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历史上刘墉有老婆,不光有正室,还有妾室。 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记:“诸城(指刘墉)有摄夫人黄氏,嘉兴人,笔势极似,惟工整已甚,较诸城疏散韵味微减耳。诸城晚书多出黄手,小真竟至莫辨。有家书个册,黄夫人原书后,诸城批答,皆绝妙
历史上刘墉有老婆,不光有正室,还有妾室。
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记:“诸城(指刘墉)有摄夫人黄氏,嘉兴人,笔势极似,惟工整已甚,较诸城疏散韵味微减耳。诸城晚书多出黄手,小真竟至莫辨。有家书个册,黄夫人原书后,诸城批答,皆绝妙,世人罕有知者。”
近人马宗霍《书林纪事》称:“石庵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外人不能辨,晚年书代笔最多。其但署名‘石庵’二字及用长脚‘石庵’印者皆代笔,署‘瑛梦禅’亦其一也。”
刘墉先生显然并非人精可比,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家的大中小老婆不仅摒弃了争风吃醋之类的低级趣味,而且还积极主动地参加“家庭书法培训班”和“老公书法模仿秀’之类进修课程和综艺节目,而且个顶个悟性超凡,功力深厚。真不得不由衷地赞叹一句:“能者无所不能!”
授山西太原知府,擢冀宁道。以官知府时失察僚属侵帑,发军台效力。——《清史稿·列传·卷八十九》
这是《清史稿》中对清朝大学士刘墉的记载。
在乾隆晚年,朝堂分为三派,分别是以阿桂为首为武将派,以和珅为首的贪官派,以刘墉为首的御史派。阿桂作为乾隆皇帝晚年最器重的武将,只对乾隆皇帝忠心,和珅拿他没有办法。而刘墉为首的御史派,常常弹劾和珅等贪官污吏,成为了和珅的眼中钉。
在刘墉之前,他的父亲刘统勋,就同贪官污吏积极做着斗争。刘统勋卓有贤名,刘墉受到父亲荫蔽,因此得到举人身份。此后,刘墉参加了当年的会试,通过自己的学识,考中了二甲第二名,进入翰林院。
但是四年后,刘墉就受到父亲牵连,当时刘统勋办理军务,遭到奸臣诬陷被下狱,在记载中:
“二十年,统勋得罪,并夺墉官下狱,事解,赏编修,督安徽学政。”
刘统勋的事情被查清后,刘墉才被释放,去往安徽担任学政的职务。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因病去世,刘墉丁忧回家,在父亲灵前守了三年,极尽孝道。刘墉接过了父亲的遗志,继续同贪官污吏作斗争,数次弹劾和珅奸党。
乾隆四十六年,刘墉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有御史弹劾山东巡抚国泰贪赃枉法。国泰是和珅的同党,天下皆知,有和珅庇护,行事更加猖狂。和珅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人敢招惹他,刘墉就敢硬碰硬。
刘墉向乾隆皇帝请求,去往山东彻查国泰案,和珅一同跟随,处处掣肘调查行动。在这样的处境下,刘墉坚守着本心,不顾和珅的威逼利诱,查证了国泰案,在记载中:
“命偕尚书和珅如山东按巡抚国泰贪纵状,得实,授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
