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做家务?

孩子 0 42

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做家务?,第1张

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做家务
导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给孩子养成勤劳、自立的好习惯;但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不会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事情,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也是头疼不已。如果我们想要孩子主动做家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教导:一、从小开始教育我们教育孩子时候,一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给孩子养成勤劳、自立的好习惯;但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不会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事情,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也是头疼不已。如果我们想要孩子主动做家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教导:

一、从小开始教育

我们教育孩子时候,一定要从小开始教育,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再开始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就有着这样的想法。

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现在还不能够独立干家务活,怕累着孩子了。也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孩子养成了不做家务的习惯。

如果我们从小开始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想孩子慢慢的也就会开始自己做家务活,并且像家长一样能干。

在从小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超前教育;让孩子做和他们年龄以及能力相匹配的家务活即可,不能够给孩子施加重压。

二、家长应该做好榜样

都说我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两位老师。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习惯。

要想让孩子主动做家务活,我们做父母的就不能够偷懒。如果我们都是主动做家务活的人,我想孩子也会是一个主动做家务活的人。只因为父母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也学会了做各种家务活。

我小时候便是这样,看着爸妈做饭和扫地、洗衣;然后在农忙时候,就想要帮助父母减轻负担,于是就学着父母的样子,开始做饭、洗衣,尽管前几次做的很不好,但在做的多了以后,慢慢也就做得好了。

我想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能够让他们主动做家务,要尽早开始,让他们从收拾自己的物品做起。

一直以来,全职太太是我羡慕的活儿,不必为了赚钱而工作,只要在家看孩子做家务就可以了,完全没有职场的压力和焦虑。真的是太轻松了!

我妈观点和我一样,以她的观点带孩子做家务都是顺带的活,根本不在话下。我妈是个干活很利索的人,一直都特别勤劳能干。在我家帮我看二宝时,近70岁的人,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

我说过多次等我回家做家务,但每次回家都看见光亮的地板、整洁的厨房和做好的饭菜。有妈在真好,我下班回家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休息了。

妈妈在我弟弟家看孩子也是包揽了所有的家务,甚至弟弟弟媳的袜子都是我妈给洗。把我弟弟一家照顾的无微不至。我弟媳经常在同事面前夸我妈能干。

我一个同事,她婆婆除了看孩子什么也不干,我同事有怨言,说婆婆真是只“看”孩子,其他什么也不干。而据我所知,是因为她婆婆炒菜做饭怕不合儿媳妇的口味。

等到我妈帮我弟弟看孩子时,我找四姨帮我看二宝。四姨性格和我妈不一样,她是个很细心的人,照顾宝宝很上心,也很小心,宝宝走一步跟一步,唯恐宝宝磕着碰着。

四姨身体不大好,经常腰腿疼,照顾宝宝再做家务明显体力不支,感觉力不从心。所以都是我下班回家后我做饭做家务。

现在有了二宝,加上年龄大了,才越来越体会到看孩子的不易。也体会到了全职太太并不如我所想的那么轻松。

菜刚下锅,宝宝哭着过来让你抱,只得一边抱宝宝一边炒菜。宝宝自己吃饭的时候,不是弄的满身都是,就是打翻碗碟,一地狼籍。等到这边收拾好,那边宝宝又做事了。玩具倒了一地,插脚的空都没有。

好想宝宝能够安静下来看看电视、玩会玩具,但宝宝偏不停下来。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沙发上跳来跳去。浑身好像使不完的劲,使劲折腾你。

但还是要做饭做家务,因为需要,也因为没人帮你。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很累很崩溃。我想越来越多宝妈的产后抑郁就是这样得的。

但身边有个全职太太,她家有四个孩子,老公长年在外地,一年难得回家一两次。抚养四个孩子的责任全压在她一个人瘦弱的肩上。

但是,我很佩服的是,她好像是个超人,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她对孩子很严格,四个孩子中三个男孩,每个孩子都是学霸,学习成绩都很好。她本人也是精力充沛,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

所以,每个妈妈的体质、性格都不一样,每个宝宝的性格脾气也都不同。带孩子做不做家务妈妈说了算,不带孩子的永远不知道带孩子的辛苦与不易。还是多多体谅孩子妈妈吧!相信每个妈妈都是为家庭负责的好妈妈,不会无缘无故偷懒的。

如果全职妈妈不做家务,多关心下孩子妈妈,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看孩子太累,千万不要抱怨指责,那会伤了孩子妈妈的心。

当然,全职妈妈也要多多体谅老公在外的不容易。看孩子的同时如果能挤出时间做家务时最好的。那么,如何平衡好看孩子和做家务的矛盾呢?

1 提前做准备。

在早上,或者头一天的晚上宝宝熟睡,或者白天宝宝午睡的时候,尽量把当天准备煮的饭,做的菜,制作成半成品,这样在一个人带宝宝煮饭时,省去很多麻烦,也方便了很多。

2让宝宝看电视或者玩玩具。

把电视打开,让宝宝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或者让宝宝玩玩具,但是一定不能离开你的视线,必须是一边煮饭,一边照顾宝宝。

3 不要让宝宝接触厨房。

在煮饭的时候,一定不要让宝宝进厨房,厨房里面的热油,气,锅,水,这些会带给宝宝危险的,你稍不留意,照顾不到,就会烫伤到宝宝。

4 不要把宝宝单独关进房间里。

不要为了煮饭,单独把宝宝关进房间里,认为这样很安全。其实宝宝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是最危险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5 家里有人再煮饭。

