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石砚的价值

领导 0 111

洮河石砚的价值,第1张

洮河石砚的价值
导读: 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中三大石砚端、歙、洮下墨发墨如何?历史以来评价如何?咱们在此处做一研究讨论。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均为老坑石料。2、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3、以下硬度均以摩氏为单位。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

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中三大石砚端、歙、洮下墨发墨如何?历史以来评价如何?咱们在此处做一研究讨论。

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均为老坑石料。2、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3、以下硬度均以摩氏为单位。

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以下为端、歙、洮砚石的对比: 石材 平均硬度 下墨 发墨 端砚 29 弱于洮、歙 强于洮、歙 洮砚 31 强于端,弱于歙 强于歙,弱于端 歙砚 4 强于端、洮 弱于端、洮 注:墨条的硬度是(22—24),刻刀的硬度是(钨钢刀:约7白钢刀:约6碳钢刀:约5)

从以上可以看出,石材硬度较软则砚石显空隙率小,砚石的矿物细、粒间间隙小,从而达到很好的发墨效果;而反之石材硬度较硬则显示矿物较软者稍粗、粒间间隙稍大,从而可以达到很好的下墨,下墨与发墨本身是矛盾体,好的砚质要恰好能够调和矛盾,就是要细而不滑,涩而不粗。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大石质名砚中,端砚硬度较软,所以发墨更好,而歙砚硬度较硬,所以下墨更好,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砚谱》中评价:“歙万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其石理微粗,以其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而洮砚硬度较于端歙之间,下墨优于端砚而发墨优于歙砚,所以从下发墨上来讲是将矛盾体调节到恰到好处。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如宋代赵希鹄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

金代元好问曰:王将军为国开临洮(今卓尼),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

近代“老坑洮砚”作品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敦煌菩萨砚以甘肃省政府名义赠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反弹琵琶砚赠与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洮砚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末(1175年)就已断采,现在每得一块洮砚特级老坑石都相当于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宋初,王陬(zōu)收复洮砚石材产地洮州(今属甘肃省卓尼县),被封为赵土司管理矿区,洮砚被选为皇宫贡品,只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够拥有,百姓只是听闻甚至难得一见。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可见洮砚老坑发墨不弱于端砚老坑(即下岩),但采集难度更大、石料稀有、更难获取。

郭培元《论洮砚》:“世人知洮砚之妙,至有胜端歙之处。自宋以后名隐而不显者,因地处边陲,得之不易,兼无专书著录之故,非才不良也,诚为憾事”。已道出洮砚虽有胜端、歙,但自宋之后老坑石逐渐绝迹,得之不易。 1、稀少。  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

矿藏量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比端砚、歙砚更为难得。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2、随着文化回归,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使用、送礼、收藏的需求都在扩大,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3、市场供应紧缺。  市场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乱真,使得很多喜欢洮砚的人误解,收藏数百方作品而无一方老坑洮砚的人也是有的。

随着洮砚老坑石的开采越发艰难,石料越来越少,今后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更会一砚难求。

洮砚老坑石的稀缺在市场上尤为明显。

《甘肃洮砚志》记载:“凡物产于舟车交经之区,则其名易彰,而播易远(诸如端、歙)。产于梯航难及之乡,则其名不彰,而播不速,物因有幸有不幸欤!陇上鄙处西北(诸如洮砚),关山险阻,而彼洮石之绿沉泽腻天然胎孕者,实不幸产于斯土,则其名不若端与歙之彰,其播之不若端与歙之远且速,自不待论,此洮石之一厄也。虽然,龙泉之剑,不能长埋于丰城,卞和之璞,不能久委于荆山,天之生材,必有其用,而况洮石之绿沉泽腻天然胎孕者,足为文房之至宝,足供秘阁之清玩者哉。用是虽产于陇上,前贤颇已歌咏,惟断章遗句,终不敌端与歙之专书记载,故虽有耽嗜砚石者,言及洮石之音声色泽,终属茫然。遂使市者以赝冒真,而洮之实不见,购者以赝为真,而洮之名不振,职此之故,虽有超类轶伦之质,竟不能与端、歙之石争短长于文房。”

