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煤矿老总送礼

领导 0 78

想给煤矿老总送礼,第1张

想给煤矿老总送礼
导读:一、不要送烟,除非他是顶级烟枪。二、不要送酒,大多数人都这样送,他会把你放入大多数人的行列,忘记你的礼物。三、不要送现金,这不是做生意,今后还要相处靠他提拔,还有如果他喜欢现金也不要送他,首先你是贿赂,再则他要是喜欢你的那点钱,说明离他下台

一、不要送烟,除非他是顶级烟枪。

二、不要送酒,大多数人都这样送,他会把你放入大多数人的行列,忘记你的礼物。

三、不要送现金,这不是做生意,今后还要相处靠他提拔,还有如果他喜欢现金也不要送他,首先你是贿赂,再则他要是喜欢你的那点钱,说明离他下台的日子就不远了。

四、最好是一套2000—5000元间的女人用化妆品送给他的老婆),还要说:感谢领导对你的照顾(即使没有照顾也要这样说),无以为谢,只能买套化妆品送给嫂子表示你的感激之情。原因如下:首先这个年龄的男人,做了煤矿老总,除了她老婆的唠叨,怕的东西极少;其次,即使这个女人长的像猪,你给她送化妆品,她就会永远记住你的好,不断的吹一下枕边风,你可以想一下你的送礼效果;最后,即使他们要离,你送了也会带来好的效果,因为你的领导会得到暂时的平静。

五、如果他有情人或者喜欢~可以网购十瓶伟哥送他。此法如用的好,比任何礼物都好,但是该办法就像中医里面的猛药(砒霜类),如果送的方式或者说话得体,受用无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慎用。

六、以上均是肺腑之言。

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3)观察法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鉴别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大减。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乡。

(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

(5)敲

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其中,白玉无论其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色,而不带有浅蓝色(俗称邪色)。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

目前,市场上常常混杂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别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听、测。

(1)看

主要看晶体透明度、内部结构、光泽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

(2)听

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

(3)测

主要是测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

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

翡翠的质量鉴别

在玉石家族众多成员中,最名贵的当推翡翠。它是一种天然矿石,硬度极高,产量极少。其色彩主要以绿色、红色为主。红色为翡,绿色为翠,故名翡翠。

(1)翡翠的分级

①特级:艳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玻璃地(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鲜艳,无杂质,无裂纹。

②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和斑点翠。

③普通级:藕粉地、豆绿色、浅绿色,白色细腻,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饰。

(2)翡翠的质量鉴别

①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锋利的刀具刻划,不会留有痕迹;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划出痕迹。

③翠性。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翠色闪光,称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翠性”特征。

④相对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结构坚硬紧密,无气泡,密度较大,敲击时声音清脆;伪品则结构较松或有气泡,密度较小,敲击声音沙哑不清脆。

⑤色泽。真品翠色浓艳纯正。而有些伪品是用白玉、蛇纹石、澳洲玉、韩国玉、云石甚至杂石,经脱色后,灌入高硬塑料浆并作加色处理,或浸入绿色液体制成“加色翡翠”,在强光下观察,可见绿色纹路,杂乱而细小;有的虽不显纹路,但浑浊不清,光泽差,其重量比真品轻。

将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蜡液中,所灌入的颜料会慢慢析出。这样检验,既不会损坏被检样品,又可鉴别出真假。

用塞尔西滤色镜观察,加色翠在镜下为紫红色,天然真品颜色不变。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炼而成,结构松懈,绿色均匀偏暗,有的有气泡,用硬器敲击,声音沙哑。

(3)翡翠的选购

①看颜色。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翡翠中翠绿色具有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绿色中又以鲜嫩、略带**调的秧苗绿为最佳,其次为宝石绿、江水绿、油绿,均以绿分布均匀者好。

②观察透明度。在强光下观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听声音。敲击声清脆悦耳者为佳。

④观察翠性和石花。对光观察,翡翠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闪光(即翠性),并常有团块状白花,称石花。两者均以少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矿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处的黑色斑点,也以少而小为好。

