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领导送礼拜年会导致什么后果?

领导 0 84

不给领导送礼拜年会导致什么后果?,第1张

不给领导送礼拜年会导致什么后果?
导读:近年来,党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在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公款请客送礼。可某些官员仍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顶风违纪,使送礼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严重影响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严重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人们不禁要问,制止送

近年来,党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在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公款请客送礼。可某些官员仍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顶风违纪,使送礼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严重影响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严重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人们不禁要问,制止送礼之风咋这么难?其根源到底在哪里 不送礼究竟会导致什么后果?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渊源流长,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们交往很注重礼尚往来。过去即使千里送根鹅毛,也是礼轻情意重。但如今如果再有谁千里迢迢送根鹅毛的话,恐怕会成为笑柄了。当前,请客送礼已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潜规则。无论办什么事情,都得请客送礼,出些“水”才行。就连一些领导也公开提出,为了地方的经济利益,该请的要请,该送的要送。因为他们想问题、办事情,都非常推崇、十分赞赏利用金钱开道。尤其在一些地方,某些官员将之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登峰造极。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幌子,在节日里大肆吞噬着公款,贪婪地吸食着人民的血汗,疯狂地敛取不义之财,一点也不觉得脸红,没有丝毫的廉耻之心、自知之明。

逢年过节不送礼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呢若不去给领导拜年,后果当然很严重。你去送了没事,但没去就一定会有事。尤其不善于交际,不左右逢源,不上下活动,还在那坚持原则,而不参加吃请、送礼,首先就会被认为是不合适宜、故作清高,就连上级也未必欣赏、支持你,甚至还得时刻防着你。如果拒收礼品,就被认为是“傻帽儿”、“愣头青”,就是不可思议、不识抬举、不近情理,就是政治上不成熟,思想还处于“幼稚”状态。对于那些一心想谋取一官半职的人来说,就相当灵验——领导根本不会得到提拔重用你——不跑不送,根本不动;小跑少送,平级调动;大跑特送,提拔重用。对于想为地方经济争项目、跑资金的,就要舍得金弹子,就要抢抓“鸡鱼”,跑“部”而后“钱”进,才能打得金凤凰。比如送出去了50万,结果要回项目资金100万,那就赚回了50万。这大概就叫着“双赢”吧?!再说,送礼花消的都是公款,项目资金也是公款,谁送礼就拨付给谁,不送礼就靠边站。中国的节假日多,中国人又非常重视友情,喜欢下属给上级领导拜年。请客送礼即可培养、联络个人感情,还可为单位、个人捞取不少好处,领导的腰包也会迅速鼓起来,可谓事半功倍,这样的好事当然是多多益善,又何乐而不为呢?

送礼之风会形成一种“假日经济”,是官员发财致富的最佳载体,更是其由廉变贪的“助推器”。在“假日经济”的作用下,常常使廉者变贪,贪者更贪。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往往都是在节假日大肆收受礼金,而最终锒铛入狱,比如权倾一时的安徽省委原副书记王昭耀,其巨额不明财产来源大都集中在春节……

年年发文年年送,今年过节不收礼?这能做到吗?非也!这些文件似乎在提醒人们,年关到了,又该给领导送礼了?!尤其在这个时候,各个单位一方面忙总结,一方面备足资金给上级领导送礼。因为那些可恶的腐败分子早就渴兮兮等在那里了!谁不去送礼就给谁穿“小鞋”,就不给提拔重用,就不给单位或个人评定先进,就不给拨付项目资金……

虽然各级年年都在下发严禁请客送礼的文件,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痛不痒、轻描淡写,基本上没人去认真执行和监督检查。违反成本那么低,像是在吓三岁的小孩子,又有谁真正害怕呢?有人说是制度上存在着漏洞,其实并非完全是那样。再好的制度,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没有彻底破除潜规则,没有人严格遵守,没有严格执行,没有有效的监督,没有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送礼之风必然会愈演愈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有了规矩,时间长了,无人维护,自然也就没有了“方圆”。

如何纠正送礼之风问题呢?首先,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地坚决执行中央严禁请客送礼的规定,切实把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对那些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顶风违纪的人,发现一个,处理一个,要让他们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绝不姑息迁就,毫不心慈手软。其次,坚持从廉洁从政着眼,不断增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从政意识,尤其领导要带头,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文/秦汉雄风)

