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送给老师的扇面书法 四字成语 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
1 送给老师的扇面书法 四字成语
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用于形容书法笔力的气势。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凤;不能读作“fēnɡ”。
辨形凤;不能写作“风”。
近义词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例句他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前铺好一张大红纸;手提毛笔;正准备~一番。
2 四个字的词语写扇子上的A 1 暗送秋波 2 暗香袭人 B 1 贝齿 2 般般入画 3 百般难描 4 百年难遇 5 薄粉敷面 6 白璧无暇 7 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8 步履轻盈,珊珊作响 9 鬓云欲度香腮雪 10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11 半妆美人 12 闭月羞花 13 冰肌莹彻 14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 15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16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17 鬓云乱洒,酥胸半掩(美人睡态) C 1 楚楚衣衫 2 豆蔻华年 3 春半桃花 4 色艺双全 5 出水芙蓉 6 楚楚动人 7 端丽冠绝 8 春光外泄 9 沉鱼落雁 10 方桃譬李 11 粉白黛绿 12 丰容靓饰 13 丰神冶丽 14 风风韵韵 15 风髻雾鬓 16 风流蕴藉 17 浮翠流丹 18 点额寿阳 19 丹铅其面 20 点染曲眉 21 吹箫引凤 22 唇红齿白 23 淡扫蛾眉 24 清喉娇啭 25 淡雅脱俗 25 齿如含(齐、编)贝 27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28 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29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30 长颦减翠,瘦绿消红(美人病之态) 31 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 32 东山窈窕娘,幽梦恼襄王 33 长安水边多丽人 34 唇色朱樱一点 35 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于舞风,拭珠沥于罗袂,传金翠杯于素手 D 1 淡雅脱俗 2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3 单衫杏子红, 双鬓鸦雏色 E 1 婀娜小蛮 2 娥娥理红妆,纤纤抬素手 F 1 丰姿绰约 2 粉藻其姿 3 丰姿尽展 4 翻紫摇红 5 风娇水媚 6 芳情惜花踏月 7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8 芳菲妩媚 9 风情万种 10 粉腻酥融娇欲滴 11 风吹仙袂飘飘举 12 丰盈窈窕 13 芳香袭人 14 傅粉施朱 15 芳馨满体 16 丰标不凡 17 丰姿冶丽 18 丰容靓饰 19 风流尔雅 20 风鬟雾鬓 21 芙蓉出水 22 粉妆玉琢 23 粉白黛绿 24 芳馨满体 G 1 国色天香 2 光艳逼人 3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4 绀发浓于沐 5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6 瑰姿艳逸 7 绀黛羞春华 H 1 花枝招展 2 画中娇 3 皓如凝脂 4 花颜月貌 5 含娇细语 6 怀恨阿娇 7 白巾翠袖 8 含情凝睇 9 海棠标韵 10 含娇倚榻 11 皓齿星眸 12 红粉青蛾 13 红袖添香 14 花遮柳掩 15 红华曼理 16 环肥燕瘦 17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18 花钿委地无人收,方是真饰缘 19 好风南来,轻摇纨扇 20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21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22 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 J 1 皎皎洁妇 2 金瓒玉珥 3 金莲凤头 4 娇音萦萦 5 金屋藏娇 6 绛唇映日 7 金屋藏娇 8 娇嫩丰盈 9 静如处女 10 绝色难求 11 芥芳沤郁 12 金钗十二 13 姣丽蛊媚 14 绝色盖世 15 金枝玉叶 16 皎若秋月 17 肩若削成,腰若约素 18 娇莺初啭(声),微风振箫(音) 19 手如柔荑,颜如舜华 20 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21 腮晕潮红,羞娥凝绿 22 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23 绝代(色、世)佳人 24 佳丽 25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26 肌理细腻骨肉匀 27 酒微醺,妆半卸 28 娇小玲珑 29 金针倒拈,绣屏斜倚(美人懒之态) 30 绝一代之丽 K 1 空谷幽兰 2 款步姗姗 3 开颜发艳 L 1 罗袖初单 2 罗绮文秀 3 眉若远山 4 眉似新月 5 媚态如风 6 明眸善睐 6 明媚妖娆 7 寥若晨星 8 凌波玉足 9 丽雪红妆 10 柳眉如烟 11 耀如春华 12 莲花仙子 13 柔美飘逸 14 丽女盛饰 15 绿叶醉桃 16 兰心蕙性 17 六朝粉黛 18 兰熏桂馥 19 朗目疏眉 20 流风之回雪,轻云之蔽日 21 丽质仙娥生月殿 22 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23 流光溢彩 , 紫气东来 24 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 25 弱水三千,靓女如云 26 罗帷绮箔脂粉香 27 临去秋波那一转 28 梨花带雨,蝉露秋枝(美人泣之态) 29 楼中少女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30 泪痕尚尤在,笑靥自然开 M 1 名嫒美姝 2 眉目如画 3 面赛芙蓉 4 朦胧惺忪 5 明眸皓齿 6 貌似天仙 7 明艳端庄 8 貌婉心娴 9 眸含秋水 10 眉目传情 11 美不胜收 12 名花倾国两相欢 13 美人才调信纵横,非将此骨眉公卿 14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 15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16 面(美) 如冠玉 17 美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槛栏,自是天葩故里 18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留余香 19 ─肌妙肤,弱骨纤形 N 1 浓淡适中,修短合度 