书中详细介绍了洮砚从来都不弱于端砚、歙砚,只因地处偏远地区传播力不足,地势险要开采难度大,历代战乱破坏较大,导致石材几近枯竭。市场流通劣质石材,以次充好,以赝冒真,喜好洮砚的人常因此失望,听闻洮砚的人也更是茫然。

1、稀少。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矿藏量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比端砚、歙砚更为难得。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2、随着文化回归,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使用、送礼、收藏的需求都在扩大,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3、市场供应紧缺。市场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乱真,使得很多喜欢洮砚的人误解,收藏数百方作品而无一方老坑洮砚的人也是有的。随着洮砚老坑石的开采越发艰难,石料越来越少,今后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更会一砚难求。

制作洮砚最好的石料是“老坑石”,产于卓尼县喇嘛崖和水泉湾一代。而老坑石中的极品,当属“鸭头绿”,碧绿如蓝,轻抚如婴儿肌肤,储量极少,自宋末就已断采,能否重现不得而知,现今每得一块鸭头绿可视之为千年古董。硬度在莫氏31左右,最适宜研磨,颗粒直径001mm以下,发墨快而颗粒细,密度在305左右,储墨久,容易清洗不渗墨。老坑石中的其他石品,有绿漪石、鹦哥绿、鸊鷉血,市场储量依然不足2%,下发好和稀有是洮砚位列四大名砚的根本,尤其是在端砚、歙砚老坑石已枯竭的今天,“老坑洮砚”更是备受追捧。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如宋代赵希鹄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

金代元好问曰:王将军为国开临洮(今卓尼),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

近代“老坑洮砚”作品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敦煌菩萨砚以甘肃省政府名义赠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反弹琵琶砚赠与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洮砚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末(1175年)就已断采,每得一块洮砚特级老坑石都相当于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宋初,王陬(zōu )收复洮砚石材产地洮州(今属甘肃省卓尼县),被封为赵土司管理矿区,洮砚被选为皇宫贡品,只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够拥有,百姓只是听闻甚至难得一见。可见洮砚老坑发墨不弱于端砚老坑(即下岩),但采集难度更大、石料稀有、更难获取。

郭培元《论洮砚》:“世人知洮砚之妙,至有胜端歙之处。自宋以后名隐而不显者,因地处边陲,得之不易,兼无专书著录之故,非才不良也,诚为憾事”。已道出洮砚虽有胜端、歙,但自宋之后老坑石逐渐绝迹,得之不易。 1、 稀少。  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比玉的形成要多几亿年。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

矿藏量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比端砚、歙砚更为难得。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 “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2、 随着文化回归,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使用、送礼、收藏的需求都在扩大,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3、 市场供应紧缺。  市场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乱真,使得很多喜欢洮砚的人误解,收藏数百方作品而无一方老坑洮砚的人也是有的。

随着洮砚老坑石的开采越发艰难,石料越来越少,今后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更会一砚难求。 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均为老坑石料。2、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3、以下硬度均以摩氏为单位。

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以下为端、歙、洮砚石的对比: 石材 平均硬度 下墨 发墨 端砚 29 弱于洮、歙 强于洮、歙 洮砚 31 强于端,弱于歙 强于歙,弱于端 歙砚 4 强于端、洮 弱于端、洮 注:墨条的硬度是(22—24),刻刀的硬度是(钨钢刀:约7 白钢刀:约6 碳钢刀:约5)

