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蟹券一张就能净赚100元 蟹券一张就能净赚100元,第一张蟹券在2002年被发明出来,蟹券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利用螃蟹券,商家不用饲养螃蟹就可以赚取大量资金,这又是一次生钱的生意。蟹券一张就能净赚
蟹券一张就能净赚100元
蟹券一张就能净赚100元,第一张蟹券在2002年被发明出来,蟹券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利用螃蟹券,商家不用饲养螃蟹就可以赚取大量资金,这又是一次生钱的生意。蟹券一张就能净赚100元。
蟹券一张就能净赚100元19月底正是品尝大闸蟹的最佳时期,朋友圈里、电商平台上各种预售的大闸蟹礼品券早已供销两旺。
因为携带或送礼方便,螃蟹随吃随兑,蟹券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可近几年,随着蟹券的泛滥,兑换难、蟹券空转的情况时有发生。
蟹券空转
据媒体报道,商家印刷面值500元的蟹券,以400元价格卖给营销人员,营销人员以500元价格对外出售,但以250元的价格往回收,再以300元的价格卖给蟹券商家。一只螃蟹没有,一张蟹券,蟹券商家稳赚100元,营销人员也能赚50元。
“要做蟹,先发券”,不少螃蟹生意成为了“零成本”买卖。蟹企先卖蟹券,经销商先赊账拿到蟹券,之后经销商在收到客户打款之后再支付蟹款。同时,蟹企因为无法掌握蟹券真实的销售数据,以及消费者拿到蟹券后可能出现并不兑换的情况,蟹券超发也成了普遍现象。
此外,因为蟹券既没有市场指导价也没有行业指导价,叠加送礼的需求,让面值高、折扣低的销售模式成为行业惯例。
蟹券问题多多
分析人士称,利用螃蟹券,商家不用饲养螃蟹就可以赚取大量资金,从而不再重视产品本身,而最终买单的只能是普通的消费者。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9月21日,共有3718条有关于螃蟹相关信息。中证君主要看到消费者投诉的三大问题。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投诉一:无法提货
有消费者反映,购买一家螃蟹公司发行的卡券,结果在卡券上提示“此商品暂时不在兑换期内,请在兑换期内预约提货。”而提货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投诉二:与蟹券注明信息不符
有消费者称,蟹券上标注的是公蟹5两,母蟹4两。结果收到货后是7只死蟹,且公蟹不到3两,母蟹不到2两 。店家拖到节前发货,导致再次买货已来不及 。
投诉三:商家跑路
还消费者在投平台称,自己在2020年9月18日买的蟹卡,当年说是约满了,三年内有效,今年再约的`时候,这个店已经不在了,人工客服也无回应。
“一些小品牌蟹券的商家可能今年做大闸蟹生意,明年就改行了,这种消费陷阱实在让人头疼。”杭州一位水产批发市场的总经理表示。
监管部门和协会齐发力
蟹券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近几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也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今年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就组织和倡导作为会员单位的品牌商家,对自售出之日起30日内、未激活提货的一次性兑付蟹卡、蟹券,提供无理由退货承诺服务。这也是国内大闸蟹行业首次将一次性兑付蟹券(卡)纳入无理由退货,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消协也在中秋节前发文称,很多消费者反映在购买螃蟹券后,或是面临“一券在手,螃蟹难求”的供需不平衡局面,或是收到的螃蟹缩水严重、缺斤短两。因此,建议消费者擦亮双眼,尽量选择正规线下实体商家或是信誉较高的电商购买大闸蟹。
市场规模不断攀升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为2936万吨。从青蟹来看,2019年中国青蟹(海水养殖)产量为1606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将达3116万吨,青蟹产量将达1712万吨。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闸蟹市场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其中"阳澄湖大闸蟹"总销售额已经突破700亿元,占比467%。
江苏凌家塘市场信息中心分析,从当前的上市情况来看,今年螃蟹销售受疫情影响,起市时间小幅滞后,供应量整体充足。国庆前后,大规格螃蟹、特别是优质蟹的需求和价格将有所上扬。
蟹券一张就能净赚100元2说起中秋美食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月饼,但其实有些地方也有中秋吃蟹的习俗。白嫩鲜美的蟹肉、油脂四溢的蟹黄……说到吃蟹,阳澄湖大闸蟹肯定是中秋送礼的首选了。
不过,近年来,你是否收到过一张叫做蟹券的小卡片?