2 袅袅娜娜 3 浓桃艳李 4 弄粉调朱 5 女中丈夫 6 浓妆艳裹 P 1 铺红叠翠 2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3 翩若轻云出岫 4 潘鬓沈腰 5 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Q 1 倾国倾城 2 全露天真 3 纤指拈棋 4 千娇百媚 5 纤纤玉手 6 琼姿花貌 7 清脆圆滑 8 螓首蛾眉 9 俏丽俊逸 10 琼林玉树 11 清眸流盼 12 秋水伊人 13 轻云出岫 14 秋娘渡(度)与秦娘桥(娇) 15 群芳难逐,天香国艳 16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17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18 裙拖八幅湘江水 19 情多累美人 R 1 柔弱无骨 2 柔心弱骨 3 如花似玉 4 弱柳扶风 5 柔情绰态 6 柔桡轻曼,妩媚纤弱 7 如短如长,弗浓弗细 8 人面桃花,情致两饶 S 1 手可生花 2 盛服浓妆 3 盛颜仙姿 4 稍染腥红 5 素服花下 6 素齿朱唇 7 双目澄澈 8 扫眉才女 9 双瞳剪水 10 韶颜雅容 11 淑丽韶好 12 水月观音 13 淑逸闲华 14 色艺无双 15 守身如玉 16 神清骨秀 17 淑女才情 18 身轻如燕 19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 双鬓隔香红 21 凤钗头上风 22 双珥照夜,煜煜垂晖 23 盈盈十五,娟娟二八 T 1 天生丽质 2 桃花玉面 3 婷婷玉立 4 桃羞李让 5 桃腮杏面 。
3 谁能给我说几个带“扇”字的四字成语或者词语传风扇火 〖解释〗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冬扇夏炉 比喻不合时宜
蜂扇蚁聚 〖解释〗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但起不了大作用。
纶巾羽扇 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秋风团扇 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秋风纨扇 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秋扇见捐 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扇风点火 谓进行鼓动或煽动。
扇火止沸 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扇席温枕 见“扇枕温席”。
扇枕温被 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扇枕温衾 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席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温衾扇枕 同“温枕扇席”。
温席扇枕 见“温枕扇席”。
温枕扇席 谓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舞裙歌扇 见“舞衫歌扇”。
舞衫歌扇 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摇鹅毛扇 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因以“摇鹅毛扇”比喻出谋画策。
摇羽毛扇 见“摇鹅毛扇”。
羽扇纶巾 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喜爱书法的人,都喜欢写把扇子给自己或送朋友把玩。在这里想交流一下不同数字的诗词写在书法折扇扇面上的一些格式要求。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扇面的方数。我们在购买书法空白扇时,经常会看到7寸18方、9寸18方、9寸20方、10寸15方的介绍。寸是扇子的长短,方数就是按照扇子两个大骨加上中间的小扇骨的总和来计算的。下图做了标注说明,哪一行是不能写,闲章应预留在什么位置,在写扇面时,先要确定落款要写几行,然后倒推出正文可以写几行。
9寸18方的扇面,因为扇面是上宽下窄,如果每行相同字数,上面写得很宽松,下面就会很拥挤,格式上不好看,因此不能平均分配。那么格式可以这么安排,剔除闲章和落款行式(落款按三行计算),正文可写13行,用了王维的《山居秋暝》五律40字做例子,一行4字,下一行就写2字,以此类推,那么计算的时候按两行为一个计数单位来计算,比较方便。写到结尾时,受字数的影响,有可能不能满足这种格式要求时,就应该灵活运用,
无声之音
欣赏书法妙语集锦
一般认为评价一件书作应从以下三的方面去考虑, 即书法艺术的美学要素:用笔、 结字、章法。当然从更高层次的美学要素是气,是神,是韵,是情,是整体的格调,意境。也就是所谓的“功”和“性”“功” ,指功力、技巧,即指对一定的法度对笔画、结构、章法等的把握。“性” ,指性情、风格,即指其中寄托的意趣、情操、学识、修养和感情。 从线条本身具有的美,同时考虑线条组合的美, 从点、线、面等等出发,不过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摘录部分古今书法大家对书法欣赏的名言,以飨书界道友们。
王羲之说:“一点所失,若美人失一目。一画之失,如壮士失一肱。不可不慎” 唐太宗赞王羲之其字“烟霏洁露,若断而连”,赞王献之的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称为“书圣” 的王羲之,他的书法秀美典雅,而有人却站在壮美的立场上说他的作品“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 ,“有女郎才,无丈夫气” 。
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评钟蒜书法“如云鹊游天,群鸿戏海”,评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阀”
唐·张怀瓘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 “每书欲十迅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又说:“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折,如屈折钢钧;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节奏自见。
孙过庭在《书谱》中曾经指出:“伯英不真,点划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乍显乍晦,若行若藏。”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说:“柳公权师欧(阳询),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又说:“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宋朝米芾还风趣地说:“沈辽排字,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他自己是刷字”
宋代朱长文说:“惟公(即颜真卿)合篆糟之义理,得分棣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评欧是“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尺犊所传,人以为法,虽戎狄亦慕