从以上可以看出,石材硬度较软则砚石显空隙率小,砚石的矿物细、粒间间隙小,从而达到很好的发墨效果;而反之石材硬度较硬则显示矿物较软者稍粗、粒间间隙稍大,从而可以达到很好的下墨,下墨与发墨本身是矛盾体,好的砚质要恰好能够调和矛盾,就是要细而不滑,涩而不粗。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大石质名砚中,端砚硬度较软,所以发墨更好,而歙砚硬度较硬,所以下墨更好,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砚谱》中评价:“歙万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其石理微粗,以其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而洮砚硬度较于端歙之间,下墨优于端砚而发墨优于歙砚,所以从下发墨上来讲是将矛盾体调节到恰到好处。

 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美丽的景象,暖融融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春天天气的成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天天气的成语

 1、春风和煦:描写春天的天气温暖而舒服。

 2、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4、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5、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6、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7、春暖花开:春天来了,天气开始暖和了,花儿也开了。

 8、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9、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10、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11、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12、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天气景色非常的鲜明可爱。

 13、大地回春:冬天过去了,大地开始回到了春天的感觉。

 14、风和日丽:形容描写春天的天气非常舒服,非常美丽漂亮。

 15、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16、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17、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18、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

 19、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春天散文:

 前几天北京刮大风,报上说风力达到了九级,树断了不少,车砸坏了多辆,人受伤了几个。春天在狂风中逼近眉睫了。停了供暖,屋里有点冷,我就坐床上工作。抬头看看窗外被风吹得摇动的树枝,突然发现,春天已渗入枝头里了。我对妻说:“你看,窗前的树枝在风中是柔动的,完全没有了在冬天寒风中摆动的萧瑟感,枝条都柔起来了,像练瑜伽的少女的柔肢。”这话一出,妻嘲笑我,什么枝条像练瑜伽的少女的柔肢。

 我说,这比喻不错嘛。真的,我看到了初春的枝条之柔了,尽管树枝上一点嫩绿都没有,感觉还是冬天。冬天,那些树枝缺乏水分,缺乏生命力,瑟瑟地、孤独之站立在蓝天下、夜幕中,我能感到那刺向苍天的枝桠里的孤独与抗争,守望与坚持。冬天的树,像荒原上站岗的战士,而春天还未泛绿的树枝,已经柔和得像少女了。

 门外的风小了,站在风里没有寒冷的感觉,真如古人说的:“吹面不寒杨柳风”。

 周五,终于把《益生文化》送到印刷厂去了。朋友打电话说想在周六来拜访,想起曾答应和妻在周六逛街,我在犹豫是见朋友呢,还是陪妻玩呢。妻看见我在犹豫,就说:“小骗子,又骗我了吧。”我连忙把和朋友的见面约在改天。

 妻跟我一位老乡练太极拳,每周六和她的几位闺蜜一起去,我只是陪她到小吃店吃饭,她骑车带着我,自结婚以来,永远如此。然后,她把我放在琉璃厂任去荣宝斋闲逛,她去练拳,练完拳再来接我回家。说是陪她玩,实际上没陪,只是一起出门。

 “今天,我不做宅男。”

 在厦门,连一个看书画的地方都没有,虽说厦门也有美术馆,我和朋友去看画展时,且发现豪华的美术馆里没有画展,只有一帮老大娘在跳健身舞,我笑厦门是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除了繁华,还是繁华。要是北京,随处可以欣赏到大师的艺术作品。