  鲁迅照片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文名: 周树人

  别名: 鲁迅,周樟寿,周豫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 文学 作家,杂文家,思想家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院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身高: 161厘米

  重要事件 : 新文化运动

  人物生平

  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来改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致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鲁迅年历

  鲁迅文言1881年 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

  1886年 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1888年 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逝世,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1892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以比目鱼对寿先生的独角兽。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1893年 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1896年 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1898年 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树人。

  1899年 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名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1901年 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1902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3年 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1904年 二十四岁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6年 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1907年 二十七岁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1908年 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1909年 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1910年 三十岁

  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911年 三十一岁

  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

  1912年 三十二岁

  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

  五月,航海抵北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是月公余纂辑谢承《后汉书》。

  1913年 三十三岁

  六月,请假由津浦路回家省亲,

  八月由海道返京。

  十月,公余校《嵇康集》。

  1914年 三十四岁

  研究佛经。

  1915年 三十五岁

  一月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同月刻《百喻经》成。

  喜搜集并研究金石拓本。

  1916年 三十六岁

  五月,移居会馆补树书屋。

  十二月,请假由津浦路归省。

  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1917年 三十七岁

  一月初,返北京。

  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部。

  1918年 三十八岁

  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

  1919年 三十九岁

  一月发表关于爱情之意见,题曰《随感录四十》,载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后收入杂感录《热风》。

  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

  十月发表关于改革家庭与解放子女之意见,题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后收入论文集《坟》。

  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二月请假经津浦路归省,奉母偕三弟建人来京。

  1920年 四十岁

  一月,译成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

  十月,译成俄国阿尔志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1年 四十一岁

  二三月又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2年 四十二岁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

  五月译成俄国爱罗先珂著童话剧《桃色的云》。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3年 四十三岁

  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九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

  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1924年 四十四岁

  五月,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

  六月,《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印成。同月又校《嵇康集》,并撰校正《嵇康集》序。

  七月住西安讲演。

  八月返京。

  十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论文《苦闷的象征》。

  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是年冬为《语丝》周刊撰文。

  1925年 四十五岁

  八月,因教育总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与多数教职员有校务维持会之组织,被章士钊违法免职。随后鲁迅向专管行政诉讼的平政院投递诉状,控告章士钊滥用职权。

  十一月,杂感第一集《热风》印成。

  十二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出了象牙之塔》。

  是年仍为《语丝》撰文,并编辑《国民新报》副刊及《莽原》杂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师,黎明中学教员。

  1926年 四十六岁

  一月,新任教育总长易培基取消过去对鲁迅的免职处分,教育部佥事恢复,到部任事。

  二月,平政院开会作出裁决,正式取消章士钊对鲁迅的处分,判定鲁迅诉胜。

  三月,“三一八”惨案后,避难入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园,与齐宗颐同译《小约翰》。

  八月底,离北京向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满于学校,辞职。

  1927年 四十七岁

  一月至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说,题为:《无声的中国》,次日演题:《老调子已经唱完!》。

  三月黄花节,往岭南大学讲演。同日移居白云楼。

  四月至黄埔政治学校讲演。十五日,赴中山大学各主任紧急会议,营救被捕学生,无效,辞职。

  七月演讲于知用中学,及市教育局主持之“学术讲演会”,题目为《读书杂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八月开始编纂《唐宋传奇集》。同月《野草》印成。

  八日,移寓景云里二十三号,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

  十月抵上海。沪上学界,闻先生至,纷纷请往讲演,如劳动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

  十二月应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聘,任特约著作员。同月《唐宋传奇集》上册出版。

  1928年 四十八岁

  二月《小约翰》印成。同月为《北新月刊》译《近代美术潮论》,及《语丝》编辑。《唐宋传奇集》下册印成。

  五月往江湾实验中学讲演,题曰:《老而不死论》。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译本出。《奔流》创刊号出版。

  十一月短评《而已集》印成。

  1929年 四十九岁

  一月与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资印刷文艺书籍及木刻《艺苑朝花》,简称朝花社。

  五月《壁下译丛》印成。同月十三,北上省亲。并应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师范学院等校讲演。

  六月五日回抵沪上。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艺术论》译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许广平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婴(周海婴)。同月为柔石校订中篇小说《二月》。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文艺与批评》译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学讲演。