其声。”认为欧阳询的楷书,是“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
正人执法,面折廷铮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
以尚也。”评柳公权是“博贯经术,正书及行,皆妙品之
最,草不失能,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
家”。又说:“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
外夷入贡,皆列署货贝日:‘此购柳书’。”
苏轼曾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又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决一,不为成书也。” 把神放在首位。
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康有为作为碑派代表,极力鼓吹北碑,称颂魏碑之美,“北魏碑无不佳者” 。而对以妍美见长的帖派书家董其昌的书法大力抨击,贬低。“局束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新妇” 。邓石如先生说:“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清包世臣也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至数字,大如一行至数行。一幅至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险,章法要变而贯。”
古人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诗贵曲,画贵蓄,书贵藏,学贵悟”
郭沫若评说他的书法“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谨,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郭沫若先生又说:“构成节奏”总离不开两个很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力的关系”
张宗祥先生所描述的:“以己之所宗者为本,不合者皆废之,此狭陋之弊也。宗颜则议楮,法米则诽苏。”“学碑者见帖而议其疏,学帖者见碑而病其拘,南宗陋北之板滞,北宗病南之放荡”。
近代书法大家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说:“不论是石刻或墨迹,表现于外的,总是静的形势,而其所以能成这样的形势,却是动作的结果。当初的动作态势现在只通过作品留在静的形中。要使静者复动,就得通过耽玩者想象体会的活动,方能期望它的再现。于是,在既定的形中,就会活泼地看到往来不定的势。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发现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这说明书法欣赏是积极能动的。只有通过欣赏者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才能使视觉形象与动觉形象结合起来,书法欣赏才得以实现。现代书法家沈默尹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近人马宗霍的《书林纪事》载:“询当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返,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林语堂先生说得好:“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美学的基础,其中全部含义将在研究中国建筑时进一步看到”。
启功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说明:“笔法有一种异状,为临写所不能得者。即凡横斜之笔画间,常见有一顿挫处,如竹之有节。且一行中,各字之顿挫处常同在一条直线之地位,如每行各就其顿挫处画一线,以贯穿之,其线甚正而且直。又各行之间,此线之距离,又颇停匀。且此线之一侧,纸色常有污痕,而其另一侧,则纸色洁净。盖书写时折纸为行,前段尚就格中书写,渐后笔势渐放,字渐大,常骑在折痕之上写,如写折扇扇面,凸棱碍笔,遂成竹节之状,亦初非有意为顿挫之姿,其未值凸棱之行,则平正无此顿挫之节。纸上污痕,亦由未装背时所磨擦者。今敦煌出土之唐人白麻纸草书《法相宗经论》,所折行格之痕,有至今尚在者。明乎此,则顿挫竹节之异状,可以了然。”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书法用中锋写的字,背阳光一照,正中有一道黑线,周边稍淡,叫‘绵裹铁’,圆滚滚的产生了立体的感觉。”
孙向东院长为道教协会赠送扇面书法作品
( 记者 编辑 :任演强)
十二月初的一天,得知牡丹区道教协会于近日成立,书法家(菏泽牡丹美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孙向东先生应牡丹区道协(筹委会)负责人胡玉道长之邀,欣然挥毫为将要参加牡丹区道协成立大会的全国道教知名人士(贵宾),以及数十位积极奉献爱心的人士每人书写赠送扇面书法作品一幅,共计七十余幅,为牡丹区道教的发展助力。
孙向东先生在为此次活动捐助的道教人士和群众准备赠送作品时说:"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助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道法自然也。道协的成立,是牡丹区宗教界的大事。素有"中国牡丹之都"之称的牡丹区道教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参与"。他表示,今后会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方式帮助道协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孙向东,别号孙胡子,书斋名曰撷雅轩,故又号称撷雅轩主人。祖籍江苏丰县。出生于闻名全国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菏泽,从事书画艺术四十余年,擅长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孙先生系菏泽牡丹美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金融分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菏泽民盟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菏泽市知名书法家。
工作之余,孙向东先生对文字、古帖、金石学等有很深的研究,他的篆书吸收甲骨文、金文之乡法贴的特点,博采众长,篆书以大篆为基调,融大小篆为一体,高古浑厚,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其篆书作品被诸多国家和艺术馆、美术馆、 专业社团和国内外友好人士收藏。
1 形容书法作品的四字成语
你好,关于书法作品的四字成语,我给你写了几个,你去看看好了
