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什么人

客户 0 79

特斯拉是什么人,第1张

特斯拉是什么人
导读:特斯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原名尼古拉·特斯拉。出生于克罗地亚的史密里安,后加入美国籍。早年在巴黎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任职,因创造性的劳动,被转送到美国的爱迪生电器研究中心,与爱迪生(1847—1931)共同工

特斯拉

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原名尼古拉·特斯拉。出生于克罗地亚的史密里安,后加入美国籍。早年在巴黎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任职,因创造性的劳动,被转送到美国的爱迪生电器研究中心,与爱迪生(1847—1931)共同工作。

他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后来,他开创了特斯拉电气公司,从事交流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的生产,并进行高频技术研究,发明了高频发电机和高频变压器。1893年,他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用交流电作了出色的表演,并用他制成的“特斯拉线圈”证明了交流电的优点和安全性。

1889年,特斯拉在美国哥伦比亚,实现了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至纽约的高压输电实验。从此,交流电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此后,他还从事高频电热医疗器械、无线电广播、微波传输电能、电视广播等方面的研制。

为表彰他早在1896~1899年实现200 kV、架空576 m的高压输电成果,与制成著名的特斯拉线圈和在交流电系统的贡献,在他百年纪念时(1956年)国际电气技术协会决定用他的名字作为磁感强度的单位。

扩展资料

天才出于勤奋,为了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特斯拉终身不娶。他说:“电给我疲乏衰弱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一一生命的活力、精神的活力”。

他为了把构思转变成现实发明,他舍不得睡觉,每天只睡2个多小时,最终独自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特斯拉的专利是他个人独自构思和撰写的,是名副其实的专利发明人;而爱迪生的专利是靠他创立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庞大的实验队伍完成的,爱迪生因为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老板而拥有专利,爱迪生并不是真正的专利发明人;特斯拉于布拉格大学毕业,爱迪生小学未毕业。

因此,一对一比较而言,独行侠特斯拉个人的科学与发明成就比完全依赖于商业研发团队的爱迪生个人的纯商业发明成就要伟大许多倍。

虽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运弄人,特斯拉的际遇比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较乖僻,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明显地低于了他的历史成就。特斯拉于1943年孤独地死在酒店。 

参考资料:

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裔美籍科学家)_

特斯拉公司近期要求内部全体员工为季度末的大量交付电动汽车提供支持,包括不从事销售和交付的员工。这一行为引发了外界对于特斯拉公司运营管理的关注。

从正面来看,特斯拉公司的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季度末的交付压力。在持续的港口限制和运输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已经在给全公司的员工邮件中写道,第三季度末,我们将向客户交付大量车辆。为了确保我们能够让尽可能多的客户满意,交付团队正在请求额外支持。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可能会对特斯拉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所有员工都需要为交付提供帮助,那么可能会导致一些本应该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的员工的工作时间被占用,从而影响公司的运营效率。

总的来说,特斯拉公司要求内部员工为季度末的大量交付电动汽车提供支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确保交付的顺利进行。但是,这种做法也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特斯拉公司需要在保证客户满意度和优化运营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北京时间10月24日报道,想象一下,未来有一天,只需坐进汽车,它就能把用户运送到目的地,用户都不用对它发出任何指令。特斯拉、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这种情景听起来像《杰森一家》情节那样脑洞大开,但即将成为现实。

所有特斯拉汽车都具备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所需要的硬件,其中包括8个相机和一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计算机。

特斯拉在其网站上称,“自动驾驶系统提供的视图,是单独一名司机所无法获得的,能同时看到各个方向的情况,系统探测周围环境使用的波长远远超过人类感官的能力。”

汽车不仅能听到并接受用户的指令,还将能访问用户日程表。如果用户不告诉特斯拉电动汽车目的地,它会访问用户日程表,自己确定用户的目的地。如果日程表中没有其他安排,它会把用户送回家。

由于硬件需要软件配合,因此目前用户购买的特斯拉汽车尚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只有得到监管机构批准,特斯拉才会向用户发布自动驾驶软件。

