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用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

老师 0 22

园长用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第1张

园长用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
导读:园长感谢老师的话语2  1 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2 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  3 我愿将我的祝愿和感激,浓缩我对你

园长感谢老师的话语2

  1 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2 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

  3 我愿将我的祝愿和感激,浓缩我对你的祝愿,愿你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充满幸福和喜悦!

  4 拨动真诚的心弦,铭记成长的辛酸,成功的道路上永远离不开您,亲爱的老师,祝您永远幸福!

  5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6 老师,您启迪我真正领会大自然的恩惠,从此我读懂每一瓣绿叶,每一片彩云,每一个浪花。

  7 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8 老师,我愿是一个小小的逗号,不,哪怕是顿号,只愿时常浮现在您的脑海中,写在您的教案里!

  9 老师,您就如同那勤劳的园丁,哺育我们这些幼苗。如同春雨滋润我们这些小草,学生永远感谢您。

  10 老师,您就像我们心中的雨点,把自己埋没,让小草生长,这种无私的奉献,我们将永远感激于心。

  11 我们喜欢你,年轻的老师;您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蓝天一样深沉;您有学问,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

  12 您谆谆的教诲,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我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精心培育。

  13 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惟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14 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多少迷惘,哺育多少自信,点燃多少青春,摧发多少征帆。

  15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这离别的日子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16 园丁——崇高的称号。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7 一切过去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一切逝去的方知其可贵——我怀念您在这里带我们走过的分分秒秒。

  18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育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9 老师,您是太阳,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您为我照亮的路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条路将永远藏在我的心里。

  20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可以这么回复:您好老师,非常感激您的红包, 对于您的鼓励与鞭策,我会凝聚于心 ,我会更加努力激励我前行,我要用最好的学习状态,用最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对我的厚爱。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一般情况下老师是不会随便给学生发红包了,因为发红包是属于一种节日庆祝模式,可能学生帮助老师做了一些事情,亦或者是生活上有困难之类,同时在节日发红包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肯定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节日老师赠予学生祝福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与一种肯定。不妨也对老师说句:老师,您辛苦了!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扩展资料:

送给老师的祝福语:

1、一生平凡,一世艰辛,默默把知识奉献,您是文明的使者,您是辛勤的园丁,衷心感谢您,祝您健康快乐!

2、师恩重如山,学生不敢忘,借您的节日送上一份祝福,祝福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桃李满园! 我尊敬的老师,我的成功是您给予的支持,千言万语一声“谢谢”——您是我永远的老师,永远的朋友!

3、老师永远带着笑容,总是那样快乐幽默,喜欢谈论人生,也爱听听我的梦,那就是我--永远的老师。

4、老师,不经意里您的头发已白了。只愿轻风能吹拂您的白发,明月清照您的白发。使您永远年青!愿您永远健康!

5、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老师您说声:老师节日快乐!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健康快乐!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给老师送红包的技巧与方法是什么,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给老师送红包的技巧有哪些

一、给老师送红包的技巧

1直接给老师手机充值,充值完成后给对方去个短信!(不管男女老师都非常喜欢,而且简单可行)

2让孩子自己做贺卡,让孩子递交给老师!(记得贺卡里放点购物券什么的!重要!)

3送一些常规的礼物,牛奶,酒,烟、茶叶,演出票等什么的(操作难度大一点,还得登门拜访)

特别注意:

1不要送太为明显贵重或奢华的礼物,会显得太为功利,多半会被老师拒绝,而且对自己也是个负担。

2除非明确获知老师的活动喜好和收藏爱好,不要送太不切实际的礼物给老师,如华而不实的摆件或者高档的专业活动用具等,要兼顾实用性与高档性。

3礼品比较罕见或新颖的话,还有必要向对方说明具体用途、用法,好让对方对你送的礼物更加了解。

4送礼时,为了说明自己重视对方的态度,可以说,"这是我特意挑选的","相信你一定会喜欢它",以突出你的礼物以及心意。

5不要直接去问老师喜欢什么礼物,这样多半会遭到拒绝,诚意也会受到怀疑。

6不要去打听其它人送什么礼物,更不要攀比,无论礼物本身是否名贵,更令老师看重的是这份问候的心意。

7礼物的价格并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有些包含专门定制或手工工艺礼物,才特别令老师感动。

1 要给老师送红包吗

理由一:我不需要老师对我儿子特别好,但我不希望她对我孩子特别不好!别人都送我不送,结果可能就是这样。

理由二:我希望老师能够在当今中国应试教育体系下要求孩子服从的种种规矩中,给孩子的个性发展略微留出一些弹性和空间。举个栗子,我家孩子在初三的时候遇到一个年级较大的女性班主任。他已经形成一套固定的乖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所以尽管我儿子当时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因为一些小个性,让这位老师无法忍受。

