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公司发的一瓶饮料,自己不喝带回去给小孩,你们怎样看待这同事呢?

孩子 0 62

职场公司发的一瓶饮料,自己不喝带回去给小孩,你们怎样看待这同事呢?,第1张

职场公司发的一瓶饮料,自己不喝带回去给小孩,你们怎样看待这同事呢?
导读:可能很多人觉得凡是给孩子带回去的人,可能都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不是带回去给孩子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而是一种内心的本能体现,而是把自己单位分的东西和孩子一起共享!父母给孩子可能不是那瓶饮料,是更多……我只能说,提出这个问题的

可能很多人觉得凡是给孩子带回去的人,可能都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不是带回去给孩子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而是一种内心的本能体现,而是把自己单位分的东西和孩子一起共享!

父母给孩子可能不是那瓶饮料,是更多……

我只能说,提出这个问题的题主,你一定无法体验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亲亲互动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于很多人,“勤俭节约”等同于“抠门儿”;“爱护家庭”也被看做是“没出息”。而大手大脚、自我中心,反而成了“放荡不羁”的万人迷性格。

我并不排斥,合法合理挣到的钱,可以随便享受,甚至可以去“炫富”,因为有一种人需要用钱才能撑起所谓的门面和自尊;

但是我坚决反对,在社会形成一种鄙视链,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精神,打落在鄙视链的最下端,被另眼看待,甚至嘲笑。

那饮料也一样啊,只是相对那些福利来说可能小了点、少了点。但同是公司发的,饮料为什么不能像福利那些东西一样拿回家呢?只不过福利那些东西你是拿回家自己用或者给父母,同事的饮料是拿回家给孩子而已。

再者,饮料是公司发的,那就是同事的东西,她要怎么处理都无可厚非,没必要把这件事拿出来当饭后八卦吧。何况公司也没规定不能拿回家,那既已经是属于同事自己的东西,又没规定不能拿出公司,那拿回家给孩子喝也只是一种方式而已,跟在公司喝并没什么区别呀。

办公室谁给我一瓶饮料或一些比较少见的小零食,我会自己不吃带回家给我八岁的儿子。不是因为家里买不起,小康家庭,一个孩子,条件还行。只是喜欢开门孩子看到妈妈递给他零食的那份喜悦。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容易满足的,看着他笑眯眯的小脸,说哇妈妈又给我带吃的了,我内心就特别满足。比自己吃了还要满足10000倍,这大概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吧。无关其他

现在很多父母,回家都会给家人,给孩子带礼物。有时候礼物是自己买的,有时候是单位发的,有时候是同事给的。

公司发了一瓶饮料,自己没喝,带回去给孩子喝。这位同事没做错,这饮料是公司发的,他没偷没抢,只是合理地处置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前几天公司接了个广告,他们还发来一些自己的产品。其中多半是饮料,所以领导就给大家分了一下,让大家尝一下。因为是新产品,市场上还没有大量贩卖,所有一些有孩子的家长就带回去给孩子惊喜。也是公司给大家的福利,同事们也都挺开心的。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同事说:“你们家真有那么穷吗?一瓶饮料都给孩子买不起,还非得把公司的东西给孩子带回去?”

此话一出,热闹的办公室顿时鸦雀无声,甚是寂静。后来我也好好想了一想,公司发瓶饮料,别人给颗糖,都要带回去给孩子的家长,真的都很抠门、小气吗?

什么是爱?

爱是什么呢?百科的解释是人类情感,甘愿对一个人好,对一个人付出。爱可以在夫妻之前,可以在兄弟姐妹之间,可以在父母孩子之间。

现在我已为人母,也习惯性地给孩子带吃的,别人给我的稀奇吃食,也会带给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会露出喜悦的笑容。什么东西都要带给孩子的家长,不是抠门,而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即使这些东西在别人的眼里很廉价。

给的不止是东西,更是时刻牵挂的心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家长有啥东西都给孩子带回去,带的就只是东西吗?孩子看到这些东西很高兴,只是高兴这些东西吗?

其实都不是,与其说家长带的是东西,不如是时刻牵挂孩子的心。因为爱孩子,所以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想留给孩子。不是自己吃了就买不起,而是意义不同。与其说孩子看到东西开心,不如是他感受到父母的爱和牵挂才那么开心。

中国人表达感情都很含蓄,特别是老一辈的人,他们不会说我爱你。只会把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的东西带回来给你,这已经不止是东西,而是包裹着深深的爱。一个愿意带,一个吃得开心,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爱的教育

家长为什么会一直给孩子带东西呢?因为这种爱得到了反馈,不止是他吃得高兴,而是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表达“我爱你”。例如,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揣了一块肉,带回来一块小饼干。连好吃的面包,也要撕下一块揣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