横扫千军 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丰筋多力 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矫若惊龙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铁画银钩 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仙露明珠 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2 赞美老师的四字成语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鞠躬尽瘁
耳提面命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呕心沥血
披星戴月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师道尊严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
良师益友
良师诤友
百世之师
诲人不倦
3 赞扬老师的四字成语赞扬老师的四字成语:
诲人不倦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尽心尽力
一丝不苟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勤勤恳恳 良师益友 桃李芬芳 教导有方
辛勤劳碌 教无常师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桃李天下、师恩似海、
诲人不倦,良师益友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教导有方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辛勤劳碌
4 送给老师的扇面书法 四字成语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用于形容书法笔力的气势。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凤;不能读作“fēnɡ”。
辨形凤;不能写作“风”。
近义词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例句他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前铺好一张大红纸;手提毛笔;正准备~一番。
1 形容书法作品的四字成语
你好,关于书法作品的四字成语,我给你写了几个,你去看看好了
横扫千军 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丰筋多力 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矫若惊龙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铁画银钩 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仙露明珠 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2 赞美老师的四字成语,急需四个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耳提面命
有教无类
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呕心沥血
披星戴月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因材施教
师道尊严
教无常师
能者为师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循循善诱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鞠躬尽瘁
良师益友
良师诤友
百世之师
诲人不倦
以上都是赞美老师的四字成语。
3 形容书法艺术的成语有哪些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剑拔弩张:剑从鞘里 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4 形容一个人书法写得好用什么成语(词语)越多越好书法: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剑拔弩张:剑从鞘里 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5 送给老师的扇面书法 四字成语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用于形容书法笔力的气势。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凤;不能读作“fēnɡ”。
辨形凤;不能写作“风”。
近义词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例句他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前铺好一张大红纸;手提毛笔;正准备~一番。
6 赞美老师的四字词语有哪些1、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释义
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
出 处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例 句
李老师~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2、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
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出 处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 句
他一生勤勤恳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3、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释义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出 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例 句
正因为经常有几位~的规劝,他才不至于滑入犯罪的深渊。
4、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释义
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出 处
《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例 句
人民教师要~,就必须在方方面面为学生做出表率。
5、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出 处
《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之化者。”
例 句
老师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如~般渗入我心头。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