我们都知道,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湖水干净,养出来的蟹也干净甜美,但是由于产地单一,产量一直不高,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消费者有购买需求,商家也想多卖赚钱,怎么办呢?
于是,在2002年第一张蟹券就被发明了出来。
所谓蟹券,需要消费者提前购买,等到螃蟹捕捞上市之后再提货完成交易,这实际上就形成了期货。
对消费者来讲,这就是一张提货券,可对商家来讲,这又是一次生钱的生意。
比如卖螃蟹的商家张老板,印了一张面值500元的螃蟹券,然后400元打折卖给了消费者瑞克,瑞克觉得这蟹券不错挺有面,作为中秋节礼品送给了外孙莫蒂,但是莫蒂并不太喜欢吃螃蟹,于是以一半的价格(200元)转卖给了回收商贝丝,张老板再以300元的价格从贝丝那回购了这个螃蟹券。
你发现了吗?商家张老板根本不用卖螃蟹,就能从每张券中轻松赚到100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商家用螃蟹券的形式对螃蟹进行了商品证券化,利用这张证券代替螃蟹,完成了情感价值的流转和销售。
如果我们用代数的思维,将这个螃蟹券换成月饼、茶叶、蛋糕、甚至是黄金,你会发现,流转过程依然成立。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愿意为之买单呢?
拿螃蟹举例,如果送活蟹,首先不好运输,送过来万一打开一看螃蟹死了,钱白花了,面子也没了。其次,螃蟹送多了吃不了,送少了显着小气。而送蟹券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你想吃随时可以去蟹店兑付,最主要的是,别管螃蟹好坏,礼物的价值已经明确了金额,送出去有面子,这也迎合了送礼之人的需求。万一送出去的对方不喜欢还可以卖了换钱。
这可能也是阳澄湖大闸蟹就那么多,各种蟹券满天飞的主要原因。毕竟真正拿蟹券换螃蟹吃的人太少了。
这么一张券在流转过程中看似都没有损失,大家皆大欢喜,但是在它的背后是炒买炒卖造成的价格哄抬,而为此买单的是那些真正想花钱去买螃蟹吃的人。
螃蟹券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购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购买方式:
1电商平台:如京东,上面会有许多螃蟹券的销售页面,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
2实体店:您可以去海鲜餐厅或附近的市场购买螃蟹券。
3社交媒体:有些社交媒体平台,如有赞,也会提供螃蟹券的销售服务。
4微信小程序:一些餐饮品牌会通过微信小程序推出自己的礼品卡或者优惠券,您可以在微信上搜索相关的小程序进行购买。
近年来,大闸蟹礼券作为送礼的一种方式,已经在亲戚、朋友和企业客户中广泛流传。“蟹券”预售后,只有大闸蟹上市,交易才能完成,大闸蟹在业内被称为“纸蟹”。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大闸蟹的销量在过去三年翻了一番。2018年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40%,线上电商也借此机会推出了各种螃蟹优惠券。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原价396元(公45两35)的大闸蟹优惠券打折后以188元/张的价格出售,月销售额达到1万多元。
价格混乱,玩边缘球。3588螃蟹券值3588元吗?在强烈的竞争下,螃蟹优惠券经销商和电子商务平台也在竞相低价销售,价钱一个比一个更低。在电子商务平台上,100元早期销售的螃蟹优惠券比比皆是。然而调查发现,蟹券价格低的不可抗拒,存在许多问题。
螃蟹优惠券的定价问题不止这些。随机定价很常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各种各样的大闸蟹优惠券层出不穷。然而,对于价格在600元和700元的大闸蟹来说,折扣价通常标在它们旁边,最终价格不足原价的一半。
99元的八只螃蟹券,螃蟹券快餐费5元,螃蟹券生产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螃蟹包装费6元,人工费2元,快餐费23元(实际超过),还留出利润15元,那只剩下大闸蟹本身的成本只有48元。平均来说,每只螃蟹只有6元钱。在水产市场上,这个价格只能买到质量最差的大闸蟹。
这是通过倒卖蟹券来实现盈利的,具体分为三部分:工厂将蟹券卖给公司,公司将蟹券送给员工,员工将蟹券回收给工厂。
一、工厂将蟹券卖给公司
