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美术欣赏 铁画教案

老师 0 72

幼儿中班美术欣赏 铁画教案,第1张

幼儿中班美术欣赏 铁画教案
导读:教材分析  《星夜》是梵高的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色彩的对比、流动的线条(波浪线、螺旋线)生动地描绘了星夜蓝色的夜幕下,星月灿烂,彩云翻滚,大树卷曲旋转着向上升,让人感到生命的运动,宇宙的不停运转。整个画面倾泻着画家渴望生活的

教材分析

  《星夜》是梵高的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色彩的对比、流动的线条(波浪线、螺旋线)生动地描绘了星夜蓝色的夜幕下,星月灿烂,彩云翻滚,大树卷曲旋转着向上升,让人感到生命的运动,宇宙的不停运转。整个画面倾泻着画家渴望生活的满腔热血,洋溢着画家激荡而顽强的生命力,是梵高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带有某种非理性的成分。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知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和思想,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2、创作“有星星的夜晚”,尝试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星夜”、凡高的自画像。

  2、幼儿人手一张画纸和笔

  活动实录

  1、直接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欣赏作品

  A: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

  师:小朋友,请仔细看一看,画面上画了什么?

  幼1:我看到了龙卷风、房子、星星、月亮、火、树、大海……

  幼2:我看到了洪水涌过来了……

  幼3:我觉得天空在翻滚了……

  B: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讨论:

  师:这副画用了哪些颜色?

  幼:有黑的、灰的、黄的、蓝的……

  师:什么颜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蓝的、紫的)这些是灰暗色还是明亮色?(灰暗色)

  师:它们在一起对比强烈吗?你有什么感觉?

  幼:对比强烈,心里有点不开心……

  教师小结:画家用了深蓝色、紫色和**,色彩鲜明,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C:引导幼儿从线条上欣赏、讨论

  师:这副作品中画家用了哪些线条?

  幼:用了波浪线、螺旋线……

  师: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线?给你什么感觉?

  幼:树用了波浪线,好像向上昌一样的。(请幼儿学一学)

  幼:天空用了波浪线,我觉得云在滚动……

  师:画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线?

  幼:星星和月亮周围用了螺旋线……

  师:你有什么感觉?(好像包住了)星星和月亮被紧紧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觉?(肯定很难受)

  请小朋友相互紧紧地抱住,感受难过。

  D:引导幼儿整体感受。

  师:你看了这副作品,有什么感觉?

  幼:很难过、恐惧……

  教师小结:星星和月亮好象被旋涡围住了,大树象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蓝颜色、紫颜色和黄颜色对比强烈,画家用这些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E:请幼儿为这幅画起个名字。

  师:谁来为这幅画起个名字?

  幼:星星和月亮、害怕的夜晚、恐怖的天空……

  4、欣赏梵高自画像,了解凡高的生平。

  5、讨论:师:我们看到的有星星和月亮的夜空是什么样的?心情怎样?

  6、创作“有星星的夜晚”。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参与性很强,互动和谐。具有以下两大主要特点:

  1、宽松的互动环境。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对艺术作品自由表达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宽松愉悦的环境对幼儿的表达非常重要。本节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平等互动,让幼儿思维活跃,畅所欲言。

  2、有效的问题引领。这是一副抽象的作品,但个性明显。本节活动中,教师预设了几个大问题,孩子们在问题的引领下充分感受了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和意思,体会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叮叮当当富有韵律的阵阵敲打声中,76岁的储金霞对着她的学生说,“铁画就是既要有国画的意蕴,同时又要具备雕塑的美感。”

采访储金霞时,她正在自己的创作室中指导学生煅制一幅铁画,如果不是她的介绍,眼前的场景俨然一派制造业加工现场,从炉子里取出的烧红的铁,正在被她的学生进行堑、锉、锻的整形。

这些工序对于储金霞而言,早已融进了她的人生。生于铁画世家的她,自16岁跟随父亲铁画大师储炎庆学习铁画锻制技艺,如今从事铁画创作近60年,为芜湖铁画的第五代传人,按她的话说,“我从小在铁画世家的氛围里长大,可以说铁画的发展史就是我的成长史。”

今年5月10日,储金霞和她的团队为展示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创作的铁画艺术作品《湾区万象》在深圳会堂揭幕,当在场的人们为这幅巨幅铁画深感震撼的时候,储金霞不禁想起了半个世纪前随父亲参与为人民大会堂创作铁画《迎客松》的经历。

“一生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句话放在储金霞身上再合适不过,回忆自己60年来的铁画创作之路,从不情愿地咬着牙坚持到发自内心的热爱,再到坚守开拓与艺术升华,饱尝酸甜苦辣的她说自己早已练就一身金刚之身。她经常说,“虽然我是一个创作铁画,打铁的女人,但我要做铁打的女人。如果不做铁打的女人,就成为不了打铁的女人。”

“从不情愿到心里接受了它”

“打铁,这哪是女孩子干的事情啊!”

