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岭学校举行退休教师欢送会

老师 0 55

胥岭学校举行退休教师欢送会,第1张

胥岭学校举行退休教师欢送会
导读:      10月9日上午,祁门县胥岭学校党、政、工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代表欢聚一堂,为张克胜和李文娟两位老师举办了简朴而隆重的退休欢送会,感谢两位老师30多年来扎根于农村,为农村基础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欢送会在温馨和喜庆的氛围中进行,程

     

10月9日上午,祁门县胥岭学校党、政、工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代表欢聚一堂,为张克胜和李文娟两位老师举办了简朴而隆重的退休欢送会,感谢两位老师30多年来扎根于农村,为农村基础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欢送会在温馨和喜庆的氛围中进行,程国利和程卫娟分别为张克胜老师佩戴“光荣花”。胥岭学校校长汪国祯致欢送辞,代表全校师生向张克胜和李文娟老师光荣退休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他们一辈子坚守乡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顾大局,识大体,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对他们多年来为该校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对退休教师为该校的建设与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两位退休老师一如既往的关心与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并希望两位教师安排好各自的生活,让退休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两位老师深情地回顾了与领导及同事往昔共事的点点滴滴,声声含情,句句不舍。同事们也纷纷发言,对两位老师的人品、师德、业务能力都给予了高度赞扬。

        胥岭学校工会主席林忠平作总结发言。他表示,胥岭学校近年来教育教学能取得长足发展靠的就是这样一批优秀老教师,胥岭学校今天的成就凝聚了他们无数辛勤的汗水。希望所有在职教师秉承老教师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为胥岭学校的发展继续贡献出自己的智慧。

      最后,方志民副校长给退休老师赠送纪念品。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并护送两位老师到家。

 据悉,近年来胥岭学校教师进入退休高峰期。林忠平表示,这些退休教师们付其一生辛勤耕耘于农村教育,作为基层工会理当把欢送退休教师的工作做好,要用我们的真情让每一位退休教师都能切身感到光荣和自豪,为他们一生的教育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程夏姿)

注:本文109发表于祁门教育

我的爷爷奶奶也为我做过,很多令我感动事情。上大学时候,爷爷奶奶在我离家之前,总会偷偷给我零花钱,告诉我在学校里多吃点,不要节约用钱。工作以后回到家中,爷爷奶奶总会,将家里好吃的给我拿出来,或者告诉我家里都有什么好吃的,让我自己到房间内去挑选。

贵州一位奶奶,在孙子结婚时候,害怕孙子朋友婚闹,便一路手持木棍,为孙子保驾护航,直到孙子成功将孙媳妇接到家中,才结束护卫孙子行程。这位奶奶事迹,发布到网络上后,很多人都拍手称快,希望到自己结婚时候,奶奶也能够给力护送。

看到这位70多岁奶奶,就让我想起了自己爷爷奶奶,他们都非常慈祥,内心里时刻想着自己儿孙。爷爷奶奶在我成长过程中,做了很多令我感动事情。

一、放假归来,从爷爷奶奶这里,总能吃到美食

小时候的我,喜欢趴在奶奶腿上,让奶奶用她那长满茧子的手,替我按摩挠痒痒了,那种感觉非常舒适。初中高中读书阶段,每次放假归来,奶奶总会摸摸我的背,看看我是否又瘦了。

爷爷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我人生第一位老师,知道学校里伙食很差。看到孙子、孙女放假归来,他都会到集市去购买美食,为我们补充营养,也让我们打牙祭。

二、大学时候,爷爷奶奶偷给零花钱

等到我上大学时候,每次从家里离开,爷爷奶奶都会偷偷塞给我零花钱,叮嘱我在学校里不要节约用钱,正长身体年纪,也不要只吃零食,还是应该多吃饭。

两位老人害怕,爸妈知道后会批评我,每次都会悄悄递给我,并让我不要告诉爸爸妈妈。赶赴上千公里上学的我,每到这个时候,内心里总会说不出的难过。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慈祥的爷爷奶奶,隔代亲缘故,使得他们会成为我们坚强后盾,小时候帮我们消灾,还是我们零食主要来源。

红网时刻教务老师胡用梅郴州报道

1970年出生的周艳华,有着30年的教育生活。

30年来,她一直作为党员一个教师对自己要求很严,教书育人,成为人的师表。

被评为市星杯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连续两届)、苏仙区十佳教师、苏仙区名师、苏仙区优秀教师,4次被区政府表彰。

春风化雨,播撒阳光和师德,打造班级特色

周艳华

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30年来,她一直没有离开过班主任,30年来,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受的学生,来到她的班级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被问到班级管理的“妙计”时,她直言“爱、忍耐、决心、恒心”。

2012年,她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是班上新转来的单亲家庭学生刘俊杰。

妈妈经常把他扔在家里谈生意。

如果缺乏对家人的关怀而逃学、吵架,每年都会转学。

被称为“顽皮大王”。

由于刘俊杰在插班面试中成绩极差,分班时其他班的老师不肯接受,周艳华接受了他。 因为母亲不在家,家里不交给别人监督和照顾,只给刘俊杰留了几十块钱。

他有钱花得干干净净,没钱吃饭只能徘徊,不能说好好学习。

她了解情况后,每天中午带他回家吃饭,下午放学后在办公室里催他做完作业再回家。

一天傍晚,在送刘俊杰回家的路上,周艳华忍不住倒在路边,膝盖擦痛得站不起来。 他慌忙跑过来把她叫醒,感动得哽咽着说:“周老师,怎么了? 以后要做个好学生……”春风送雨,慢慢地他懂事了,学习也进步了。