如果具备条件的话,比如宝宝的妈妈,或者爸爸,姥姥,奶奶,他们能够正常的准时下班回家,你趁宝宝睡觉时,把煮饭,炒菜所需的食材准备好,等家里有人再煮饭。

在家庭生活中,帮忙做家务活是家庭成员共同执行的责任,那么父母们应该怎么给孩子安排家务活呢以下是懂视小编为你整理的孩子做家务的清单,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做家务的清单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孩子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碗筷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洗衣服、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抹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使用家里的电器(洗衣机、微波炉)。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叠衣以及放回衣柜)。

孩子做家务的方法一、物质奖励。

比如用家务换零花钱。这种做法极其有争议性,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你用物质奖励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被你认可,小孩可以借此形成不劳则无获的意识。另外,小孩也需要一些零花钱,家长卡得太紧,会限制以后的财务管理能力。因此,用家务换零花钱的办法,并非完全不可取,关键还是看家长怎么引导。比如我上面说的一些朋友,对孩子必须做的事情(保持自己房间整洁),是不给零花钱的。而对一些特殊项目,如洗窗户,或是家里“公共场所”的清洁,则与零花钱挂钩。另外,如Fran说的那样,要想借家务换零钱的办法来鼓励劳动意识,最好不要让孩子要钱的时候才找你做家务,而是设立一个账户,形成一定的延缓效应,这更有利于理财训练。

二、行为奖惩。

有些家庭在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关联,借此鼓励小孩从事家务活动。比如Leah说的做完了家务才可以去逛商场、游泳,Cherisse说的完成了家务才可以和朋友去玩,属于行为主义说的正向巩固。而Jon的做法是,孩子不完成某事,就takeprivilegesaway。谓privilege,就是孩子享受的一些并非其权利的东西:吃喝住行这都是他们的权利,是必须的,而玩游戏、给他们手机,则属于“优待”(privilege)。孩子没有做什么事,把这些优待拿走,也是良好训练,属于“反向巩固”,同样可以雕塑孩子热爱劳动的行为。

三、内在激励。

2015年,布朗大学的一份简报指出,美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人,回到家里感觉的压力和负担远超过工作场所,家务的分担,是很多成人的压力源,也是很多矛盾的触发点。作者强调,家长的侧重点,应把家务劳动向着“照顾家人”的方向去引导,而不仅仅视其为差事和负担。换言之,让孩子做家务,是让其有意识地去照顾自己,也通过分担家人的家务,关心、照顾他们。这是尽量利用孩子人性优点来做事,强化他们的内心激励。因此,应该在孩子完成家务之后,感谢、鼓励他们对父母、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照料。千万不要吹毛求疵,说这不好那不好,这会形成一种精神惩罚,让孩子认为不作为可能还简单一些。另外一种内在激励,是尽量一家人一起完成家务,甚至在做家务的时候打开音乐,让其变成非常快乐的家庭活动。

整理收纳家务的方法1分类

收纳的目的是让物品时时刻刻都在最方便使用的状态,而不是让他们整齐漂亮的摆放在一起睡大觉。因此,同时使用的物品放在一起收纳不但使用起来很便利,而且方便养成将物品使用后立即收起来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其他家人也一目了然,用不着事无巨细凡事都来问你要。

比如早上可能是很多人一天中最忙的时刻。日本主妇常常把早上需要用的食材放在一个容器里储存在冰箱,这样早上用的时候一伸手就能把几样东西同时搬到餐桌上。比如果酱、牛油、花生酱等和面包一起吃的东西集中放在一个小筐里,纳豆、海苔和梅干等和米饭酱汤一起吃的东西等放在另一个小筐里;沏茶用的茶壶、茶杯、茶叶等平时都收纳在一个托盘里,来客人的时候能够从容、快捷的准备好。把所有的物品都这样分类以后,无论是拿出还是收起都很省事。

用不着花很多钱去买专用的收纳用品,有些身边就有的材料比如精美的硬点心盒等就是将物品分类和收纳的好助手。在抽屉里用点心盒将物品分类整理收纳,会更加一目了然。药类和速溶饮料等可以将盒子上部剪开,无须打开盒子就能伸手拿出。

2收纳

频繁使用的物品要放在视线容易达到以及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一个很深的收纳柜,把常用的东西放在前面,不常用的东西放在后面,比较重的东西放在不用弯腰就能拿起的地方减轻身体负担,细长的东西放在盒子里方便收纳。当收纳的地方高度有余的时候,可以考虑将场所分成上下两段使用。试着利用S字的钩子以及各种挂钩和伸缩棒,把死角变成收纳的宝地。

3不增加

越来越多的物品会让我们的生活场所越来越小。在寸土寸金大大城市,如果你用昂贵的房价来计算一下,就会惊讶的发现收纳场所会吃掉我们很多钱。为了避免东西不断增多,大概要一年一次重新审视家里的物品,按照“使用”还是“不使用”的原则分类,而不是“要”与“不要”分类。一年中一次都没有使用过的物品要考虑将其处理,让它们去其他地方发挥真正的价值。书和CD等如果超过了收纳的容量也要考虑削减数量。实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可以把待处理物品统一放在一个地方,给自己规定“到几月几日之前作决定”,敦促自己尽快清理。

猜你感兴趣:

1儿童做家务简笔画大全

2帮家长做家务打扫房间日记

3孩子帮我做家务的感受

4帮家长做家务的评语

5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方法

让孩子做家务很重要。

1教会孩子感恩父母。人与人之间相处有一个法则,就是任何事情都是等价的。

如果父母一直无私地为孩子付出孩子,却不需要孩子付出任何的东西,那么他不会真正地感同身受,他不会觉得父母辛苦,让孩子承担家务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孩子能够知道承担一个家庭的劳累,能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能够学会感恩自己的父母。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来做家务,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