1 送红包给老师有什么忌讳

不管是微信群里,还是给老师私信时,发红包都不妥。

也许对于我们家长来说,班群只是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及时接收学校通知信息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途径(微信的优势是便捷,但并不是必要,毕竟还有校讯通等平台,都是学校同步发送通知信息的),但对于老师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为人师表”几个字。

工作的群,平时和家长交流时感情再好,也不要去抢什么红包,稍不留神被人截了屏可是任由别人怎么说都百口莫辩了。

老师可以收你的花你的卡片和点心,但不能收你的红包,这是原则问题,所以你不要给老师发红包。

你不要觉得到学校交现金也是给钱,发个微信红包也是给钱,后者明显更快更方便。你是图方便省事了,老师要是接了你的红包说不定可麻烦了。俗话说:瓜田里不系鞋带,李树下不摘帽子。你发了红包,老师不收,你也不要不理解,本身就是你做得不妥。

别说你只是单纯的发个小包表示下心意,但总有些人是另有所图。(这里说的是给在校期的孩子老师发红包,当然,如果不是在校生,已经工作了的给自己远方的恩师发红包又另当别论了哈)

送红包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虽然很多家长都知道学校一般规定老师不能收取家长红包,但是为了让老师更照顾自己的孩子一些,还是会想方设法的去给老师送红包。那么怎么偷偷给老师送红包?给老师送红包的技巧与方法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注意场合送,你不要正大光明的送,老师就算是那种特别喜欢收礼的,对此也会有忌讳的。悄悄的,比如去老师家或者把老师约出来喝杯咖啡的时候送比较好。

2礼物的选择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你月工资三千块,那么就保持在月工资的四分之一就好了,比如一些超市购物卡就比较实惠。

3送礼理由,这个要注意,一定要让老师觉得自己收礼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比如说一些老师的辛苦,对你孩子的照顾之类。

4送礼频率,你家要是有很多钱的话,随便你怎么送,要是一般家庭的话,选择在教师节送礼就可以了,一年不要超过两次。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给老师送红包的技巧与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不过我还是不建议大家给老师送红包,让老师为难,如果有孩子的问题需要跟老师沟通的话,可以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即使不送红包老师也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如果真的想送一些东西,建议适当送一些比如老家的特产、水果也不错哦。

  家长给老师送红包的N个理由: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为了孩子,如果天上的星星能摘下来,不用说有条件,就是没有条件,父母也要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创造出个条件去摘的。有人曾做过一个统计,父母要把一个孩子从出生供养到大学毕业,总投资是40万。别的不说,单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有多少?学费、书本费、还有这样那样的培训费,这些显性的投资就不用说了,还有一些隐性的投资呢?自打孩子进小学起,一直到考上大学之前,作为家长,你会给老师送红包吗?

  当然送红包是有理由的,我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最起码有以下理由,会让你产生给老师送红包的念头。

  1、进好班。孩子上学,进一个什么样的班很重要。现在,国家明令禁止分快慢班,或者说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特色班、实验班等等,可是堂而皇之地存在着,这类型的班,说白了就是重点班,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但凡这类型的班,配备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也是全校一流的。而且这类班的学费要高出普通班好几倍,但家长始终坚信“名师出高徒”。为了能让孩子进实验班,家长是挤破了脑袋想办法,利用一切人际资源,上至校长,下至班主任,找到哪一个都行,只要把红包送上,孩子进重点班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2、成绩差。孩子成绩差,是让家长非常伤脑筋的事情。中学里每次考完试以后,要年级排队,要张榜公布,要开家长会。尽管班主任老师非常民主,对每个家长也很尊敬,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绩不争气,坐在孩子的座位上,家长心里总是很羞愧。特别是有些班主任,按成绩排座位,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看座位就一目了然。家长坐在孩子的座位上,象把自己放在了审判席上,简直是一种煎熬。为了让孩子能考个好成绩,为自己脸上争光,家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和老师沟通。希望老师给孩子吃点偏饭,多给孩子一些关注,这些额外的要求,只能用额外的经济手段来报答。

  3、顾不上。现代的家长都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忙碌奔波,生活的快节奏,往往使家长顾不上管孩子。孩子在学校里一天的学习情况怎么样?家长没有办法充分了解,但又不能不闻不问,总的要尽做父母的义务吧。因此,为了尽心,有不少的家长,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替身,把孩子全权托付给老师,让老师替自己尽义务,自己只管掏钱。