1961年,面对父亲要求她来传承铁画,储金霞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一句。那一年,16岁的储金霞本来决定报考前一安徽省艺术学校,这是一家艺术类学家,但遭遇家里的阻挠而并未如她所愿。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考艺校的心愿,因为既能学文化知识又能搞艺术专业。但后来报考的时候被我父亲发现了,他不同意我考艺校,他说 ‘你既然不读书了,就跟着我学打铁画’ ,当时我很不愿意打铁画,但父亲的话在家里一言九鼎,很有权威,我没办法改变,我希望我母亲能帮我跟我父亲劝说,但我母亲也不同意我考艺校,所以我打铁画这件事就这样一锤定音了。”储金霞说。

面对家里让她打铁画的决定,当时正处于花季少女的储金霞,内心无比挣扎,她觉得自己很不幸运。“当时父母不停地跟我讲铁画传承,而我的想法是,这些跟女孩子有什么关系!”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1961年,储金霞被迫进入铁画行当。“与戏曲艺术差不多,铁画锻制技艺这一行也讲究童子功。很多时候,从事铁画创作,前十年甚至前十几年都是在练 ‘功’ ,后几十年 ‘悟’ 艺,我也是从打杂和练 ‘功’ 开始的。”

父亲铁画大师储炎庆

芜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约370年的历史。铁画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錾、锉、锻、整形等工序制成,既具备国画的基本特征,又有雕塑的美感,尤其讲究意蕴,被誉为“中华一绝”。2006年,芜湖铁画跻身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铁在冶炼时要插在煤块中烧红,学徒阶段的储金霞,天天基本上是围着煤炭在打转。

“那时,淮南淮北两淮煤矿的煤炭质量相当好,块头大、色泽乌亮,烧起火来很旺,我们专门采购这种煤炭用于铁的冶炼。那时铁画的锻造方式还很传统,采购回来需要将大块煤炭捶成3厘米大小的小块煤块,我当时就进行这道初始工序,以确保我师兄他们每天的正常冶炼,这样的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年。”储金霞回忆说。

天天捶煤炭,让储金霞心里很不是滋味。“我那时候天天晚上回家哭鼻子,跟我母亲抱怨,那时候我母亲也为我打抱不平,她曾问我父亲, ‘你让她打铁画,但现在天天叫她干捶煤炭的杂货,到底是什么计划?’ ”   

“后来我父亲对我母亲说, ‘你懂什么?如果她过不了这一关,她就不可以去打铁画,铁画就要有铁的意志,我就是在磨练她必须要吃的了这个苦’。我母亲被我父亲说得哑口无言,只能回来又劝我。后来,我咬牙坚持了下去。”

一句“咬牙坚持”,道尽了储金霞铁画创作生涯第一阶段的心路历程,虽然三年多的时间长度在她60年创作生涯里相当的短,但那段经历对于她而言很特殊很难忘。

逐渐地,储金霞习惯了铁画创作的环境氛围,但她的内心始终没有被这项艺术所点燃,直到有一次,她看到锻造好的铁一点点地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一幅好看的图画时,她心里开始由排斥转为了接受。

之后,储金霞从偷偷学着做开始了铁画创作。有一次,她自己偷偷地制作出一朵小菊花,就在她正陶醉于自我欣赏的时候,她发现了她父亲就站在她身后,她以为她严厉的父亲又要训她了,然而她父亲看了她的作品之后对她露出笑容。

“我当时心里真的也很开心,这种开心更加萌发了我的兴趣,之后我就看我的师兄们创作什么,我就会找闲暇时间偷偷地下功夫去尝试着做。越做越有兴趣,愈发有感觉,如果做不好我就再重来一次。”

从小菊花到兰花,再到梅花,逐渐地,储金霞愈发对铁画制作着迷了,后来彻底热爱上了铁画锻制技艺,看到通过锻造、加工和创作而最终呈现出来的一种美好,她觉得很幸福,很有成就感。

60年来,储金霞在铁画创作中一次次找到幸福感,一次次收获成就感。

“那一次磨炼影响我一生”