虽然机器学习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听起来没有什么危害,还会给用户带来很大方便,但马斯克一直在大力宣扬人工智能的副作用。7月份在全美州长协会的会议上发言时,马斯克表示,“未来可能发生的情景是,机器人在各方面的表现超过人类,我指的是所有人。我也不清楚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对我来说这是最恐怖的问题,我必须告诉你们。

如果爱迪生靠得是勤奋的话,那么特斯拉则是靠灵感。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特斯拉是和爱迪生同时代的发明家,磁感强度单位就是以他命名的,我们就从他发明的交流电与爱迪生之间的战斗说起吧。

因为仰慕爱迪生,1884年特斯拉被巴切勒推荐到美国加入爱迪生的公司。特斯拉和爱迪生天生就属于水火不相融的人,两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爱迪生注重实践,是位凭经验在摸索中进行发明的人;特斯拉是那种注重理论的人,他觉得爱迪生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他认为实验必须要有理论依据做基础,而不是像爱迪生那样光一根灯丝就做了10000多种尝试(他在世界各地找来了6000多种竹子来做实验,在实验次数快达到1万次的时候,终于找出了适合做灯丝的竹子)特斯拉后来常常针对这种“经验拖网”逗乐说,“如果爱迪生在一大堆草里找一根针,他一定立刻像一只蜜蜂那样,不辞辛苦的一根稻草一根稻草翻看看,直至找到他所要的东西为止。其实如果要是懂一点点理论稍微计算一下的话那么他可以很轻松的省掉90%的劳动。”

有一次,特斯拉同爱迪生谈论起发电机的几种潜在的改革可能,爱迪生轻蔑地说:“如果你能做成,付你5万美元。”特斯拉发疯似地一连工作了几个月的时间对发电机进行改革试验,把改革后的附件装入发电机后,他完全成功了。当他向爱迪生索取5万美元时,爱迪生却回答说:“特斯拉,你不懂我们美国人的幽默。”因为特斯拉屡次受到爱迪生的排挤,愤然从爱迪生的公司辞职。

1880年,特斯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交流电发电机。他坚信交流电终有一天会使供电范围更广,成本更低。爱迪生对这种设想则不屑一顾,不愿做认真考虑。

离开爱迪生之后,特斯拉得到了乔治·威斯汀豪斯的支持,终于将交流电引向实际应用。1888年,特斯拉成功地建成了一个交流电电力传送系统。他设计的发电机比直流发电机简单、灵便,而他的变压器又解决了长途送电中的固有问题。这无疑大大打击了爱迪生大力推广的直流电(由于当时爱迪生在直流发电机上的收入颇丰,所以他不愿意进行其他研究)。

爱迪生还是意识到交流电可以降低成本,这是无疑的,从经济角度来攻击交流电,势必要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就在交流电的其他方面做文章。他认识到,在19世纪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公众对电力还怀有畏惧心理:电力虽然可为人类带来利益,但它也可能杀人。所以,宣传高压的危险,是搅乱公众头脑最有效的办法。

于是,他发行了一本题为《当心》的小册子,书中详细地列举了交流电的所谓种种危险,并把交流电的使用令人难以置信地描述为“枉费心机”。爱迪生还在《北美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电灯之危险》的文章,攻击交流电的使用。他说:“与我保持联系的一家电灯公司前些时候购下了一整套交流电系统的专利。对此,我表示抗议,内容都记在了公司的备忘录上。迄今,我已成功地说服他们不向公众推广这种系统,今天即使是我同意推广,他们也不会这样做。”

爱迪生除了在舆论上压倒对方以外,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他还专门建立起一座巨大的试验室,雇用小学生们到街上去抓小猫小狗等牲畜做实验,残忍地将它们置于交流电下电死。他还疏通了纽约州监狱的官员,让他们答应将绞刑改为电刑,即改用特斯拉专利所提供的交流电的电刑。1890年8月6日,一名杀人犯威廉·凯姆勒在奥本坐上交流电椅死去。由于没有经验,当局所使用的电荷太弱,犯人只被电得半死。据当时媒体报道,这种恐怖的景象,比绞刑可怕得多。从此,交流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引起了恐惧,便成了死神的同义语。

