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到老家让老人带好吗?老人带出的孩子土吗?

孩子 0 36

孩子放到老家让老人带好吗?老人带出的孩子土吗?,第1张

孩子放到老家让老人带好吗?老人带出的孩子土吗?
导读:提起老人帮忙带孩子,很多人大概会有话要说,我也曾在文章里吐槽过我妈,气走保姆、无原则娇惯孩子等,在一些妈妈群里,“控诉”老人帮忙带孩子中的种种难以忍受的状况,带来的无数烦恼,只要一有人开头,就会引起众多共鸣。老人帮忙带孩子,暴露出的负面问题

提起老人帮忙带孩子,很多人大概会有话要说,我也曾在文章里吐槽过我妈,气走保姆、无原则娇惯孩子等,在一些妈妈群里,“控诉”老人帮忙带孩子中的种种难以忍受的状况,带来的无数烦恼,只要一有人开头,就会引起众多共鸣。

老人帮忙带孩子,暴露出的负面问题,如婆媳矛盾的集中暴发、育儿理念不同的冲突、生活习惯的相左等,既影响家庭和谐,也影响妈妈心情,而糟糕的情绪又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些人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带孩子,绝不要老人帮忙,免得生气;有人说,宁可不上班,生活拮据一些,也不想老人帮忙带孩子,怕老人娇惯孩子,培养不了良好的习惯,以后不好改。

然而,对于那些一边有老人帮忙,一边又在抱怨老人的人,有人却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人帮忙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带孩子的难。

有个闺密,生大宝时从月子里开始,公婆从老家过来帮他们带孩子,闺密在休完产假就上班了,家里的家务、带孩子都是公婆打理,她每天晚上回家就是陪孩子玩一会儿,一直到大宝上幼儿园。后来婆婆生病了,到闺密生二宝的时候,婆婆已经去世,闺密的妈妈还要帮她弟弟带孩子,只在她月子里照顾了一段时间就回去了,老公工作忙,还常常需要出差,闺密只好辞职自己带孩子。

从此闺密就象变了一个人,脾气非常不好,老公不在家,自己带两个孩子,经常忙得饭也顾不上吃,可这样还是一直在发胖,因为休息不好和经常发脾气,脸上的痘痘是此起彼伏。她说真怀念婆婆帮忙带孩子的时光,自己带孩子才知道没有人帮忙的难处。

其实对于不少职场妈妈来说,要不要老人带帮忙带孩子,真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让老人帮忙带,就可能要面对一些矛盾的发生,即使是自己的妈妈,虽然比婆婆要好沟通,但是也会发生很多矛盾,有个网友曾给我留言说,和她妈住在一起,简直快要被妈妈搞抑郁了。我有一次也当着我妈和我哥的面说,我之所以不让咱妈来我家住,就是嫌她老给嘟嘟喂饭。本来嘟嘟吃饭习惯不错,从一岁多就自己吃,可是有时候吃得少些或不好好吃,我妈就非要一再去喂。

如果不让老人帮忙带,自己还真是经常手忙脚乱,尤其像我这样,老公不在本地上班,带孩子、做家务等基本帮不上,自己不管做什么都要带着孩子,有时候需要加班,就非常为难,家里更是顾不上收拾,以前绝难忍受的“脏乱差”成了常态。而老人帮忙就从容多了,起码吃完饭还有人帮忙收拾一下,有事需要处理时可以把孩子放在家里。虽然我妈因为关节炎走路不方便,但是周末我加班时,孩子在家睡觉,我就可以放心的离开,孩子醒了姥姥可以哄着玩会儿,吃吃东西。

到底要不要老人帮忙带孩子,有位育儿专家说,没有对错,只有权衡,看两种选择结果带来的利弊,选择利大于弊的那种,因为没有完美的结果。

所以,要根据自己家庭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权衡哪种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比如,如果妈妈自己工作忙,又希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不能在孩子身上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有老人帮忙,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给老人,自己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选择。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事业,那么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会是更优的选择。