如今,76岁的储金霞依然保持着铁画创作激情,为创作《湾区万象》,她亲自到深圳采风。之后带领设计师及亲传弟子十余人奋战5个多月,经过精益求精的打造,终于完成气象万千、大气磅礴的一幅“大制作”。

在储金霞的创作生涯中,经历过很多不同寻常的“大制作”,每次的大创作于她而言都是宝贵财富。对她影响最深的当属她入行后第一次参与的大创作,也正是从那时起,创作激情和精益求精开始生长于她的创作生涯。

1959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十大建筑的人民大会堂建成,储金霞随父亲参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巨幅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铁画书法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等六大件作品的研制、创作。那是储金霞创作生涯中经历的第一次锻炼,至今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都记忆犹新并津津乐道。

“当时每个省都接受人民大会堂内部软装布置的任务,各省都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呈现展示在本省的大厅内。”储金霞回忆说,“安徽很有名的当属文房四宝,徽州三雕以及我们的芜湖铁画。当时的省委书记为了要把安徽厅布置好,突出本省特色,将全省的著名工艺精英全部召集到省会合肥。当时,我们的团队将芜湖的制作车间搬到合肥模型厂的一个大车间进行铁画创作,在那里为人民大会堂的六大件作品创作了两年。

储金霞随父亲储炎庆以及艺徒、工人们,按照安徽省著名新安派画家王石岑的“迎客松”画稿潜心进行锻制。

铁画《迎客松》创作过程的艰辛不易,对储金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磨练。迎客松的枝干到主干的组接奇巧无比,重重叠叠。枝干上一圈一圈的鳞皮有凸有凹,有明有暗,正是各种形状的锤痕所显示出来的效果。而它的每一节小树枝到大枝干,由60到80枚松针为一组锻接而成。

“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我在内的约10人,天天都在做松针。”储金霞回忆说,那时没有电焊机,全部是通过手工一根一根锻打出来,然后加工成松花、松枝,非常耗时。在连接主枝干的时候,工人将刚刚从炉里烧红的枝干趁热黏合在一起,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只有几十秒,但需要多人配合且步调一致。”

最终一幅由200公斤熟铁,用最原始、最耗时、最耗工的锻钢技术锻造而成的铁画《迎客松》巨作创作完成,之后被送到了人民大会堂安徽厅。这次创作,让储金霞第一次感受到创作铁画需要千锤百炼,让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创作的领悟是她从这次经历中感悟得来的。

“铁画创作的门道太多了,前提是要建立在你懂美术的基础上,就好比要看懂一张图纸一样,要了解整幅画的构图、层次、远近主题等要素,然后才能下手去创作。”储金霞一语中的地说出铁画的精髓:“铁为肌骨画为魂。”

参与铁画《迎客松》的创作,对储金霞有很深的影响,之后,她刻苦钻研,潜心揣摩,于锤煅中领悟制作技巧,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铁画技艺不断长进。

逐渐地,储金霞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有了很多的个人成绩。她既擅煅制鸿篇巨幅,又能细作精美珍品,她创作的“鸡趣图”、“蕙兰幽香”、“群马图”、“咏莲图”、“女娲补天”等作品,赋予顽铁以艺术生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铁画精品。

1986年,储金霞担任铁画车间主任,领导、组织亚运会熊猫“盼盼”铁画礼品的生产,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1990年,储金霞又挑起铁画研究所副所长的重任,从事产品研究与开发,其时工艺厂开发的新产品镀金画,使传统铁画面貌一新。令储金霞难忘的是,1992年,她随中国科协“中国敦煌古代科学技术展览会”代表团赴台湾作铁画现场表演,轰动了整个宝岛。

时至今日,储金霞仍然觉得铁画创作是一项永远也学不完学不尽,永远值得不断探索的艺术。“不管是中国画的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铁画都可以表现,但当你深陷于其中就会发现,铁画太深了。”

“细节处的神韵、生命力,是一幅铁画成功的关键所在。”储金霞说,“创作的材料是铁,锤子是工具,画意在心中,这些都具备了,才能让你的作品锤底生花。”

储金霞的60年创作之路,是一锤锤敲打出来的。“在我的人生词典里面好像只有 ‘铁画’ 两个字。”回首她的创作生涯,储金霞经常这样说,这是她永远追求的艺术。她说,铁画创作既要有体力劳动,又要有脑力劳动,这是一项集体力与脑力双重智慧的技艺。有时甚至需要将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一只手里,女性不适宜从事这项技艺,但自己早已成为一个铁打的女人。

一定要把铁画技艺传承下去

矢志不渝,以传承铁画技艺为己任的储金霞,不仅自己经历风雨60载,还带了很多徒弟学员,以及让她的大女儿入行继续传承。如今,储金霞带的徒弟学员从事铁画创作都已二三十年了。