但是,实践证明交流电具备很多优点,所以特斯拉并没有被爱迪生的一连串攻击所吓倒。为了改变公众对交流电的印象,他聘请匹茨堡的记者E·H·海因希斯作为他的新闻顾问。在E·H·海因希斯的安排下,特斯拉在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交流电做了宣传,改变了公众对交流电的看法,使世界步入了交流电时代。

虽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运弄人,特斯拉的际遇比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较怪僻,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明显地低于了他的历史成就。特斯拉于1943年孤独地死在酒店。

为向特斯拉致敬,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将马丁·艾伯哈德和高睿酉的电动汽车项目命名为“Tesla”。

一旦市场需求进入减少阶段,特斯拉不但将遭遇股价打压,还将被视为经营萎缩、风险畸高的公司。信念破产将导致一系列支持要素坍塌,从而进入“失败螺旋”。

文/《汽车人》黄耀鹏

截至美东夏令时3月23日下午18点16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214例,当天18小时内,新增确诊8794例,美国确诊数已经飙升至全球第三。

而美国疫情的特点是全国处处开花,以东西海岸富庶地区为最。但是,基于确诊数字对美国疫情的判断,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测试严重不足,有相当多的病毒携带者未能及时检测。所以,除了各州比例相对靠谱,数据本身并不可靠。

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已经11天,但直到20日以后,才真正认真地对待该问题。有消息称,美国陆军工程兵正计划接管酒店和大学宿舍,将其改造为医疗设施。

短期复产无望

这种局面下,2月18日前,通用、福特、FCA、本田和丰田在美企业都宣布了停产。他们的停产暂定至月底,但所有人都清楚,延期将毫无悬念。

而特斯拉的停产则扭扭捏捏。2月16日马斯克还在声称“维持最低限度的生产”。他试图保留25%的工人在岗,避免加州旧金山湾区弗里蒙特工厂完全停产。该工厂是特斯拉在美惟一工厂,雇佣了超过1万名员工。

工厂所在的阿米达尔县官员,认为特斯拉不属于“必不可少的业务”,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基本运营”,实际上是令其关门。迫于压力,特斯拉宣布工厂停产,不过,特斯拉仍然声称位于内华达的“超级工厂”和加州超级充电站仍将运营。但是松下在2月21日宣布,23日起“超级工厂”停产14天。

这样一来,特斯拉短时间内复工彻底没了指望。不过,特斯拉宣称,公司现在拥有86亿美元现金,还获得了3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足以应付5个季度”。和其他主机厂的低调不同,特斯拉很喜欢在现金流上“秀肌肉”。但86亿美元中间,有23亿美元是股价高点套利。特斯拉在2月初达到956美元的高点,当前股价已经腰斩,不到高点的一半。

这透露了特斯拉的现金流,有267%并非从业务运营中取得。股价过山车这种事,可遇而不可得。自己炒自己,很可能因为“内幕交易”被重罚。所以,特斯拉仍须依靠业务现金流。

既然复产无望,特斯拉收入下降到10%。根据2019年Q4财报,特斯拉每月支出344亿美元运营成本和40亿美元销售成本,现金消耗每月744亿美元。那么问题来了,停产期间特斯拉的现金消耗大致为多少?这决定了特斯拉能撑多久。

能撑多久?

坏消息是,特殊时期,特斯拉的成本居然比传统车企还要高。

特斯拉将承担所有零售终端的成本,包括雇佣人员、体验中心租赁和维持最低限度运营费用,还有成本高昂的送车上门服务开支(如果还有车能卖掉的话),所以,特斯拉的销售成本只能减少20%;而运营成本方面,工人放假回家,要发全薪,但加班费一类的费用可以省掉。

作为特斯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开发部门,坐落于以高消费、高薪酬著称的湾区,平均薪资达到25万美元/年,远比76万美元的一线工人成本要高。这批员工有3000人,自然也要养着。马斯克此前甚至不愿意让这些员工居家办公,就是因为他们的产出,决定了特斯拉的竞争力,而特斯拉向来以“将员工榨得一滴不剩”著称。现在这笔成本并未减少。而且,OTA服务、超级充电站服务等,都需要运营。因此,运营成本只能减少10%。