如果妈妈与老人存在较多的分赴和冲突,自己也有时间和精力来带孩子,那么自己带可能会更好。

不管是哪种选择,都有利有弊,在选择的时候就应该想清楚,当你选择了老人帮忙带孩子的便利,就要接受老人的一些缺点,尽量的避免冲突。

如果你选择了不要老人帮忙,那么就接受自己会更辛苦的现实。

最终的选择,应该是理性权衡和取舍的结果,选择那个对家庭和个人效益最大化的结果,并在选择这个结果的同时,接受其不利的一面,从而把负责影响降到最低,而不是意气和感情用事。

婆婆70岁了是否还能带孩子,这取决于她的身体健康状况、精力和能力是否足够照顾孩子,以及她是否有意愿照顾孩子。

如果婆婆身体健康,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照顾孩子,并且她也有意愿帮忙照顾孩子,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如果婆婆的身体状况已经变得虚弱或者她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照顾孩子,那么这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和风险。

在决定是否让婆婆帮忙带孩子时,您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婆婆的身体状况:如果婆婆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病、糖尿病、骨折等,那么她可能无法承担照顾孩子的重任。您应该与婆婆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并且尽可能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

2 婆婆的精力:照顾孩子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如果婆婆已经年迈,可能无法承受长时间照顾孩子的压力。您可以考虑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例如雇佣保姆或者让其他家庭成员帮忙。

3 婆婆的能力:如果婆婆没有经验或者缺乏必要的能力来照顾孩子,那么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您可以考虑提供一些培训和支持,例如学习如何抱孩子、如何换尿布等。

4 婆婆的意愿:如果婆婆不愿意照顾孩子,那么强加这个责任给她可能会造成矛盾和不满。您可以与婆婆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并且尊重她的意愿。

总之,如果您的婆婆身体健康、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照顾孩子,并且她也有意愿帮忙照顾孩子,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如果她的身体状况或者能力有限,或者她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那么您应该考虑其他选择来照顾孩子。

其实当时老太太正在帮女儿带孩子,不过事实证明她确实不善于带小孩,经常和外孙子吵架,小孩一点儿也不尊重她,经常嘴巴啷叽的和她对骂。

我姐私下觉得老太太不成体统,怕她把孩子带歪了,后来生了儿子就让我妈帮忙带了几年,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出,四岁时送去正规幼儿园,从没麻烦老婆婆。

后来婆婆年纪大了,女儿不想照顾老娘,推说上岁数了,身体不好,甚至撒谎说自己得癌症了,我外甥比较单纯,当时都哭了,回家把存了十多年的几万块压岁钱取出来,给大姑救命,我姐姐姐夫知道以后去姐姐家求证,才知道是在撒谎,钱已经给她儿子拿去买车了,结果被我姐骂了一顿。

后来老婆婆就搬去跟着我姐一家过,伺候了十几年,丰衣足食,九十多才死,临死前拉着我姐说对不起,讲了很多贴心话,还把戒指脱下来戴我姐手上,把我姐一家三口感动的痛哭流涕,后来办完丧事,才知道老太太多年积蓄和卖房的钱,不知道啥时候已经全部给了女儿,没给养她老的儿子、孙子留一分钱。

老人不帮忙带小孩,也不一定是好或者不好。要看老人的情商和儿媳妇的修养还有儿子在家里面的能力地位。

邻居蒋姐是个泼辣的人,自从结婚以后,家里的事都是她说了算。两夫妻辛苦拉扯大一儿一女,孩子们也努力,都上了大学。儿子在省城安了家,儿媳妇是儿子的同事。蒋姐深知婆媳关系不好处,也没打算去帮忙带孙子。她把自己的想法慢慢地透露给儿子,然后再当儿媳妇的面诉说她的身体状况,以及家里离不开她等等,最后说虽然这样,只要孩子们需要,她去是责无旁贷。儿媳妇的出身环境跟她们家一样,也知道她没撒谎,在加上儿子赚钱比儿媳妇多,儿媳妇也通情达理就说让娘家妈帮帮忙,实在不行就请保姆。当然,蒋姐在家里经常准备一些土特产,给儿子家送过去,儿子回来每次车里都塞得满满的。蒋姐在家不跳广场舞也不打麻将,媳妇也不好挑剔什么。每次一家人在一起都和和美美的。

