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评价1500字

老婆 0 66

水浒传人物评价1500字,第1张

水浒传人物评价1500字
导读:武松点评(一)武松武艺超群,是力与勇的象征。武松赤手空拳景阳冈打死猛虎,为民除害,成为打虎英雄。本来遇虎打虎是偶然事件,但恶虎伤人,却是令人胆颤心惊,武松除恶虎也为当地百姓造福,因为此恶虎不知伤了多少人。当然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也没有

武松点评

(一)武松武艺超群,是力与勇的象征。

武松赤手空拳景阳冈打死猛虎,为民除害,成为打虎英雄。本来遇虎打虎是偶然事件,但恶虎伤人,却是令人胆颤心惊,武松除恶虎也为当地百姓造福,因为此恶虎不知伤了多少人。当然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也没有保护野生生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于是对老虎的横行霸道就显得束手无策了,唯有将老虎除掉方能解决问题,因此出现了武松打虎精彩一幕:“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搭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除掉恶虎。武松打虎就展示了他的力和勇,他也因此赢得了深广的声誉。

武松功夫非同一般,押解时能自行逃脱,不用人助,救援者只有武松一人。且看书中二十九回:“武松右手却钉住在行枷上,左手却散着。武松就枷上取下那只熟鹅来,只顾自吃,也不睬那两个公人;又行了四五里路,再把这只熟鹅除来右手扯着,把左手撕来只顾自吃;行不过五里路,把这两只熟鹅都吃尽了。”这等无视宵小的气度令人刮目相看,这等气概是有实力作后盾的,我们看那危急之时,“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平。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这等神威猛武比张飞长坂桥喝杀夏侯杰如何?并不逊色!

(二)武松嫉恶如仇,惩恶扬善,是合格公民。

武松成为“打虎英雄”后获得都头的职位,此时的武松无论是在人民群众的威信、知名度、美誉度,还是在地方官府中的地位都是比较高的,本来他可以把官做下去,置豪宅买肥地,封妻荫子,他的事迹可以载入阳谷县和清河县史志而流芳千古。然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完美的人生跟武松不期而遇,他的命运发生了奇特的改变。

武松被派出差送税银,不幸事情发生,武大郎被西门庆与潘金莲毒死,武松告状,没想告状不准,怎么办?轼哥之仇不共戴天,于是借谢邻请酒取得真实口供,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武松为什么状告西门庆不成?原来他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个重要阶层,是典型的流氓有产者,他通过各种手段发了家,跻身到绅士阶层,属典型的土豪劣绅,不管身份如何,他祸害社会的本质没变,作恶的方式更为巧妙,为非作歹的能量也更大了,伪装也巧了。他通过金钱的力量,已经把路铺到了衙门里,尽管武松是知县一手提拨上来的都头,按理说这场官司武松必赢无疑,可结果是出人意料的,知县竟然站到西门庆一边,由此我们就会想到西门庆神通如何。

武松申告无门,被迫走上法外行法的道路,武松杀死西门庆这样的土豪劣绅,不能说没为民除害。武松然后到官府自首,被断配孟州,这也说明武松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认清现实,走向反抗道路。

有人提出疑问:“你说武松是良民,后来还不是落草为寇,与官府为敌吗?”是的,从杀死西门庆、潘金莲开始,后来又打蒋门神,一口气杀倒张团练家一十五口,一步步和官府背道而驰。

为什么会这样?

且看这两个人如何?蒋门神身材九尺,有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他凭借这些本事,与官府代表张团练互相勾结,做一些恶事,渔利他人,武松怒杀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惩恶,是为民除害。虽然武松一步步与官府为敌,那是因为官逼反,到处是黑暗,到处是欺诈,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武松被动或主动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也被生活改变着自己,他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认清官府,而走上反抗道路,但这并不能意味着他不是一个良民。

(四)英雄武松是一个孝子。

武松从小没有了父母,是武大把他一手拉扯大了,应该说,武大在武松心目中,有父亲的影子。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武松对兄长武大满怀尊敬与关爱之情。加之武松本来就是正气凛然的一个人,因此他对嫂子潘金莲的挑逗没有非份之想,他也绝不允许自己有勾大嫂的行为。

我们看了这一幕便会了解武松为人:在一个飘雪的黄昏,当酒后的潘金莲吐露自己真实心声时,作为武松,他断然拒绝了,并且严之以辞,“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再来,休要恁地!”武松的一番怒喝是真正的英雄之铿锵声。难怪武松得知自己哥哥是被嫂子亲手毒死后立马转变成仇恨,这样,他通过杀嫂,使自己爱哥哥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这也是对待自己如儿子的哥哥的一种报答,一种孝子。从武松对哥哥的感情看,武松是令人钦佩的,他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靠卖烧饼为生的哥哥把自己抚养成人谈何容易,这期间吃了多少苦头,因此哥哥被害,怎不令他痛心呢?