 我到一位书法家的工作室聊天,说说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说说古今书坛轶事。看了沙孟海、启功的真迹,去逛书店,购了十余年前出版的《沈鹏行草书千字文》,肯定是库房存货,如今难得一见。逛逛古玩店,看看那些精美的作品,咱不收藏,只是欣赏,无所谓真伪,只图看着乐呵。在一家店里竟然遇见了一位甘肃老乡经营自制的`洮砚。洮砚从唐代以来就很有名,与端砚、翕砚并称三大名砚。老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制砚工艺”传承人,2010年还上过《北京晚报》呢。我发现了一台八卦砚,结果看到八卦的位置画错了。他说是按照图谱做的,实际上图谱里的八卦也画错了。我对他说,以后制作,一定要懂相关知识,不然,八卦图画错了,就像书法家的作品里有了不少错别字,会被人家笑话没文化。我谈到,中学时,我把一方祖传的洮砚送给了同学汪君,汪君从小喜欢画画,那洮砚是我太祖父传下来的,我小时候经常见父亲在那砚台背后磨剃头刀。父亲说过祖父也如此磨刀。后来,朋友考上大学,分配到南方,我一次回老家去看望朋友的父母,看到太祖父的那方洮砚躺在窗台上,寂寞地望着门外的远山。这台砚有二十年没舔墨了。我当时想把那方祖砚带回去,转念一想,既然送给朋友,就不属于我了。老乡闻言说,现在明清古砚很值钱。我不在意是否值钱,只是,那是太祖、祖父、父亲三代传下来的,我小时候习字学画时也用那方砚台舔笔。看到洮砚,我想起了祖上文脉,想起了一生沧桑的父亲。下次回家,要是还能在朋友家的窗台上看到那方寂寞等待的砚台,我一定带它回家,我能感觉到它无耐守候的灵魂。那方砚台上还有太祖父、祖父、父亲的手温,一直藏在石头里,没有发散出来。

 妻练完拳来接我了,搂着她的腰,靠着她的肩,我的耳朵贴着她的鬓。妻问:“这叫啥?”我说“驴杠脸”。在甘肃方言里,“杠”是磨蹭的意思。妻笑:“是耳鬓厮磨。”我说:“是驴杠脸”。我喜欢这样说。别人叫我“陈老师”,妻呢,给我的昵称太多了,因为我显得有点笨,就叫“笨熊”、“熊熊”,因为我也有点驴脾气,还有,当年和妻一起看倪萍主演的《美丽的大脚》,看到里面那个叫王大河的孩子学驴叫,我说我也会学驴叫,我学给她听,结果就有了另外一个昵称:“驴驴”。

 人说守望爱情,我是那个坚强的守望者;人说呵护爱情,我是那个温柔的呵护者;人说忠诚爱情,我是那个专一的忠诚者。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真实,这么平常,也这么难。难在于,很多人离开了守望,忘记了呵护,抛弃了忠诚,心眼被外面的世界迷乱了。而我心,因禅定和善良而澄明。

 去年春天,每周五,我会和妻在网上看大片,雷打不动,看完了朱茵主演的《芳香之城》后,几乎再没和妻围坐在床上看大片,经常工作到深夜。

 终于可以放松了,妻搜索了不少大片,中外都有,连着看,一直看到天快亮了,再睡懒觉,不用想工作,不用想写作,不用想待客,不用想劳神的事情,只有深深的睡眠和奇怪的梦境。

 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享受生活并不难,也许在睡个懒觉的惬意里就能满足。

 春天,我感受到了树枝泛绿前的轻柔。和妻回家的路上,看到马路边花坛里的迎春花开了,金黄的小花向北方默默宣告:我们是春天的使者。

 女性的温柔有如生命里的春天。

 初春,有吹面不寒的风,有柔和的枝条,有温暖人心的小花,有给人慰藉的淡淡的绿色。

传统广货

广 雕:包括:广州牙雕、广州玉雕、广州木雕、增城榄雕

广 彩: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广 绣:广绣又叫粤绣,与苏绣、湘绣、川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

广式腊味:广式腊味是广州地区腊制肉食品的统称

广式生抽、老抽:广州地区对酱油的俗称,广州地区传统的调味品

蚝 油:广式调味料

广式月饼:广式月饼是广州传统糕点

王老吉凉茶:王老吉凉茶是一种口服中成药,曾一度称为广东凉茶

保 济 丸:一种口服中成药,1896年由佛山李众胜堂药行李兆基首创

潘高寿川贝枇杷露:一种口服中成药,1928年由潘郁生(潘四 )创制

神 农 茶:一种口服中成药,由冯惠农创制,1940年开始生产

岭南佳果

荔 枝:包括:增城挂绿、糯米糍、妃子笑、桂味荔枝

香 蕉:包括:沙步香蕉、红嘴绿莺哥大蕉

杨 桃:又名五敛子、田桃、羊桃。常绿或半常绿乔木

木 瓜:又称番木瓜。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菠 萝:原产巴西、巴拉圭一带,16世纪末传入广州