蒋姐现在说她照顾好自己和老公的身体,再存点钱,老了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我看这样就挺好。

我相信法律规定的就是正面的,老人没有带孙子的义务,为家庭,为孩子努力奋斗了一生,到老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了。

年轻的父母太辛苦了,他们要到 社会 上去拼搏,要挣钱来养小孩和自己的生活,去帮帮他们吧,老的不帮他们,等老的不能动的时候会被嫌弃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我家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带大的,虽然辛苦但是没有任何烦恼,也不存在婆媳关系,一年见面一到两次,话也不说,活也不干。孩子们也不喜欢回老家。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家孩子就是自己带大的,没有用老人帮忙带娃。

他家孩子刚出生后,父母非常非常想帮忙带娃,但是他们夫妻不同意,他们夫妻认为自己的孩子,想从小开始就自己培养,自己带孩子,当时还惹得父母超级不开心。

后来是女主外,他媳妇在外边上班挣钱,他主内,在家带孩子做饭,做全职奶爸。孩子的所有事夫妻俩亲力亲为,最开始生活确实有点困难,因为只有一个人上班。

但是他媳妇工作非常努力,事业属于平步青云,而他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培训班,夫妻俩人分工明确,基本没什么矛盾。

前两年,他家孩子参加高考,考上了985大学,而他也解放了。后来他在他家附近开了一家餐馆,他媳妇也做到了公司高管,他孩子的所有瞬间他们也没有错过。虽然他父母最开始还埋怨不让看孩子,后来也想通了,老两口也是有时间出去各地 旅游 ,生活有滋有味。

我觉得父母已经劳累一辈子了,不应在操劳了,可是现在这情况老人不给看,也没有办法,实在不行只能一人全职,一人上班。

只要经济允许,建议自己带娃。毕竟老人的观念和年轻人还是存在一定分歧的。如果老人住的近些,有急事可以及时搭把手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搭把手就自己咬咬牙吧!长期和老人同住也会矛盾不断的。关键是丈夫顶用。

老人没有义务给你们带娃,这事大家都这样说,可事实是你不帮他带娃,可能影响到父母,母女关系。

婆婆不帮带娃,我把外地的父母接到了一线城市帮带,现在一家五口其乐融融,没有婆媳矛盾,还能和父母团聚,周末一家人下馆子吃大餐,长假国外游,父母以前不敢想的愿望都实现了,女婿感念丈母娘和老丈人的功劳,对二老尊敬有加,简直过得不要太开心。

大城市的婆婆看不起我们外地人,觉得我高攀了她儿子,可她也不看看自己儿子那副尊容,我的工作也不差,能力强,长得漂亮,配她儿子绰绰有余,她还想着用不帮看孩子拿捏我,却没想到我干脆把老家的父母接了过来。现在公婆置办的房子里住着我的父母,他们干生气可是又有什么用,他们的儿子都不愿意帮他们说话,谁叫他们当初想着为难我,其实也把他们儿子给为难了呢。

对于他们儿子来说,岳父岳母识大体,放弃乡下的田地房产来陌生的城市生活,带娃的几年里,从来没有叫他因为孩子影响工作和生活品质,反而岳父岳母牺牲自由和休息时间日夜带着他的孩子,孩子越是长大,越是懂事漂亮,他就越感念岳父母。而公婆却成了我们一家的客人,孩子对姥姥姥爷比爷爷奶奶亲多了,过年过节来我家里,看着我父母张罗着招待他们,公婆明显的不高兴,可是一耍脸子我老公就跟他们发火,就这唯一的儿子,他们又不能撕破脸,那副表情真是可笑极了。

后来他们岁数越来越大,也做不了什么妖了,有些事也力不从心需要儿子儿媳了,以前紧紧握在手里的存款和房产也不那么手紧了,这时候轮到他们看我脸色,又是给儿子房产又是给钱的,讨好我们,想着等他们动不了的时候我们能做个依靠,还是那句话,就这么一个儿子,千防着万防着等死了不还是给儿子孙子的,难不成能给了外人?