(五)武松不屈服于命运,敢于直面斗争。

英雄武松在命运面前从不低头,相反的,是迎上前去,采取面对面的斗争。

请看二十八回的一段描写:当日,武松来到牢城营,早有十几个一般的囚徒,来看武松说道:“好汉,你新到这里,包裹里若有人情的书信,并使用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送给他。若吃杀威棒时,也打得轻。若没人情送与他时,端的狼狈。我和你一般犯罪的人,特地报人知道。······”武松道:“感谢你们众位指教,我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若是他好问我讨时,送些与他。若是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可见其天生硬骨头。众囚徒道:“好汉休说这些!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房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说犹未了,只见一人道:“差拨官人来了。”众人自散了。

武松解了包裹,坐在单身房里,一个“坐”就足见其傲然正义。只见那人走将入来,问道:“那人是新到囚徒武松?”武松道:“小人便是。”差拨道:“你了是安眉带眼的人,道便要我来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的都头,只道像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不敢来我这里,猫儿不吃你打?”武松道:“你到来发语,指望老爷送人情给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金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倒把我发回阳谷县不成?”针锋相对对争,铿锵之语他铮铮铁骨的回音。那差拨大怒去了。又有众囚徒走拢说道:“好汉你和他强了,少间苦也!他如今去和管营相公说了,必然害你性命。”武松道:“不怕,随他怎么奈何我,文来文对,武来武对。”

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威严不屈,义正辞严的反抗,令人拍手称快,也不失英雄本色。

(六)武松是有情有义的真正男儿。

要说动拳头,武松属一流。然而在情感方面,他表现得就不十分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女性薄情寡义,而是充满怜惜之情。

就拿他和玉兰来说,中秋那日,玉兰为武松款款唱了一曲,然后,张都监指着玉兰对武松道:“此女颇有些聪明伶俐,善知音律,极能针指。”看来,玉兰的性情、才气、贤惠,颇符合武松心目中意中人的形象。对有如此好性情的玉兰,武松免不了会真情流露。也许玉兰正是他所求之人。尤其是,当张都督说要把玉兰许配给他时,武松的心里极其兴奋,当他听说张都监家里有贼时,第一反应是玉兰已被许配给自己,理当效力。那为什么武松恨玉兰尤甚,因为他恼怒自己被欺骗。当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逃难到深山密林。遇到了霸占民女的道人,一怒之下,他就杀死了道人,却让女子拿着金银财宝离去,这些充分表明武松对女性充满怜惜之情。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而武松面对貌美的潘金莲,能方寸不乱,称得上真正英雄。有人会说,潘金莲是他亲嫂子,他能欺哥占嫂吗?可是社会中这种现象又何尝没有呢?当然,如果潘金莲不是武大之妻,亦非他人之妻,与武松有偶遇之缘,我想武松不会立在矜持的边缘。潘金莲人长的漂亮,而且性格开朗、灵活、刚强,这样的女子着实惹人喜爱,武松并非草木,岂能不动情?况且在古代,妻妾成群,娶艳妻,拥美妾,甚至嫖妓,都不算男人失德,关键要看男人是否与女子拉开了保持安全的情感距离,是否对女子动了绝不该动的真情。这成为男子十分难以把握的心理行为尺度。

潘金莲是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哥哥的妻子,武松把握好这一情感火候,认为不可以对她动感情的。这也是武松值得钦佩的地方!