在节假日的时候,公司会向工厂订螃蟹,因为螃蟹这种食材都是要看新鲜度的,所以通常不会当场完成买卖,而是给公司蟹券用作抵押,承诺蟹券可以兑换足额的螃蟹后,公司会收到蟹券。
不过因为公司是批量购买蟹券的,所以基本上原价200元的蟹券,公司会以每张蟹券180元的价格将蟹券拿到手。
二、公司将蟹券送给员工
节假日的时候,公司如果给员工发钱,未免会显得有些市侩,所以在中秋节、端午节这些节日里,公司一般都会给员工发月饼券、蟹券等等礼品券。
用券代替实物也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员工不一定当天就能吃螃蟹,但要是放到第二天可能蟹就不新鲜了,第二个好处是在发放礼品之前,公司不需要再另外派人手去照顾螃蟹。
而发放了蟹券就等于公司向员工支付了价值200元的节假礼品,等于公司表面上支出200元,实际支出了180元,赚了20元。
三、员工将蟹券回收给工厂
员工把蟹券拿回家之后,有一些员工不会选择吃蟹,而是把蟹券卖给二手贩子,再由二手贩子卖给工厂。
这其中总会有什么理由,比如说员工对海鲜过敏,所以不能吃蟹。也可能是员工最近经济比较拮据,同时也不想吃蟹,所以就会以回收价80元的价格将蟹券卖给了工厂。员工在这个过程中赚了80元。
工厂什么都没有做,甚至一只螃蟹都没卖,只是用了一张蟹券,先赚180元的批发价,然后又以80元的价格买回来,这不就是每张蟹券净赚100元了吗?
当然实际操作恐怕并不是这个价格,但蟹券买卖在生活中是实打实存在着的,只能说这是经济演化的必然趋势。
近日在某职场论坛上发起了一项调研:今年中秋节您们单位发了什么福利?
每年的中秋佳节来临,职场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福利了。毕竟当今职场上工作压力比较大,能够得到假期与福利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说到福利,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月饼了。
可实际上除了月饼以外,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别出新招,给员工们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待遇。
以下,就是我从身边的小伙伴口中获得的不同福利信息。
一、大米和食用油
朋友A的公司是一家创业公司,他们的老板是个女老板,平时作风也比较务实。
女老板考虑到员工们中秋假日其实都不缺月饼吃,而多数员工都是本地人,可以自己烧菜做饭,于是把今年中秋的福利就改成了大米和食用油。
这项福利虽然不是那么的惊艳,但是员工们普遍还是比较欢迎的。
毕竟中秋回家团圆,看看父母或者走亲访友,谁家都少不了米和油,拿着这些福利即使自己用不到也可以馈赠亲友。
二、螃蟹券
朋友B的公司本就是做海鲜生意的,9月份这几个季节也到了开始吃螃蟹的时候。他们公司的老板为了消化自己公司的螃蟹库存,直接把中秋的福利就变成了发放螃蟹券。
尤其是在我们南方城市,“九母十公”吃螃蟹是比较流行的说法,员工们虽然在中秋拿不到月饼吃,但至少螃蟹券也是更受欢迎的福利。
比起月饼券,过了中秋基本也不怎么用到,螃蟹券起码还可以维系很长时间的使用。
朋友B告诉我,他是个非常爱吃螃蟹的人,进入这家海鲜公司以后,逢年过节都可以满足自己的食欲,实在是非常棒。
三、网上购物积分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给员工发福利开始采用充值积分的方式。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个性化兑换。
和中秋节发月饼或者发螃蟹相比,一些员工并不一定喜欢这些东西,他们想要得到的福利却无法满足,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通过给员工充值网络购物积分,员工们就可以自己在商场平台上兑换自己想要的礼物。
此外,这种方式也大大减轻了公司行政部门给员工统计、发放福利的内部操作成本,也算是便利经济。
四、现金福利
中秋节无论送给员工什么福利,都不如发现金来得更为直接。
我就认识一家民企的老板,他说以前自己还绞尽脑汁给员工在不同的节日发福利,可后来觉得太过于烧脑,干脆就改成了发现金。
发了现金以后,下面的员工们也都是拍手称道。
尤其是对一些年轻人而言,他们中秋节需要带着对象出去游玩,或者回家里孝敬父母,都是需要用钱的时候,老板发的这笔福利金正好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当然,在一些企业,也许直接发放现金并不太被允许,这些福利都必须纳入个人所得税的范畴。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