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抛光好、形态正为佳。

怎样鉴别真假玛瑙

天然玛瑙区别于假玛瑙的最显著的标志,是其横断面有同心层纹结构,利用这个标志,整块玛瑙较为容易识别,而经切割后的制成品,由于没有整齐明显的图案,则容易认错。但一般来说,天然玛瑙手感凉,表面像涂了一层蜡,并有蜡的光泽,半透明,硬度在摩氏7级,用小刀刻不动,由于它是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的结晶体,多为球状,所以特别致密;表面研磨后更为细腻,在硬杂木板上急骤磨擦十几下,玛瑙不热,木板却发烫;颜色常是几种混杂于一块之中,形成美丽的花纹、层纹、锦花等绚丽多彩的图案。

假玛瑙除人工合成外,一部分是用优质的石材来充当的。其基本特征是:手感固然凉,却没有蜡状感觉和光泽,有些硬度低,用小刀能刻出痕迹来;砸碎观察断面,除没有玛瑙所具有的层纹外,颗粒较粗,甚至有裂隙;不透明,颜色之间界线分明。有些不法商贩在假冒玛瑙的表面粘上一层薄薄的有机物,给人有蜡状光泽和手感的错觉,鉴别时要特别注意

有偿取得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具备一定条件的,经申请得到批准后,可以进行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转让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规,是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以第242号令发布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一)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审批权限的划分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目前实行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各省(区、市)地质矿产部门两级审批管理。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由其审批发证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除此之外,均由省(区、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

(二)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应具备的条件

1转让探矿权应具备的条件

①自颁发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满2年,或者在勘查作业区内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或者开采的矿产资源;②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③探矿权属无争议;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⑤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2转让采矿权应具备的条件

①矿山企业投入采矿生产满1年;②采矿权属无争议;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④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有矿山企业在申请转让采矿权前,应当征得矿山企业主管部门的同意。

(三)申请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应提交的资料

(1)转让申请书;

(2)转让人与受让人签订的转让合同;

(3)受让人资质条件的证明;

(4)转让人具备有关转让条件的证明;

(5)矿产资源勘查或者开采情况的报告;

(6)审批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有关资料。

国有矿山企业转让采矿权时,还应当提交有关部门同意转让采矿权的批准文件。

转让国家出资勘查所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的,必须进行评估。

另外,审批机关对转让申请人与受让人草签的转让协议有很具体的审查要求,在提供的草签转让合同中,一定要有下面的内容。

探矿权转让合同中:①转让人和受让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②标的,即探矿权名称;③对标的的具体描述,包括勘查许可证号、发证机关、探矿权所涉及的勘查区的地理数据、勘查许可证的有效期及工作程度等;④双方拟定的转让价格或收益分配比例;⑤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买(卖)断的要明确一次或分期履行、履行的时间、结算方式等;⑥受让人对继续履行探矿权人的义务的承诺;⑦违约责任;⑧必要的说明。

采矿权转让合同中应注明:①转让人和受让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②标的,即采矿权名称;③对标的的具体描述,包括采矿许可证证号、发证机关、矿区范围的坐标、采矿权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及开发利用情况等;④双方拟定的转让价格或收益分配比例;⑤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买(卖)断的要明确一次或分期履行、履行的时间、结算方式等;⑥受让人对继续履行采矿权人的义务的承诺;⑦受让人对继续按经审批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继续施工、生产的承诺;⑧违约责任;⑨必要的说明。

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转让审批管理制度目前仍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之中,在实际办理有关申请时,应注意这方面的变化。

(四)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审批的一般程序

转让申请资料送到具有审批权限的省或部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后,一般要经历材料受理、审查与签批、通知与变更发证三个过程后,才能实现合法转让。

1材料受理

探矿权与采矿权转让申请资料的受理分别属于勘查登记与开采登记两个管理部门。登记机关在受理转让申请前,不仅要核点申请材料的数量、来源、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还会要求附具转让申请报告,说明转让理由,以便对转让项目有总体的了解。转让申请人在报送材料前,一定要注意下列问题。