刘墉就在和珅身边,将和珅的心腹国泰下狱,查证了他的罪行后,将其问斩。对于刘墉的处处为难,和珅非常痛恨,在乾隆面前数次诬陷刘墉。有一次,正值寒冬腊月,水滴成冰,北风呼啸,和珅再一次准备诬陷刘墉。
和珅对乾隆皇帝说:“刘墉泄露同陛下的谈话内容,实属大不敬,理应问斩。”乾隆笑着说:“刘墉还是有功的,不能斩首。”和珅接着话头说道:“刘墉不问斩是可以的,但是要试以惩戒,让其跳进河中游泳吧。”乾隆老眼昏花,被和珅一撺掇,竟然点头同意了。
在乾隆的授意下,和珅拟定圣旨,很快送到刘墉所在的吏部。这样一道圣旨,在夏天还可以遵行,这样的寒冬腊月,就是要人命。刘墉不慌不忙,接过圣旨,高呼万岁万万岁。和珅派遣的部下,紧跟着刘墉,看他是否遵从了圣旨
刘墉下班后,天降大雪,天气更加寒冷了。别说下河游泳,没有结冰的河水,刘墉都找不到。刘墉骑着小毛驴,回到落魄的家中,让仆人烧好热水,洗了一个热水澡。和珅的部下,赶紧将这个情况,上报给和珅,和珅又跑到乾隆皇帝面前。
乾隆皇帝知道刘墉只洗热水澡,没有遵从自己的命令,在殿中等待刘墉回话。一个时辰后,刘墉衣服满是水迹,跑进了乾隆殿中。乾隆询问道:“爱卿,你真的跳入河中了吗”刘墉回答:“陛下,臣真的跳进河里去了,在水中还遇到了一个人。”
乾隆满腹狐疑,询问道:“爱卿,你遇到谁了”刘墉回答道:“陛下,臣遇到了屈原,他问在位的还是楚怀王吗”乾隆接着问道:“爱卿,你是如何回答的”刘墉回答:“臣对屈原说:‘楚怀王这样的昏君,早就不在位了,现在在位的是清朝的明君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一听这番话,知道了刘墉的意思,恕刘墉无罪,让人给他换了衣服,送他回府去了。刘墉这番话,让乾隆皇帝再也无法给他定罪,只能吃了哑巴亏。和珅的一次陷害,就这样被刘墉,云淡风轻地躲过去了。
嘉庆二年,刘墉数次遭受和珅打击,依旧为国为民进言。他向嘉庆皇帝陈述漕运弊端,在记载中:
“疏陈漕政,佥丁不慎,途中盗米,致有凿舟自沉,或及樯舵,舟存而不可用,请饬各行省。”
嘉庆四年,和珅这个大贪官迎来了自己的结局,嘉庆皇帝将其抄家。在抄家和珅的过程中,共查获了25亿两白银价值的宝物,和珅下狱等候处死。最终在文武百官的讨论下,和珅被赐上吊自尽,刘墉送白绫入狱中,监督和珅自杀。
在刘墉的注视下,和珅这个为非作歹的贪官污吏,战战兢兢的把白绫悬于梁上,登上了小板凳。和珅把脖子挂到白绫上,却不敢踢脚下的板凳,腿一直在发抖。刘墉这时说了一句话:“和中堂,恶有恶报,该走了。”和珅才横了横心,将小板凳踢开,抖动了几下,自尽而亡。
根据历史学家对刘墉家族谱的研究,发现刘墉的正妻名叫单氏高。不过在其他的一些历史书籍中,也有其他的答案,例如《艺舟双船》中写道刘墉的妻子是黄氏。根据调查,刘墉不只有一个妻子,因此单氏高和黄氏哪个是妻,哪个是妾,也无从得知。
比较可惜的是,直到晚年,刘墉都没留下一个子嗣,具体原因不祥。书中曾经写道,他的妻子离世后,他为了延续子嗣,就娶了几个小妾。
刘墉简介: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洞诸城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的长子。
刘墉、和珅、纪晓岚、乾隆之间的关系?