鲁智深与李逵是《水浒传》中式具有话题性的人物,都被金圣叹评价为《水浒传》中的上上人物,他两的共同特点是粗鲁,但在读者心中却有两种看法,鲁智深是水浒人物里面为数不多的真正具有"侠义"精神的人,而李逵恰恰相反,生性杀人成魔。

宋江想要活下去,只有一条路,就是招安。因为招安符合绝大多数兄弟的利益。首先朝廷降将这帮主力军拍双手赞成,他们都是被迫入伙,招安了就能继续享受以前的生活,为了招安,他们就会给宋江卖命,只有朝廷答应招安,他们才能安然无恙的回去,不至于被朝廷治罪。其次像林冲杨志这样的犯官也希望招安,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再次像吴用花荣这种不得志的落魄之人也希望招安,日后青史留名。因此宋江提出招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唯一反对招安的,就是武松和鲁智深,李逵其实并不反对招安,他是宋江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立威用的。

武松反对时的态度缓和。虽然武松提出了反对,但是却并不急躁,但是李逵就有些强硬,表示,一。旦招安就落草为寇,还将传信的官差给杀,可是宋老大可以坦然的面对生死,当然这里面也免不了会有一些感叹吧,但是死也就死了,他却不能够允许自己的名声受到损害,所以也就想到了李逵这个莽汉,他害怕没有了他宋老大的束缚,这个莽夫真的造反该怎么办?

他们这些人的付出也就没有了意义,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他宋老大不想他的名声受损,不想背负一个造反者的身份死去了,那么这一辈子奋斗也就彻底失去了意义了,最后李逵也就必须死了。宋江的义,再来说说武松与宋江这件的关系。初武松落难柴进府,宋江是柴进的尊贵客人。

如今武松再次落难孔家庄,这次宋江更了不得,是孔家庄两位公子,孔明和孔亮的师父,地位更是尊贵!一个轮回过后,武松不论曾怎样风光过,但次次见到宋江时,都是人生低谷,最落魄之时。所以说两人关系其实是非常的铁的,由于宋江表面的一套,让武松对这个结拜大哥显得非常的尊重,什么事都听从宋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的发展,武松开始越来越看清宋江的为人。

在武松上二龙山之前,宋江就开始对武松说道,要其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但是这在武松看来有不同的见解,要知道武松为人正直,与宋江的为人一眼就能看出。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武松和宋江渐渐疏远。

因为武松被人陷害,愤怒之下,忍无可忍,选择血溅鸳鸯楼,为自己报仇雪恨,一切的缘由都是蒋门神和张都监的阴谋,犯案之后武松投奔孙二娘,落草为寇。

一、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在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以后,就被刺配。打虎好汉,声名在外,刚到监狱就受到管营的照顾。而管营施恩只有一个要求,让武松帮他夺回快活林酒店,武松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路见不平,出腿相助,借着酒劲暴打蒋门神,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然而蒋门神并没有善罢甘休,随后联络张都监进行报复。

二、武松被张都监陷害

武松在夺下快活林以后,就帮施恩看场子,没想到有一天张都监派人下帖子,让武松去州里走一趟,张都监是施恩的上司。到了张都监府上以后,张都监对武松敬爱有加,还要将一个漂亮丫鬟许配给武松,武松则非常高兴,张都监的亲戚还给武松送了很多礼物。晚上武松听到张都监傅里进了贼,于是果断出手相助,没想到自己被当成贼抓住,随后张都监将武松再次发配。

三、武松血溅鸳鸯楼

武松被发配以后,张都监派人在路上杀害武松,但是武松太强,张都监派来的人都被反杀。武松还问出幕后主使是张都监和蒋门神,于是返回鸳鸯楼报仇。武松经历这些变故以后异常愤怒,把鸳鸯楼里所有的人全部杀害,连鸡狗都不放过,并在案发现场留下字迹,随后前往张青和叶二娘那里投奔他们几人,一起前往二龙山落草。后来梁山壮大,二龙山一伙也并入了梁山,梁山招安以后,武松也随队东征西讨,打完方腊以后少了一腿一臂,正式出家,最终得以安享晚年,

在小说《水浒传》中,估计许多人印象最深的一幕经典场景就是武松打虎了吧,武松在书中也是一位武力值很高的勇士。不过他的哥哥却和他截然不同,武松的哥哥叫做武大郎,是一位样貌丑陋且身材矮小的人,靠卖烧饼为生,日子过得平平淡淡。结果他却被自己美貌的妻子给害死,而后背叛他和西门庆苟合在了一起。武松为了给自己的哥哥报仇,便将这两位仇人杀死,后为了躲避官司,此后才上了梁山。

后来这部小说也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在1998年,由王绍林执导的央视版《水浒传》正式播出。其中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的饰演者是一位十分美貌的女演员,她的外貌给这个角色增加了许多光彩,尽管这是一个反派人物,她仍然饰演得很出色。而电视剧播出后,大家也都认为这部剧中的人物演技都十分到位,结果后来没人想到,“潘金莲”和“武松”居然在现实中发展出了恋情。“潘金莲”因戏生情,与“武松”相恋,现47岁仍然美如仙女。那她演绎的“潘金莲”又如何呢?

