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家校共育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谁都别想推掉自己该有的责任,只要是为人父母,只要老师站在讲台,就必须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具体怎么做,我认为沟通是摆在第一位的。不能因为沟通不善,就给老师送锦旗,这不是明智的做法,将老师当物业来评价不合理,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谁都别想推掉自己该有的责任,只要是为人父母,只要老师站在讲台,就必须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具体怎么做,我认为沟通是摆在第一位的。不能因为沟通不善,就给老师送锦旗,这不是明智的做法,将老师当物业来评价不合理,家校共育和物业单方面服务是两码事。
一、疑似家长给学校老师送羞辱锦旗看到江苏徐州家长给老师送锦旗,锦旗上写的并不是歌功颂德的话,而是“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1名”,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看到这个场景,我觉得不仅是当事老师受到了羞辱,而是整个教师队伍都受到了羞辱,这是什么样的尊师重教风气?以如此嚣张的态度来面对孩子老师,让老师颜面无存,受伤害的不仅是老师,而是整个教育,更是自己的孩子。
此前有业主因为不满意物业的服务,所以给物业送了锦旗,“干啥啥不行,收费第1名”,这是对物业收费和服务不对等的评价,是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否定,那么这种套路同样适用于学校老师吗?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必须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充分沟通下,才能做好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像业主和物业那样的服务,对于孩子的教育并非就是交了钱就结束了。
老师叫家长,并不是因为老是闲着没事干,而是屡次三番的问题没有解决掉,孩子学习和习惯上的问题持续存在,是因为老师负责任,所以才屡次喊家长的,否则谁有那个闲心思管这些?
二、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父母都把孩子的教育义务全部推给学校,那父母干什么?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父母所承担的教育压力的确很大,但这种承受是自己的责任,哪家不是一样呢?国外也是如此!
很多人说自己过去上学不是这样的,但我们是否想过过去的教育期望值和现在能比吗?大家都在跑,谁愿意在慢慢走!
关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该心里有数,有没有尽到做家长的义务和责任,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之间的差距的背后,除了孩子和老师的努力,实际上还应该有家长的努力,并不是说家长做甩手掌柜就可以了。
三、老师不称职该如何去反馈?不得不承认,在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少数老师不称职,对于这样的老师怎么办呢?真要是不满意完全可以正常反馈给学校,学校不解决问题就反馈给教育局,现在的孩子都是个宝,真要是老师有问题,大多数家长一定会支持你的。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少数家长本身的社会性恶习,喜欢用一些社会性的套路来对待老师,用自己的无知和无畏来表达自己所谓的不满,但实际上最终伤害了教育和孩子。
如果这面锦旗是送给我的,我一定会毫不客气地收下,就直接挂在我的办公室,让它时刻提醒我没事不要喊家长,尤其是那些不愿意沟通的家长。
结束语现在的孩子都是个宝,打不得,骂不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老师对学生的管教手段是越来越少,所以有时候只能希望通过家长的配合与沟通,通过家长来实施适度的惩戒教育,既然现在家长连这种配合都不愿意了,那老师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看到最新消息,徐州市教育部门已经正式回应了这件事,认为是子虚乌有,当地根本就没有那所学校和老师,将会追究法律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反思,孩子在教育上出现的各种怪现象,并非完全是老师的过错,而是社会,家庭,学校和老师共同的责任,不要用一面锦旗就把所有的责任推给老师了,当然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也不能推卸,都要把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这样教育才有希望。
网友送锦旗恶搞的目的何在?就是为了拍短视频赚钱吗?欢迎留言讨论!
一家长送老师锦旗,上面写着“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在经历了这么一出之后,我想自己的孩子,以后在学校里,很难再抬起头做一个正常的学生。
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解决,并不一定要采取“送锦旗”这样极端的行为。
可能这样的行为,让家长自己内心十分的舒坦,因为老师在学校里丢人了。但家长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带孩子今后在学校里,将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之所以认为家长的行为,会让孩子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有着下面这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家长让老师没有了颜面都说:“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一个相互的行为。”,老师要想获得家长的尊重,首先老师就需要尊重家长。而家长要想获得老师的尊重,也必须要先尊重老师。
在这起事件中,可能老师行为有不妥的地方,但这并不是家长送锦旗的理由。要知道这样一个反面的锦旗,会让老师在学校里蒙羞,成为全校老师的笑话。
更是有可能因为这面“锦旗”,而让老师面临学校领导约谈的情况。
二、孩子还在老师的教育中老话说得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将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弄得如此的僵硬,我想在老师颜面无存的时候,自然也就会记恨家长,以及家长的孩子。
虽然老师不能够直接的针对家长,但却可以针对家长的孩子,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孩子的教育管理松散,甚至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
老师对于孩子的刻意冷落,会使得孩子的内心,非常的彷徨失落,相应的同学们,也会对孩子指指点点。
所以作为孩子的家长,不能够做类似的事情,出现问题时候,应该理性和老师沟通。
学校有个规矩,不主张老师收礼,但可以接受锦旗和感谢信,不仅接受,而且校领导还和拿了锦旗的老师合影发在学校公众号上专门表彰。
之前看公众号上有家长情真意切的感谢信,看了也甚是感动,后来发现陆陆续续的,一年级、二年级也一个一个送了,锦旗都很漂亮,但是感谢信内容都比较空洞。最近家长群里许久不说话的家委会家长说了一句:“其他班级都给老师送锦旗了,我们班要不要给老师送一个?”
随后一两个家长在下面表示同意,家委会家长说:“不同意的私聊,那就做一个了。”这事也就这么定了,后来陆续的就是家长们“同意”两个字了。
这样一份荣誉,送给为孩子辛苦了几年的老师,固然是应该的,只是这个荣誉的背后真的是对老师的肯定吗?
第一是动机。因为其他班送,所以我们班也送,大有给老师挣脸面、讨好老师的感觉,是不是偏离本意了。如果我是老师,即便工作做得很好,我也会自惭形秽,感觉不能名副其实。当然,希望老师不会知道这些。
第二,送给3位老师是否合适。的确,只送一两位老师明显让没收到的太尴尬,但是真的语数英3位老师都应该得到这个荣誉吗?就家长们评价而言,有2个老师在工作上还算尽心尽力的,另一个老师因为教学管理技能欠缺,今年被家长屡次投诉到学校去了。共同得到这样的荣誉,对工作优异的老师的嘉奖作用明显降低。
第三,这是给老师一个不好的导向。讲真,工作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不在少数,优异的老师不是都收到了锦旗,也不是每个收到的都一定是好老师。但是,在学校宣传层面,无形中给老师树立了这样的标杆,没有得到锦旗的老师也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教师是个受人尊敬的工作,但如果放到社会中,也可以归类到服务业,因为这个行业也是根据服务的成果,时刻在接受大众的评价。这个岗位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他们在给社会培养创造未来的人,在给他们树立人生价值观,所以特别希望在校园里尽可能给他们留一片净土。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