刘墉和纪晓岚
如果说刘墉与和珅处于对立面的话,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则相当融洽。纪昀出自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下,两人有师兄、师弟之谊。
大学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笔记》中记载,纪昀与刘墉关系极好,纪昀才思敏捷,刘墉字写得很好,故纪昀常请刘墉为自己写对联。比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是纪昀非常喜欢的诗句,生前他曾将此诗作为自挽联。纪昀去世后,刘墉即将其写下来,作为挽联相赠。
刘墉与纪昀都好收藏砚台,两人也时相赠送唱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刘墉赠给正任都御史的纪昀一方砚台,还特意在上面题识:纪昀喜欢我的黻(fú)文砚,因而我把它送给他,而书之以铭文,“石理缜密石骨刚,赠都御史写奏章,此翁此砚真相当”。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蒋师瀹(yuè)也题此砚说:
城南多少贵人居,歌舞繁华锦不如。
谁见空斋评砚史,白头相对两尚书。
嘉庆八年(1803),刘墉又曾送给纪昀砚一方,称:“送上古砚一方,领取韩稿一部。砚乃朴茂沉郁之格,譬之文格,为如此也。”纪昀也记载到:刘墉送我砚一方,左侧有“鹤山”字,认为是宋代的东西,但我并不以为然。
但刘墉又说,“专诸巷所依托,不过苏黄米蔡数家耳。彼乌知宋有魏了翁哉”大意是说,仿照宋代的古董,一般都宣称是苏东坡、米芾等人的东西,怎么会假冒魏了翁的名号呢纪昀承认,刘墉所言,“是或一说矣”。
嘉庆九年,刘墉去世之前,还给纪昀送过砚,纪昀在砚上题词说,“余与石庵(刘墉)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太平卿相,不以声色货利相矜,而惟以此事为笑乐,殆亦后来之佳话欤”
除了写诗赠砚,两人还经常在一起畅谈佛法。可见两人感情之深,私交之好。
刘墉与乾隆
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传说,这个传说还被编入了传统相声《官场斗》。
总之,把刘墉说成是连皇帝都不怕,连皇帝都敢捉弄的角色。当然,这些事没有什么根据,也不可能发生,只是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良好愿望。那么,历史上的刘墉与乾隆的关系究竟怎样
已经说过,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遭际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还是比较关照的。
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并重新起用。
当然,刘墉作为官场中人,自己也很注意搞好和乾隆的关系。
乾隆四十二年秋天,当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向乾隆皇帝奏请自行刊刻乾隆的《御制新乐府》、《全韵诗》,使之在江苏全省流布,并建议敕发各直省刊刻。
这一建议自然让乾隆皇帝觉得很舒服,此后一段时间里,刘墉的官职也升迁很快。
刘墉入朝为官后,虽然多次因懒于任事、行事模棱受到乾隆皇帝申饬,但官位还算平稳。据说,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嘉庆时发生过一件“争大宝”之事。
据当时一位参加过禅位大典的朝鲜官员给其国君的报告说,临当受贺时,乾隆皇帝不肯交出印玺,刘墉于是制止群臣向新皇帝道贺,自己入内向太上皇乾隆追索大宝。
“半日力争,卒得大宝而出,始行贺礼”。如果此记载属实,则证明刘墉在大事上依旧保持着“劲直”之风,并非一味模棱。
同时也隐约看出,做了很长时间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与新君嘉庆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些。
刘墉与和珅
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习惯于把二人的关系描述为忠奸对立、水火难容。
的确,刘墉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朝鲜书状官徐有闻说,“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
但通过前文的分析已经可以知道,当刘墉入京任职之后,他首先是调整了自己的为官处事策略,变刚直方正为滑稽模棱,所以不可能和权势遮天的和珅做针锋相对的对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乾隆帝“龙驭上宾”之后,已是体仁阁大学士的刘墉却积极参加了对和珅的处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乾隆帝死后的次日,嘉庆帝即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并复刘墉上书房总师傅一职,入内当值,以供随时咨询。
随后,各省督抚及给事中,纷纷上章弹劾和珅,要求将和珅处以凌迟。不过,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不得不为先帝留下面子,请从次律,即赐令自尽,保其全尸。
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等人又及时向嘉庆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借以安抚人心。
和珅之案结束后,刘墉受赠太子太保,可见嘉庆帝对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处理,颇得时人的称赞。由此也可见,刘墉并未因公务而泄私愤,而是充分体现了一位群臣领袖应有的风范。




去医院看妇科,是什么样的心理?.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