(1)转让一个探矿权的部分勘查区域或采矿权的部分开采区域时,须先征得原登记机关同意,并办理相应的探矿权或采矿权的变更分立登记后,再向转让审批机关提交转让申请。

(2)申请转让的探矿权或采矿权的有效期已不足以完成转让申请审批或不足以开展相应的勘查、开采工作的,转让申请人可同时或提前向(原)勘查或采矿登记机关办理延续登记。

(3)转让申请人在提交申请材料的同时,应提交受让人申请的全部材料。因审批机关在审查转让申请时,也同时审查受让人的登记申请。

2审查与签批

审批机关对转让申请进行审查,主要是看是否符合《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规定的几个条件,为了满足审查要求,转让申请人应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明材料对符合条件加以说明和证实。

一般情况下,在审查过程中,申请资料要经过多道环节把关,例如在省地矿主管部门,要经过主管人员审查、处室负责人复查或审核、有关处室会审等审查程序,全部通过后,方能报送主管厅领导签批。

3通知与变更发证

按照规定,申请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管理机关应当自受到转让申请40日内,做出准予转让或者不准转让的决定,并通知转让人和受让人。准予转让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自收到批准转让通知之日起60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受让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有关费用后,领取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成为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

批准转让的,转让合同自批准之日起生效。不准转让的,审批机关应当说明理由。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转让由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探矿权或采矿权的,对经过依法评估、确认的探矿权价款或者采矿权价款,转让审批机关还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落实处置办法后,才允许办理变更手续。

(五)转让审批的收费项目

在转让审批中,管理机关仅对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或者采矿权,收取探矿权价款或者采矿权价款。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的评估价格为依据,一次或分期缴纳,但探矿权价款缴纳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采矿权价款缴纳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

转让得到批准后,在办理探矿权或者采矿权变更时,登记机关要按照有关规定收取登记费、使用费,具体标准见前面的勘查区块登记管理或开采登记管理部分。

(六)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及管理中的有关法律责任

在《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中,规定了以下违法处罚项目:

(1)未经审批管理机关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2)违反《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将采矿权转给他人进行采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3)审批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构不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还是不要送的,只要自已把业务工作做好,让单位感觉到少了你,单位就没有办法工作了,这样就可让单位离不开你,就可能提你了。

要是送了,自已的业务不行,就是当上副科工作压力也大,领导认为你是花钱当官,什么事说骂就骂,自已的日子也不好过,还不敢和领导理论,憋气窝火也难过。还是靠自已实干

前言

矿物标本是从事矿物学研究的基本材料,更是宝贵的科学财富,因此对于矿物标本的保存管理,应按照一个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为了统一各保存单位的工作程序,同时适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标本整理规范化要求,特制订此规程,以规范矿物标本的保存程序。

矿物标本的保存规程对矿物保存前的准备、保存容器、库房要求、保存步骤及标本出入库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本规程附录A—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起草人:何明跃。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物标本保存的技术要求(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保存已另订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矿物标本的保存工作,是标本保存工作的指导性技术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邓P J科学家存放研究标本议定书岩石矿物学杂志1988,17(3):282

戈定夷,田慧新,曾若谷矿物学简明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王濮,潘兆橹,翁玲宝等系统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3 术语和定义

作为科学研究基础的矿物标本,应被永久地保存在固定的博物馆、标本库以及原产地,以便于进行展示和研究。然而目前有很多实物标本及其研究资料时常发生丢失,因此,研究者及研究单位应重视对矿物标本及其相关资料的保存和管理,以保证这类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a矿物(mineral):主要是由地壳及其邻层中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也包括宇宙中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b标本库存放的标本:包括新矿物标本、矿区典型的矿物标本及典型剖面中的矿物标本。

4 矿物标本保存的方式

41 博物馆保存

博物馆中的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矿物标本也是重要的藏品之一,其管理应遵照各博物馆的相应规章来施行。

相对于矿物标本在博物馆的保存,展厅保存的标本直接展示其主题,并具有针对性。

42 标本库保存

各保存单位根据标本的研究需要,往往保存多块同种标本,以便提供给多项研究使用。

43 原产地保存

有些特殊、特形的矿物可采取原产地保存的方式,这样可以为研究该地区地质作用及古地理环境恢复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实物证据,而有些矿物本身或经过加工后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