但最令储金霞担忧的仍莫过于铁画的传承之题。铁画在经历了几百年发展后,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近几十年来铁画经历的起伏,储金霞都亲身经历过。

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芜湖工艺美术厂走向衰落,深得铁画精髓的老艺人屈指可数,社会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铁画作坊,一些铁画粗制滥造,真假鱼龙混杂,芜湖铁画走向了低迷。储金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2年,储金霞毅然办理了退休手续,创立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她租下一栋楼房作为厂房,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她抓生产、搞管理、跑市场、带徒弟。她最大的愿望是,不仅要将铁画这门传统工艺在自己的手上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

经过几年的打拼,储氏铁画如今已成为芜湖铁画行业的领军企业,深受市场青睐。2005年,芜湖铁画跻身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储金霞感到莫大的欣慰。

如今,储氏铁画已经传承百年、历经储家三代人,储金霞还想让更多人了解铁画,走进铁画,想让铁画艺术成为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她常说,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铁画技艺传承至今实属不易,自己不能成为芜湖铁画绝艺的“守望者”。

后记

铁画只是中国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精神内涵的艺术品,是徽文化的经典杰作,铁画锻制技艺乃“中华一绝”。

铁画技艺发源于芜湖,也仅芜湖独有,这门独特的工艺,需要后继有人,一代代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近年来,芜湖铁画主打“非遗文化牌”,不断推陈出新,在彰显厚重的历史文化之余,主动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的巧妙结合,既有传承经典的“非遗老字号”,又有引领风潮的“时尚新国货”,做工精美、包装精巧,紧密贴合当下消费需求,深受大众喜爱,彰显特色品质,成为大众了解芜湖的重要载体。

当前,以储金霞为代表的芜湖铁画人正在奋进创新铁画创作这项伟大的传统工艺,使之回归人们视野,重现辉煌。60年如一日的铁画传人储金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画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艺术追求永无止境,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进一步挖掘、保护,民间艺术之花才能永不凋谢,常开常新。

本文刊载于《神州》第508期

撰文 | 史凯 董宇平

编辑 | 史 凯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线条与图案装饰树杆与树叶。

 难点:表现树枝交错生长的形态。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在散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范例二幅,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音乐带。

  四、设计思路: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欣赏中丰富幼儿的装饰表现能力。在近阶段美术目标中以色彩、线条装饰为主,且中班幼儿对色彩及图形、线条表现十分敏感,乐意使用这些方法装饰自己的画面,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从幼儿生活经验、认知领域等各方面选择教学内容。我结合春天万物复苏,自然生长等季节特征,以散步、谈话活动形式,丰富了幼儿对树木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活动《走进未来的森林》,让幼儿在绘画中进一步发挥对树的畅想,加深了解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其中在导入情境中引起幼儿的作画兴趣,又通过欣赏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接着以优美的音乐渲染创作环境,引起幼儿遐想。整个活动以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教育目的的。

  五、流程设计: 导入情境——>讨论欣赏——>联想创作——>引导讲评

 (一)导入情境:

 1、师: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幼儿讨论回答)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大家都很喜欢树。

 2、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师:走走走,出发啦!

 1、讨论一、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欣赏比较: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提示

 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出示范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集合了(集中幼儿注意力)

 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

 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幼儿绕场走)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叶子等。

 结束:今天的旅行真开心,我们该和树朋友再见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学会各种本领,将来真的能把这些未来树种出来,打扮我们的环境。评析: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在本次活动中,老师精心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美术的要求,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一,整个活动设计情景性强。教师设计了“走进未来的森林”这一情景,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师生看看,找找,种种未来树,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为幼儿的创作开拓思路。

 其二,活动设计体现整合性。“爱护森林,保护环境”是人人皆知的,但真正内化为学龄前儿童的情感与行为是较难的。今天的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绘画欲望,又培养了幼儿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其三,活动中幼儿参与才主体性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设计未来树,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投入的神态,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建议,在欣赏讨论过程中可适当简略些,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联想创作。体验成功。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铁画工艺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美学知识。

 2、能用自己的小手和想象力通过画、拧等动作制作一幅小型铁画。

  二、活动准备

 1铁画作品PPT、打铁的小视频。

 2记号笔和白纸每人一份。彩色细铁丝每人2根。剪刀每人一把。

 3透明胶带每组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副美丽神奇的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教师出示铁画作品《迎客松》: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画!