  1930年 五十岁

  一月朝花社告终。同月与友人合编《萌芽》月刊出版。开始译《毁灭》。

  二月“自由大同盟”开成立会。

  三月二日参加“左翼作家连盟成立会”。此时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反动文人鲁迅”。“自由大同盟”被严压,先生离寓避难。同时牙齿肿痛,全行拨去,易以义齿。四月回寓。与 神州光社订约编译《现代文艺丛书》。

  五月十二日迁入北四川路楼寓。

  八月往“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同月译雅各武莱夫长篇小说《十月》讫。

  九月为贺非校订《静静的顿河》毕,过劳发热。

  同月十七日,在荷兰西菜室,赴数友发起之先生五十岁纪念会。

  十月四五两日,与内山完造同开“版画展览会”于北四川路“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同月译《药用植物》讫。

  十一月修正《中国小说史略》。

  1931年 五十一岁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离寓避难。

  二月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印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旧寓。

  三月,先生主持“左联”机关杂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文书院讲演,题为:《流氓与文学》。

  六月往日人“妇女之友会”讲演。

  七月为增田涉讲解《中国小说史略》全部毕。同月往“社会科学研究会”演讲《上海文艺之一瞥》。

  八月十七日请内山嘉吉君教学生木刻术,先生亲自翻译,至二十二日毕。二十四日为一八艺社木刻部讲演。

  十一月校《嵇康集》以涵芬楼景印宋本。同月《毁灭》制本成。

  十二月与友人合编《十字街头》旬刊出版。

  1932年 五十二岁

  一月二十九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

  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

  四月编一九二八及二九年短评,名曰:《三闲集》。编一九三〇年至三一年杂文,名曰:《二心集》。

  五月自录译著书目。

  九月编译新俄小说家二十人集上册讫,名曰:《竖琴》。编下册讫,名曰:《一天的工作》。

  十月排印《两地书》。

  十一月九日,因母病赴平。同月二十二日起,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演

  1933年 五十三岁

  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被举为执行委员。

  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三月《鲁迅自选集》出版于天马书店。同月二十七日移书籍于狄思威路,税屋存放。

  四月十一日迁居大陆新村九号。

  五月十三日至德国领事馆为“法西斯蒂”暴行递抗议书。

  六月二十日杨铨被刺,往万国殡仪馆送殓。时有先生亦将不免之说,或阻其行,先生不顾,出不带门匙,以示决绝。

  七月,《文学》月刊出版,先生为同人之一。

  十月先生编序之《一个人的受难》木刻连环图印成。同月“木刻展览会”假千爱里开会。又短评集《伪自由书》印成。

  1934年 五十四岁

  一月《北平笺谱》出版。

  三月校杂文《南腔北调集》,同月印成。

  五月,先生编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八月编《译文》创刊号。同月二十三日,因熟识者被逮,离寓避难。

  十月《木刻纪程》印成。

  十二月十四夜脊肉作痛,盗汗。病后大瘦,义齿与齿龈不合。同月短评集《准风月谈》出版。

  1935年 五十五岁

  一月译苏联班台莱夫童话《表》毕。

  二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

  四月《十竹斋笺谱》第一册印成。

  六月编选《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导言毕,印成。

  九月高尔基作《俄罗斯的童话》译本印成。

  十二月编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上卷。

  十一月续写《故事新编》。

  十二月整理《死魂灵百图》木刻本,并作序。

  1936年 五十六岁

  一月肩及胁均大痛。同月二十日与友协办之《海燕》半月刊出版。又校《故事新编》毕,即出书。

  二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

  三月二日下午骤然气喘。

  四月七日往良友公司,为之选定《苏联版画》。同月编《海上述林》下卷。

  五月十五日再起病,医云胃疾,自后发热未愈,三十一日,史沫特莱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病甚危。

  六月,从委顿中渐愈,稍能坐立诵读。可略作数十字。同月,病中答访问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又《花边文学》印成。

  七月,先生编印之《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出版。

  八月,痰中见血,为《中流》创刊号作小文。

  十月,体重八十八磅,较八月一日增约二磅。契诃夫作《坏孩子和别的奇闻》译本印成。能偶出看**及访友小坐。

  八日往青年会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

  十七日出访鹿地亘及内山完造。

  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气喘不止。修书一封,托内山完造请医,此为绝笔。

  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

  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清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鲁迅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 与周作人和周建人成为“周氏三兄”。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闲居在家。因肺结核而死。

  母亲:鲁瑞(1858~1943)当地举人鲁希曾孙女,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兴平桥村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能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第七卷第五号。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她凭借一己之力在韩国政坛掀起史上最强飓风,将时局搅得天翻地覆,然而在此之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韩国女孩,学习不好的骄纵女,但是架不住母亲是总统闺蜜。