这样看来,即便不考虑融资,特斯拉手头现金还能撑13个月,看上去还不错。但实际上,这并未包括内华达“超级工厂”的支出。虽然这家工厂已经关闭,但特斯拉仍须和松下共同承担人员开支和固定支出。考虑到这一点,特斯拉的现金流还够用6个月。不过,这已经是特斯拉在过去3年里取得最大规模的现金流。可惜,如果不尽快复工,这笔钱预计将不再属于特斯拉。

失败螺旋

复工之后,问题又来了。生活基础消费将迎来报复性反弹,但苦难时期到来后,奢侈品是最早被放弃的。Model 3被东西海岸的中产阶级家庭定义为家庭第二辆、第三辆通勤车,Model 3的销售势头将被打断;而更昂贵的Model X和Model S,将更大概率陷入销售低迷。

高盛此前曾预测二季度美国GDP将衰退5%。但2月23日晚美联储宣布无限制QE,也就是宽松不再量化。市场信心已经低落至比2008年更糟糕的地步。所以,2008、2009年那种GDP连续轻微下跌(03%和28%),很可能不再重复。最坏的情况看上去已经发生。

和传统车企一样,特斯拉在生产端重资产;和传统车企不同的是,特斯拉自己把持零售端。在危机时代,后者成了大包袱,更不要提特斯拉一直努力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扩张开支促进业务增长的模式,在坏年景下,将对其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构成毁灭性打击。其成本结构的前提,是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特斯拉实际上无法应对减产局面。如果减产20%,特斯拉将在复产3个月内迎来负现金流。

更糟糕的是,截至2020年底,特斯拉有38亿美元应付供应商账款。以往在现金流捉襟见肘的时候,特斯拉往往启动短期融资机制,发行票据,延后现金流压力,随后用收入冲抵此前的应付款。但减产的时候(特斯拉从未遭遇大规模减产),这种机制被打破,特斯拉将没有足够的销售收入冲抵票据。而特斯拉为了稳定供应商,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订单承诺,2020年可能有57亿美元之多。今年肯定无法实现承诺,特斯拉将为违约支付罚金。

短融无法兑现,承诺供应商订单无法支付,特斯拉将面对全新的困境。在以往亏损的时候,特斯拉的现金流从未受到如此严峻考验。这种情形中,特斯拉所谓的信贷额度是否还能兑现,是有很大疑问的。

在1、2月份亏损严重的特斯拉做空势力,会不会放过窘迫的特斯拉?而且,因为马斯克本人质押了为数不详的特斯拉股份(比贾跃亭家族近乎质押乐视100%的吃相是强多了),在强大的资金压力下,马斯克本人可能被迫参与做空特斯拉。

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特斯拉仍然维持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产品需求将持续上升,人们相信特斯拉远远没有释放产能潜力,制约因素在于投资不够大。特斯拉供应商、支持特斯拉的银团和投资者、消费者都相信这一点。特斯拉股票遭遇持续做空期间,该信念也未动摇。

一旦市场需求进入减少阶段,特斯拉不但将遭遇股价打压,还将被视为经营萎缩、风险畸高的公司。这是特斯拉以区区几十万辆产能,股价超越通用、福特等数百万辆产能大公司的原因。信念破产将导致一系列支持要素坍塌,从而进入“失败螺旋”。

因为运营资金的减少,客户将质疑特斯拉的维保承诺、OTA服务、充电网络的扩张能力,从而进一步导致销售减少和财务状况恶化。供应商也会要求更苛刻的条款,甚至现收现付。

如果现金危及生产线运营,工厂将会罢工,客户将撤回订金。而特斯拉将无法养活大批技术开发人员,他们多数为了高额薪水而忍受马斯克的坏脾气和苛刻管理风格。到那时,特斯拉将会迎来竞争力的根本性崩坏。

有人认为,任何公司不会因为单一因素垮台。但是疫情是前所未见的强大外力,而马斯克从未有在全球性衰退情况下的运营经验,他的扩张性战略,始终是以繁荣的市场为前提。

特斯拉上海产能逐渐提升,将增加特斯拉的稳定性。不过,如果在全球经济势头不妙的时候拒绝改弦更张,特斯拉的前景不妙。马斯克的冒险主义是否允许他采取收缩战略,将值得一看。不管如何,疫情后复工开始的几个月,将决定特斯拉的命运。(文/《汽车人》黄耀鹏,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