龙 眼:又称桂圆。常绿乔木

芒 果:又称檬果。岭南四大佳果之一

番石榴:原产美洲,引入广州有200多年历史

黄 皮:又名黄弹,常绿乔木

端 砚

广东最有名的特产可能就是产自肇庆的端砚了,它与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砚,同时,它又与宣纸、徽墨和湖笔并称为“文房四宝”,历来是书画家们最珍爱的书画用具。

佛山剪纸、传统宫灯、佛山秋色、木版年画、彩扎狮头、木雕、陶艺、香云纱

洮河石砚

因产于中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故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材料于深水之中,所以非常难得,是珍贵的砚材之一。洮河石质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有绿洮、红洮两种,而绿洮特别贵重。唐代洮砚制作比较盛行,与当时的端、歙、澄泥称为全国四大名砚。纹理不多,传世的作品也较少。洮河砚多为雕刻大面积的图意,它以线刻后填黑,清晰感强,以浮雕、透雕、高浮雕手法,雕工质朴。如宋代「洮河石蓬莱山方砚」。

洮河砚是古称,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现在被简称为洮砚。用以刻洮砚的岩石取自甘肃卓尼喇嘛崖,精品常卧深潭水底,取之极难,获之不易。洮河石的石品高雅,常呈绿色,但不翠绿,多为淡绿泛蓝,晕点片片,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叩之却无脆声,浑朴而无火气。涩不损毫,滑不拒墨﹔发墨迅疾,久蓄不涸。总之,无论观赏,抑或实用,均属上乘,故被古代文人雅士共识为中国三大名砚之一,名列端、歙砚之后。呜呼,此乃画中窥美,欲亲眼目睹精品洮砚,难矣。它虽位列第三,存世量却远寡于端、歙,何耶?可能是佳石难求吧。

澄泥砚

以过滤的细泥的材料制作的砚具。它并非石材,是以澄江之泥,精工烧炼而成,也是中国名砚之一。澄泥砚制作起源于唐代,至宋代兴盛起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不损毫不耗墨,能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澄泥砚造型朴实无华、山东的鲁概砚都属于澄泥砚的一种。

澄泥砚始于晚晋唐初之山西绛州,是人工手作之陶类砚,制作方法沿革自秦砖汉瓦,经无数改良而精制所成。佳品坚实过于石,不涸水不伤毫。色多作鳝鱼黄、虾头 红、 朱沙红、绿豆青等。真正澄泥砚制法因古人不轻易传授秘方于宋初已失唐人之法,后来制成之作品多不属佳品了。

中国四大名砚-如何选购砚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砚的实用性慢慢的淡化,而它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也随之得到升华,一个好的高档次的砚,不但可以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朋友,而且还是拍卖和收藏的宠儿,如果是材质佳、流传有序的古砚,那么它的价值则更高。所以要鉴别砚的优劣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品、工、质、铭、饰等五个方面来鉴别:

(1)品,指明的是砚的品相和外形,砚的造型品相一般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为上品。

(2)工,指明的是砚的雕啄,砚雕啄的优劣决定了其艺术价值的高低。

(3)质,指明的砚的质量,砚的标准质量应是:温润如玉、坚实细腻、易发墨、不吸水、不损伤笔锋、夏天储水不易腐、冬天储水不易冰。

(4)铭,指砚的雕刻者在砚的某个部位题诗或作句,像这样的砚一般能提高其艺术价值

(5)饰,指明砚的装饰,如:锦套、砚匣之类,虽说然这些东西只作美护和装饰作用,但对砚的优劣也起衬托作用。

中国四大名砚-砚石的使用方法与保养 1平时储水: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养研」。