因此,她恃宠而骄,给自己镀上了一层马术冠军的光环,进入韩国名校梨花女子大学,三星老总为了巴结她送价值10亿的名马。

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让她更加肆无忌惮,因为教授退了她的作业就把人开除,甚至为了一条几百块钱的狗对母亲的男朋友百般羞辱。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条狗成了导火索,掀开了韩国政坛的遮羞布,将亲妈和总统都送进了监狱。

她就是曾经轰动全亚洲的韩国富二代郑维罗。

1996年,郑维罗生于韩国首尔,母亲崔顺实是一个私营幼儿园的园长,父亲郑润会当时只是一个做了十年空少,之后跑去韩国庆熙大学观光经营专业进修并获得硕士学位的无业人士。

但是在她出生后不久,2002年朴槿惠创建了未来韩国联盟党,而她的父亲郑润会也摇身一变成了朴槿惠的秘书室室长,负责安排朴槿惠的日常出行。

2007年,朴槿惠第一次竞选总统失败,之后郑润会也逐渐退出政坛,但是在此后的很多年关于他参与操控青瓦台政治决策的种种控诉始终没有间断过。

随后他离开青瓦台转行从事赛马养殖和经营马场,这也为郑维罗后来成为“马术选手”埋下伏笔,之后郑润会逐渐退出媒体视线,而就在这期间女儿郑维罗逐渐浮出水面。

韩国马术水平一直处于全球领先位置,特别引以为傲的便是盛装舞步,这项被称之为贵族运动的马术比赛,在韩国备受各大财团公子公主的追捧,郑维罗也不例外。

不过,郑维罗的马术不仅没多少水平,总是作妖不断,她曾在参加一场比赛时愤怒地提出裁判打分不公,甚至比赛后还惊动了警察,朴槿惠在召见文化部长的时候特意提及此事,结果那一届文化部的中高层全部被降职。

然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此后她的嚣张跋扈尽显无遗,不过也为后来她引发的蝴蝶效应埋下了伏笔。

2014年,郑润会和崔顺实离婚,郑维罗跟随母亲生活,这一年18岁的郑维罗和队友们拿下了仁川亚运会盛装舞步团体冠军。

不过,当时很多专业人士看过比赛后,都觉得郑维罗这个金牌根本没什么含金量,完全就是蹭来的,因为她的技术跟其他三位队员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但很奇怪的是这种质疑声只要在网上一出现,立马就被压了下去。

不仅如此,比赛后不久郑维罗还以马术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韩国顶级名校梨花女子大学,这所大学曾经培养了8位总统夫人,以及无数韩国政要、知名财团领袖,还有很多文化人才。

这里每年招录的都是各大高中的顶级学霸,而郑维罗的入学显然 名不副实 ,甚至有些弄虚作假的意味,因为该校从不招收任何特长生。随后,事件也引发了 社会 质疑,但最后官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复,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整整开学一年,同学们都没见到过这位传说中的马术冠军,这在梨大可是从未有过,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品行操守要求非常严格,旷课是非常恶劣的行为,不按时交作业就会被扣学分,修不满学分就会被退学,但郑维罗似乎毫不在意。

后来终于有位教授忍无可忍,对郑维罗隔空投送的一篇错字连篇的作业给出了差评,并扣掉了她的学分。

但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随后被开除的竟然不是郑维罗,而是这位正义的教授,很快事件发酵,郑维罗的行为引发了学生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全校同学游行示威,要开除郑维罗维护这所百年名校的声誉。

不仅如此,她还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高调炫富,除了周身的高档奢侈品外,还有一匹价值十几亿韩元的名马,也随她一起出镜。

随着她的不断炫富,引发了众人对郑维罗身份的猜测,她究竟是何方神圣,她的父母究竟拥有怎样的势力才能让她如此有恃无恐?

