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聚餐把烧鸡腿全夹给女儿,疼自家孩子的同时如何考虑好别家孩子?

孩子 0 47

父亲聚餐把烧鸡腿全夹给女儿,疼自家孩子的同时如何考虑好别家孩子?,第1张

父亲聚餐把烧鸡腿全夹给女儿,疼自家孩子的同时如何考虑好别家孩子?
导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那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对于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此看见好吃的都会第一时间将还在吃的东西夹到孩子碗中。但是这个父亲在聚餐之时,将一只烧鸡的两个鸡腿全部夹给自己女儿,引来了网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那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对于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此看见好吃的都会第一时间将还在吃的东西夹到孩子碗中。但是这个父亲在聚餐之时,将一只烧鸡的两个鸡腿全部夹给自己女儿,引来了网友的谩骂,表明男子的行为是非常自私的。虽然在自家公司聚餐,肯定还是会有其他员工存在,夹一只算是疼爱,另外一只可以留给别人。

疼爱自己家的孩子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毕竟父母的疼爱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一些。而且这个女孩也深知父亲会第一时间将鸡腿夹给自己,也是打开了手机录制了一段视频,本想炫耀父亲对自己的爱意,谁知道竟然成为了导火索,让网友开始质疑。一只鸡只有两只腿,可以将另外一只腿留给他人,如果为了自己的孩子不顾其他人员的存在,就会让其他人有异议。

父母都会以自己的孩子为主,但是也要分场合,如果是自己一家人在一起聚餐,那么鸡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但如果有其他的老员工或者外人存在,就不应该出现这种行为,疼爱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要考虑好别家的孩子,毕竟这个时候要按照孩子的年龄进行划分。即使孩子爱吃鸡腿,但可以选择在超市里购买较多的鸡腿回家做给孩子吃。

如果父母都不注意分寸,那么孩子就会学习父母的这种行为,在公众场所吃饭的时候不会照顾他人的情绪。只会一个劲儿的将盘子里自己爱吃的食物夹到自己的碗中,给他人留下一个骄纵的坏形象。所以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告知孩子在公共场所要抑制自己的种种行为,要学会分享。

文|福林妈咪

在公益广告《筷子》这个视频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过年的时候,全家聚在一起吃饭,孩子抓住筷子就要夹菜,爸爸赶紧拦住孩子,让长辈先说祝福的话,让长辈先动筷子。

这是明礼。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是家庭的中心,老人对孙辈也是十分疼爱,更多的时候是长辈等孩子上桌才开饭。

这导致很多孩子都不懂餐桌上的这种礼仪,更有的孩子在餐桌上“我行我素”,明明一家人都围着吃饭,孩子却把自己喜欢吃的菜占着,不允许别人动一筷子。

我们会说,这孩子“没教养”。

在中国,餐桌文化非常重要:家人团聚、朋友相处、生意往来、庆祝等重大事件,都离不开餐桌上的互动。

餐桌是大家互相认识、互相深入了解的地方,从吃饭的举动和态度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能。餐桌上的表现,也被认为是考验人修养的重要场所。

孩子在餐桌上的行为表现,也会被别人扩大化:懂得餐桌礼仪,会被人称赞“懂礼貌”、“有教养”,而在餐桌上做了过分的事,也会让所有人都默默皱眉头,让人嫌弃。

比如说上面,孩子等长辈先动筷子,自己再动筷子,这是尊重长辈;如果孩子霸占一盘喜欢的菜、把菜挑的到处都是,会被认为是自私、自我。

所以,教孩子餐桌礼仪,也是父母需要重视起来的。

1、父母给孩子做榜样

在最开始教孩子餐桌礼仪的时候,孩子不一定能听得懂,但是孩子懂得模仿。

孩子吃饭的时候,会模仿父母的动作:

如果父母吃饭的时候喜欢吧唧嘴,那么孩子也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吧唧嘴;

如果父母吃饭的时候喜欢看手机,那么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也会希望能边做其他事情,边吃饭;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餐桌礼仪上也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影响下,孩子餐桌上的习惯会越来越趋向于父母。