 (二)铁画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铁画《迎客松》、《梅花》、《双马》等铁画。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

 师:擦亮你们的小眼睛,看一看,这幅画上都有哪些颜色呀?

 师:请小朋友们摸一摸,它和我们平时看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简单介绍铁画师:"这幅迎客松呀,叫做铁画,是我们芜湖独有的。它是用铁做的,跟其他的画不一样哦。它是工人师傅们经过捶炼、打磨、焊接、喷漆制成的。待漆干后再将它钉到白色的底板上,这样一幅铁画才算完成。下面我们看一看铁画是如何制成的!"

 3师幼一起欣赏小视频,观看铁画的制作过程。

 (三)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1教师征求幼儿意见,选择一个制作对象例如花(或其他草、动物之类的)。

 2画一画:在白纸上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画出轮廓。

 3做一做:教师示范如何按照自己的画来拧铁丝。(需强调安全)

 4拼一拼:将成型的铁丝拼接在一起,制成铁画的基本轮廓。

 5填一填:教师示范如何添加背景图案(征求幼儿意见)和落款。幼儿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装饰背景,制成自己的小铁画。

 (四)幼儿绘画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的同时,范画不能展示,要隐藏,不被幼儿模仿,防止禁锢他们的想象)

 师:下面我们请小朋友创作一幅自己的铁画。

 根据幼儿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尽量让每位幼儿自己创造表达。

 (五)教师评价幼儿作品,师幼共同欣赏成果。

 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布置"我们的铁画",让幼儿互相参观评价。

  教学反思:

 1活动准备不充分,首先在材料准备方面,忘记给每组幼儿分发记号笔和剪刀,在幼儿操作之后,才发现弥补,是一大疏忽。其次是教学环节中,教师示范"画一画"环节的遗忘,从而衍生出两种铁画制作方法,是又一大疏忽之处。

 2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相对较少,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幼儿参与课堂交流的较少,幼儿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也很小很小。教师可以在选择制作对象上,争取幼儿的意见,等等,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

 3铁丝制作技法的欠缺,如折、扭等。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铁丝的制作方法,和简单易懂的语言指导,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指导幼儿的作用。

 4幼儿作品完成后,教师的评价语、鼓励语较贫乏。教师只用了"好"、"非常好"、"棒"之类幼儿熟悉的评价语来评价幼儿的作品,显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幼儿对教师的表扬也反应不明显。教师可以拍照鼓励等方法具体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适用班级:幼儿园中班

  活动目标

 1、欣赏表现鱼的各种形式,感知了解点画特有的风格,提高幼儿的'感受力。

 2、观看幼儿示范,倾听教师讲解,学习在指定范围内画彩色的点,表现美丽的大鱼。

 3、学会认真、耐心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棉签若干,颜料盘每组2-3盘。

 2、水墨画、油画棒、水彩等形式表现的各种形态的鱼。

 3、在白纸上画一条鱼的线条。

  活动过程:

  一、听谜面、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有头没有颈,身上亮晶晶,有翅不能飞,没脚倒能行。这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二、教师出示范例——鱼。

 教师:图上有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笔、什么颜料画的吗?

 向幼儿简单介绍绘画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欣赏幼儿用书,了解棉签画的特点。

 教师: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鱼身上有什么?鱼鳞是怎样的?你知道鱼身上的鱼鳞是用什么表现的?

 出示黑板上白色线条鱼以及棉签和颜料,请个别幼儿分别上来示范在大鱼身上画点点,表现彩色的鱼鳞。

  四、介绍操作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鲜艳的颜色。

 在指定的范围内自主地进行点画活动。

 点画要均匀,画面要用棉签点满空白的地方,不要留很大的空间。

  五、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个别指导。

  六、展示幼儿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大鱼。

  七、带领幼儿开展音乐游戏:网小鱼。

 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与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初步尝试画动物时从头到脚的基本方法。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老虎不畏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活动准备:

 勾线笔、宣纸、墨汁、调色盘、小毛笔、擦布、背景音乐

  活动预设:

 一、谈话导入

 (老师做老虎吼叫状)谁来了?谁来说说关于老虎的一些事情?老虎长什么样子?

 小结:老虎是食肉类动物。它披着一身条纹的花衣裳,头上还有个王字,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可威风咯!

 二、跟画

 1、老师边讲故事边绘画,幼儿跟画,画完全身 。

 2、你们喜欢老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边听老虎小时候的故事一边画画好吗?

 小结:边听故事边绘画,真有意思。瞧!一只生龙活虎的大老虎在和我们小朋友打招呼呢!

 三、添画

 1、老虎终于达到了它的愿望,成为森林之王,它回到家乡,许多动物都来迎接它,会是些谁呢?