单凭已经退出政坛的郑润会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力,于是公众把视线转向了郑维罗的母亲崔顺实,并顺藤摸瓜找到了她的外公崔太敏,原来此人才是真正的幕后大咖。

崔太敏曾经是个和尚,而他和韩国政坛的渊源要追溯到朴槿惠父母那一代。1974年还在法国留学的朴槿惠接到母亲被刺杀的消息,匆匆赶回国,在母亲的葬礼上第一次见到了来为母亲诵经超度的崔太敏,此人跟父亲朴正熙大谈佛法轮回,人间正道,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深得朴正熙的认可。

随后他连续三次给朴正熙写信,称自己得到了他夫人陆英修的托梦,预测朴槿惠会成为未来***,因此让他来助她一臂之力。

崔太敏言辞真切,且在很多细节上与朴正熙的想法不谋而合,也因此深得朴正熙的信任,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朴槿惠的老师。

随后,崔太敏的女儿崔顺实,也在崔太敏的促进下和朴槿惠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再加上两人本来也没差几岁,很快就混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五年后,朴槿惠再遇丧父之痛,而此时崔太敏一家似乎就成了她唯一的亲人,并且在此之前崔太敏已经预知了朴正熙有逃不过的一劫,预言变成现实,朴槿惠更是对崔太敏深信不疑。

朴正熙去世后,朴槿惠本来就悲伤不已,结果韩国政坛又启动了对她父亲的各种审查,这让朴槿惠更加寒心。

此时,崔顺实这位闺蜜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整日陪在朴槿惠身边,鼓励她勇敢坚强,并且未来一定要做总统,甚至后来朴槿惠和弟妹还搬到了崔顺实和她母亲的居所,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

1997年,朴槿惠重回政坛,而崔顺实却选择退居幕后做一双看不见的手,经营起一家私立幼儿园。

此后十几年,她一直把自己伪装成一名普通的韩国民众,但是她对女儿郑维罗却是千般宠溺,让这个女孩从小就养成了骄纵蛮横的习惯,也为日后的东窗事发埋下了隐患。

但媒体的热情却没有丝毫减退,大家纷纷将镜头对准了崔顺实,不过她却始终以一个普通幼儿园园长的身份解释,针对媒体的问题也一度表示无可奉告。

而此时的郑维罗依旧觉得自己的母亲和朴槿惠可以只手遮天,对周围的人依旧是颐指气使,崔顺实为了求稳,暂时让郑维罗休学,并以马术训练的名义一起逃往德国,随行的还有崔顺实的男友高永泰。

高永泰曾是击剑运动员,还拿过亚运会金牌,后来被崔顺实收入囊中,成为了某高定奢侈品品牌的创始人,但是在外高高在上的霸道总裁,在家却经常被“继女”郑维罗骂“软饭男”。

两人的梁子也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越积越多,终于因为一只宠物彻底爆发,从未引发了多米洛牌效应。

郑维罗喜欢养狗,为了养狗甚至还大兴土木改造别墅,也正是因为一条百元宠物狗,她跟高永泰爆发争吵,随后点燃了“崔顺实干政门”事件的引线。

据悉事发当时郑维罗要出门,让高永泰帮她照顾狗,但高永泰跟朋友约了朋友打高尔夫,导致这条狗一整天都无人照料,郑维罗知道后大发雷霆,对高永泰百般羞辱,这让男人彻底崩溃了。

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随后,高永泰向韩国JTBC电视台大肆爆料,说崔顺实最大爱好是审阅总统演讲稿,紧接着崔顺实的电脑被带走检查,在其中发现了四十多份朴槿惠的任职演讲和上百份内部文件。

这些文件的读取日往往都早于正式发布日的前两三天,而且稿件中明显有几处崔顺实改动的痕迹,并且经过与正式稿件的对比,发现朴槿惠确实采用了崔顺实修改后的文件。

这就意味着这个一直自称平民的女子一直在背后参与韩国总统的重要政治决策,这其中甚至还包括朴槿惠竞选总统时候的就职演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顺藤摸瓜就掀开了崔顺实躲在幕后的一系列暗箱操作,也就能解释为何郑维罗能如此猖狂了。

不仅如此,案件的关键人物高永泰还主动到韩国检察机关接受了长达40小时的询问,揭发了崔顺实利用朴槿惠的关系大肆敛财的恶劣行径。

这其中就有郑维罗多次秀出的那匹名马,其实那是三星为了讨好崔顺实送给她的,但是崔顺实不喜欢骑马就送给了女儿。

而后崔顺实又利用自己的关系操控包括三星在内的20多家财团向她的Mir和K-Sports两个非营利基金会投资,之后由高永泰负责在韩国和德国分别成立了两家皮包公司,转移资金,用此手段大肆敛财。