  4、管不了。孩子逐渐长大,和家长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无法和家长沟通,再加上有时家长的管理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孩子不听话,大人管不了的现象。这时候,家长没有办法管孩子了,也只好求助于老师。

  5、调座位。中学里的排座位很有学问。如果老师“一刀切”,就按成绩排座位,家长也没办法说什么。但是,这种方法,学校是不赞成的,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所以,大多时候,老师排座位是根据学生的个头、学习、视力、性别等情况,通盘考虑的。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坐在前排,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和学习好的学生坐在一起。可教室里的座位是死的,因此,为了让孩子有个好座位,家长也是要费一番心事的。

  6、开小灶。现在中学里,为了提高升学率,老师要给成绩好的学生开小灶,喻为“磨尖子”。成绩一般点的学生是轮不上的,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学生,要想享受“吃小灶”的待遇,家长不和老师提前沟通,是不会有此厚遇的。

  7、想得奖。中学生现在有好多的学习竞赛。这科那科的奥林匹克竞赛,如果能拿上大奖,在中考和高考的时候是可以加分的。加的这几分,含金量可是特别高的,有了这几分,高考上清华、北大,就可以稳操胜券。想得奖的学生,一般都是班里学习拔尖的学生。由于每次出去参赛的名额有限,所以竞争相当激烈,在竞争对手旗鼓相当的时候,上火的恐怕是家长了。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所以,家长就只能在老师身上做文章了。

  8、怕受罚。现在的中学生,成熟的比较早,家长无法把孩子教育的服服帖帖。特别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学校里打架、抽烟、喝酒、上网、早恋等等,惹是生非。对于这类学生,学校恨不得把他们早点赶出校门。因为,他们是“害群之马”,既影响升学率,又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所以,对这类学生,学校是严惩不怠。而这类学生的家长,爱子心切,无论如何,不愿让孩子过早失学而流入社会。因此,家长只好硬着头皮,抹下脸面,为孩子去向老师求情。

  9、随大流。给老师送红包,这在中学已经蔚然成风。几乎每个家长都送,所以剩下几个不想送或没有能力送的,最终也不得不随波逐流跟上大家一起送。试想,别人都送了,你不送,老师会怎么看待你和孩子?别人的家长送了,孩子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厚爱,自己的家的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没有送而受到老师的冷遇和歧视。每个家长是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孩子受罪的,所以,在攀比和从众思想的支配下,家长不给老师送红包的,反倒不多见了。

  10、为升学。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影响,现代家长,把上大学作为了孩子唯一的出路。为了能让孩子走过这个独木桥,那些达不到录取分数线的孩子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继续深造,只好不惜重金去买“通知书”。这在中考和高考的升学中,已屡见不鲜。

  以上十种,仅仅是笔者粗浅的认识,家长给老师送红包的理由,也绝非以上几种,可以说是因人而异,每个家长都有自己难言的苦衷和充分的理由。

  但是,不管怎么说,家长给老师送红包,实是教育的腐败。其中的是非曲直,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教师节还有3天 家长困惑: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

  还有三天就是教师节。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北师大的学生们打出了“教师万岁”的标语献给老师。如今,当社会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这个本意提醒大家尊师重教的纪念日却让不少家长不知如何是好。

  昨天下午,一位女儿在上幼儿园中班的母亲给快报热线来电,她犹豫了很久:“现在教师节给老师包个多少的红包比较合适?

  “我们想,送得多,送不起;送得少,不好意思。”去年,这位母亲去接女儿,无意中听到几位家长在聊包红包的事情。她随大流,也包了200元红包送给老师。

  “老师马上很热情地把她女儿抱起来了,可不出一个星期,就冷掉了。”

  在单位她聊起这件事,不少同事都说送过红包,并建议她送钱不如送礼品,因为许多家长都送红包,惟独你送礼品,“老师对孩子的印象会更深刻”;孩子大一点的同事还提醒,不光是老师,阿姨也不能忘记———她拎着化妆品去接儿子,老师一看塑料袋就明白了,说小朋友正在上厕所,她就跟过去,把化妆品交给这位老师,请她和其他几位老师分一分。

  电话里,这位母亲最终决定红包还是要送———两位老师一人500元,阿姨送200元的东西。

  “要是因为我送得少让女儿吃亏,那就不好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有心理创伤?其实我打电话前已经想好了,可就是觉得这钱送得心不甘,情不愿的。”

  这位母亲来电话前,我的一位同事刚放下老婆的电话,老婆也问他要不要送红包———同事的儿子刚上幼儿园。不一样的是,接触下来,同事觉得上到园长,下到普通老师,人都蛮好的,对小朋友也没有厚此薄彼的情况,这样反而让同事更为难了。

  同事这样盘算:红包肯定是送得起的,可就不晓得老师在不在乎这个。要是其他家长都不送,我一个人送上去,那岂不是很尴尬,每天接送孩子和老师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不送,而其他家长却送了……唉,其他家长一般是送多少呢?