 2、幼儿在背景音乐下添画,教师指导。

 小结: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来迎接它,老虎真开心!

 四、交流

 1、你画了什么?你最喜欢谁?

 2、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画的给客人老师一起欣赏一下。

 小结:你们画的大老虎真威风,可惜还没穿上花衣裳,下次我们再来给它穿上好吗?

 故事:大老虎小故事

 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老虎,它长着圆圆的脑袋。小老虎的额头高高的,

 在脸的上面。它呀还有一只灯泡一样的大鼻子。小老虎可胖呢,瞧它脸上的肉都长到鼻子两边了。它的嘴巴像个弯弯的小月亮。别看它嘴小,胃口可大着呢!样样东西都爱吃,今天早上刚吃的芝麻饼屑还在它脸上没擦干净呢!小老虎的脸上还有什么呢?

 有一天小老虎听爸爸妈妈说:“在我们老虎家族中,只有当你成为森林之王,你才是真正的老虎。” “那我怎样才能成为森林之王呢?”小老虎问道。“在森林的最深处,住着一位白胡子仙人,如果你能找到他,他将赋予你神奇的力量。使你成为森林之王。但寻找他的路上你将遇到许多困难,孩子你害怕吗?”老虎爸爸问到。“不,我不怕,我要找那位仙人,我要成为森林之王,做一只真正的老虎。”小老虎勇敢地回答。

 第二天一早,小老虎就从家门口出发了,它翻过一个山坡,又翻过了一个山坡,突然它听到:“是谁在踩我房子呀?”低头一看原来是小蚂蚁的家。小蚂蚁的家圆圆长长的,它轻轻地跳过小蚂蚁的家继续往前走。“小老虎,你好!”谁在叫我呀?小老虎往底下寻找,原来是小蚯蚓坐家门口和它打招呼呢!小蚯蚓的家也在地底下,小老虎礼貌地点点头继续往前走。走呀走,天气真热呀,小老虎满头大汗,咦!前面出现了一个小池塘,小老虎在池塘边洗了把脸,喝了几口水,精神又来了,它又经过了小蛇的家,小蛇的家也是深深的圆圆的。

 不错的

 森林里的树木,长得特别茂盛,小老虎穿过树林丛时不小心脸被树枝划出了一道道尖尖的伤口,可是,它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往前走,突然脚一滑,小老虎从山坡上滚了下来,山坡上的石头把小老虎的背上、腿上、还有尾巴上敲出了一条条乌青,可是小老虎还是没有停下来,它忍住了痛,继续往前走。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白胡子仙人出现了,他摸摸小老虎的头说“孩子你很勇敢,你将成为森林之王。”说完白胡子仙人拿起神笔在小老虎的身上画了一圈,原来身上的伤口和乌青立刻变成了美丽的花纹。最后仙人还在小老虎头上写了个金光闪闪的王字。小老虎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种树叶、小草的变化,初步知道夏天到了。

 2、了解夏天的特征,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父母带幼儿去公园帮助观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种树叶、小草的变化

 2、散步活动时引导幼儿观赏幼儿园的风景

 3、画纸、笔、彩笔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本次的美术活动,感受夏天的景色。

 (1)前几天我们在公园园里看到了大树、小草有什么变化?

 (2)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

 (1)夏天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现了?

 (2)河里有什么花?它是什么样子的?花和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3)看看我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吗?

 (4)夏天到了,天气变热了,小朋友们穿上了薄衣裳。

 3、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总结,编为一首儿歌,可以用小朋友的语言来创编。

 夏天来了

 夏天来到了,天气变得热热的。

 蝉儿叫了了,粉红荷花也开了。

 换上薄衣裳,小朋友们齐欢笑。

 4、教师带幼儿一起感受夏天的美,引导幼儿再次观看以及教室的墙面。

 (1)教师分发画纸和笔,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画出夏天。

 (2)幼儿大胆尝试新方法,主动创作,并涂色。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到户外、在家里也寻找夏天还有哪些变化,如吃冷饮、开空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五、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发现小班幼儿对夏天的前期经验还很少,分不清季节和季节的特征,对夏天的景物了解不多,如:不知道蝉,也从没见过,但从谈话中能发觉幼儿们对树、树叶、小草的观察很仔细,知道他们到夏天都有些什么变化了,我想知识需要积累,尤其是对小班幼儿,如果在主题结束时再进行一次类似总结性的这样活动,效果一定会更佳。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深秋来临,一片片树叶往下落,本班孩子捡拾树叶玩,为了孩子的兴趣,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加深孩子对树叶的认识和感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教学反思