5 矿物标本保存库的基本设备及其要求

51 标本的储存及库房要求

511 标本的储存要求

应根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分级分类原则(矿物标本资源部分的分级分类原则),将标本按类别储存在库房中一定独立的区位:一个或几个抽屉(或柜子、架子),以便用于标本的存放和管理。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矿物,要根据其不同性质给予恰当保存,如具有强磁性的磁铁矿标本应单独放置。

512 库房要求

5121 温度、湿度

库房应最好保持恒温恒湿,一般情况下,温度应控制在15~25℃,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库房内应配备温度计和湿度计,并定时记录温度、湿度。库房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122 光照

库房灯光应以简洁明亮为主,库房的窗户应安装深色窗帘,防止强光直射在矿物标本上。标本照明应采用冷光源,一般不宜长时间照射。

5123 防火

——库房内配备火灾预警装置。

——按库房面积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对库房管理人员开展消防知识及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培训。

——对灭火装置要定期检查,灭火器过保质期的要及时更换,如发现灭火设备及灭火装置失灵,则要及时维修。

——库房内严禁吸烟,并在显著位置设立禁烟标志。

——库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类物品。

——严禁大功率电器超负荷运转,并对库房内电器设备的电源、电闸、电线、开关等进行定期检查维修。

——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安全出口的标志要明显。

5124 防盗

——库房一般不对外开放,闲杂人等禁止进入。

——库房应安装防盗门及防护栏,有需要的还可加装电子防盗系统。

——外来人员进入库房应有专人陪同,并作详细登记。

——贵重标本应放入专门的保险柜内。

——库房每日关闭前应做详细检查,锁好门窗,登记后方可离去。

5125 保洁

——库房应经常打扫,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标本柜定期擦拭,保持柜内外的整洁。

——存放标本的标本托盘、标本盒、干燥皿等,要经常擦拭保持干净。

52 标本保存器具

521 标本保存柜

标本可依据其各自特殊的要求保存在抽屉式标本柜、玻璃门柜、保险柜等器具之内。存放标本的柜子或抽屉密封性要好。标本柜在平时都要上锁,钥匙及密码由专人负责保管。

522 标本陈列架

放置在标本展示柜中的标本,可根据标本的形状采用不同类型的标本陈列架。标本陈列架一般由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呈板状的标本可采用三角支架型的陈列架;呈卵形或球形的标本可采用空心管、空心环形的陈列架;块状的标本可置于门型支架,还可以放在长方体型底托或立方体底座上。

523 标本专用托盘

标本专用托盘一般为木质或塑料材质,往往制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形状,黑色或白色的内底。标本专用托盘应根据矿物大小、形状的不同需要,常制成大、中、小三种规格。对于细小易碎的标本,可在托盘内垫入软布、海绵或棉花。

524 标本专用盒

对于某些性脆、硬度低、易剥落、易氧化的矿物,以及块度较大易破碎的晶体,可放置在定制的具密封盖的标本专用盒里。标本专用盒可采用塑料或有机玻璃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透明度,这样就可以使观察者不必接触标本便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和欣赏。标本专用盒可按标本的大小制作成不同规格。

525 干燥皿及干燥剂

对于一些吸水性较强的矿物应保存在干燥皿中,干燥皿一般采用玻璃材质,密封性及透明度较好,要在底部放入干燥剂,干燥剂的用量多少要适中。可根据标本大小的不同装入相应规格的干燥皿中。

526 铅罐

具有放射性的矿物应放入铅罐内,标志要鲜明,以防发生错误,平时有专人负责保管,严防丢失。对具有放射性的矿物应尽量取小的标本保存,并经常检查清点,如发现遗失应立即报告标本库负责人。此铅罐不与一般矿物存放在一起,应另地存放。

