网均可以满足您的个性定制需求,为您定制高端名人书法字画。
易从网服务更周到,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支持货到付款。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