 在《画树叶》的活动设计上,我首先考虑到中班孩子注意力不能长久的特点,利用了课件,实物,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学画之前,先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并让他们摸一摸深化感知树叶的构造,为孩子的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环节,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陶冶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同时让孩子心中有关爱树木的意识。

 本活动教师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易接受,富有童趣,师幼配合默契,互动性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两边向中心折,尝试推折的折法。

 2、体验折纸游戏的乐趣和成功感。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各色小方纸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谜语:一匹马儿四条腿,没有尾巴没有嘴,不吃饭来不喝水,安安静静等客人。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答案:小椅子。教师出示小椅子折纸。

 二、教师示范折纸小桌子步骤和方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第一步:将正方形的纸两边向中心折。

 第二步:再从上下分别向中心折。

 第三步:将四角向外折出。

 第四步:将折出的四个角向里推折。

 第五步:把四个角一一对折后按折痕拽出并压折,小椅子完成了,你想不想做一把小椅子呢

 三、幼儿动手制作,重点观察幼儿推折的方法,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作品展示和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桌子提醒幼儿帮帮没有完成折纸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当幼儿停滞不前,原地踏步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8

  一、教学准备:

 白卡纸(连卷)、颜料(稀释过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纸、音乐

  二、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充分的想象,让孩子识别基本色彩并搭配。

  三、活动过程:

 (1)夏天,天气特别炎热,雨婆婆也被太阳公公烤干了,大地叔叔都干枯了,就连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里的小鱼们到处在找水喝,可每到一处就被鱼儿们“咕咚咕咚”喝个精光。这可怎么办呢?

 带领幼儿作找水状一起游,并且把自己当做小鱼。

 (2)想到方法来拯救我们的小河姐姐了吗?

 出示兰色颜料并提问:河水是什么颜色的?想象以下干枯的小河是什么颜色的?那下面就请大家帮助河姐姐把蓝色的河水覆盖满整条小河吧

 (3)请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个蓝色颜料杯子,把颜料倒在白纸上,并且用手把它抹匀,把白色都覆盖掉。

 (4)小河姐姐真高兴,因为她又恢复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伤心起来,因为她虽然恢复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们都不见了,下面我们就要帮她把朋友们找回来。

 请小朋友去已经覆盖满河水的小河里摸鱼,把纸拉起来,然后和妈妈一起去选一条尺寸大小都合适的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要涂在有纹路的那面),再把涂好颜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

 这个环节一定要父母一同参加。

 (5)请父母帮助幼儿用手指点上小鱼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体情况定。

  四、欣赏自己的作品《鱼趣》并且点评。

1 形容书法作品的四字成语

你好,关于书法作品的四字成语,我给你写了几个,你去看看好了

横扫千军 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丰筋多力 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矫若惊龙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铁画银钩 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仙露明珠 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2 赞美老师的四字成语

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鞠躬尽瘁

耳提面命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呕心沥血

披星戴月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师道尊严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

良师益友

良师诤友

百世之师

诲人不倦

3 赞扬老师的四字成语

赞扬老师的四字成语:

诲人不倦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尽心尽力

一丝不苟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勤勤恳恳 良师益友 桃李芬芳 教导有方

辛勤劳碌 教无常师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桃李天下、师恩似海、

诲人不倦,良师益友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教导有方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辛勤劳碌

4 送给老师的扇面书法 四字成语

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用于形容书法笔力的气势。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凤;不能读作“fēnɡ”。

辨形凤;不能写作“风”。

近义词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例句他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前铺好一张大红纸;手提毛笔;正准备~一番。

无芳无草也飘香,石砚研飞墨染塘。

笔走龙蛇盘九曲,鸾翔凤翥舞三江。

庐山峻岭隐深处,人面桃花映满墙。

铁画银钩书万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形容人书法写得漂亮。

铁画银钩,谓书法家运笔,其点画既刚劲,又柔媚。语出唐·欧阳询《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元贡师泰《送国字张教授》诗:“六书垂世尽谐声,八体弥文贵句曲。黄钟大吕徒协和,铁画银钩谩摹録。” 亦作“ 铁画银钩 ”。

书:写

春秋的解释:

1.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歌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演唱:刘欢

2.岁月,人生。

作家三盅说:清茶一盅品甘苦,浊酒一盅话悲喜,薄粥一盅写春秋。

3.年龄。

尊公,方今春秋几何?

