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讨厌读书,家长都应该多领孩子去哪些地方?

孩子 0 61

孩子讨厌读书,家长都应该多领孩子去哪些地方?,第1张

孩子讨厌读书,家长都应该多领孩子去哪些地方?
导读: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你可以带他去4个地方:客运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让他们去看看,挤大巴车的人群,穿什么样的衣服,抽什么样的烟,嘴里说什么话。再带他们去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看一看来往的人群,又是怎样一番景象。然后问问他们将来想成为哪一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你可以带他去4个地方:客运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

让他们去看看,挤大巴车的人群,穿什么样的衣服,抽什么样的烟,嘴里说什么话。

再带他们去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看一看来往的人群,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然后问问他们将来想成为哪一类人。

去年冬天下班回家,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在寒风中,一个小男孩坐在奶奶的垃圾车上,借着昏黄的路灯,全神贯注低着头看着手里的书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自己。

我的父母没什么文化,为了挣钱,只好进城务工。

一家四口人挤在不足15平米的小房子里,父亲在工地打工,母亲骑三轮车载客。

中学之前,我没买过内裤,都是姐姐穿剩下的,鞋子是邻居们送来的,穿了两年,鞋底快断了。那年学校要开运动会,我参加了接力跳长绳比赛。

轮到我跳的时候,我飞快地跑到长绳中间,腾地跳起来,但是,脚下的鞋底突然飞了出去。

我腾一下子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马上请了假回到家里。

父亲翻着满箱邻居送来的旧鞋,竟然找不到一双码数合适,鞋底没断,又两只都在的。

我站在父亲身边,看不见他的脸,只看到他低头脖子憋得通红,我以为他生气了,连忙擦干眼泪说,没事,大点的鞋也可以穿……

我仍清晰地记得,说完这句话,父亲翻鞋的动作更加剧烈,他低着头,两滴豆大的眼泪落在破旧的鞋子上。

那天怎么回到教室的,我已经不记得,但是永远记得在那最虚荣最好面子的青春期,我一直鲜少说话。

憋着一股气,我考上了本地最好的学校。

因为,每次父亲从工地回家,脱掉沾满泥浆和汗水的衣服,我都暗暗告诉自己,我要努力读书,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

二十年后,我第一次坐硬卧从湖北来到北京,13个小时的路程中,我遇到很多和父亲一样的人。

他们有着相同的黝黑脸庞和皲裂的手背,操着不同的地方话,却背着相同的蛇皮袋,他们性格各异,却同样舍不得买车上的一个盒饭。

几年后我的工作慢慢有了起色,我渐渐习惯飞机和高铁。

诚然,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交通工具的选择上。

但不可否认的是, 头等舱可以优先登机,银行VIP不用排队,演唱会最贵的票位置是最好的……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而拉开大多数人差距的,就是读书。

读书,不仅是冲破阶层的束缚

央视曾经播放过一部名为《翻山涉水上学路》的纪录片,光听名字就有些匪夷所思。

不错,这部纪录片正是揭露了我们所处的世界上,一些落后国家地区,孩子们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去上学的真实境况。

孩子们为了上学,或是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与野兽同行,

或是在群山密布的高海拔地区,攀爬人工“天梯”命悬一线,

或是在水流湍急的“吃人河”上,利用生锈的钢索横渡江面,

亦或是在世界最大的山地湖面上,划船漂泊数小时,饿了累了就靠芦苇充饥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期在肯尼亚的拍摄。

柯坦卡的母亲,正陪着女儿穿越一片危机四伏的灌木丛,随时有凶猛兽类出没,越过灌木丛,母亲就得返回家里照看牲畜,剩下的路只能靠柯坦卡独自去走。

12岁的柯坦卡,接下来要一路向南穿越广阔的大草原,才能抵达学校。

影片里,母亲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眼中带泪说:

“前面的路看上去安全些,但对孩子们来说依旧危险,有时会有狮子和大象,或者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这些都是上学路上的危机。”

她并不富裕,没有手机,在柯坦卡离开数天里,四处打听是否有人见过她的孩子,以确保女儿已安全抵达学校。

影片里无数相似的画面,都让人为之动容,每一条上学路,都潜伏着生命的危险。

我们都上过学,但我们的上学之路从未这样艰辛、坎坷,我们从未想到这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一群孩子,需要冒着危险去上学。

然而,父母们心怀不舍的相送,孩子们艰辛倔强的跋涉,都只是为了去读书,去收获真知,孩子们总说:“我真的很喜欢读书,不怕吃这些苦。”

很多孩子抱怨上学苦,上学累,可相比较而言,谁更苦,谁更累呢?