其实武大郎在整本书中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远远比不上自己弟弟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只能靠卖烧饼勉强度日。尽管后来走运娶到了潘金莲这样漂亮的老婆,最后他也被妻子嫌弃。潘金莲出轨西门庆后,两人便暗度陈仓决心毒杀武大郎。其实在看上西门庆之前,潘金莲就对武松很有好感,奈何武松不解风情并拒绝了潘金莲的示好,故而最后此事不了了之。后来她便攀附上了西门庆,享受到了优渥的有钱生活。此后更是亲自把毒药喂给武大郎,将他毒害而死。而后武松得知自己哥哥无辜死去,自己嫂子还和别人有私情并且还是凶手之后,悲愤的武松直接将两人杀死,也算是替武大郎报仇了。

当然小说只是杜撰的,由于其故事情节较为跌宕起伏 ,所以它也被拍成了多个版本的电视剧。其中98版《水浒传》电视剧在播出后传遍了大江南北,大家都认为它完整地将书中的内容给展现了出来。尤其是在表达人物形象上,每个演员都将原着中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就像潘金莲的扮演者王思懿一样,她在现实中是个举手投足之间满是风情的人。而武松的扮演者丁海峰也是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两人在这部电视剧合作之后,对彼此有了深刻的认识,于是很快因戏生情就开始了恋情。

潘金莲和武松尽管在电视剧里是敌对关系,但演绎他们的演员却在现实世界中走到了一起,这在当时也是惊动一时的新闻,时常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可惜这段恋情最终并没有经历太长久,因为两人那时候都比较年轻,对爱的追求也显得不那么稳定。所以没过多久,两人的爱情之路最终还是由于不和以及其他的原因无奈分手。这样郎才女貌的一对也就此劳燕分飞,此后两人也再没交集,更别说复合。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两人分手之后,王思懿这位演技和外貌两者兼具的实力派演员却就此退出了娱乐圈,再也没有接过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出现在屏幕上。虽然她为何退圈的原因一直无人得知,但是这样一位实力派的退出无疑是电视界的一大损失。当然这样的女性就算离开了娱乐圈也能过得很好,她后来遇到了可以共度一生的人,两人也很快结婚。婚后的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从来没有吵架不合,多年过去依旧感情牢固。

如今的王思懿已经是47岁,即便步入中年,她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形象依旧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说是美如仙女也不为过。因为她的状态依旧保持着年轻时候的样子,看起来岁月仿佛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一样,或许只有真正的美貌女性才能经受住时光的洗礼吧。王思懿如今的生活很幸福,偶尔出现在大众面前也是满脸微笑的幸福样貌,也正是有她丈夫的宠爱,她才能保持年轻的状态吧。