4.中国时代名,即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5.《春秋》,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1] 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这里指的意思大概是2,岁月,人生。

毫:指毛笔

类似的诗句有:万壑千岩归健笔,扫尽平山风月。

出自《念奴娇·赠夏成玉》

1 送给老师的扇面书法 四字成语

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用于形容书法笔力的气势。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凤;不能读作“fēnɡ”。

辨形凤;不能写作“风”。

近义词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例句他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前铺好一张大红纸;手提毛笔;正准备~一番。

2 书法四字成语大全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沉著痛快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出处:《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沉着痛快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

丰筋多力 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出处: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凤泊鸾漂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凤舞龙飞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凤翥鸾回 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出处:晋·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

古肥今瘠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出处: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鹤膝蜂腰 ①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②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胡肥锺瘦 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画沙印泥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出处: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画蚓涂鸦 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

出处:明·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顾余不敏,操无用之学,徒以空文出应时须,画蚓涂鸦,日不暇给。”

3 书法4字成语大全

高峰坠石、风姿多变、正中寓欹、有力雄劲、差错有致、清雅秀媚、雷霆万钧、刚柔拙巧、类流而畅、龙威虎震、转意迭出、飘逸清秀、端庄淡雅、雄浑豪放、运笔简洁、绵里裹铁、圆转流畅、自然天成、细腻丰富、倚侧秀逸、秀丽疏朗、天然真趣、厚重健实、朴拙雄浑、险峻之势、笔力险劲、遒劲有力、博采众长、隽永俊秀、率真拙朴、雄强伟状、浑厚有力、龙飞凤舞、气韵生动、功力深厚、灵动流逸、矫若惊龙、气势磅礴、浑然天成、华美自然、千里阵云、自成天趣、赏心悦目、大气磅礴、雍容大度、风格秀媚、峻宕雄伟、神气畅然、简淡秀润、苍劲有力、清新率真、结构紧密、挺拔刚劲、传世佳作、自然舒展、雄浑苍劲、行云流水、运笔秀巧、气韵流畅、潇洒俊逸、平和畅达、铁画银钩、栩栩如生、圆浑流畅、简远平和、挥洒自如、筋骨俱备、紧中见放、笔力劲挺、收放有度、灵动秀气、酣畅潇洒、遒媚劲健、结体秀美、独具个性、紧密险峻、俊逸高雅、入木三分茂密丰满、丰厚雍容、灵动潇洒、笔走龙蛇、柔中带刚、刚健质朴、力透纸背、凝重朴拙、圆转回环、刚劲有力、酣畅淋漓、潇洒奔放、流畅蕴藉、刚劲挺拔,险峻疏朗、刚柔结合、外师造化。

4 书法四字成语大全

笔走龙蛇、颜筋柳骨、铁画银钩、力透纸背、挥洒自如 笔走龙蛇bǐ zǒu lóng shé 释义:形容书法十分优美熟练颜筋柳骨yán jīn liǔ gǔ 释义: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

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铁画银钩tiě huà yín gōu 释义:形容书法刚健柔美力透纸背lì tòu zhǐ bèi 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挥洒自如huī sǎ zì rú 释义: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5 有关书法的四字成语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

“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 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6 四字成语书法有哪些

游云惊龙,入木三分,颜筋柳骨,矫若惊龙,鸾飘凤泊,龙蛇飞动,力透纸背,铁画银钩,行云流水,笔走龙蛇龙飞凤舞

1、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 ]

基本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蚕头燕尾[ cán tóu yàn wěi ]

基本解释: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3、丰筋多力[ fēng jīn duō lì ]

基本解释: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4、矫若惊龙[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基本解释: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5、力透纸背[ lì tòu zhǐ bèi ]

基本解释: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6、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

基本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7、铁画银钩[ tiě huà yín gōu ]

基本解释:画:笔画;钩:钩勒。 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7 圆的四字成语大全

自圆其说、

圆颅方趾、

破镜重圆、

功德圆满、

花好月圆、

圆凿方枘、

字正腔圆、

外方内圆、

膀大腰圆、

拟规画圆、

珠圆玉润、

骨肉团圆、

随方逐圆、

毁方投圆、

珠圆玉洁、

凿圆枘方、

圆顶方趾、

圆首方足、

方枘圆凿、

玉润珠圆、

外圆内方、

空心汤圆、

好梦难圆、

方圆可施、

事缓则圆、

破矩为圆、

智圆行方、

破觚为圆、

枘圆凿方、

方凿圆枘

形容书法的成语

龙飞凤舞、

入木三分、

力透纸背、

笔走龙蛇、

矫若惊龙、

行云流水、

颜筋柳骨、

铁画银钩、

游云惊龙、

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