随着案件不断深入调查,崔顺实干政敛财的罪名已经坐实,而郑维罗的气焰也被压制了下去,梨花女子大学随后取消了她的入学资格,紧接着教育部又深入调查发现她的高中课程也未能按规定完成,随即也将她的高中学历作废,最终郑维罗从一个名校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初中毕业生。

这个炫富女的跋扈引发的蝴蝶效应,最后一把火还是回到了自己身上,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报应”吧。

事发之后,郑维罗以为躲到国外就能逃过一劫,但可惜的是崔顺实的犯罪事实太过恶劣,韩国政府与国际刑警联手,发布红色通缉令。

2017年1月,郑维罗在丹麦被逮捕,但郑维罗拒绝返回韩国,而是聘请律师向丹麦方申请政治庇护,但是很不幸的是她的辩护律师在出庭第二天就意外身亡。

她知道自己比赛是三星赞助的,但对于马匹的由来一无所知,关于梨花女子大学的事情则表示全不知情,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可以去上学,也很坦然地表示自己确实全科都是F,并声称去见过校长一面想要退学。

不过,此前校长说的可是从未见过她,而关于朴槿惠,郑维罗的说法是,只在上小学的时候见过她。果然是诡辩高手,这一通狡辩下来,还真拿她没什么办法。

2017年5月30日,郑维罗正式被遣送回韩国,但是回到韩国接受庭审的时候她也打死不认,并坚持声称自己对母亲所做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显示郑维罗确实参与“崔顺实干政门”,所以最终郑维罗全身而退。

但是崔顺实索贿、受贿、干政已成事实,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朴槿惠因受贿、亲信干政、干涉选举等罪名,在今年年初作出终审判决判处有期徒刑22年,不过如今已经获得特赦出狱了。

这场震惊世人的罗生门事件,没成想能以这样的局面收场,母亲纵容女儿,最后被女儿用一条狗就送进了监狱,顺便拉来了总统“陪葬”,而肇事的女儿却全身而退,随后过起了逍遥自在的生活,并于2019年生下三胎。

不得不说,这可真算得上是好戏一出,不过朴槿惠如今已经出狱,以后会不会找郑维罗“复仇”,还是未知数,故事还有没有续集,也很值得期待。

雷东宝自从当上了可小雷家大队的书记之后,带领着全村人走向了致富之路,因为雷东宝的辛苦付出小雷家大队逐渐改变了“只见大姑娘嫁出去,不见小媳妇娶进门”的贫穷面貌,整个村子在雷东宝的带领下开办了砖瓦厂、予制品厂、和电线生产厂。

因为电线厂是新来办起来的,而且相对于村里的其他工厂来说,电线厂对于技术的专业要求非常高,为了开办电线厂雷东宝不惜花费大价钱从国营企业请专业的技术员给村里的念完高中后没考上大学的学生讲关于生产电线的课程。

在这群众高中生中雷正明头脑聪明、对于各种复杂的电线圈计算方程式很快就能计算出,还得到了专业技术员的夸奖,但有一次上课时雷正明在实际操作电线制作过程中不小心犯了错误,脾气大的雷东宝上去就是给雷正明一脚,这让雷正明觉得在众人眼中丢了很大的脸,同时也让心气高的雷正明对雷东宝怀恨在心!

随着电线厂的产业越做越大,雷正明建议雷东宝建一个铜场,这个想法让触动了雷东宝的神经,有了铜场就可以解决生产电线时的原材料问题,同时还可以节省一大笔购买原材料的费用,最后雷东宝同意了雷正明的建议,由于雷正明头脑机灵,学的进去东西,雷东宝找了一个专业技术员指导雷正明一起合作开设铜场,这个时候雷正明的野心慢慢暴露了出来,铜场还没有走上正轨,雷正明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铜场工作,想办法把雷东宝派给他的技术员开除了。

雷正明开始在铜场做起了老大,但在后来因为一次数据雷正明计算错误导致铜场发生爆炸,小雷家再次陷入危机,最后雷东宝决定冒险筹集十万元和打通陈县长的关系,而雷正明却背地里挑唆搞鬼让士根等人为了眼前利益彻底和雷东宝彻底决裂,最后雷东宝被小雷家的村民送进监狱!雷东宝锒铛入狱的结果虽然不是雷正明一手造成,但却和他有直接的关系,作为小雷家的书记,村里的企业出了事书记必须第一个站出来出来负责,但村里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听信小人谗言,这让雷东宝对小雷家村彻底心寒,同时因为雷正明,雷东宝的命运也彻底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