2、给孩子立餐桌规矩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在孩子6岁之前就该给孩子立规矩。而餐桌礼仪就是立规矩的一种。

在孩子有餐桌坏习惯,比如说浪费粮食、不尊重长辈、吃饭三心二意等不对的行为时,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这样是不对的。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样子是对的,什么样子是错的。

也可以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英雄形象,让孩子愿意去成为他自己心目中更好的人。

1、在餐桌上尊重长辈

在家的时候,长辈习惯性的惯着孩子,但是父母要懂得让孩子尊重长辈。

比如上面提到的公益广告中,长辈还没动筷子,孩子想要动筷子的时候,爸爸制止了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知道这是不礼貌、不尊重长辈的行为。

2 、不把饭菜翻来挑去

有的孩子喜欢在一盘菜里面挑自己喜欢的,但是大家都在吃饭,这样做会让很多人心里都不舒服。

吃饭的时候,喜欢那个就直接夹,不在菜里翻找自己喜欢的,一方面是孩子对别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对自我的约束。

3、不在餐桌上大吼大叫

时常在餐桌上见到这样的孩子:父母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的时候,就大吼大叫,企图用这种方式让父母或其他人妥协。甚至在有人管教他的时候,直接掀桌子。

这种行为是可怕的,会直观的展现出家庭教育的缺席。

4、不要咬筷子、舔筷子

有的人在吃饭的时候,有一些小习惯,就是咬筷子、舔筷子,然后再去夹菜。

在孩子小时候,或许别人还能勉强接受,但是在将来走入 社会 之后,孩子的这种行为,会让他被周围人嫌弃,也会比较难被别人接受,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很大。

5、不对着桌子打喷嚏

不对着桌子打喷嚏是个常识:人在打喷嚏的时候,会有细菌喷射出来。如果孩子不懂,父母要教。

餐桌礼仪不光是这些,但是这些是最基本的。

很多时候,孩子在餐桌上的糟糕行为,最根本的两个原因:一是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想不到考虑别人;二是父母从来没有教,导致孩子对没有基本的常识。

所以,透过孩子在餐桌上的习惯,不光能看出一个孩子的品性、教养,也能看出他背后的这个家庭是怎样的情况。

过年走亲戚时,爸爸妈妈更应该注意教育孩子,这是最能彰显孩子懂礼貌的时候了~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该男子的行为给我做了一个榜样。烟台一男子餐馆里细心照顾8旬父亲,一口一口地喂饭菜!

该事件发生于烟台芝罘区一家餐馆内,据拍摄人员介绍,当天一中年男子用轮椅推着一位老人进入餐馆,还有与女子同行。在三人吃饭过程当中,这名中年男士一直对父亲细心照顾,开始给父亲夹菜,后来直接走到父亲身边一口一口喂给父亲。期间和老人交流都是俯下身,让人十分感动。据了解,陪伴老人的是儿子与儿媳,老人家已经70多岁了。

餐馆工作人员徐先生表示看到这一幕感觉很温馨,小时候都是父亲给孩子喂饭,父亲老了之后,儿子照顾父亲也很贴心。该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为该男子行为点赞。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这件事给我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在看到这一幕时,我脑海中很自然的闪过了我的父母。这位老人现在70多岁,比我父母的年龄稍大一些。他儿子在吃饭过程中给予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觉得十分温馨和感动。同时我觉得这一事件给我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让我对于未来照顾父母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和认知。我想在未来生活当中,我也会用心去照顾父母,用心陪伴在父母身边。

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生活当中与父母关系不睦的年轻人,父母为他们付出了太多,可他们却还没有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与付出。如果他们能看到这一幕,或许能够对父母的爱更有感触,或许能够有一些改变。

我们总是期待能从父母身上获得更多爱,可是父母在渐渐老去,他们也期待我们能够给予他们足够多的爱。多用心陪陪你的父母,只要父母还在家,就永远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