53 标本包装材料

绢纸、海绵、棉花、玻璃瓶。

54 标本编号工具

刷子、白油漆、胶布、记号笔。

6 保存标本(包括光片、薄片及测试样品或副样等)的要求和步骤

——检查标本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A)。

——检查标本外观情况,核对标本原始记录内容是否与标本实际情况相吻合,如有出入,须进行记录。

——根据库房标本编码顺序对标本编号,并用白油漆或胶布在标本底部或不明显处进行标记。

——对标本进行检查,对需要清洗、修复、加固的标本按相关方法进行处理。

——根据标本的稀有珍贵程度和研究程度,划分相应等级,可依据不同等级特定保存(格式见附录B)。

——对标本拍摄相片,力求清晰自然,颜色真实,并附比例尺。

——将相片录入本单位的标本电子数据库,高清晰保存,按照《标本入库单》(格式见附录C)建立该标本的电子档案信息。

——根据标本的不同需要准备相应的包装、保存器具。

——将标本存储的位置号输入其电子档案,以便快速查找。

7 出入库

——标本库一般不对外开放,来访人员进入应有专人陪同。

——来访人员需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格式见附录D)。

——如需借用标本,标本管理人员则应按标本等级遵守相关借出规定,可以借出的标本,则应在仔细填好《标本借用登记表》(格式见附录E)后,方可借出。

——归还标本时,标本管理人员应仔细核查标本,如发现标本有遗失或损坏等情况,应按相应规定处罚,并做记录。

——建立《库房日志》(格式见附录F),由库房工作人员负责填写。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标本原始记录

表A1 标本原始记录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标本分类

B1 A类标本(或称珍贵类标本)

满足以下三条标准之一,即属于A类矿物标本:

——稀有贵重、极具观赏价值或文物价值(如中央***赠送的标本)的矿物标本。

——新矿物标本。

——已做过重要研究的矿物标本,其相关的研究数据及资料尚未公开发表。

该类标本未经标本库负责人的批准,一般不外借,对于其中价值较高的标本,将存入保险柜中,并由专人负责保管。若需要展出,应有特殊的保护措施。

B2 B类标本(或称研究类标本)

稀有价值、经济价值或文物价值不及A类标本,该类标本曾做过系统研究,保留有详细的研究资料。

该类标本经标本库负责人签字,方可借出,其相关的研究数据及资料可据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方式,双方协商采取一定的共享方式进行信息共享。标本借用人可在对标本研究后,将所得的研究成果提供给标本库。

B3 C类标本(或称一般类标本)

此类标本具有一般的基本数据,如名称、产地、产状等,还未做过详细的研究工作,如科普类和教学类等标本。

该类标本在完成标本借用手续后,方可借出。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标本入库单

表C1 标本入库单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来访人员登记表

表D1 来访人员登记表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标本借用登记表

表E1 标本借用登记表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库房日志

表F1 库房日志

古代的文人墨客,和“矿老板”这种词,恐怕谁也没有办法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但事实就是,历史上万人敬仰的诗仙李白,还有豪放旷达的苏轼,两个人竟然都曾经开过矿。这是不是一下子颠覆了他们在你心中的形象或许这是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想象过的事情,怎么李白和苏轼竟然会开矿呢他们真的做过矿老板吗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历数我国古代诗人文人,最受人追捧的两位自然非李白和苏轼莫属。"李白是酒,苏轼是茶。"二人各为唐、宋巅峰年代的文坛霸主,若是评选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才子,两人绝对能双双占据前三之位。

两位大文豪若是能跨越几百年,来次“面对面”豪饮斗诗,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有趣的是,就是这么两位历史上的超级大文豪,竟然都曾亲自带人开过矿。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惊讶的。自古以来,矿产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物资之一。哪怕放在如今,“家里有矿”都是巨富有钱的代名词。

那么,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究竟以什么为生呢这个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并不靠卖诗稿为生,也非富家子弟。从他的诗中可推测出,他曾开过铜矿和铅矿,且自运自贩铜铅矿石,长途跋涉,其乐陶陶。

李白干一行爱一行,情系矿山赋深情,他的开矿生涯至少十年。“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需问舞袖,佛尽五松山。”“鸡鸣发黄山,瞑投虾湖宿。”“提携采铜客,结荷水边沐。半夜四天开,星河粲人目。明晨大楼去,岗陇多起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又云:“采铅清溪滨,时登大楼山。”……李白笔下的这些诗句,可谓句句不离开矿本行。