潘金莲:情人刀下死,一生为情痴! 叶之秋 《金瓶梅》中的武松,继承了《水浒传》中武松的一贯性格,却将其掩盖在英雄面目下的阴暗心理暴露无遗。在十字坡中,面对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武松极尽挑逗、调戏之能事,就证明武松并非一个正人君子。在他英雄的背后,其实有另一个狂野的自我。其实,有又几个人不是带着面具生活?真正坦诚相对,只怕如刺猬一样,彼此都会受伤。 在西门庆死后,潘金莲被正室吴月娘看出家门,发放到王婆处寄卖。王婆开价要一百两,可前来看货的一些老爷们只肯出六七十两,于是一直没有谈成。而此时武松恰巧遇上大赦,免去了鸳鸯楼杀人罪,就回到了清河县,依旧在县当差,还做都头。一切貌似回到从前,其实在平静的冰面之下,却暗流汹涌。 一天,在街上武松遇到了武大以前的邻居姚一郎,找到了武大前妻的女儿迎儿。武松重新回到武大家中,把十九岁的迎儿也接到家中,一处居住。这时,有人告诉他:“西门庆已死,你嫂子又出来了,如今还在王婆家,早晚嫁人。”武松一听,记在心头。作者感叹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旁人看来,潘金莲虽然嫁给了西门庆,但此时西门庆已经死了,潘金莲又恢复了自由身。“你嫂子又出来了”,一句“嫂子”韵味无穷,一个“又”字让人浮想联翩。是否左邻右舍都知道潘金莲曾经喜欢武松,或者说,如果潘金莲跟了武松,大家也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会感叹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可是,此时的武松,完全没有存一丝风花雪月的念头,他所想的,就是如何杀死自己的嫂子,杀死那个叫做潘金莲的女人。 武松来到王婆家中,表示要娶潘金莲,话说的非常诚恳,连一向奸猾的王婆都信以为真:“我闻的人说,西门庆已是死了,我嫂子出来,在你老人家这里居住。敢烦妈妈对嫂子说,他若不嫁人便罢,若是嫁人,如是迎儿大了,娶得嫂子家去,看管迎儿,早晚招个女婿,一家一计过日子,庶不教人笑话。” 本来潘金莲看到武松来了,“连忙闪入里间去”。是潘金莲害怕武松吗?根本不是。在潘金莲的一生中,虽然有很多男人,可是能让她心动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给了她无数快乐的西门庆,一个是冷漠无情拒绝她的武松。看到武松,这位很久不见,却一直心中难忘的男人,潘金莲第一反应是躲起来。看看武松如何,在做打算。想必她心中也在猜想:我二叔来王婆家干什么莫非是来赎买我做娘子吗? 武松的话,打动了潘金莲。西门庆死了,我嫂子出来了。一个“我”字,让潘金莲当何等喜悦。若是不嫁人便罢了,若是嫁人,想让潘金莲回家看管迎儿。武松不是西门庆,没有那些油腔滑调,说不来那些海誓山盟,可是能说出为了看管侄女,娶的嫂子回家,已经是天大的幸事。迎儿都已经十九,还要看管什么。而最打动人心的还是那句“一家一计过日子”,在潘金莲的一生中,从来都不计较什么金钱名位,就算是她西门庆通奸,后来又嫁入西门家,也根本不是贪图西门庆的家产。潘金莲一生最渴望的,就是“一家一计过日子”,有个配的上自己的男人,永远疼自己爱自己的男人。 潘金莲大喜,就等不得王婆叫他,自己跑出来了出来,她说:“既是叔叔还要奴家去看管迎儿,招女婿成家,可知好哩。”三十二岁的女人了,还是这么单纯,完全忘记了当初武松是如何厌恶自己,忘记了自己手上曾经染满武大的鲜血。此时的潘金莲满眼都是这位打虎英雄,这位有千百斤力气的男人。 自己心爱的男人答应娶自己了!这时候难道还要讲究什么礼仪,讲究什么矜持? 当武松送给王婆一百两,又另外给王婆五两,就催促王婆和潘金莲快点过门。王婆心花怒放,完全没看武松此时阴沉着脸色,还取消武松:“你今日帽儿光光,晚夕做个新郎”。在回禀吴月娘的时候又说:“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嫁了他家小叔,还吃旧锅里粥去了。”看语气,王婆是不相信武松是清白的,若非当时有染,此时怎么肯娶潘金莲。而潘金莲几经辗转,竟然回到旧时窝中,也让王婆很是感慨呢。王婆的言语当中,没有一丝对潘金莲的谴责,反倒是有几分庆幸了。 可是,武松娶潘金莲就是为了杀潘金莲。当王婆带着一身红装,带着盖头的潘金莲走进门后,就看到武大的灵位放在当中。王婆心下发怵,潘金莲毫不知情,而武松吩咐迎儿把前后门全部拴好,然后让二人出来喝酒。看到武松话也不说,一口气喝了四五碗烈酒,两个人都很害怕。王婆想走,武松从衣底下拔出一把二尺长刃薄背厚的朴刀来,两人吓得半死。 之后武松开始盘问潘金莲。看到武松拿着朴刀走过来,潘金莲慌忙说:“叔叔且饶,放我起来,等我说便了。”此时,武松做了个很奇怪的事情“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旋剥净了,跪在灵桌子前”。虽然说潘金莲是*妇不假,是毒杀了武大不假,可武松既然是打着为兄报仇的旗号,怎么能把自己的嫂嫂,提起来,像剥粽子一样全部剥光了衣服呢?这是什么心理?我只能猜想武松对潘金莲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二叔对嫂子的感情,而变成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仇恨,爱慕不成之后转变成的仇恨。武松原本对潘金莲的的身体极为渴望,而当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之后,对潘金莲的身体又觉得非常肮脏。如果一个男人不是极爱一个女人,是根本不会在乎那个女人做过什么,跟过谁的。让潘金莲的肉体暴露在烛光之下,暴露在自己明晃晃的刀下,武松有一种快感! 武松喝道:“*妇快说!”于是潘金莲一五一十的说了。本以为武松会放过自己,没想到武松挝了一把香灰,塞在潘金莲口中,让她说不出话来。然后劈脑揪番在地。潘金莲拼命挣扎,为新婚而装扮的发髻散乱了,簪子掉落了,耳环也松脱了。可武松只顾用油靴猛踢潘金莲的肋下,后用两只手去摊开他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那妇人就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武松口噙着刀子,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扎乞的一声,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灵前。后方一刀割下头来,血流满地”。 武松杀人整个过程都惨烈之极,作者使用的却是潜藏着性意象的暴力语言。新婚之夜,用潘金莲白馥馥心窝血窟窿的血,象征处子之血,而潘金莲被杀,却“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换个角度看,又何等旖旎。张竹坡有段评价:读至此,不敢生悲,不忍称快,然而心中恻恻然难言哉!说的太准确了! 作者写到此处,也不禁跳出来感慨一番: 古人有诗一首,单悼金莲死的好苦也: 堪悼金莲诚可怜,衣裳脱去跪灵前。 谁知武二持刀杀,只道西门绑腿顽。 往事看嗟一场梦,今身不值半文钱。 世间一命还一命,报应分明在眼前。 潘金莲虽然做下诸多罪孽,其实潘金莲自己,也不过是命运的牺牲品。她从小就被父母买入豪门,之后又沦为张大户的泄欲对象,再之后更被张大户别有用心的嫁给了武大,而在遇上武松之后,潘金莲曾经渴望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个转变,或许自己真正的姻缘应在他的身上。而当遇上西门庆,潘金莲部分做回了自己。可是一番繁华之后,潘金莲才发觉自己不过是自欺。西门庆死后,潘金莲重回世间。本以为重遇武松,是“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生的归宿,没想到新婚之夜迎来的确是自己的死期。潘金莲一生看重情感,可最终却死在自己心爱的男人手中,实在让人感到命运的无奈。