根据真实故事所写,你见过这种精明的儿媳妇么,她最聪明的就是把丈夫给拿住了,只要丈夫站在她那边,公婆也不能拿她怎么样。

这个问题应该从法律角度,城市角度,农村角度来分析。

①法律上讲,公公婆婆不给儿媳带孩子是合法的,儿媳不是公公婆婆生的,不养公公婆婆也是合法的。问题是,婆婆年龄大了不能下床时,儿子不方便照顾,儿媳再不帮忙,那就忍着或者尴尬了。我们应该发扬优良传统互帮互助。

②城市里也有同事,老人不给看孙子,老了不能动了,儿媳还算孝顺,家里花钱在医院照顾老人,就是很少回去看望老人,双方就是亲情少了些都没犯法。

③农村的也有,我知道的好几家,老人不给看孩子,理由一堆,老了儿媳妇把老人赶到其它地方住,弄的全村人都说儿媳妇不孝顺。

还好天底下绝大部分的老人都是心疼儿女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对儿媳好,儿媳对自己好,对儿媳不好,大多数儿媳会记仇等老人不能动了看老人笑话

看你对好的定义是什么了,你婆婆身体好,那么真的带孩子的话,给孩子吃饱穿暖是没问题的。但是快七十岁的人,身体再好,体力毕竟也有限,而且这么大年纪的人,带小孩比较费力点。一岁多的宝宝正是学走路到处好奇的时候,需要眼睛不带眨的照看着,老年人估计胜任不了这工作。还是自己带吧,一岁多的还小,需要妈妈在身边。而且老年人的思想跟年轻人不一样,孩子也需要自己教才好。

我感觉孝敬父母也是应该的,父母需要钱的话,可以把自己的工资给父母一部分,而且父母帮助带孩子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如今的社会压力相当大,很多年轻父母生完孩子之后,虽然非常喜悦,但是迫于无奈,也只能被迫去上班,把孩子交给老一辈。

虽然父母去上班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少了父母的陪伴,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1宝爸“实验”宝宝,结果令人沉思

这位网友也是将宝宝交给家中老人照看,从孩子出生到现如今快三岁,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爷爷奶奶。这天正好一家人带宝宝出门逛街,到了商场里,宝爸突发奇想,想看下自己在宝宝心目中地位如何。于是就由宝妈拍视频,宝爸和爷爷一起张开怀抱呼唤宝宝,没想到宝宝出发后径直扑向爷爷。

宝爸看着宝宝微笑的同时心中也难免苦涩失落,幸福的是宝宝笑得如此开心,自己在外打拼的也值了,失落的则是宝宝跟爷爷比跟自己这个爸爸还要亲。

2宝偏爱陪伴人

看完这位宝爸分享的视频,很多网友感同身受,纷纷感叹,成年人的生活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放下了工作就给不了孩子好的生活条件,努力工作就少了对孩子的陪伴。其实孩子的内心都很简单,谁是日夜陪伴他们最长时间的人,宝宝自然就更愿意亲近。现在家庭普遍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因此孩子在感情上会更加亲近和喜欢老人,这甚至比父母的之间的血缘关系还要重要。

3如何增进亲子关系

年轻家长们想要和宝宝增进亲子关系,首先可以从陪伴宝宝睡觉入手。宝宝出生后对妈妈身上的气味,声音都很敏感,这样熟悉的感觉能给宝宝强大的安全感。其次就是给予孩子“清晨早安吻”,在孩子睡醒后,第一时间送上甜甜的香吻和拥抱与孩子告别。

同时,我们要十分注重孩子的营养问题。我是会选择优牌子的,生牛奶含量超70%,可以更好呵护孩子的健康,同时拥有更多维生素、矿物质,可以更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满足孩子现阶段需求。