2使用须换清水:可别偷懒直接以养砚研水磨墨,也别以为用茶、糖水磨出来的墨会「别有特色」,这些东西和墨相混会使墨色大减,也不能发墨。热水伤润损墨,切记避免。

3用后刷洗:砚石使用之后,必须将余墨涤去,不可使之凝于砚上。不然残墨干则结成渣块,第一妨碍研磨,第二伤笔亳,且会损害砚面。若与新墨相混,则无下墨或发墨之利。

4清洗注意:洗的时候可以用丝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坚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伤害光滑美丽可爱大方的砚面。如果须要带出去的话,最好阴干,不要用纸类擦拭,以免残屑留存,与墨相混。

5新墨轻磨: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损伤砚面,使用时轻轻磨就可以了。

6将墨取出:研墨之后,即须将墨取出,不要一直放着,否则墨与砚胶黏难脱,易损砚面。若不小心黏住了,可别用力拔,可先用清水润之,将墨在原处旋转,待其松脱后再取出。

基本概况

基本概述: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洮砚之乡”的美誉,境内海拔为2200 -3872米之间。境内山峦环抱,洮水绕城东流,草场广阔,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是甘肃南部亟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岷县位于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北秦岭、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东边缘(甘南高原)在这里交汇。岷县北以洮渭分水岭木寨岭、岭罗山连接黄土高原的陇中高原部分,境内有零星厚层不连续的第四纪黄土堆积;南与东南则为中国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高山区,隔大拉梁(3747米)、岷峨山与四川盆地相望。 岷县自古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这里是甘肃南部的中心地带和商品集散中心,历史上享有“陇原旱码头”美誉,岷县甚至曾经一度是甘肃省的省会。 岷县境内地貌主要属于高原形态,地表切割较小,河谷大多宽浅。县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300-3000米之间。西部和北部为洮河中游流域的中山宽谷区,洮河两岸宽阔的一级阶地是岷县耕地精华部分; 东部为山间盆地,属渭河支流榜沙河上游闾井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西汉水支流湫山河流域。岷县距省府兰州市267公里 ,距陇海铁路陇西火车站120公里 ,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兰渝铁路施工中