水浒传中武松感情最好的一位女人就是孙二娘。孙二娘是在十字坡开包子铺的,但由于孙二娘的诡计多端,她开的是人肉包子铺,当时武松在她的店里吃饭,她也想将武松杀来做人肉包子馅儿,但是幸亏武松机智果断反将孙二娘给擒拿了。孙二娘也不是像传说中的那般女汉子,被武松拿下的时候也是大声呼喊“好汉饶我”。他俩也是属于不打不相识,后来竟成为了关系最好的朋友。

孙二娘虽然外号叫做母夜叉,但是她性格敢爱敢恨非常直爽。与武松的性格相似,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的一大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俩有同样的人生遭遇,吴淞的亲哥哥被潘金莲所杀掉,这是他一生所遗憾的事情,而孙二娘的父母也是被一个仇人所杀,所以同样的愤怒和相同的话题,相似的性格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

与此同时,孙二娘对武松也是真心实意的好,当武松出现了危险的时候,孙二娘奋不顾身想要去支援,不顾自己打拼多年的基业去救助,他的丈夫张青阻拦她的去路,她甚至挥刀要把丈夫杀掉。这样的情谊也绝非一般人能够拥有的了,最后因为孙二娘十分牵挂武松的安危,所以决定跟武松一起上梁山入伙。

其实当时孙二娘开的叉烧店也并非是人肉叉烧包,只是打着这样的旗号好保护自己,让大家知道自己心狠手辣,没有人敢来招惹。不然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是不可能跟武松成为真心实意的好朋友的。并且武松是非常正直正义的,有自己的底线。面对潘金莲的再三诱惑,他也是始终以人伦大义为先,这一点也是他们俩能成为好朋友和好知己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