我觉得不是一件好事。我邻居王阿姨就遇到过这样的困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孩子都回家,60多岁婆婆更多的是累,身心俱疲。

王阿姨和老伴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虽然退休工资不是很高,但好在两人花销也不大,孩子们也都结婚了,不需要他们操什么心了。但是一到过年,王阿姨就很头疼,因为孩子们要回来,王阿姨要提前做很多事。

第一:要彻底打扫卫生,几个媳妇都是爱干净的人。以前回来就嫌弃家里不干净,所以每年打扫卫生也是大事,犄角旮旯都要打扫得很干净才行。尤其是几个孩子的卧室,被罩床单被子必须是干干净净的,被子还要提前晒好。

第二:要准备一些日常用品。

孩子们离家都很远,回来也不可能带很多东西,所以一些日常用品王阿姨都得提前准备好,包括牙膏、牙刷、毛巾、洗漱用品、拖鞋以及几个孩子的玩具零食等等。

第三:采购过年的年货。

王阿姨三个孩子,六个孙子,两个老人一共14口人。所需要准备的年货是非常多的,孩子们正在长身体,营养还必须得跟上,所以鸡鸭鱼肉虾什么都需要。王阿姨每年都要提前做一些丸子、酥肉、灌肠等半成品,把两个大冰箱塞得满满的。

做饭太累,几个媳妇帮不上,老人真的承受不住。孩子们也是忙碌一年了,所以回家也是为了放松和休息,大家也不想干活,早上睡到9点还不起床。老两口也不想麻烦孩子们,所以就主动承担了买菜做饭的任务,但是十几口人,每顿饭就得近十个菜,谈何容易?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老两口都是在厨房度过的,几乎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

毕竟都是60岁的人了,这样的工作量没几天就承受不住了。

老人微薄的退休金,过个年几乎花掉老人半年的工资。

王阿姨和老伴都是企业退休的,退休金不是太高,两人五千元左右。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老两口也很有志气,从来不要孩子们的钱。一致认为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就行,自己老了,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年也是越来越过不起了。除了采购大量的年货,还要给六个孙子孙女压岁钱每人两千元,算下来差不多需要两万多元。虽然看起来不太多,但是对于退休金不高的老两口来讲,还是有点难以承受。

在庆祝70岁大寿时,作为女儿,回家参加庆祝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因为:

1 老人已经70岁了,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里程碑。作为家人,回家参加庆祝活动是对老人的尊重和爱心的表达。

2 回家参加庆祝活动,可以提供家人与老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对老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3 如果你因为事业或者学业上的事情无法回家,也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视频通话等方式,向老人表达你的祝福和关心。

总的来说,尽可能地回家参加老人的70岁大寿庆祝活动是更好的选择,但如果实在有特殊情况无法回家,也应当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表达你的祝福和关心。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让老人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祝福。

有人说老人文化层次和年轻人没法比,这点我不同意。就是因为这些人,觉得老人的思想都落伍了,把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一代一代的慢慢的给遗忘了……天底下哪个人敢说他比自己的父母强?!!对于这样的人我不敢恭维。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我不提倡老人来带孩子,原因不是他所说的,而是老人对孩子天生的溺爱,俗话说的好啊“隔辈儿亲”,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可能有时会对自己的儿女发脾气什么的,但是永远都不会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女)说一个“不”字,这是人性。如此就会太“溺爱”孩子,给孩子和家长将来留下隐患。再一个,老人身体即使很“硬朗”,但毕竟是“老”了。个人觉得,带孩子主要是在6个月到3周岁这2年半的时候最麻烦,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需要夫妻共同维持家庭,双方工作比较忙,不上班而专门带孩子不现实,所以有条件的可以雇保姆,没经济条件的可以交给老人来带,但是需要孩子的父母每天下班接手来带,也就是说最好是接老人到自己家来带孩子,这样的话,下班回家后一来可以让老人休息,二来可以亲自带孩子。知道吗,其实带孩子虽然很累,但是别有乐趣。祝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