东去三秦”之说,是通往兰州、陇西、陇南、甘南和四川的必经之地,国道212线、省道306线的交叉连接使岷县处在一个经济相互促进、文化相互渗透、观念相互影响的“四区八县”经济增长带中心位置,是甘肃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享有陇上“旱码头”的美称。于2008年9月26日在开工,计划于2014年建成通车的兰渝铁路(兰州-重庆)、2009年2月21日开工,计划于2015年建成通车的成兰铁路(成都—兰州)以及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都经过岷县。全县土地面积35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75万亩,草原面积2903万亩,水域面积226万亩,林地72万亩,牧草地217万亩。岷县总面积3578平方千米。总人口45万人(2004年),有汉、回、藏等民族。岷县气候属于高原性大陆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2149小时,年平均气候49℃--70℃,年平均相对湿度68% ,年平均无霜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5965毫米,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岷县冬季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69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是甘南高原向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大部分地方海拔高,受大陆性气团、副热带暖湿气团的交替影响和地形对大气抬升的作用,形成高寒阴湿这一气候特点。降雨量多,气温低,无霜期短,多冰雹等自然灾害。岷县辖9个镇、9个乡:岷阳镇、蒲麻镇、西寨镇、梅川镇、西江镇、闾井镇、十里镇、茶埠镇、中寨镇、清水乡、马坞乡、寺沟乡、麻子川乡、秦许乡、禾驮乡、维新乡、申都乡、锁龙乡。西魏置岷州,以南有岷山而名。20世纪初马家军在此统治,1913年改为岷县。岷县1932年(民国21年),甘肃省政府始置派出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1932年(民国25年),设第一专区驻岷县。1944年(民国33年)7月13日,从第一专区析临洮,定西等8县置第九专区驻临洮。1949年(民国38年)第一专区(岷县专区)驻岷县,领岷县、陇西、漳县、临潭、夏河5县及卓尼设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49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甘肃省行政区域设置,成立会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9月22日,中共甘肃省委电示,原会宁分区更名定西分区,专署由会宁移驻定西。辖定西、榆中、会宁、靖远、静宁、西吉、海源7县,析出原辖的景泰县划入武威分区。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设岷县专区,驻岷县,辖岷县、渭源、会川、漳县、陇西、临潭6县及卓尼设治局。1950年5月20日,撤销岷县专区,将岷县划武都专区;1958年全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作了较大的调整,将原辖于武都专区的岷县划归天水专区;1958年12月16日,从天水专区析出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2月10日撤销宕昌县,分别并入武都、岷县2县。1963年10月23日,岷县划归武都地区。1966年—198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1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各级人民委员会相继改称“革命委员会”,“专员公署”成立“地区革命委员会”。10月1日起,专区改称“地区”。定西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1985年10月,析出原辖于天水地区的漳县及武都地区的岷县,划归定西地区。此时,定西地区辖7县: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 2003年4月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2003)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地级定西市的批复》,定西地区撤地区设市,辖一区六县:安定区(由原定西县改称)、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1、秦长城 二郎山上发现有秦长城遗址,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率三十万众,筑万里长城,西起二郎山山门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明代的《读史方舆纪要》和今人王国良的《中国古长城考》等各种文献都认为:“秦长城的起点在岷县”。二郎山上发现的秦长城遗址更是有力的证明。二郎山上还发现有多处古代墓葬,除宋墓、明墓之外,西北坡尚有汉墓群存在,同时还出土过长度在半米以上的巨型秦瓦。丰富的文物古迹,充分反映出二郎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2、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草滩遗址:位于西江镇草滩村咀咀坡下的台地上。东临洮河,南为草滩沟。断面有灰层及人骨架暴露,出土有寺洼文化的马鞍形口沿陶罐,也有较多的齐家文化陶片。白塔山遗址:位于中寨镇下白塔村。东依白塔村,南临马崖沟,北为水沟。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100米,有齐家、寺洼类型出土。姚庄遗址:位于茶埠镇姚庄西南100米处,为一齐家文化墓葬区。黄土断层中可见人骨架,有不少泥质红陶随葬品出土。西坝遗址:位于梅川镇下西坝村。东靠学校南临洮河。有齐家类型的洮片暴露。 红崖遗址:位于中寨镇红石崖村。东依红崖村,南临洮河,西为马崖沟,北为太平山。地表有丰富的彩陶片、红陶片及汉代神纹瓦片,有完整的陶器出土。山那树扎遗址:位于县城北10公里茶埠镇洮河西岸的一级台地上。东临洮河,南为将台小学、西为树扎村,北为山那村。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距地表05-3米,地表有丰富的彩陶片,黑色彩绘,并有少数的变体鸟纹和写实蛙纹图案。还有较多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出土。据暴露的器物分析,有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三种类型。 葩地坪遗址: 当归

岷州素有 千年药乡之称,盛产中药材238种,尤以当归驰名中外。高寒阴湿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岷归绝无仅有品质。早在1500多年前岷归就成为极为珍贵的贡品,据研究,“岷归”成分复杂,有挥发性和水溶性物质106种,因其质量最佳、含量丰富、产量最大、销量最广而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

洮砚 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山东鲁砚同为中国四大名砚。自宋代开采使用,深受历代 书画家及文人的珍爱。其石出洮河上游喇嘛崖至岷县一带峡谷地段,因河水湍急,洮砚

采掘不易,极为珍稀。宋著《洞夫清禄集》云:“洮河绿石北方最为贵重……得之为无价之宝。”洮砚石又名“鹦哥绿”,石质温润而坚密,发墨快而不伤毫,滋津贮墨不干不腐,且因石造型,绿翠雅丽,并以石表带“黄膘”者最佳。其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点心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