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

能现在用汗水解决的事,不要留着以后用泪水,况且,泪水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当你获得了足够多的知识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

唯累过,方知闲。唯苦过,方知甜。

读书,是相对轻松的一条路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叫梅梅的网友说她同学的故事,感触挺深,她同学厌学,辍学回家帮父母打理餐馆生意。

每天帮着招呼客人、传菜、端盘子、收钱,穿梭在各式各样的食客中,餐馆收益自是还不错,生意红火。

但没多久就跟梅梅抱怨说挣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累身也累心,而且这样做下来内心空虚,还是不如读书的时候充实。

其实,这世界上并没有哪条路是轻松好走的,但真正进入社会之后。

当年抱怨上学时候的苦和累,比起现实生活的曲折残酷来说,读书进取,通过知识升级来敲开更多的机会之门,通过智慧去获取财富和心灵的安宁,或许才是相对轻松的一条路。

当然,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我身边有位朋友,硕博连读之后到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就职,有次回老家,当地一位做生意的老乡,问起我朋友的收入状况。

朋友说了个大概,老乡满脸不屑说:“还以为你们高材生多棒呢,结果还没我一间美容院收益多。”

朋友笑笑不说话,只是心里很明白,如果不是读书,自己的境遇只会比现在更差,然而知识的升级,思想的拔高,让她不会去跟这位“鄙视”她收入的老乡之间争个输赢高下,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社会阶级上的固化和差异,并不仅仅是财富上的差距,更多是每个人眼界和选择的不同。

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决定我们出生和阶层,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书,为自己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格,实现个人的提高和阶级的突破。

由此,我们再看开篇张雪峰先生打趣的例子,或许更能明白,其实读书真正滋养的是一个人的精神。

想起作家毕淑敏书中的一段话,或许能让孩子们更加明白读书所赋予的精神层面的意义,她说:

他可以听到雪落的声音,可他感觉不到肃穆;

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感受不到纯真;

他可以听到别人的哭泣,却体察不到他人内心的悲苦

深以为然,或许这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但格局和见识却千差万别的所在。

所以亲爱的家长:

我们教育孩子读书,是希望他们在未来,即使面对同样泥沙俱下的生活,也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多争取一些自主选择权,多增加一份对生命的掌控感。

而不是被动地、违背自己内心意愿地承受和忍耐。

所以,亲爱的孩子:

如果老天,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

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的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人生,就像一家银行,现在的努力,就是本金。

如果你觉得读书苦,而选择了放弃,当你走入社会,才会发现: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没有房产证上学怎么办

没房产证孩子还是能上小学,只是有的学校能上,有的学校不能上。可以上学的情况有:

(1)如果没有房产证,在有证的都报了,还有名额的时候能上;

(2)可以去私立学校,民办这些不要求房产证的学校;

(3)可以去有名额的公立学校。

孩子上学需要什么证件

孩子上学需要以下证件:

1、户口本;

2、儿童出生证;

3、父母当地的《计划生育服务证》;

4、住房证明材料。即在学校招生地段内的房产证明或购房合同、租房合同等材料。

没有房产证,没有购房合同,孩子则按照非户籍新生入学条件入学。 孩子上学,一般以户口所在地就近为原则,当事人应具体咨询学校,依对方的要求办理,学区的享受,要以具体学校的要求为准,并不是全国统一。正常情况下,上小学报名时,所需要的条件有,父母带孩子、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需要将有地址栏的首页和小孩本人页,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宅基地证或购房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如果没有房产证,须提供有效居住证明,如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市房管部门认可的租房合同及唯一居住地证明。如果没有房产证,在有证的都报名以后,还有名额时可以报名,也可以去私立,民办等不要求房产证的学校或有名额的公立学校,或把孩子送回户籍所在地上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答案:胶州锦悦都小区的学生可以就近上学,附近有多所学校可供选择。

解释:胶州锦悦都小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周围有多所学校。根据小区具体位置不同,学生可以选择就近的学校上学。以下为附近的几所学校:

1 胶州市第四中学:位于胶州市胶西街道梧桐路,距离胶州锦悦都小区约2公里。

2 胶州市第二中学:位于胶州市胶西街道南海路,距离胶州锦悦都小区约25公里。

3 胶州市实验小学:位于胶州市胶西街道临沂路,距离胶州锦悦都小区约15公里。

4 胶州市第七小学:位于胶州市胶西街道南海路,距离胶州锦悦都小区约2公里。

以上学校均为胶州市重点学校,教学质量有保障。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年龄、学历等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

拓展:除了以上几所学校,胶州市还有其他的中小学校可供选择。此外,胶州市还有一些知名的民办学校,例如胶州市鲁商实验学校、胶州市第一实验学校等,家长们也可以考虑这些学校。无论选择哪所学校,家长们都可以在学校官网或学校招生办公室了解更多信息。

小孩上学可以咨询教育主管部门,比如市教育局或者县教育局,如果是要就读小学的,应该咨询教育局的初教(股)。

如果是要读初中或者高中学生上学的问题,应该咨询中教科(股)。如果是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应该咨询职成科。教育局下属有设立各个机构和部门分别管理小学,初中,高中,职校等。

小学入学工作坚持“以县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旗县区教育局、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涉及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具体问题,可以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对应的中小学校咨询。

部分地区:

呼和浩特市四区教育局入学咨询电话:

新城区教育局:0471-6218004。

回民区教育局:0471-5205729。

玉泉区教育局:0471-5974190。

赛罕区教育局:0471-6651030。

金川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0471-3147996。

深圳龙华区教育局咨询电话(工作日9:00-12:00,14:00-18:00),0755-23336218,0755-23336372,0755-21014232,0755-21014249。

泉州孩子上学问题 96339。

驻马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孩子入学问题咨询。

我觉得孩子是需要送到好的学校去上学,因为好的学校会有好的读书气氛,从而对孩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不用强求,毕竟教育孩子也是有很多种办法的,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我们要尽到责任,要起到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