诗中的地名,都在现今安徽铜陵和贵池一带。唐代甚至更早,这里就是铜铅产地。开矿就得有销售。矿石从这里装船运往扬州的市场。当时的扬州,地位相当于今日上海,“舟樯栉比,车谷鳞集”,手工业很发达,所产铜镜久负盛名,首饰玉雕制作精湛,船业也很兴旺。矿石的熔铸和制品都在扬州完成。尽管唐开元十七年曾禁止私卖铜、铅、锡及以铜为器,但又规定采铜、铅、锡者,官家收买之。

矿石有幸,能由这位堪称世界级的大诗人亲自押运,李白多次随舟同行押送矿石,人在旅途,多诗兴。白天观山景水色,夜赏月饮酒赋诗。许多传世之作就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吟出,为盛唐气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为了深入了解李白的经济生活,笔者广泛查阅了有关他的资料以及他所写的诗文,得出的结论是:李白是个好老板,常常与劳工们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诗中多处提到五松山,这是冶矿工地,位于“南陵铜坑西五六里”。李白在炎热夏季,亲至“铜井炎炉”与工人一起劳作。

有人没读懂李白一手抓采矿、一手忙写诗的“两手抓”与“两手硬”,以为他热心求仙学道,说这是他消极的一面。依据是:他采铅、丹之药。这是附会,为炼丹用不了多少铅,不必自采,更不用船运。退一步说,即便如此,李白诗中何必写“采铅”,写成“采药”岂不更雅么可见,“采铅清溪滨”和“提携采铜客”正是他的本行。

北宋大文豪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心系百姓疾苦,也曾带领老百姓找矿,并成功地挖到了煤(石炭)。

中国最早的专门以煤炭为题作诗的,当属苏轼的《石炭》一诗。苏东坡早在900多年前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石炭》诗,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煤炭最早、最具有文献价值的文字记载。苏轼在这首诗的序言中说:“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遗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也。”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当时苏东坡为徐州太守。

《石炭》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盘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石炭》写出了徐州人采煤的热火朝天、兴高采烈的场面。古代人基于煤是会燃烧的石头,故称之为石炭,以区别于木炭。石炭这一称呼,出自魏晋时代并流传至今。石炭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名称。《石炭并序》中提到的白土镇,在徐州西南25公里处的萧县境内。一首诗便让这个山区小镇闻名于世。据萧县地方志记载,白土镇因产白色高岭土而得镇名,现有人口三万余,辖17个行政村,曾是唐代的陶瓷生产基地。北宋元丰元年,工匠在挖白色陶土时,发现了煤炭,时值苏轼知徐州,萧县是徐州辖境。

苏轼是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领导,他上任后的当年冬天,天降大雪,寒冷异常,柴薪燃料严重匮乏,别说冶铁,就连居民的取暖做饭都成问题。苏市长体察民间疾苦,积极组织人力,去找煤了。于是便有诗序中所叙之事。苏轼不愧是豪放之人,寻找煤炭资源的艰辛只字不提,但以煤炭造福百姓的兴奋跃然诗中。

苏轼在徐州找出的石炭,可制作取暖用的“香饼”。欧阳修在《归田录》里有这样的记载:“有人遗余清泉香饼一筪者,(蔡)君谟闻之,叹曰:‘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佳物。’……清泉,地名;香饼,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绝。”欧阳修笔下的“香饼”,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书中均有相关记载。如杨慎《升庵外集》载:“捣石炭为末,以轻纨筛之,以梨汁合之为饼,燃之可以终日。”

宋朝时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错,当时的汴梁城已经用煤(西方称之会燃烧的石头)而不是用木材生火做饭取暖了。其时西方都是用木头劈柴生火做饭取暖。“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伟大的史学家司马光曾批评世风奢靡: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汴梁一个看守城门的士兵。

真想穿越千年去往古代,亲眼去看一看李白和苏轼这两位大文豪,是怎样撩起衣裤开矿的,想必那样的场景一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