之后,为了家人回老家学习,每年都向周艳华致以祝福。

白鹿洞小学62班的伍洪睿得知父亲生病家境困难,全家人的生活压力都压在打工的母亲身上,周艳华首先想办法为这个学生争取到一笔困难的基金,自己出钱支付学费,买文具,给孩子的孩子买文具

伍宏睿的母亲于2015年11月25日写了一封感谢信,向校长表达谢意。

2016年父亲死于治疗无效。

虽然孩子已经没有在我校上学了,但是每年的6月1日,寒暑假我都会去看望孩子,并带来学习用品、衣服和现金。

伍鸿睿逢人就说:“周老师像我妈妈。

这次黄东是个立柜的贫困家庭,父亲在监狱服刑,母亲再婚,租房子住孩子和祖母。

前年中秋节放假,同学们都回家了,只有他在教室里发呆。

周艳华带他回家一起过节,晚饭后,她送他回家。 祖母七十八岁了,还是个半身不遂的人,30平方米的房子,一半是衣服用品,一半是床和火炉,孩子生活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很伤心,周艳华决定每天接他一起上学。

小东被她的爱情感动了,表现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新冠限制肺炎旅行期间,她特意向东寄去了学习资料,并在线指导他学习。

瘟疫流行解封后,她每隔两天去他家拜访一次,指导孩子学习。

平时也有感冒的学生,她自己护送、护理,马上去看医生,为学生垫付医疗费、买学习用品。 光是到白鹿洞学校工作就有4000多年了。

白鹿洞村小学是典型的城中村小学,生源主要是来自城中村的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学生家庭文化背景也不同。

2007年,周艳华转入白鹿洞村小学。 了解这种情况后,在学校的指导下,率先开设了“家长学校”。 每期都请家长到郴州民间机构“百善堂”做两次讲座。 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在家长与孩子的多次交流中,家长们逐渐受到感召,明白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就是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投资”。

“提前造人啊! ”的道理,对孩子的教育力度变大了,对老师的工作更能理解了。

学生的习惯更好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

每周都有学生找各种关系要求转入周艳华班。

由于效果明显,其他班级也纷纷效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班级荣誉为荣。

2012年周艳华班4名学生参加县级体育比赛获得总分成绩第二名。

她指导的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征文、演讲、才艺比赛达40多人,其中指导李毅撰写的文章发表在《语文世界》,指导邵孔信撰写的文章收录在《梦如夏花》; 指导陈静香参加“湖南省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其他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 《小溪流》文学比赛指导30名报名者参加全国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大赛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指导唐秀丽、李易完成全市“传承文明、 参加“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扣好人生第一扣子”演讲比赛获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少儿才艺大赛”的区级作文、经典朗诵、绘画、艺术节等多种活动

熟悉业务,建设教研团队,培养青年教师

周艳华担任督导室主任及教研主任期间,大力推进课改和教研小组建设,要求坚持每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做到下一次计划、下一次主题、下一次收获,活动开展有起色。

在这些锲而不舍的活动中,许多年轻老师不断成长。

2011年1月,由李红果老师指导的一年级语文《jqx》一课视频发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优秀论文及教育科研成果征集评选活动视频类一等奖。 2010年指导谢玉霞老师在白鹿洞镇学校教育比武获得语文组一等奖; 2010年参加指导李伟娟的英语课获得区级一等奖2011年指导邓美先生的数学课获得片区一等奖2012年指导杨静老师在区CD教育比武获得一等奖……

2016年9月,来自非科班的李煳老师亲自请她做了一对。

通过一年的帮助,李煳老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结合她的数学教学成功经验,逐渐“活”了语文课堂,语文教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去年,党支部把教育送到农村,她成功开设了语文课《贺年卡》,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多篇教育论文获奖。

2019年,新进教师陈婷、周红艳两位老师与她结对,经过一年的帮扶,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勇于挑重担,精益求精,做有情怀的教师

她知道:“教师的职业不像蜡烛,更像土壤,应该让每一粒种子都能获得丰富的营养,健康成长。”

因此,她不断钻研教材,了解教法,进行教学改革,谋发展,认真备课、听课、辅导,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基本理念、知识结构、篇章的内在逻辑、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很好的理解。

备课时,她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兴趣爱好、学习障碍和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秉承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活力,以生活化教学、实用教学引导学生志学、乐学、会学。

她全身心地投入,把课本、备课本带回家加班,离开学校也总是最后一次。

她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得到了领导、同事、学生的高度评价。

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取得了许多成就。

在这几年苏仙区进行的质量监测中,与全区同类学校的同学年相比,她所教的班级成绩每次都可以取得好成绩。

工作期间,她不忘努力学习,坚持做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行动研究法》《儿童心理学》《创新教育》0《心智的启迪》00755-7900000等理论的学习,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回顾过去的工作,周艳华说,这些成绩的获得源于自己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为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教师而不懈奋斗。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