  四年前,南京成贤街小学在教师节前夕挂出免礼告示,承诺学校的教师谢绝家长任何形式的馈赠。这在当时是新闻。

  再看看国外的情况,网上查了查,在丹麦,圣诞节或教师过生日,可接受学生5元以下的小礼品,但严禁向学生索要或有任何形式的暗示行为,同时规定教师要在适当时机以等额礼品回赠学生;在韩国,教师节时可酌情收受学生赠送的手绢、袜子等小礼物,但事后须向校长报告,并回赠学生文具或书本等;博茨瓦纳教育部门规定,教师因调离工作和学生分别时,可接受学生赠送的咖啡蛋糕等小食品,但须和学生一起分享,吃不完的允许教师带走。

  又想起去年教师节,老公下班回家,拿着一束玫瑰花向我炫耀。老公是大学里的,去年他当了一学年的班主任。

  傍晚,在热线里找线索,翻到这样一条信息,是一位叫金哲毅的高三学生送给岱山中学陈晓燕老师的祝福: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我想对我老师说几句话,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师恩无尽处,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是我最好的老师……”

本报威海8月23日讯(记者 刘洁) 教师节临近,社会上家长给孩子老师请客送礼的风气显现再次盛行的迹象。然而日前,威海市区一家幼儿园与教师、学生家长签订了一份《不收受礼物协议书》,其中约定:老师如果收受家长礼物,第一次扣发年终奖金,第二次直接辞退;而学生家长如果给老师送礼,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劝孩子退园。

“老师不收取家长任何形式的礼品、礼物、宴请等;请家长不要给老师赠送任何的礼品、购物卡等;幼儿园一旦发现老师确有收受家长礼物的行为,第一次扣发本年度年终奖金,第二次直接辞退;如发现家长违规,送老师礼品、红包等,第一次与家长面谈给予警告,第二次劝孩子退园。”近日,威海市格林幼儿园的200多名孩子和30多名教师几乎同时收到了这份由幼儿园草拟的《不收受礼物协议书》,并且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家长在不足三天时间里全部签字,均表示愿意达成这份三方协议,签字之日起协议立即生效。

为什么要草拟、签订这个协议书?威海格林幼儿园园长杨威很坦诚地告诉记者,家长给老师送礼品在幼儿园发生过,并且也不能排除近阶段没有发生。从社会大环境讲,幼儿园、小学是给老师送礼的“重灾区”,特别是在城市,这种现象对孩子个体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不公平。另外他自己也是一名学生家长,也曾在教师节、春节等一些节日期间给孩子的老师送过礼品,明白作为家长在送礼时的无奈和无助。为此他积极运作,在幼儿园内部与教师、家长签订了《不收受礼物协议书》,其中明确规定了处罚措施。当然作为园长,教师的工资待遇、环境等他也做了大量工作,让教师在幼儿园工作的安心、舒心。

协议书的签订,利益影响最大的要数教师了。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园中(一)班的班主任孙芳芳就表示,她承认自己从教六年来也遇到过家长赠送礼物的现象,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些红包、礼物本身就不是教师劳动所得,教师对每个孩子都应该用心,所以对于红包这个问题,教师也要调整心态,想明白这些事。与此同时,协议书的签订最受欢迎的就是孩子家长了。家住昌鸿小区的孩子家长彭先生就表示说,家长如果给老师送红包则有经济压力,如果不送则会有心理压力,所以是两难。以前最担心的就是,如果其他孩子家长都送红包,而自己不送,老师会不会对自己孩子有看法、“穿小鞋”。协议书的签订,对教师和家长都有约束,也解决了家长的这种担忧。以后给老师过节,家长则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送贺卡这种良性方式。

“送老师红包,请您来讨论”

你给孩子老师送过红包吗?你是怎样看待给老师送红包这个社会现象的?你和老师是否因红包发生过误会,或是有趣的故事?…

幼儿园园长过生日老师发红包可以说祝福语。据公开信息显示幼儿园园长过生日老师可以说一些祝福语,祝福语有,在新的一年里。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洋洋。年年财源广进,岁岁平安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